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加压式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55461发布日期:2019-10-13 01:51阅读:1094来源:国知局
简易加压式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实验室样品分离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简易加压式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实验室对液体样品的过滤主要采用的是布氏漏斗、过滤瓶配合循环水真空泵来实现;通过对样品物料的过滤、洗涤,以提高物料的纯度。但在抽真空过滤的过程中,循环水真空泵会有很大的噪声产生,并需要消耗较多电能;而且操作不当还会造成倒吸的情况。而且布氏漏斗下部的接料器皿为敞口容器,如果滤液为有机溶剂会造成有机溶剂的挥发,污染实验室的环境。

工业生产和精密实验中有的采用专用洗涤过滤设备进行物料的洗涤分离,但设备的制造复杂,体积比较庞大,配置相对困难,而且操作比较繁琐,并不适合实验室日常的常规过滤、洗涤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简易加压式过滤装置,以解决实验样品物料过滤中存在的专用设备操作复杂而真空过滤装置容易出现倒吸进而造成物料外逸挥发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简易加压式过滤装置,包括:

储料器,于所述储料器内形成有容腔,于所述储料器上设有与所述容腔连通设置的、供液体物料注入的可封闭的注料口;

过滤室,位于所述储料器的下方,并与所述容腔可通断的连通设置,以使所述液体物料落入所述过滤室内;于所述液体物料下落路径的所述过滤室内,设有过滤所述液体物料的过滤部;

施压机构,加载于所述储料器上,以构成对所述容腔内的所述液体物料的加压。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部包括相对于所述过滤室固定设置的滤纸。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部包括相对于所述过滤室固定设置的、分置于所述滤纸上下两侧的密布有通孔的过滤片;所述滤纸因两个所述过滤片的夹装而相对于所述过滤室固定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室包括与所述容腔可通断连通的上过滤室,以及与所述上过滤室扣合的下过滤室;位于所述滤纸上方的所述过滤片固定在所述上过滤室的底部开口处,位于所述滤纸下方的所述过滤片固定在所述下过滤室的顶部开口处。

进一步的,所述施压机构为压力球。

进一步的,所述施压机构的气管可拆卸的安装在位于所述储料器顶部的所述注料口上。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室与所述容腔通过连通管连通设置,所述连通管的一端连通地设置于所述储料器的底部,所述连通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过滤室内;于所述连通管上设有构成所述连通管通断操作的阀门。

进一步的,位于所述过滤室内的所述连通管的端部连接有喷头。

进一步的,所述喷头为雾化喷头。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简易加压式过滤装置,利用施压机构对储料器中的实验样品液体物料施压,实现对样品物料的过滤,避免了使用真空倒吸过滤装置容易造成物料洗液倒吸进而外逸挥发到外部的情况,相对于结构与操作复杂的专用过滤设备也更加实用。

(2)通过固定设置于所述过滤室中的滤纸过滤物料,不仅可以根据物料过滤的要求选用适合的滤纸,且便于更换。

(3)采用上下两片滤片夹持所述滤纸,不仅可以很好的保持所述滤纸的定位位置和舒展的形状,且更加方便对滤纸的拆装更换。

(4)将所述过滤室分为上过滤室和下过滤室上下两个部分,便于将所述过滤部卡装在过滤室的中部的所述液体物料下落路径上的位置,且下方的下过滤室作为单独部分方便移取其承接的落下来的物料。

(5)利用压力球作为施压机构,操作简单实用,且容易配备。

(6)通过气管可拆卸地将所述压力球连通于所述储料器的注料口,在加压过滤时可实现压力的输入;于样品物料注入时,也方便拆除气管,加入物料。

(7)在过滤室与储料器之间设置连通管,并与连通管上加设有阀门,在更换滤纸或移开下过滤室时,可方便地中断过滤,停止液体物料的继续下落流出。

(8)在连通管的下端设置喷头,可使液体物料相对均匀地喷洒到过滤部上,提升过滤的效果。

(9)采用雾化喷头可进一步提升物料的均匀喷洒效果。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是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其中涉及到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语仅用于表示相对的位置关系,均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简易加压式过滤装置的系统构成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滤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储料器,101-容腔,102-注料口,2-过滤室,201-过滤部,2011-滤纸, 2012-滤片,202-上过滤室,203-下过滤室,3-施压机构,301-压力球,302-气管, 4-连通管,401-阀门,402-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所描述的实施例也仅为部分,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应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简易加压式过滤装置,其发明思想的主旨在于,所述简易加压式过滤装置由储料器1、过滤室2和施压机构3构成,于所述储料器1内形成容腔101,于所述储料器1上设有与所述容腔101连通设置的、供液体物料注入的可封闭的注料口102;过滤室2,位于所述储料器1 的下方,并与所述容腔101可通断的连通设置,以使所述液体物料落入所述过滤室2内;于所述液体物料下落路径的所述过滤室2内,设有过滤所述液体物料的过滤部201;施压机构3,加载于所述储料器1上,以构成对所述容腔101 内的所述液体物料的加压。

本实用新型所示出的实施例,均是在基于上述的总体发明思路下,提供的较为优选的技术实施方案,以解决实验样品物料过滤中存在的专用设备操作复杂而真空过滤装置容易出现倒吸进而造成物料外逸挥发的问题。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简易加压式过滤装置主要包括储料器1、过滤室2和施压机构3三部分。其中,于所述储料器1内形成有容腔101,并在所述储料器1上设有与所述容腔101连通设置的、供液体物料注入的可封闭的注料口102;所述的过滤室2位于所述储料器1的下方,并与所述容腔101可通断的连通设置,以使所述液体物料落入所述过滤室2内;并于所述过滤室2 内的液体物料下落路径上设置过滤液体物料的过滤部201;同时,加设施压机构3,以构成对所述容腔101内液体物料的加压,从而实现对样品物料的过滤,且避免了使用真空倒吸过滤装置容易造成物料倒吸进而外逸挥发到外部的情况,相对于结构与操作复杂的专用过滤设备也更加实用。

具体来讲,储料器1和过滤室2的大小可根据使用中需过滤物料量的多少确定,形状优选地为圆柱体形。所述过滤部201包括相对于所述过滤室2固定设置的滤纸2011,并采用上下两片滤片2012夹持所述滤纸2011,通过滤片2012 实现滤纸2011在过滤室2上的固定。这样的设置,不仅可以根据物料过滤的要求选用适合的滤纸2011,并能很好的保持所述滤纸2011的定位位置和舒展的形状,且方便对滤纸2011的拆装更换。其中,滤片2012密布有通孔,如图2 所示,通孔的形状可以是等边六角形,也可是其它形状,以能良好夹持所述滤纸2011且相对液体物料有良好的通过性为宜,优选的,采用具有边框的大孔径金属网。

为便于将所述过滤部201卡装在过滤室2的中部位置,并实现被所述过滤部201分割开来的两个所述过滤室2的分区发挥不同的功能,将所述过滤室2 的上部设为上过滤室202,由其可通断地连通容腔101;所述过滤室2的下部设为下过滤室203,使其能作为单独部分方便移取其承接的落下来的物料。所述上过滤室202和下过滤室203形成对过滤部201的夹持,并通过上过滤室202、下过滤室203与滤片2012上设置的20&13卡装固定。

为方便操作,并考虑到简单实用且容易配备,所述施压机构3采用压力球 301;也可使用踏板式打气加压工具。通过气管302连通所述施压机构3的出口与注料口102,所述气管302与注料口102之间为可拆卸的安装方式,为拆装方便,可采用卡套方式。也可于注料口102侧壁上设置分支管,将该分支管与所述气管302固定连通,注料口102上方的开口专门用于物料注入,过滤时,该开口加盖密封盖。

在所述过滤室2与储料器1之间设置连通管4,以连通储料器1的注料口 102和过滤室2的上过滤室202。所述连通管4的一端连通地固定安装于所述储料器1的底部,也可与储料器1一体构造;所述连通管4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过滤室2内的上过滤室202中,并于连通管4贯穿过滤室2的顶部位置做好密封,防止加压过滤时的压力空气的泄漏。在所述连通管4的中部位置设置阀门 401,在更换滤纸2011或移开下过滤室203时,可方便地中断过滤,停止液体物料的继续下落流出。

同时,在位于所述上过滤室202内的连通管4的端部连接喷头402,可使液体物料相对均匀地喷洒到过滤部201上,提升过滤的效果。该喷头402可采用圆盘形的喷淋喷头或或雾化喷头,以确保物料在上过滤室202中的均布,优选地,为雾化喷头。

本实施例所述的简易加压式过滤装置,在使用时,首先将滤纸2011安装于两片滤片2012之间形成过滤部201,在将过滤部201依次固定到所述过滤室2 的上过滤室202和下过滤室203上,使整个过滤室2装配完成。

在阀门401关闭状态下,将悬浮液的样品物料由注料口102加入容腔101 内。之后将气管302连通地装配到注料口102上并确保密封良好。

根据过滤物料的情况挤压压力球301,视过滤的快慢情况持续或停止挤压;如过滤过程中需要加注物料或者加水清洗,可将气管302从注料口102上卸下,待完成加注物料或者加水清洗操作之后,可继续过滤、洗涤的过程。

过滤、洗涤完成后,打开过滤部2013,将过滤部201取下,位于其上的即为滤出的固态物料,下方下过滤室203内的即为滤除的洗液。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的限制;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思想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