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移液器的手柄、包括至少两个手柄的套件及移液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25024发布日期:2020-10-23 19:32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用于移液器的手柄、包括至少两个手柄的套件及移液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用于移液器的手柄、包括至少两个手柄的套件以及具有基体和能连接或连接至基体的手柄的移液器。



背景技术:

实践与现有技术中已揭示了这类移液器的各种实施方式。

它们主要用于十分精确地配量并分发少量或甚至最少量的流体。这类移液器主要应用于实验室中。

就此要求这类移液器能够尽量精确又可重复地配量限定的流体量。特别是在实验室操作中使用移液器时,即使边界条件或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应使用这类移液器分配的预设流体量也需尽量保持恒定。这一点对于现有技术与实践中公知的移液器而言无法贯彻始终,从而视当时的环境条件,可能需要较为频繁地对移液器进行重新调准或重新校准。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减少或甚至避免使用上述类型的移液器时的上述缺点,并能简化移液器的手动操作。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首先提出一种用于移液器的手柄,该手柄具有针对这种手柄的独立权利要求所述的手段和特征。特定而言,本发明达成上述目的解决方案涉及前述类型的手柄,该手柄具有用于手柄的手接触面的隔热机构。该隔热机构布置和/或构造成,当手柄处于其在移液器的基体上的固定位置时,手接触面与基体隔热。

这种移液器的基体可能因使用者手部散发的体热而引起升温,这尤其会被视为可能对其恒定的配量精度造成负面影响的干扰变量。当检查配量精度的波动问题时,使用者在使用移液器时,他一手经手柄握在移液器的基体上,该基体中布置有移液器的机械和/或电气和/或电子部件,这就表现为相关的干扰变量。这类部件或元件可以例如是移液器的配量和/或配流机构的电气、电子和/或机械部件和/或元件。当升温时,这些部件和/或元件可能例如发生膨胀,这会对移液器的配量精度产生负面影响。

借助前述关于手柄的手接触面的隔热,可以减少或甚至完全避免从使用者的手部到配备有手柄的移液器的基体的热传递。即使条件发生变更,这样也能获得更佳的配量精度,从而整体上简化移液器的手动操作。据观察,由于隔热,尤其不必频繁地对配备有根据本发明的手柄的移液器进行校准和调准。

就此应当指出,手柄的手接触面是使用者在使用手柄或配备有这种手柄的移液器时安置其手部的表面。

手柄的隔热机构可以布置和/或构造在手柄的手接触面与接合面之间,手柄在其固定位置时通过该接合面抵接在基体上。

手柄可以进一步具有柄部,当手柄处于固定位置时,该柄部面向移液器基体的内侧上布置或构造有用于手接触面的隔热机构。采用这种方式,当手柄处于固定位置时,隔热机构可以在柄部与移液器的基体之间受到良好的保护。

进一步有利的是,隔热机构可以包括隔热结构、隔热材料层和/或隔热空气层。隔热机构也可以由隔热结构、隔热材料层和/或隔热空气层组成。

前述隔热结构可以包含隔热机构或至少部分地由隔热机构组成,优选地,该隔热结构可以自柄部的内侧突出,和/或当手柄处于其布置在移液器基体上的使用位置时,该隔热结构可以自柄部的内侧朝基体的方向突出。前述隔热结构可以例如具有自柄部的内侧突出的至少一个垫片。该隔热结构也可以包括或是自内侧突出的至少一个肋片和/或自内侧突出的肋结构和/或自内侧突出的蜂窝结构。

借助垫片、至少一个突出的肋片、突出的肋结构和/或突出的蜂窝结构,使用者在使用移液器时直接接触手柄的手接触面与基体之间的间距可以增大。基于隔热结构,还可能在手柄与移液器的基体之间形成气垫和/或气层和/或气隙,这样额外支持了手柄隔热的隔热效果。

进一步有益的是,手柄处于使用位置时,隔热结构与配备有手柄的移液器的基体直接接触。在此情形下,当柄部处于使用位置时,柄部中围绕隔热结构的内侧(例如前述内侧)可以与隔热结构面向基体的前侧间隔。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尽量缩小基体与手柄之间的接触面或接合面,尤其是基体与手柄的柄部内侧(隔热结构可以自该内侧突出)的接触面或接合面。这样就能有助于减少热传递。

当至少使用肋结构作为隔热结构的组成部分时,可以规定,该肋结构包括至少两个相互平行的肋片和/或相互横向的肋片,当手柄处于其在移液器基体上的固定位置时,这些肋片自柄部的内侧朝基体的方向突出。这种肋结构可以相对易于制造,必要时甚至可能由与手柄的柄部相同的材料制成。

隔热机构、尤其是前述隔热结构或隔热材料层与手柄的柄部可以形成匀质的整体单元。例如,垫片可以作为隔热结构的一部分,肋片也可以作为手柄的隔热结构的一部分,该垫片和/或肋片可以与柄部连成一体。

手柄的隔热机构、尤其是其隔热结构和/或隔热材料层可以具有至少一个腔室和/或容纳部。该至少一个腔室和/或容纳部中可以布置有隔热材料层和/或隔热空气层的至少一部分。至少一个容纳部和/或腔室可以由隔热结构的至少两个肋片、肋结构和/或蜂窝结构来界定或限定。

此外,隔热机构的至少一个腔室和/或容纳部还可以构造成在其面向配备有手柄的移液器的基体的一侧敞开。采用这种方式,至少一个腔室和/或容纳部能够极易制造,尤其是通过注塑成型。另外,视需要,使用者可以再用隔热材料填充至少一个敞开构造的腔室和/或容纳部。例如,若要改变隔热的隔热效果,则应如此。

隔热机构、尤其是前述隔热材料层和/或隔热结构可以由泡沫、橡胶和/或泡沫塑料组成。隔热机构、尤其是隔热材料层和/或隔热结构也可以包括泡沫、橡胶和/或泡沫塑料。作为适用的泡沫塑料,例如可采用聚苯乙烯或发泡聚苯乙烯。

隔热材料层本身可能具有气穴,这会促进隔热材料层的隔热能力。

手柄可以在其固定位置时的上端处呈钩形构造或具有钩部。采用这种方式,可以高度舒适又安全地手动操作配备有前述手柄的移液器。

手柄还可以构造为可更换手柄,该可更换手柄能够可逆地连接至移液器的基体。

这样,必要时,优选在不使用工具的情况下,可以将手柄从移液器的基体上移取下来。这样做的目的例如是能够仔细清洁手柄或损坏时更换手柄。

本发明达成上述目的的解决方案还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套件,该套件包括至少两个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柄,其中,该至少两个手柄具有不同的尺寸进而适应不同的手部大小和/或具有不同的隔热机构。利用前述套件,通过简单地更换手柄就能使移液器适应不同的手部大小,也能针对具有不同手部大小的不同用户在手柄与移液器的基体之间实现期望的隔热。最后,本发明还提出使用至少一个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柄以使移液器适应不同的手部大小。

通过至少两个手柄的不同隔热机构,一方面,手柄能够至少间接地适应不同的手部大小。另一方面,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使用时,手柄具有不同的隔热机构,并因此具有不同的隔热效果。

上述目的也能利用前述类型的移液器来实现,该移液器具有针对移液器的独立权利要求所述的手段和特征。因此,为了达成该目的,尤其是就前述移液器而言,本发明提出在手柄的手接触面与移液器的基体之间布置或构造隔热机构。采用这种方式,至少在手柄的隔热手接触面的区域内,可以减少或甚至避免因人手接触引起从手柄到移液器基体的热传递。

有利的是,隔热机构可以布置或构造在基体与手柄的柄部之间。这样就能良好保护隔热机构免受外界影响。

隔热机构可以采用特别有效的设计,即其包括或是隔热结构和/或隔热材料层和/或隔热空气层。

隔热结构可以包括或是自基体的外侧突出的至少一个垫片和/或自基体的外侧突出的至少一个肋片和/或自基体的外侧突出的肋结构和/或自基体的外侧突出的蜂窝结构。隔热结构可以增大手柄与移液器的基体之间的间距,从而在使用移液器时阻碍或阻止从手柄到基体的热传递。隔热结构还可以促进在移液器的基体与手柄之间形成气隙、气垫和/或气穴,这也会有助于隔热的隔热效果。

前述肋结构可以包括自基体的外侧突出的至少两个相互平行的肋片和/或至少两个相互横向的肋片。

隔热机构、尤其是隔热结构或隔热材料层与移液器的基体可以形成匀质的整体单元。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在一个工序步骤中制造移液器的基体以及至少一部分隔热机构。移液器的基体可以同时代表移液器壳体的至少一部分,如果该基体由塑料制成,则可例如在一个注塑成型工序中共同制造可能十分复杂的隔热机构和基体的结构。

隔热机构、尤其是隔热结构或隔热材料层可以具有至少一个腔室和/或容纳部。在该移液器的隔热结构的至少一个腔室和/或容纳部中可以布置有隔热材料层和/或隔热空气层的至少一部分。隔热机构、尤其是隔热结构的至少一个容纳部和/或腔室可以由至少两个肋片、肋结构和/或蜂窝结构来界定。隔热材料层也可以具有至少一个腔室。该至少一个腔室中可以包含隔热空气层的至少一部分。至少一个腔室和/或容纳部还可以构造成至少一侧敞开。这样就能便于将隔热材料引入到腔室和/或容纳部中。

隔热机构、尤其是隔热材料层和/或隔热结构可以由泡沫、橡胶和/或泡沫塑料组成。此外,隔热机构、尤其是隔热材料层和/或隔热结构也可以包括泡沫、橡胶和/或泡沫塑料。作为泡沫塑料,例如可采用聚苯乙烯或发泡聚苯乙烯。

另外,前述移液器的手柄可以是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手柄。采用这种方式,隔热机构可以整合到移液器的手柄中。这会有利于移液器的手动操作,特别是有利于隔热机构的手动操作。移液器也可以配置有套件,该套件包括至少两个这种手柄。

采用这种方式,所述移液器很容易就能适应不同的手部大小和/或不同的边界条件,该移液器的套件中包含至少两个不同的前述发明内容和相应权利要求中所要求保护类型的手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来阐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发明不局限于图中所示的实施例。本发明的更多实施例通过单个或多个权利要求的特征相互组合而成和/或通过实施例的单个或多个特征组合而成。图中:

图1示出移液器的侧视图,该移液器包括基体、连接至基体的配流单元以及连接至基体的手柄,其中,手柄与移液器的基体之间布置或构造有用于手柄的手接触面的隔热机构;以及

图2至图13示出手柄的不同实施方式,各手柄均具有用于使手柄与移液器的基体热解耦的隔热机构,其中,不同手柄的隔热机构包括隔热结构和/或隔热材料层或由隔热结构和/或隔热材料层组成。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整体上标有附图标记1的移液器,其构造为可手动操纵的移液器1。图1所示的移液器1包括基体2以及可与之连接的基体2和图1中与之连接的手柄3。移液器1的基体2上进一步布置有配流单元2a,当致动移液器1上端处的移液钮2b时,可以通过该配流单元分配预设量的流体。

参照图1,移液器1的基体2与手柄3柄部4上的手柄3手接触面3a之间布置或构造有隔热机构5。手柄3的柄部4构造为柄壳,正如图2至图13所示的手柄3,基本上也适合固定至移液器1的基体2上。壳状的柄部4具有凹入的内侧6,该内侧适配于基体2的凸出或弯曲的外侧7并且至少局部地包围基体2。

这样,每个手柄3以及最终配备有该手柄的移液器1均有用于其手接触面3a的隔热机构5,当使用移液器1时,可减少或甚至避免从手柄3到移液器1的基体2的热传递。这一点十分重要,因为特别是移液器1的基体2中布置有移液器的配量机构和配流机构的热敏部件。出人意料地,这类部件的温度变化会对移液器的配量精度产生负面影响。借助隔热机构5,可以提高移液器1的配量精度,但至少在某些区域内保持恒定。

根据隔热机构5的实施方式,它可以包括或是隔热结构8和/或隔热材料层9和/或隔热空气层10。例如,在图2至图5和图12至图13所示的手柄3上可以看出隔热结构8的实例。除隔热结构8之外,这些手柄3的隔热机构5还包括隔热空气层10,当手柄3处于其在移液器1的基体2上的固定位置时,在隔热结构8之间形成该隔热空气层。

在图6至图10所示的手柄3中可以看出隔热材料层9的实例。然而,无论隔热机构5呈现何种形式,该隔热机构皆可布置或构造在移液器1的基体2上,例如参阅图1。

图1首先示出隔热机构5的可行实施例的高度示意图,该隔热机构构造或布置在基体2与手柄3的柄部4之间并因此构造或布置在基体2与手柄3的手接触面3a之间。

就此应当指出,原则上,图2至图13所示的每个手柄3均适合于布置在图1所示移液器1的基体2上。

隔热结构8可以并非布置或构造在手柄3上,而是布置或构造在移液器1的基体2的外侧7上。这里可以规定,隔热结构8包括或是自基体2的外侧7突出的至少一个垫片、自基体2的外侧7突出的至少一个肋片、自基体2的外侧7突出的肋结构和/或自基体2的外侧7突出的蜂窝结构。自移液器1的基体2突出的肋结构可以至少包括两个相互平行的肋片和/或两个相互横向的肋片,它们又自基体2的外侧7突出。

移液器1的隔热机构5和基体2可以形成匀质的整体单元,即它们可以彼此连成一体。采用这种方式,可以在共同的工序步骤中制造移液器1的基体2和移液器1的隔热机构5。

隔热结构5可以具有腔室和/或容纳部,其中布置有隔热材料层9和/或隔热空气层10的至少一部分。容纳部或腔室可以由至少两个肋片、肋结构和/或蜂窝结构来界定和/或限定。

隔热材料层9可以由泡沫、橡胶或泡沫塑料(例如聚苯乙烯或发泡聚苯乙烯)制成或者至少包含这类材料。根据移液器1或手柄3的实施例,隔热材料层9布置在手柄3上或移液器1的基体2上。图2至图9示出布置在手柄3的内侧6上的隔热材料层9的实例。在移液器1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手柄3是如图2至图13所示的手柄3。图2至图13所示的每个手柄3均可用于图1所示的移液器1的基体2上。

图2至图13表示均标有附图标记3的手柄。每个手柄3均具有用于手接触面3a的隔热机构5。每个隔热机构5布置和/或构造成:当手柄3处于其在移液器1的基体2上的固定位置时,由隔热机构5支撑的手接触面3a与基体2隔热。在每个手柄3中,隔热机构5布置和/或构造在手柄3的手接触面3a与接合面3b之间。每个手柄3在固定位置时通过该接合面3b抵接于移液器1的基体2上。

每个手柄3均具有柄部4。在某些手柄3中,柄部4在其固定位置时面向移液器1的基体2的内侧6上设置有用于手柄3的手接触面3a的隔热机构5。作为隔热机构5,例如可考虑隔热结构8、隔热材料层9和/或隔热空气层10。

手柄3可以设置有不同的隔热结构8。图2至图5所示的手柄3具有自其柄部4的内侧6突出的垫片11。这些垫片11确保相应手柄3的相应柄部4的内侧6不全面贴靠在移液器的基体2的外侧7上。这样,手柄3的接合面3b基本上减小到垫片11的自由端处的表面和/或因此减小到垫片11的正面。垫片11能够在相应柄部4的内侧6与移液器1的基体2的外侧7之间形成隔热空气层10。因此,垫片11有利于手柄3的手接触面3a与移液器1的基体2的热绝缘或热解耦。

在图12和图13所示的手柄3的实施例中,手柄3在其柄部4的内侧6上具有由多个单独的肋片12形成并突出的肋结构13。类似于前述垫片11,肋结构13也用于阻止柄部4的内侧6全面接合到移液器1的基体2的外侧7上,并且有利于在基体2与手柄3的手接触面3a或柄部4之间形成隔热气垫或隔热空气层10。参照图12和图13,肋结构13由多个相互平行的肋片12和多个互成直角的肋片12形成,这些肋片自柄部4的内侧6朝基体2的方向突出。这样,该手柄3的接合面3b就基本上减小到各个肋片12的自由端处的表面。

如图2至图5和图12至图13所示,手柄3的隔热结构8与手柄部件4共同形成匀质的整体单元,即它们由同种材料制成。在图6所示的手柄3的实施方式中,应当指出,用作隔热机构5的隔热材料层9和柄部4同样形成匀质的整体单元。这里,柄部4以及隔热层9由同样一种材料制成。换而言之,这就表面图6和图7所示的手柄3完全由隔热材料组成,例如合成泡沫。

特别是在图12和图13所示的手柄3的实施例中可以看出,这里由上述肋结构13形成的隔热结构8具有腔室14,该腔室又可称为容纳部。这些腔室14或容纳部中可以布置有隔热材料层9的至少一部分作为成隔热机构5,或者在本例的情况下,其中布置有隔热空气层10。容纳部或腔室14侧向上由肋结构13的至少两个肋片12界定并因此由它们限定。还应指出,腔室14构造成在其使用位置时面向移液器1的基体2的一侧敞开。因此,必要时能够相对易于用隔热材料填充腔室14,以便酌情更改隔热机构5的隔热特性,优选改善其隔热特性。

全部附图中分别示出的手柄3在其固定位置时的上端15处呈钩形构造。手柄3在其上端15处的钩形设计允许更容易且尤其更安全地手动操作配备有手柄3的移液器1。图中所示的每个手柄3也构造为可更换手柄。这样,图中所示的每个手柄3均能可逆地连接至图1所示的移液器1的基体2,因此必要时手柄3可以互换。

可由图中所示的手柄3形成套件。每个套件包括至少两个手柄3,这些手柄则优选具有不同的尺寸,进而适应于不同的手部大小。这样的手柄3也可以组合在一个套件内并具有不同的隔热机构5。这样,通过具有不同隔热机构5的手柄3,移液器1能够易于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

本发明涉及移液器、尤其是可手动操纵的移液器技术领域的改进。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包括基体2和手柄3的移液器1,其中,该移液器1的手柄3与基体2之间构造或布置有隔热机构5。

附图标记列表

1移液器

2基体

2a配流单元

2b移液钮

3手柄

3a手接触面

3b接合面

4柄部

5隔热机构

6柄部4的内侧

7基体2的外侧

8.隔热结构

9隔热材料层

10隔热空气层

11垫片

12肋片

13肋结构

14腔室

15手柄3的上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