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自体脂肪移植成活率的设备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432095发布日期:2019-04-17 03:38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提高自体脂肪移植成活率的设备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脂肪移植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自体脂肪移植成活率的设备及方法。



背景技术:

自体脂肪移植,是吸出自身腰、腹、大腿等部位多余脂肪,采用尖端绿色离心、提纯、净化处理后,选择完整的脂肪细胞颗粒,提高脂肪细胞成活率,采用精细联合化注射技术,多层次多点进行太阳穴、苹果肌、面颊等面部填充/除皱/塑形。

脂肪纯化是脂肪移植中的关键环节,脂肪纯化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杂质较少(去除抽吸物中的脂滴、纤维组织碎片、血细胞、肿胀液中的利多卡因、肾上腺素等)、浓度较高的脂肪颗粒进行移植,但直至今日仍没有一种国际公认的脂肪纯化方法来指导临床。目前,临床上常见的几种纯化方法主要有静置法、离心法及过滤法。

传统的静置法虽可保证细胞的完整性,但是纯化效率变低,时间较长,析出的杂质多不完全,离心法在对脂肪液体离心的过程中,无法确认一个准确的离心力和转速,导致脂肪细胞在离心的过程中容易破损,无法保证细胞的完整性。

现有的过滤法有纱布法、棉毛巾法、棉垫法和金属网过滤法等,但是纱布法、棉毛巾法和棉垫法在过滤的过程中,会一定程度上吸掉粒径较小的脂肪颗粒,且无法有效筛除组织纤维和其他杂质,反而可能会导致棉絮混入脂肪内,进一步的影响脂肪的纯度,采用金属网过滤法虽可滤去大部分液体成分,但不具备像纱布、棉毛巾或棉垫的虹吸作用,对油滴的渗透性不强。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提高自体脂肪移植成活率的设备及方法,通过对脂肪混悬物采用先沉淀、再经纳米海绵层和金属过滤网过滤的处理方式,即静置法和过滤法相结合,每一层金属过滤网孔径不同,由大到小,将脂肪颗粒层层筛分,能够获取颗粒直径大小均匀一致的脂肪颗粒,实现脂肪颗粒与液体、油脂等杂质分离的效果,即获取了杂质少纯度高的脂肪颗粒,也使得细胞在纯化的过程中不易破损,保证了细胞的完整性,从而提高了脂肪移植的成活率,降低脂肪吸收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提高自体脂肪移植成活率的设备,包括装置筒,所述装置筒内壁上设有保温层,所述装置筒包括静置盖筒,所述静置盖筒顶端嵌设有橡胶柱,所述静置盖筒内部设有第一半导体加热片,所述静置盖筒内腔设有第一液位计和第二液位计;

所述静置盖筒底部设有静置筒,所述静置筒内腔设有隔离层,所述隔离层上贯穿设有漏管,所述漏管内部设有电磁阀;

所述静置筒底部设有海绵过滤筒,所述海绵过滤筒内腔设有纳米海绵层;

所述海绵过滤筒底部设有金属过滤筒,所述金属过滤筒内腔设有金属筒,所述金属筒内腔设有金属过滤网,所述金属过滤筒内部设有第二半导体加热片,所述金属过滤筒外壁上插接有固定螺杆;

所述金属过滤筒底部设有沉淀筒,所述沉淀筒内腔底部设有加热板,所述加热板内部设有第三半导体加热片。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静置盖筒、静置筒、海绵过滤筒和金属过滤筒的底部均嵌设有橡胶密封圈,所述静置盖筒底端插接于静置筒的顶部,所述静置筒底端插接于海绵过滤筒的顶部,所述海绵过滤筒底端插接于金属过滤筒的顶部。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静置盖筒、静置筒、海绵过滤筒和金属过滤筒的底端外壁上均设有螺纹,所述静置盖筒通过螺纹与静置筒可拆卸连接,所述静置筒通过螺纹与海绵过滤筒可拆卸连接,所述海绵过滤筒通过螺纹与金属过滤筒连接,所述金属过滤筒通过螺纹与沉淀筒可拆卸连接。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半导体加热片和第二半导体加热片的数量均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半导体加热片均与静置盖筒内壁上的保温层相贴合,多个所述第二半导体加热片均与金属过滤筒内壁上的保温层相贴合。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橡胶柱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橡胶柱的底端贯穿保温层延伸至静置盖筒的内腔,所述隔离层呈下陷设置,所述漏管底端贯穿隔离层且延伸至纳米海绵层的正上方。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金属筒内壁边缘处圆滑设置,所述金属筒外壁与金属过滤筒内壁相贴合,所述固定螺钉贯穿金属过滤筒且端部与金属筒外壁相贴合,所述金属过滤网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金属过滤网从上往下依次排列设置且孔径依次减小。

一种提高自体脂肪移植成活率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控制第一半导体加热片、第二半导体加热片和第三半导体加热片同时进行工作,对装置筒内部进行加热3小时;

步骤二,将从患者体内取出的脂肪混悬物进行盐洗后,利用注射器从橡胶柱处注射至静置盖筒内,脂肪混悬物落在静置筒内的隔离层上,进行堆积沉淀10分钟,使脂肪混悬物中的油滴、血细胞及细胞碎片和脂肪颗粒组织成层状分布;

步骤三,打开电磁阀,沉淀后的脂肪混悬物下层脂肪颗粒组织从漏管处输送至海绵过滤筒内的纳米海绵层上进行过滤,并根据第一液位计和第二液位计的显示对电磁阀进行关闭,纳米海绵层对脂肪颗粒组织中残留的细胞碎片和纤维碎块杂质进行二次过滤,二次过滤后的脂肪颗粒落入至金属筒内部的金属过滤网上,再用多个金属过滤网对其进行过滤,每一层金属过滤网孔径不同,由大到小,将脂肪颗粒层层筛分,落入至沉淀筒内,以此获取粒径大小均匀一致的脂肪颗粒组织;

步骤四,然后将沉淀筒从金属过滤筒底端拆除,根据需要选择对应的针管管径对沉淀筒内的脂肪颗粒组织进行抽取并移植。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半导体加热片、第二半导体加热片和第三半导体加热片的温度均设置为36.5℃。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通过对脂肪混悬物采用先沉淀、再经纳米海绵层和金属过滤网过滤的处理方式,即静置法和过滤法相结合,每一层金属过滤网孔径不同,由大到小,将脂肪颗粒层层筛分,能够获取颗粒直径大小均匀一致的脂肪颗粒,实现脂肪颗粒与液体、油脂等杂质分离的效果,即获取了杂质少纯度高的脂肪颗粒,也使得细胞在纯化的过程中不易破损,保证了细胞的完整性,从而提高了脂肪移植的成活率,降低脂肪吸收率;

2、采用本设备和方法获得的自体脂肪进行移植后,能有效延长脂肪填充后的保持时间,避免因脂肪存活率低导致的填充效果维持时间短,从而可以减少用户在同一部位反复填充脂肪而达不到良好填充效果的困扰;

3、本发明中的静置盖筒、静置筒、海绵过滤筒、金属过滤筒和沉淀筒均可以进行单独拆卸,并通过对固定螺杆进行拆卸,完成对金属筒的拆卸、清洗和更换,结构简单,便于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金属筒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图1中a部分细节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1装置筒、2保温层、3静置盖筒、4橡胶柱、5第一半导体加热片、6第一液位计、7第二液位计、8静置筒、9漏管、10电磁阀、11海绵过滤筒、12纳米海绵层、13金属过滤筒、14金属筒、15金属过滤网、16第二半导体加热片、17固定螺杆、18沉淀筒、19加热板、20第三半导体加热片、21橡胶密封圈、22隔离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的一种提高自体脂肪移植成活率的设备,包括装置筒1,所述装置筒1内壁上设有保温层2,所述装置筒1包括静置盖筒3,所述静置盖筒3顶端嵌设有橡胶柱4,所述静置盖筒3内部设有第一半导体加热片5,所述静置盖筒3内腔设有第一液位计6和第二液位计7;

所述静置盖筒3底部设有静置筒8,所述静置筒8内腔设有隔离层22,所述隔离层22上贯穿设有漏管9,所述漏管9内部设有电磁阀10;

所述静置筒8底部设有海绵过滤筒11,所述海绵过滤筒11内腔设有纳米海绵层12;

所述海绵过滤筒11底部设有金属过滤筒13,所述金属过滤筒13内腔设有金属筒14,所述金属筒14内腔设有金属过滤网15,所述金属过滤筒13内部设有第二半导体加热片16,所述金属过滤筒13外壁上插接有固定螺杆17;

所述金属过滤筒13底部设有沉淀筒18,所述沉淀筒18内腔底部设有加热板19,所述加热板19内部设有第三半导体加热片20。

进一步的,所述静置盖筒3、静置筒8、海绵过滤筒11和金属过滤筒13的底部均嵌设有橡胶密封圈21,所述静置盖筒3底端插接于静置筒8的顶部,所述静置筒8底端插接于海绵过滤筒11的顶部,所述海绵过滤筒11底端插接于金属过滤筒13的顶部。

进一步的,所述静置盖筒3、静置筒8、海绵过滤筒11和金属过滤筒13的底端外壁上均设有螺纹,所述静置盖筒3通过螺纹与静置筒8可拆卸连接,所述静置筒8通过螺纹与海绵过滤筒11可拆卸连接,所述海绵过滤筒11通过螺纹与金属过滤筒13连接,所述金属过滤筒13通过螺纹与沉淀筒18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静置盖筒3、静置筒8、海绵过滤筒11、金属过滤筒13和沉淀筒18均可以进行单独拆卸,便于对其内部的结构进行清洗和更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半导体加热片5和第二半导体加热片16的数量均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半导体加热片5均与静置盖筒3内壁上的保温层2相贴合,多个所述第二半导体加热片16均与金属过滤筒13内壁上的保温层2相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橡胶柱4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橡胶柱4的底端贯穿保温层2延伸至静置盖筒3的内腔,所述隔离层22呈下陷设置,所述漏管9底端贯穿隔离层22且延伸至纳米海绵层12的正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金属筒14内壁边缘处圆滑设置,所述金属筒14外壁与金属过滤筒13内壁相贴合,所述固定螺钉贯穿金属过滤筒13且端部与金属筒14外壁相贴合,所述金属过滤网15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金属过滤网15从上往下依次排列设置且孔径依次减小。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将金属筒14内壁边缘处圆滑设置,脂肪颗粒在下落的过程中不会堆积在金属筒14的顶部,不会有额外的残留,同时固定螺杆17端部与金属筒14外壁相贴合,对金属筒14在金属过滤筒13内的位置起到一个限位的作用,也可通过对固定螺杆17进行拆卸,完成对金属筒14的拆卸、清洗和更换。

实施例2

如图1-3所示的一种提高自体脂肪移植成活率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控制第一半导体加热片5、第二半导体加热片16和第三半导体加热片20同时进行工作,对装置筒1内部进行加热3小时;

步骤二,将从患者体内取出的脂肪混悬物进行盐洗后,利用注射器从橡胶柱4处注射至静置盖筒3内,脂肪混悬物落在静置筒8内的隔离层22上,进行堆积沉淀10分钟,使脂肪混悬物中的油滴、血细胞及细胞碎片和脂肪颗粒组织成层状分布;

步骤三,打开电磁阀10,沉淀后的脂肪混悬物下层脂肪颗粒组织从漏管9处输送至海绵过滤筒11内的纳米海绵层12上进行过滤,并根据第一液位计6和第二液位计7的显示对电磁阀10进行关闭,纳米海绵层12对脂肪颗粒组织中残留的细胞碎片和纤维碎块杂质进行二次过滤,二次过滤后的脂肪颗粒落入至金属筒14内部的金属过滤网15上,再用多个金属过滤网15对其进行过滤,每一层金属过滤网15孔径不同,由大到小,将脂肪颗粒层层筛分,落入至沉淀筒18内,以此获取粒径大小均匀一致的脂肪颗粒组织;

步骤四,然后将沉淀筒18从金属过滤筒13底端拆除,根据需要选择对应的针管管径对沉淀筒18内的脂肪颗粒组织进行抽取并移植。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半导体加热片5、第二半导体加热片16和第三半导体加热片20的温度均设置为36.5℃。

进一步的,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对脂肪混悬物采用先沉淀、再经纳米海绵层12和金属过滤网15过滤的处理方式,即静置法和过滤法相结合,每一层金属过滤网15孔径不同,由大到小,将脂肪颗粒层层筛分,能够获取颗粒直径大小均匀一致的脂肪颗粒,实现脂肪颗粒与液体、油脂等杂质分离的效果,即获取了杂质少纯度高的脂肪颗粒,也使得细胞在纯化的过程中不易破损,保证了细胞的完整性,从而提高了脂肪移植的成活率,降低脂肪吸收率,采用本设备和方法获得的自体脂肪进行移植后,能有效延长脂肪填充后的保持时间,避免因脂肪存活率低导致的填充效果维持时间短,从而可以减少用户在同一部位反复填充脂肪而达不到良好填充效果的困扰。

最后应说明的几点是:首先,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则相对位置关系可能发生改变;

其次:本发明公开实施例附图中,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在不冲突情况下,本发明同一实施例及不同实施例可以相互组合;

最后: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