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气式霉菌试验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05718发布日期:2019-10-08 21:53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换气式霉菌试验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主要用于实验室对常见霉菌,如曲霉、青霉、镰刀菌、麦角菌等对仪器仪表电路板及各类食品的保存防霉菌科研试验的换气式霉菌试验箱。



背景技术:

目前试验箱加湿度方式为浅槽,锅炉等电热管加热水产生蒸汽加湿度方式,大于35度蒸汽不利于霉菌生长。并且缺少新风调节功能,不利于需要氧气霉菌的生长,湿度传感器为pt100,长期使用,需要人为开门换湿球纱布,不利于霉菌生长及试验人员健康,缺少试验箱内杀菌能力,做过试验后,箱内会有残余霉菌影响下次试验及难以清理。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换气式霉菌试验箱。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换气式霉菌试验箱,包括箱体,箱门,内侧板,风机组件,加热器,蒸发器,加湿喷管,内箱,风冷冷凝器,制冷压缩机,恒温水箱,加水箱,冷凝风机,换气组件,所述的箱门安装在箱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内设有内箱,所述的内箱后侧设有内侧板,所述的内侧板上设有通风格栅,所述的通风格栅后设有风机组件,所述的风机组件下方设有加热器,所述的加热器下方设有蒸发器,所述的蒸发器下方设有加湿喷管,所述的内箱下方设有排水口,所述的恒温水箱与加湿喷管连接,所述的制冷压缩机与风冷冷凝器连接,所述的蒸发器与制冷压缩机连接,所述的风冷冷凝器一侧设有冷凝风机,所述的内箱内设有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的箱体上方设有安装架,所述的箱体上设有两个换气孔,所述的换气孔上方安装有换气组件,所述的换气组件安装在安装架上,所述的换气组件包括壳体一,壳体二,换气电机,传动轴,配合齿轮一,配合齿轮二,安装螺母,螺杆,感应弹簧,连接杆,所述的换气电机安装在壳体一内,所述的传动轴一端与换气电机连接,所述的传动轴另一端与配合齿轮一连接,所述的配合齿轮一与配合齿轮二配合,所述的安装螺母安装在壳体二内,所述的螺杆安装在安装螺母上,所述的螺杆一端与配合齿轮二连接,所述的螺杆另一端与连接杆连接,所述的连接杆上设有连接孔,所述的连接孔上安装有换气板。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加水箱一侧设有加水口。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加水箱内设有悬浮式阀门。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恒温水箱内设有温度传感器,电加热管和冷却管,所述的温度传感器安装在恒温水箱内,所述的电加热管呈螺旋状安装在恒温水箱内,所述的冷却管安装在恒温水箱内的下侧。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箱体外设有控制仪表与电源开关。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风机组件包括风机电机,风机传动轴,风叶,所述的风机电机安装在箱体后侧,所述的风机传动轴一端与风机电机连接,所述的风机传动轴另一端与风叶连接,所述的风叶安装在通风格栅的后侧。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恒温水箱上设有加湿喷管,所述的加湿喷管上设有过滤器和变量水泵。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内箱内安装有臭氧杀菌发生器。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内箱两个为格栅状。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换气式霉菌试验箱的设置,改进适应霉菌的最佳生长环境技术革新,对于不同品种霉菌培养,针对试验箱的温度、湿度,基质、通风等自动控制,满足不同霉菌品种的适应环境。

同时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换气式霉菌试验箱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换气式霉菌试验箱的正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换气式霉菌试验箱的右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换气式霉菌试验箱的局部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换气式霉菌试验箱的恒温水箱的局部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换气式霉菌试验箱的换气组件的局部视图。

图中:1、箱体, 3、箱门,4、内侧板,41、通风格栅,5、风机组件,51、风机电机,52、风机传动轴,53、风叶,6、加热器,7、蒸发器,8、加湿喷管,9、内箱,91、有排水口,10、风冷冷凝器,11、制冷压缩机,12、恒温水箱,121、温度传感器,122、电加热管,123、冷却管,13、加水箱,131、加水口,132、悬浮式阀门,14、冷凝风机,15、换气组件,15a、壳体一,15b、壳体二,15c、换气电机,15d、传动轴,15e、配合齿轮一,15g、配合齿轮二,15h、安装螺母,15j、螺杆,15k、感应弹簧,15m、连接杆,15m1、连接孔,15n、换气板,16、温度传感器,17、湿度传感器,18、安装架,19、换气孔,20、控制仪表,21、电源开关,22、过滤器,23、变量水泵,24、臭氧杀菌发生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1-6所示,一种换气式霉菌试验箱,包括箱体1,箱门3,内侧板4,风机组件5,加热器6,蒸发器7,加湿喷管8,内箱9,风冷冷凝器10,制冷压缩机11,恒温水箱12,加水箱13,冷凝风机14,换气组件15,所述的箱门3安装在箱体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1内设有内箱9,所述的内箱9后侧设有内侧板4,所述的内侧板4上设有通风格栅41,所述的通风格栅41后设有风机组件5,所述的风机组件5下方设有加热器6,所述的加热器6下方设有蒸发器7,所述的蒸发器7下方设有加湿喷管8,所述的内箱9下方设有排水口91,所述的恒温水箱12与加湿喷管8连接,所述的制冷压缩机11与风冷冷凝器10连接,所述的蒸发器7与制冷压缩机11连接,所述的风冷冷凝器10一侧设有冷凝风机14,所述的内箱9内设有温度传感器16和湿度传感器17,所述的箱体1上方设有安装架18,所述的箱体1上设有两个换气孔19,所述的换气孔19上方安装有换气组件15,所述的换气组件15安装在安装架19上,所述的换气组件15包括壳体一15a,壳体二15b,换气电机15c,传动轴15d,配合齿轮一15e,配合齿轮二15g,安装螺母15h,螺杆15j,感应弹簧15k,连接杆15m,所述的换气电机15c安装在壳体一15a内,所述的传动轴15d一端与换气电机15c连接,所述的传动轴15d另一端与配合齿轮一15e连接,所述的配合齿轮一15与配合齿轮二15g配合,所述的安装螺母15h安装在壳体二15b内,所述的螺杆15j安装在安装螺母15h上,所述的螺杆15j一端与配合齿轮二15g连接,所述的螺杆15j另一端与连接杆15m连接,所述的连接杆上设有连接孔15m1,所述的连接孔15m1上安装有换气板15n。

进一步的,所述的加水箱13一侧设有加水口131,通过加水口131的设置,方便了加水。

进一步的,所述的加水箱13内设有悬浮式阀门132,通过悬浮式阀门132的设置,实现了自动化加水。

进一步的,所述的恒温水箱12内设有温度传感器121,电加热管122和冷却管123,所述的温度传感器121安装在恒温水箱12内,所述的电加热管122呈螺旋状安装在恒温水箱12内,所述的冷却管123安装在恒温水箱12内的下侧,通过温度传感器121实现了水温的实时监测,同时通过控制器控制电加热管122或者冷却管123进行加热或者冷却,从而达到了恒温的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的箱体1外设有控制仪表20与电源开关21,通过控制仪表20和电源开关21的设置,实现了对箱体1数据的观察,同时也实现了箱体1电源的打开和关闭。

进一步的,所述的风机组件5包括风机电机51,风机传动轴52,风叶53,所述的风机电机51安装在箱体1后侧,所述的风机传动轴52一端与风机电机51连接,所述的风机传动轴52另一端与风叶53连接,所述的风叶53安装在通风格栅41的后侧,通过风机组件5的设置,实现了箱体1内温度和湿度的循环,确保了箱体1内气流的循环。

进一步的,所述的恒温水箱12上设有加湿喷管8,所述的加湿喷管8上设有过滤器22和变量水泵23,通过过滤器22的设置,实现了恒温水箱12出水的过滤,而变量水泵23的设置,能够对水压流量进行调节,满足试验箱内湿度不同需要。

进一步的,所述的内箱9内安装有臭氧杀菌发生器24,通过臭氧杀菌发生器24的设置,实现了箱体1内的自动化杀菌。

进一步的,所述的内箱9两个为格栅状,将内箱9的两侧设置为格栅状,实现了气体的循环,满足标准对箱体1内温湿度均匀控制。

本实用新型中,内箱9安装在箱体1内,通过加热器6,蒸发器7实现了温度的自动化控制,加湿喷管8实现了湿度的自动化控制,通过换气组件15实现了自动化换气,新风在箱体1与内箱9之间混合被风机组件5送入中间试验腔,当内箱9内温度低于额定值后,启动加热器6,随后通过风机电机51带动风叶53旋转,实现了内箱9内的循环,当高于额定值后,通过蒸发器7对内箱进行降温,随后通过风机电机51带动风叶53旋转,实现了内箱9内的循环,从而实现了内箱9内温度的恒定;而当箱体1内湿度低于额定值,通过加湿喷管8在箱体1内喷洒雾状的恒温水汽,并通过风机电机51带动风叶53旋转,实现了内箱9内的循环;箱体1的顶部有换气组件15,侧面夹层有免维护温度传感器16和湿度传感器17能够对内箱9内的温度和湿度进行实时监控;加水箱13与恒温水箱12连接,恒温水箱12为加湿喷管8提供恒温的水;通过风冷冷凝器10实现了制冷压缩机11的降温,随后通过制冷压缩机11输送至蒸发器7中,能够箱体1内实现降温作业.

当内箱9需要换气时,通过换气电机15c带动传动轴15d旋转,从而实现了配合齿轮一15e的旋转,带动螺杆15j的旋转,带动了连接杆15m的上下,从而带动了换气板15n的上行,实现内箱9的换气,换气后当螺杆15j上行至上限后,感应弹簧15k受到最大值应力后,驱动换气电机15c开始反转,将带动螺杆15j下行,从而实现了换气板15n与箱体1的密封。

当试验结束后可程序或手动开启臭氧杀菌发生器24,向箱体1内冲入臭氧,给箱体1内部全面杀菌。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换气式霉菌试验箱的设置,改进适应霉菌的最佳生长环境技术革新,对于不同品种霉菌培养,根据仪表设定各种程序针对试验箱的温度、湿度,基质、通风等自动控制,满足不同霉菌品种的适应环境。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