一种干燥气体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20939发布日期:2019-10-19 03:36阅读:582来源:国知局
一种干燥气体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发生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干燥气体发生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气体水分及气体组分测量设备进行测量及分析时,需要使用被测物置换测量管道。目的是将测量管路内壁吸附的残留物质进行清除。在通常情况下,会直接使用高纯氮气或高纯空气进行吹扫。而氮气钢瓶极为笨重且易耗,购买与更换不易,也不适于现场使用。

因此,现有的干燥气体发生器,基本上都是用于实验室的干气制备。基本上没有在现场使用的干燥气体发生及气路吹扫装置。现有的干燥空气发生器体积一般在455*260*380mm以上,重量一般超过26kg以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一种干燥气体发生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体积大和重量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干燥气体发生装置,包括:膜片泵、柔性储气袋及气体干燥部件;所述膜片泵的气体输出端与所述柔性储气袋的气体输入端贯通连接;所述柔性储气袋的气体输出端与所述气体干燥部件的气体输入端贯通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的气体输入端与所述膜片泵的气体输出端贯通连接,所述单向阀的气体输出端与所述柔性储气袋的气体输入端贯通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压力监测部件;所述压力监测部件的压力监测端在所述柔性储气袋的内部;所述压力监测部件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膜片泵的信号输入端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粉尘过滤部件;所述粉尘过滤部件的气体输出端与所述膜片泵的气体输入端贯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气体干燥部件至少包括:干燥管阵列;所述干燥管阵列的气体输入端与所述柔性储气袋的气体输出端贯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气体干燥部件还包括:预干燥装置本体、制冷片及凝结部件;所述凝结部件设置在所述预干燥装置本体中;所述制冷片的制冷端与所述凝结部件接触;所述预干燥装置本体的气体输入端与所述柔性储气袋的气体输出端贯通连接,所述预干燥装置本体的气体输出端与所述干燥管阵列的气体输入端贯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气体干燥部件还包括:散热部件;所述散热部件设置在所述制冷片的热能输出端。

进一步地,所述制冷片为帕尔帖半导体制冷片。

进一步地,还包括:流量监测部件和流量调节阀;所述流量监测部件和流量调节阀均设置在所述干燥管阵列的气体输出端。

本实用新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膜片泵配合柔性储气袋形成蓄能系统,产生压缩空气。再由气体干燥部件干燥输出。由于膜片泵和柔性储气袋都具有体积小和重量轻的特点,因此,本实用新型也具有体积小和重量轻的特点,能将本实用新型的重量控制在5kg以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干燥气体发生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干燥气体发生装置中预干燥模块的主视图;

图3为图2的右视图;

图4为图2的俯视图。

其中,1-进气盖板,2-出气盖板,3-带导流槽的底板,4-制冷片,5-凝结部件,6-散热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干燥气体发生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体积大和重量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膜片泵配合柔性储气袋形成蓄能系统,产生压缩空气。再由气体干燥部件干燥输出。由于膜片泵和柔性储气袋都具有体积小和重量轻的特点,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也具有体积小和重量轻的特点,能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重量控制在5kg以内。

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干燥气体发生装置,包括:膜片泵、柔性储气袋及气体干燥部件;膜片泵的气体输出端与柔性储气袋的气体输入端贯通连接;柔性储气袋的气体输出端与气体干燥部件的气体输入端贯通连接。

为了防止待干燥气体发生回流,还包括:单向阀;单向阀的气体输入端与膜片泵的气体输出端贯通连接,单向阀的气体输出端与柔性储气袋的气体输入端贯通连接。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干燥气体发生装置的结构进行进一步说明,还包括:压力监测部件;压力监测部件的压力监测端在柔性储气袋的内部;压力监测部件的信号输出端与膜片泵的信号输入端通信连接。

为了对待干燥气体中的粉尘进行过滤,得到干净气体,还包括:粉尘过滤部件;粉尘过滤部件的气体输出端与膜片泵的气体输入端贯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粉尘过滤部件为粉尘过滤器。

对气体干燥部件的结构进行具体说明,气体干燥部件至少包括:干燥管阵列;干燥管阵列的气体输入端与柔性储气袋的气体输出端贯通连接。

参见图2、图3和图4,对气体干燥部件的结构进行进一步说明,气体干燥部件还包括:预干燥装置本体、制冷片4及凝结部件5;凝结部件5设置在预干燥装置本体中;制冷片4的制冷端与凝结部件5接触;预干燥装置本体的气体输入端与柔性储气袋的气体输出端贯通连接,预干燥装置本体的气体输出端与干燥管阵列的气体输入端贯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由预干燥装置本体、制冷片4及凝结部件5组成的部分为预干燥模块。预干燥模块和干燥管阵列配合,能够提高干燥效果。

对预干燥装置本体的结构进行具体说明,预干燥装置本体包括:进气盖板1、出气盖板2及带导流槽的底板3;在进气盖板1上有气体输入口;在出气盖板2上有气体输出口;进气盖板1设置在凝结部件5的第一端;出气盖板2设置在凝结部件5的第二端;带导流槽的底板3设置在凝结部件5的底部。降温产生的凝结水由带导流槽的底板3中的导流槽流出。

具体地,进气盖板1、出气盖板2、带导流槽的底板3、制冷片4及凝结部件5利用焊接的方式连接,保证焊缝不漏气。另外,用氦质谱检漏仪进行试验,要求在0.5MPa压力环境下年泄漏率小于5%。

对气体干燥部件的结构进行更进一步说明,气体干燥部件还包括:散热部件6;散热部件6设置在制冷片4的热能输出端。

在本实施例中,凝结部件5为梳状凝结器。散热部件6为梳状散热器。制冷片4为帕尔帖半导体制冷片。

为了对得到的干燥气体的流量进行控制,还包括:流量监测部件和流量调节阀;流量监测部件和流量调节阀均设置在干燥管阵列的气体输出端。

在本实施例中,流量监测部件为流量计。

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干燥气体发生装置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开启膜片泵,环境空气由粉尘过滤器的进气口进入粉尘过滤器进行过滤,并由单向阀送入柔性储气袋。由于膜片泵的运行流量大于出气口的调节流量,因而气体会在柔性储气袋中形成压力,对出气口端形成压差。当柔性储气袋中的压力高于设定压力值时,关掉膜片泵;当柔性储气袋中的压力低于下限设定值时,开启膜片泵。压缩空气通过柔性储气袋送入预干燥模块进行预干燥处理成-40℃左右的预干燥气体。然后送入干燥管阵列(填充物由4A分子筛、活性炭以及活性氧化铝组成)进行深度干燥,最终输出形成-60℃--70℃范围内的干燥气体。干燥过的气体通过调整输出的流量调节阀,然后通过流量计输出。

【技术效果】

1、膜片泵配合柔性储气袋形成蓄能系统,产生压缩空气。再由气体干燥部件干燥输出。由于膜片泵和柔性储气袋都具有体积小和重量轻的特点,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也具有体积小和重量轻的特点,能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重量控制在5kg以内。

2、通过对单向阀的使用,防止了待干燥气体回流。

3、通过对粉尘过滤部件的使用,对待干燥气体中的粉尘进行了过滤,从而得到了干净气体。

4、通过采用了预干燥模块和干燥管阵列的两级干燥结构,提高了干燥效果。

5、通过对流量监测部件和流量调节阀的使用,实现了对得到的干燥气体的流量的控制。

尽管已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