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动产生器和用于产生振动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665848发布日期:2019-09-13 20:07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振动产生器和用于产生振动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振动产生器,其带有:能旋转驱动的第一失衡轴,在该第一失衡轴上布置第一失衡件;至少一个能旋转驱动的第二失衡轴,在该第二失衡轴上布置第二失衡件;共同的驱动部,用于驱动这两个失衡轴旋转;和传动装置,该传动装置布置在驱动部与失衡轴之间,用于把驱动部的转矩传递到失衡轴上。

本发明还涉及具有这种振动产生器的建筑机械或建筑工具。

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3的前序部分的用于产生振动的方法,其中,驱动部驱动第一失衡轴和第二失衡轴旋转,在该第一失衡轴上布置第一失衡件,在该第二失衡轴上布置第二失衡件,布置在驱动部与失衡轴之间的传动装置把驱动部的转矩传递到失衡轴上。



背景技术:

振动产生器可以用于很多不同的目的。例如,这些振动产生器可以在建筑业中用于把建筑元件安装到土地中和/或将其从土地中去除。为此可以采用具有振动产生器的震动器。震动器可以作为套装震动器被套装到建筑元件例如板桩墙元件、板子或管上,以便在安装到地下或者去除时将振动传递到建筑元件上。

由de4224113a1已知一种用于振动设备的振动产生器,其带有两个并排布置的失衡件。两个失衡件通过传动机构利用驱动轴予以驱动,其中,转矩由马达传递到传动机构的和失衡件的并排支承的轴上。

在us4,830,597中记载了一种用于用来制造混凝土模具的机器的振动器。该振动器具有多个错开地布置的失衡件作为失衡对,其中,失衡对被驱动轴驱动,并且该失衡对的两个失衡件为了转矩传递而传动式地相互耦联。

对于这种振动产生器,失衡对和被设置用于转矩传递的传动机构形成了一个单元,该单位被置于转动中的失衡件以激励方式振动。这虽然允许有效地成对地驱动失衡件,但传动机构也经受着振动,由此传动机构受到明显的应力。

在de10235980a1中记载了一种用于振动压实机的带有两个马达的振动机构。在此,具有第一重量的第一马达和具有第二重量的第二马达通过驱动轴连接。

此外,由us3,670,631已知一种振动器,其带有两个旋转的偏心的质量体,其中,这两个质量体可彼此相对移动,以便产生振动状态和非振动状态。

在de102010056531a1、jp2002129563a、us5,934,824、de1920221u和de29516602u1中也记载了带两个失衡件的振动产生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振动产生器和一种用于产生振动的方法,借此能够更加有针对性地、特别是更加保护传动机构地产生振动。

根据本发明,该目的通过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振动产生器、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09的特征的建筑机械或建筑工具和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3的特征的用于产生振动的方法得以实现。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在相应的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

根据本发明的振动产生器的特征在于,传动装置把驱动部的输入转矩分布到用于第一失衡件的第一从动元件和用于至少一个第二失衡件的至少一个第二从动元件上,为了在传动装置的第一从动元件与第一失衡轴之间传递转矩,布置第一偏移元件,并且为了在传动装置的第二从动元件与第二失衡轴之间传递转矩,布置第二偏移元件,其中,第一补偿元件和第二补偿元件被构造成补偿第一从动元件与第一失衡轴之间或者第二从动元件与第二失衡轴之间的轴偏移。

根据本发明的偏移元件允许主要横向于轴线的偏移。它可以包括基本上刚性的、可移动的可角度移动地和/或横向移动地支承的轴或耦联元件。因此在本发明的意义下,偏移元件尤其可以是指刚性的、可角度移动的联轴器。这种联轴器可以例如是具有至少一个十字活节或万向活节的铰接轴。此外在本发明的意义下,偏移元件也可以是指刚性的、可横向移动的联轴器。这种联轴器可以例如是横向于轴线可移动的波纹管式的空心轴,或者是可径向移动的盘。偏移元件不仅可以补偿径向的偏移,而且可以补偿轴向偏移和/或角度偏移。

把根据本发明的振动产生器的构件设置或布置在根据本发明的振动产生器的其它构件之间,这不仅是指在空间上,而且是指在功能上,特别是在中间连接的设置或布置意义下。

本发明的基本构思在于,振动产生器的被设置用于转矩传递的传动装置,与振动的失衡件及其轴基本上振动解耦地布置。在本发明中已发现,这种振动解耦的布置可以借助多个偏移元件来实现,其中,每个偏移元件都一方面允许将转矩从传动装置传递到失衡轴上,并且另一方面基本上减缓振动从失衡轴传递到传动装置上。

根据本发明的振动产生器因而相比于已知的振动产生器具有如下优点:由失衡件产生的振动以更小的程度传递到传动机构上。这具有如下优点:传动机构所受应力较小,并且因而能够低磨损地运行。

本发明基于的另一认识是,传动机构与振动的失衡轴的振动解耦,可以独立于传动装置相对于失衡件的空间位置来实现,如果失衡轴和布置于其上的失衡件以特别紧凑的方式布置成失衡单元。根据本发明,这种紧凑的布置通过把第一失衡轴支承在第二失衡轴中且通过把第二失衡件环绕地布置在第一失衡件周围来实现。

根据本发明的振动产生器的一种优选的设计是,为了形成失衡单元,第一失衡轴能转动地支承在第二失衡轴内部,并且第二失衡件围绕第一失衡件环绕地布置。为了在传动装置与第一失衡轴之间传递转矩,可以布置第一偏移轴,并且为了在传动装置与第二失衡轴之间传递转矩,可以布置第二偏移轴。失衡单元也可以称为失衡元。根据本发明的振动产生器的一种优选设计在于,偏移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偏移元件是万向轴,该万向轴至少在一侧具有万向活节。按优选的方式,在万向轴上在两侧分别设置万向活节。万向活节之一可以使得万向轴与失衡件之一连接,并且另一个万向活节可以使得万向轴与传动装置连接。万向轴经过构造,从而它可以在不同的方向上,例如在竖直方向上或者在水平方向上吸收失衡件和失衡轴的振动。也就是说,基于固定地布置的传动装置,可以把转矩经由万向轴传递到失衡轴上,而万向活节按照失衡轴的振动运动(随之)运动。

万向轴也可以构造成空心的万向轴,在该万向轴中同轴地布置另一偏移元件,优选布置第二偏移轴或万向轴。

根据本发明的振动产生器的另一种优选的设计在于,偏移元件轴中的至少一个偏移元件轴构造成可移动的空心轴。按优选的方式,可移动的空心轴构造成可横向移动的空心轴。第一偏移元件作为万向轴可以把转矩从传动装置传递到第一失衡轴上,而第二偏移元件作为可移动的空心轴包围第一偏移元件,并且把转矩传递到包围第一失衡轴的第二失衡轴上。为此,既使得第一偏移轴与第一失衡轴抗扭地连接,又使得第二偏移轴与第二失衡轴抗扭地连接,并且两个偏移轴与传动装置抗扭地连接。这种实施方式的优点在于,传动装置可以设置在失衡件的一侧,并且该传动装置于是只能从一侧被驱动。振动产生器由此可以采用特别紧凑的方式构造。

原则上,可移动的空心轴可以构造成任意刚性的且至少可横向移动的联轴器。根据本发明的振动产生器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于,可移动的空心轴构造成金属波纹管。该金属波纹管可以具有在传动装置与第二失衡轴之间的金属波纹管联轴器的功能。金属波纹管可以具有一个中央的波纹管和两个位于外面的毂。中央的波纹管允许两个毂彼此横向于空心轴线相对移动。振动可以特别是横向于、但也可以纵向于波纹管轴线被金属波纹管的波纹管吸收。抗扭地与波纹管连接的两个毂可以实现使得金属波纹管与失衡轴之一且与传动装置刚性地耦联。

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于,偏移元件中的至少一个偏移元件具有可移动的联轴器,该联轴器带有可径向移动的联轴器盘。优选地,在可径向移动的联轴器盘上,在两侧将两个或多个偏移杆能转动地分别铰接在其一端上。偏移杆的另一端分别能转动地布置在分别邻接的轴上。也就是说,一方面,所述杆与传动装置的所属的从动元件连接,并且在相对侧与失衡轴连接。优选地,带有这种可径向移动的联轴器盘的联轴器构造成所谓的施密特-联轴器。

原则上,传动装置可以按任何方式布置或中间连接在驱动部特别是驱动马达与失衡轴之间,用于把驱动部的转矩传递到失衡轴上。根据本发明的振动产生器的一种优选的设计方式在于,传动装置在一侧设置在失衡单元上。特别是如果第一和第二失衡轴被单侧驱动,则可以这样规定。为此可以特别有益的是,第一失衡轴利用活节轴、特别是万向轴予以驱动,并且第二失衡轴利用包围活节轴的可移动的空心轴予以驱动。

为了把转矩由驱动部传递到失衡轴上,尤其可以规定,与传动装置作用连接的传动驱动轴被驱动部旋转驱动。替代地也可以规定,转矩以其它已知的方式利用驱动马达被引入至传动装置,该驱动马达与传动装置作用连接。也可以把用于调整失衡轴的旋转位置的调整驱动件构造成用于传递转矩的驱动部。传动装置尤其可以具有齿轮传动机构。该齿轮传动机构可以构造成正齿轮传动机构,该正齿轮传动机构可以同步地驱动两个失衡轴。传动装置的一个齿轮可以驱动第一偏移轴,并且传动装置的另一齿轮可以驱动第二偏移轴。用于驱动两个偏移轴的两个齿轮也可以布置在两个不同的传动系中。两个传动系可以相互独立地、但特别是同步地被驱动部驱动。

根据本发明的振动产生器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于,在传动装置上或中布置伺服马达,用于调整失衡件相互间的角度偏移。伺服马达可以具有可相对移动的摆动机构,特别是可相对转动的齿轮,这些摆动机构与偏移轴作用连接,并且可以通过这些摆动机构传递转矩。可移动的摆动机构于是可以允许各个失衡件和/或失衡轴的摆动,用于其同步,并且在此,驱动偏移轴的齿轮或齿轮圈彼此移动。传动装置于是也可以理解成同步传动机构和驱动传动机构。

根据本发明的振动产生器的另一种优选的设计在于,第二失衡轴能转动地支承在壳体中,该壳体包围第一失衡件和第二失衡件。壳体一方面提供了防范转动的且振动的失衡件的防护,并且另一方面可以用于把作业工具固定在振动产生器上。

在壳体内部也可以采用冗余的方式布置多个特别是三个或四个失衡单元,这些失衡单元可以共同地被驱动部通过传动装置分别借助两个偏移轴予以驱动。传动装置可以同步地驱动多个失衡单元。以优选的方式,传动装置为此具有正齿轮传动机构,该正齿轮传动机构带有一个或多个传动系。

原则上,可以把任意的作业工具安置在振动产生器上。针对本发明的振动产生器的一种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于,在壳体上固定着夹紧机构,用于夹紧作业器件特别是建筑元件例如板桩墙元件。夹紧机构可以具有用于抓取和夹紧作业器件的平行抓取器。振动于是可以经由壳体传递到夹紧机构上,并且进一步传递到作业器件上。于是可以例如便于把建筑元件引入土地中。

根据本发明的建筑机械和根据本发明的建筑工具具有根据本发明的振动产生器。

根据本发明的建筑机械具有布置在承载单元上的支柱,该建筑机械的一种有利的实施方式在于,振动产生器布置在滑块上,该滑块在支柱上引导,其中,传动装置和振动产生器的驱动部固定在滑块上。也可以把伺服马达固定在滑块上。建筑机械的在支柱上引导的滑块于是同样可以是振动解耦的。由失衡件产生的振动可以通过包围失衡单元的壳体传递到布置在壳体上的作业工具上。该作业工具可以例如是用于夹紧建筑元件且用于将其引入土地中的夹紧机构。

根据本发明的建筑机械的另一种有利的设计在于,振动产生器在居间件上引导。居间件可以是打桩机的引导机构,该打桩机可以将管或板桩墙板引入建筑地基中。这种居间件引导的振动产生器特别是居间件引导的套装震动器具有如下优点:建筑元件能以相比于随意振捣的套装震动器较高的精确度引入土地中。

在根据本发明的用于产生振动的方法方面,开篇所述的目的根据本发明通过如下方式来实现:第一偏移轴把驱动部的转矩从传动装置的第一从动元件传递到第一失衡轴上,并且第二偏移元件把驱动部的转矩从传动装置的第二从动元件传递到第二失衡轴上,其中,第一补偿元件和第二补偿元件被构造成补偿在第一从动元件与第一失衡轴或者第二从动元件与第二失衡轴之间的轴偏移。采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可以使得前述振动产生器运行,并且可以实现前述优点。优选地可以规定,第二失衡件环绕第一失衡件,其中,第一失衡轴支承在第二失衡轴内部,第一偏移轴把驱动部的转矩从传动装置传递到第一失衡轴上,并且第二偏移轴把驱动部的转矩从传动装置传递到第二失衡轴上。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于,两个失衡轴彼此逆向地被旋转驱动。通过彼此逆向地转动地驱动失衡轴和由此导致失衡件彼此逆向地转动,可以补偿在一个平面例如水平的空间平面上的振动,其中,在另一个平面例如竖直的空间平面上的振动可以累积。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另一种有利的实施方式在于,同步地驱动两个失衡轴。为此可以将传动装置构造成同步传动机构。“同步地驱动的失衡轴”可以是指同时驱动的失衡轴,即以相同的角速度驱动。失衡轴可以同步地同向旋转驱动,或者同步地逆向旋转驱动。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另一种有利的设计根据本发明在于,在失衡件的起始位置校正失衡件的偏移,失衡件在该起始位置彼此对置布置。这种偏移校正尤其能实现在逆向地驱动两个失衡件转动时,在上面的起始位置和下面的位置对置,也就是说彼此相遇,其中,它们相对于两个位置以90°的角度偏移对置,由此补偿在该平面上的振动。

利用根据本发明的振动产生器、建筑工具或建筑机械,可以建造建筑物。这种建筑物可以例如是用建筑元件建造的建筑基坑挡墙,这些建筑元件在使用根据本发明的振动产生器的情况下引入地面中。

附图说明

下面借助优选的实施例介绍本发明,这些实施例示意性地在附图中示出。在这些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种振动产生器的侧视图,其带有三个失衡单元和一个单侧的传动装置;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种振动产生器的侧视图,其带有四个失衡单元和一个单侧的传动装置;

图3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种振动产生器的侧视图,其带有三个失衡单元和一个双侧的传动装置;

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振动产生器的另一种设计的横剖视图;

图5为补偿耦联部的第一立体图;和

图6为补偿耦联部的第二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3分别示出带多个失衡单元2的振动产生器100、200。在振动产生器100、200的所有这些实施方式中,各个失衡单元2基本上相同地构造。

单个的失衡单元2包括带第一失衡件10的第一失衡轴12和带第二失衡件20的第二失衡轴22。第一失衡轴12和第二失衡轴22同轴地支承,其中,第一失衡轴12至少部分地位于第二失衡轴22内部。

第二失衡轴22构造成空心轴。第一失衡轴12借助第一失衡径向轴承14支承在空心的第二失衡轴22中。

在第一失衡轴12上布置带有轴-毂-连接件13的第一失衡件10。轴-轮毂-连接件13可以是滑键-连接件。第二失衡轴22包围第一失衡件10,其中,第二失衡件20布置在第二失衡轴22的外表面上,使得该第二失衡件相对于同轴地布置的第一失衡轴12和第二失衡轴22的共同的轴线3径向地向外错开地布置。如果两个失衡件10、20置于转动中,第二失衡件20就环绕第一失衡件10。

第二失衡轴22在壳体50中利用两个失衡径向轴承支承在第二失衡轴22的两端上。第二失衡径向轴承24和第一失衡径向轴承14布置在第一失衡轴12和第二失衡轴22的端部区段上,其中,两个失衡件10、20布置在两个端部区段之间。壳体50于是包围两个失衡件10、20,这些失衡件可以在壳体50内部转动。壳体50可以包纳失衡件10、20,且至少部分地包纳失衡轴12、22。失衡单元2和壳体50形成振动的单元,因为由失衡件产生的振动通过失衡轴12、22传递到壳体50上。

图1至3还分别示出了夹紧机构60作为工作工具,可以利用根据本发明的振动产生器100、200把振动传递到该工作工具上。

在图1和2中,两个失衡轴12、22利用万向轴15和可移动的空心轴115铰接在传动装置30上。这两个偏转轴,即万向轴15和可移动的空心轴115同轴地布置。在此,万向轴15位于可移动的空心轴115内部。在振动产生器100的静止位置,万向轴15和可移动的空心轴115的共同的轴线可以平行于失衡轴12、22的轴线3。

万向轴15利用第一万向活节5铰接在第一失衡轴12上,并且利用第二万向活节5铰接在传动装置30的被驱动部(未示出)旋转驱动的传动轴37上。受驱动的传动轴37的转矩于是可以经由万向轴15传递到第一失衡轴12和第一失衡件10上。

可移动的空心轴115可以例如构造成金属波纹管。可移动的空心轴115利用第一毂7法兰连接在第二失衡轴22上。第一毂7因此可以称为可移动的空心轴115的失衡毂。在可移动的空心轴115的另一端,该空心轴利用第二毂7法兰连接在传动装置30的从动齿轮圈35上。第二毂7因此可以称为可移动的空心轴115的齿轮毂。可移动的空心轴115借助两个法兰-毂7予以法兰连接,用于把转矩从传动装置30的从动齿轮圈35传递到第二失衡轴22上。从动齿轮圈35还可以利用齿轮圈支承部39径向地支承在受驱动的传动轴37上。利用传动装置30,可以把转矩从受驱动的传动轴37经由伺服马达40传递到从动齿轮圈35上,进而也传递到可移动的空心轴115和第二失衡轴22上。

如果失衡单元2和壳体50置于振动中,则无论万向轴15还是可移动的空心轴115都在振动方向上运动,并且因而吸收或缓冲振动。

在图1中示出了传动装置30,该传动装置把驱动部(未示出)的转矩传递到三个失衡单元2上。传动装置30具有两个传动系,这两个传动系被驱动部驱动。两个传动系从伺服马达40伸展,该伺服马达具有两个可相对移动且可固定的中间齿轮32、33。在中间齿轮32、33固定时,转矩可以由驱动部通过伺服马达40传递到失衡轴12、22上,且在中间齿轮32、33未固定时可以由伺服马达40调节或校正失衡件10、20之间的角度偏移。

第一传动系形成正齿轮传动机构,其由多个相互嵌接的且由受驱动的传动轴37同步地驱动的驱动轮36构成。轴向地在驱动轮36中的每个驱动轮上都有传动轴41,该传动轴通过万向活节5之一分别与万向轴15抗扭地连接。传动轴41之一是受驱动的传动轴37。

正齿轮传动机构的驱动轮36可以具有相同的圆周,由此,传动轴41以相同的转速被驱动,并且因此也使得与万向轴15铰接的失衡轴12以相同的转速转动即旋转。

第二传动系具有多个从动齿轮圈35,用于把转矩由驱动部传递到第二失衡件20上。这些从动齿轮圈35作为正齿轮传动机构相互嵌接,并且通过中间齿轮32、33予以驱动。

这些从动齿轮圈35也可以具有相同的圆周,并且由此以相同的转速被驱动。第一传动系的传动轴41分别在从动齿轮圈35中借助传动轴径向轴承38予以支承。传动轴41于是穿过从动齿轮圈35。

伺服马达40可以构造成使得两个中间齿轮32、33、进而也使得两个失衡轴12、22同向地或逆向地被驱动部驱动。

驱动部、伺服马达40和/或传动装置30可以固定在建筑机械或建筑工具(二者未示出)上。通过与万向轴15和可移动的空心轴115可移动地铰接,失衡单元2和壳体50的振动被失衡轴、万向轴15和可移动的空心轴115吸收。由失衡单元2产生的振动于是基本上不会传递到传动装置30和驱动部上。为了固定传动装置30,初步地示出了支架70,在这些支架中可以利用传动轴径向轴承38支承传动轴41。还可以设置其它的支架,用于把传动装置30、伺服马达40和驱动部例如固定在未示出的建筑机械或建筑工具上。

图1至3分别示出了夹紧机构60,其固定在振动的壳体50上。夹紧机构60可以例如夹紧板桩墙元件,以便把振动产生器100、200的振动传递到该夹紧机构上。

振动产生器100的图2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与图1中所示的实施方式的区别仅在于,设置了四个失衡单元2,而不是三个失衡单元2。原则上,振动产生器100可以构造有任意数量的失衡单元2。

但多个失衡单元2有利地是用于增强所产生的振动力的振动冗余设计。

除此之外,图2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与图1中所示的实施方式的区别还在于,伺服马达40布置在中央,其中,第一以及第二中间齿轮32、33把转矩传递到分别相对置的传动系上,这些传动系在其它方面可以与图1中的传动系相同地构造。

在图1和2中,驱动部、伺服马达40和传动装置30布置在失衡单元2和壳体50的一侧,而在振动产生器200的图3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中,传动装置30位于失衡单元2的两侧。

在振动产生器100的图1和2的实施方式中,失衡轴12、22在一侧铰接在传动装置30上,而在图3中失衡轴12、22从相对置的两侧被铰接。

在图3中,第一失衡轴12利用第一万向轴15铰接在传动装置30的第一传动系上,并且第二失衡轴22利用第二万向轴225铰接在传动装置30的第二传动系上。

两个万向轴15、225分别具有两个万向活节5。万向轴15、225于是可以构造成双活节轴。第一万向轴15利用万向活节5铰接在第一失衡轴12上,并且利用另一万向活节5铰接在第一传动系的传动轴41上。第二万向轴225利用万向活节5铰接在第二失衡轴22上,并且利用另一万向活节5铰接在第二传动系的传动轴41上。

两个传动系分别具有多个驱动轮36,这些驱动轮分别带有传动轴41。这些传动轴41支承在支架70的传动轴径向轴承38中。

图3中所示的三个失衡单元2的失衡轴12、22可以同步地被传动装置30驱动。为了把转矩由驱动部(未示出)传递到两个传动系上,设置了驱动轴242,两个中间齿轮32、33分别在端侧布置在所述驱动轴上。驱动轴242利用驱动轴径向轴承243支承在支架70中。支架70可以固定在未示出的建筑机械或建筑工具上。驱动轴242或两个中间齿轮32、33之一可以被驱动部旋转驱动。

失衡单元2于是可以居中地在传动装置30的传动系之间振动,其中,万向轴15、225吸收振动,并且基本上使振动不传递到传动装置30上。

利用振动产生器100、200的图1至3中所示的实施方式,表明紧凑地布置的一对失衡件10、20可以与传动装置30在振动方面解耦地振动,以便保护壳体50。

通过紧凑地布置失衡单元2中的失衡件,且对于失衡轴来说-分开的且可移动的铰接原理,可以实现既能设置单侧的传动装置,又能设置双侧的传动装置。

通过振动解耦,一方面使得传动装置30很少受到应力,并且,通过失衡轴12、22的所述布置-和铰接原理,传动装置30能够可变地构造,特别是一侧地构造或者两侧地构造。

在图4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振动产生器300的另一实施方式。振动产生器300的在失衡单元10、20方面的基本构造对应于前述构造,其中,在壳体50中总共支承了四个失衡单元10、20。

传动装置30总共具有六个波浪形的从动元件,其中,如下说明是针对第一从动元件77和第二从动元件78做出的。在所示实施例中,驱动部80具有两个液压的驱动马达,这些驱动马达将其转矩引入至共同的传动装置30,其中,传动装置30把引入的转矩均匀地分布到从动元件77、78上。如前所述,也以公知的方式设置了伺服马达40,用于失衡单元10、20的相对移动。

为了补偿第一失衡件10的第一失衡轴12相对于传动装置30的所属的第一从动元件77之间的或者第二失衡件20的第二失衡轴22相对于传动装置的所属的第二从动元件78之间的可能的径向的轴偏移,分别布置带有可径向移动的联轴器盘120的联轴器115。这种联轴器115也可以称为补偿联轴器或施密特联轴器。

这种施密特联轴器在图5和6中清楚地示出。在此,联轴器115具有可径向移动的联轴器盘120,该联轴器盘布置在右侧的驱动盘121与左侧的从动盘122之间。在此,驱动盘121同轴地安置在第一从动元件77即传动装置30的第一从动轴上。按相应的方式,从动盘122抗扭地且同轴地固定在第一失衡件10的失衡轴12上。为了补偿驱动盘121与从动盘122之间的径向偏移,中间的联轴器盘125分别通过三个可摆动的杆125与驱动盘121或从动盘122铰接地连接。为此,在盘120、121、122上分别安置了相应的轴颈126,在这些轴颈上可摆动地或能转动地支承着可偏移的杆。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通过联轴器115在从动元件与所属的失衡轴之间传递转矩,其中,同时可以补偿驱动部与从动部之间的径向偏移。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