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o@C/生物质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文档序号:17697104发布日期:2019-05-17 21:40阅读:726来源:国知局
一种Co@C/生物质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催化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co@c/生物质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资源的日渐枯竭,以它为原料的汽油、柴油等液态燃料能否被持续和稳定地供应成了消费市场的重大隐忧,以煤、天然气、生物质转化制取液态燃料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加氢合成反应是实现这种转化的重要途径之一。钴(co)基催化剂具有较高的co加氢活性和费-托合成反应链增长能力,高转化率下具有更高的生产能力,适用于氢碳比更高的反应体系,反应过程较为稳定不易积碳和中毒,产物中含氧化合物少,对水气变换反应不敏感、活性低。因此co基催化剂被视为低温加氢合成反应制取长链烃的首要选择,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mofs材料可作为合成多孔碳材料的理想牺牲模板,在不同的温度和时间等条件下可以形成不同的热解材料。mofs材料在惰性气体的氛围下煅烧可以得到多孔碳材料,同时有机配体经过炭化,金属离子经过还原,可以得到负载金属的碳基材料。如果在空气中煅烧同样可以形成负载金属氧化物的碳基材料。这些材料均可应用于不同的催化反应。由于mofs材料结构中的金属中心与有机配体相连且分散度较高,因此在高温炭化的过程中,有机配体的热解使得金属难以团聚,有望形成高度分散、粒径小的活性催化中心。mofs材料的热解还具有另一个优点,即有机配体在热解过程中会生成多孔碳,同时会部分包裹住金属颗粒,这样更有利于催化剂稳定性的提高。

中国专利cn108246333a公开了一种过渡金属纳米复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1)先以尿素煅烧制备g-c3n4;(2)原位合成的mof-74-m(m为fe、co或ni)在600~800℃进行碳化,原位合成碳负载的过渡金属纳米颗粒fe、co或ni;(3)将fe、co或ni和g-c3n4加至溶剂中,搅拌、超声和去溶剂处理,得到过渡金属纳米复合催化剂。该方法制备的复合催化剂仅仅是在载体表面负载催化剂,在用于催化气体反应时,大部分气体在通过反应器时,是处于闲置状态,催化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催化剂催化效率不高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co@c/生物质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以具有大孔道的生物质作为mofs衍生金属催化剂的载体,有利于金属催化剂的分散,其规则且通透的孔道结构,强化了气体的传质效果,促进反应气体和催化剂之间的反应,提高了催化剂的活性。其具体方案包括如下:

一种co@c/生物质催化剂,具体为,co金属颗粒被mof-74中的有机配体热解生成的多孔碳部分包裹住,同时负载在生物质的孔道内。

所述的co@c/生物质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预处理:将生物质置入酸溶液中,进行回流反应,洗涤、干燥、密封保存,待用;

(2)配制:将钴盐和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溶于dmf、甲醇和去离子水的混合溶液中,搅拌均匀,得到co-mof-74的前驱体溶液;

(3)真空反应:将步骤(1)预处理好的生物质在真空条件下,浸渍在步骤(2)所得co-mof-74的前驱体溶液中,然后在真空条件下进行真空反应,取出生物质,干燥待用;

(4)炭化:将步骤(3)中真空反应后的生物质依次经过煅烧、洗涤、干燥,得到co@c/生物质催化剂。

优选地,步骤(1)所述酸溶液为硝酸、双氧水、高锰酸钾溶液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步骤(1)所述回流反应的温度为50~120℃,反应时间为1~36h;所述洗涤为用去离子水对生物质洗涤3~6次。

优选地,步骤(2)中所述钴盐与所述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的摩尔比为1~10:1,所述钴盐为六水合硝酸钴、四水合乙酸钴或氯化钴;所述混合溶液中dmf、甲醇和去离子水的体积比为1~20:1:1。

优选地,步骤(3)中所述浸渍的时间为1~5h;所述真空反应的温度为60~100℃,反应时间为5~36h。

优选地,步骤(4)中所述煅烧的条件为:在通n2的条件下,350~1000℃煅烧1~5h。

优选地,所述生物质为木块、竹子或果壳。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所述的co@c/生物质催化剂在催化加氢反应中的应用。

优选地,所述催化加氢反应为对co进行加氢催化合成反应和对co2进行加氢催化合成反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利用在生物质大孔道内原位生成co-mof-74衍生催化剂,并且能够在生物质孔道的内壁分布均匀,有利于形成高度分散、粒径小的活性催化中心,进而提高催化效率;另外,对生物质的预处理,可以增加生物质表面螯合作用的官能团,例如羟基、羧基,有利于生物质亲水性的提高,提高生物质载体负载催化剂的效率。

(2)生物质作为加氢催化剂载体,由于其特有的大孔道且整齐贯通的孔道结构,使得反应气体被迫由孔道通过,提高反应效率。生物质与传统氧化物载体或g-c3n4相比,后者负载催化剂单纯只是负载在表面,在加氢合成反应过程中,反应气体的处理量远不如前者。

(3)本发明通过真空浸渍-真空反应-炭化三步法合成co@c/生物质催化剂,使得反应溶液迅速在生物质大孔道内发生反应,在孔道内原位合成出co-mof-74晶体材料,在真空的条件下,生成的催化剂活性位点更多,粒径更小,在生物质的孔道内分布更加均匀,催化剂在生物质孔道内的负载率更高,本发明制备的co@c/生物质催化剂的负载率是理论负载率的70~80%,有效提高了加氢催化剂co@c/生物质的催化效率。

(4)本发明采用生物质作为载体,原料为天然可再生,成本低,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制得的co-mof-74材料的xrd图谱;

图2为实施例1制得的co-mof-74材料的sem形貌图;

图3为实施例1制得的co@c/生物质催化剂的xrd图谱;

图4为实施例1制得的co@c/生物质催化剂的(a)横剖面和(b)纵剖面的sem形貌图。

图5为未负载的生物质原始的孔道sem形貌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取1.5g立方体木块,将其与50ml硝酸溶液在80℃的条件下回流反应12小时,再用去离子水在沸腾的条件下对木块反复洗涤5次,常温下干燥,密封待用;

(2)分别量取45mldmf、3ml甲醇和3ml去离子水倒入烧瓶中,分别称取0.48g(1.65mmol)六水合硝酸钴和0.0989g(0.5mmol)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一并置于烧瓶中,搅拌均匀,制得co-mof-74的前驱体溶液;

(3)取步骤(1)中待用的立方体木块放入三口烧瓶中,抽真空密封,用针管抽取co-mof-74的前驱体溶液,打入三口烧瓶内,真空密封浸渍5小时,然后将烧瓶放入真空干燥箱内80℃恒温反应12小时,反应结束后待烧瓶冷却至室温,取出木块,常温干燥待用;

(4)离心收集烧瓶内的沉淀,用甲醇洗涤5次,真空干燥制得催化剂前驱体co-mof-74;

(5)取出步骤(3)所得木块,置于瓷舟中,在通n2的条件下,600℃煅烧3小时,制得加氢催化剂co@c/生物质;

本实施例制备的催化剂前驱体co-mof-74的xrd图谱如图1所示,与co-mof-74的模拟衍射峰一致,说明所得样品为纯相的co-mof-74晶体;其sem图谱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本发明制备的co-mof-74为六棱柱状晶体。

本实施例制备的加氢催化剂co@c/生物质的xrd图谱如图3所示,可以看出,co-mof-74经过炭化后,金属钴凸显出来,更利于催化活性的提高;其sem图谱如图4所示,可以看出,co-mof-74衍生的金属催化剂生长在生物质的大孔道内,分散性较好,表明加氢催化剂co@c/生物质的成功制备。

未负载的生物质原始的孔道sem形貌图如图5所示,可以看出,其孔道内壁比较光滑。

实施例2

(1)取2g立方体木块,将其与50ml硝酸溶液在120℃的条件下回流反应1小时,再用去离子水在沸腾的条件下对木块反复洗涤5次,常温下干燥,密封待用;

(2)分别量取17mldmf、17ml甲醇和17ml去离子水倒入烧瓶中,分别称取0.145g(0.5mmol)六水合硝酸钴和0.0989g(0.5mmol)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一并置于烧瓶中,搅拌均匀,制得co-mof-74的前驱体溶液;

(3)取步骤(1)中待用的立方体木块放入三口烧瓶中,抽真空密封,用针管抽取co-mof-74的前驱体溶液,打入三口烧瓶内,真空密封浸渍3小时,然后将烧瓶放入真空干燥箱内60℃恒温反应36小时,反应结束后待烧瓶冷却至室温,取出木块,常温干燥待用;

(4)离心收集烧瓶内的沉淀,用甲醇洗涤4次,真空干燥制得催化剂前驱体co-mof-74;

(5)取出步骤(3)所得木块,置于瓷舟中,在通n2的条件下,550℃煅烧4小时,制得加氢催化剂co@c/生物质;

实施例3

(1)取1g立方体木块,将其与50ml双氧水在50℃的条件下回流反应36小时,再用去离子水在沸腾的条件下对木块反复洗涤5次,常温下干燥,密封待用;

(2)分别量取100mldmf、5ml甲醇和5ml去离子水倒入烧瓶中,分别称取1.4527g(5mmol)六水合硝酸钴和0.0989g(0.5mmol)2,5-二羟基对苯二甲酸,一并置于烧瓶中,搅拌均匀,制得co-mof-74的前驱体溶液;

(3)取步骤(1)中待用的立方体木块放入三口烧瓶中,抽真空密封,用针管抽取co-mof-74的前驱体溶液,打入三口烧瓶内,真空密封浸渍10小时,然后将烧瓶放入真空干燥箱内100℃恒温反应5小时,反应结束后待烧瓶冷却至室温,取出木块,常温干燥待用;

(4)离心收集烧瓶内的沉淀,用甲醇洗涤3次,真空干燥制得催化剂前驱体co-mof-74;

(5)取出步骤(3)所得木块,置于瓷舟中,在通n2的条件下,700℃煅烧3小时,制得加氢催化剂co@c/生物质;

催化加氢实验:

将实施例1得到的加氢催化剂co@c/生物质分别在240℃、260℃、280℃和300℃的条件下进行加氢合成反应,催化效果如表1所示:

表1

由表1可知,本发明利用在生物质孔道内原位生成的加氢催化剂co@c/生物质在加氢合成反应中,co的转化率达到90.6%,c5+的选择性可达到61.7%,表现出较好的催化效果。

本发明内容不仅限于上述各实施方式的内容,其中一个或几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组合同样也可以实现发明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