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暗孔喷风抛光辊及抛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56427发布日期:2019-06-11 22:35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一种暗孔喷风抛光辊及抛光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粮食抛光设备领域,尤其涉及到大米抛光行业的一种暗孔喷风抛光辊及抛光机。



背景技术:

目前粮食生产过程中,如大米加工,为追求大米品相,改善大米外观,增加大米存储时间,提高产品质量。大米加工企业都需要使用到大米抛光机对大米进行表面处理、抛光。从而就涉及到大米抛光设备的优劣和对大米表面处理的能力好坏之分。

中国专利专利号为2010101230426的“一种柔和型大米抛光辊”,公开了“一种柔和型大米抛光辊,其特征在于:通风喷水槽(2)设于抛光凸体(3)后面。”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6211764085的“一种大米抛光辊及抛光机”,公开了“一种大米抛光辊,其特征在于:包括辊筒及沿辊筒圆周设置的多列抛光碗,沿所述辊筒圆周上开有3-6列出气出水孔,沿出气出水孔一侧设置抛光碗,相邻两列的抛光碗相错排列。所述大米抛光辊,其特征在于:所述辊筒上开有的出气出水孔由辊筒进料端沿斜线阶梯排列,在出料端沿轴线水平排列,在出气出水孔下方侧设置抛光碗。”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95236602的“多功能大米抛光辊筒”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大米抛光辊筒,它包括粗抛辊(1)和精抛辊(2),其特征在于:精抛辊(2)为一段圆柱形滚筒,其圆柱表面上沿圆周间隔开有槽(6),其相邻槽(6)之间的间隔段(8)是圆柱辊筒外圆周表面的一段圆弧面,在圆柱辊筒的每一个槽(6)大端处沿径向开有喷风孔(7)。”

综上,目前现有技术的抛光辊无论是球筋抛光辊或是筋条抛光辊,其通风喷水槽或出气出水孔或喷风孔均设置在抛光筋(抛光凸体、抛光碗)的一侧面;其中通风喷水槽、出气出水孔或喷风孔具有相同的功能和作用,都是用于在抛光机工作时,通过该孔喷入气流并带入水雾用于抛光大米;以下统一用喷风孔进行说明。

上述喷风孔的设置方式使得现有技术的抛光辊及抛光机均存在一个固有的缺陷:即喷风孔与抛光筋之间存在几何阴影,在设备使用时,随着抛光辊的旋转通风喷水槽与抛光筋之间存在阴影空间,这就必然导致抛光辊在使用过程中积糠,在阴影空间积累糠球并在水的作用下糊化,导致糠粉在抛光辊上越积越多,最终影响抛光效果;并且,由于喷风孔暴露于辊体表面,导致该孔容易漏米到抛光辊筒轴孔中堵塞轴孔,导致通风不畅,从而影响设备使用效果;再次,喷风孔喷风的方向垂直于圆周方向,给抛光辊旋转带来喷风阻力额外增加了能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暗孔喷风抛光辊及使用该抛光辊的抛光机,一种暗孔喷风抛光辊,其特征在于:将抛光辊的喷风孔设置在空心抛光筋的内部,喷风孔不暴露在抛光辊的圆周表面,使得气流在通过喷风孔进入抛光室时,经过空心抛光筋内缘的阻挡而改变方向,变成与抛光辊旋转方向相反的圆周气流;从而使该抛光辊具有防止糊糠、防止漏米、降低功耗的好处。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暗孔喷风抛光辊,其装置包括:抛光辊筒1、螺旋输送器2、空心抛光筋3、喷风孔4,其特征在于,喷风孔4设置于空心抛光筋3的内部,不暴露在抛光辊的圆周表面,喷风孔4与抛光辊内孔11连通。

优选地,喷风孔4完全位于空心抛光筋3所覆盖的抛光辊筒1的阴影内部。

优选地,喷风孔4部分面积位于空心抛光筋3所覆盖的抛光辊筒1的阴影内部。

优选地,空心抛光筋3与抛光辊筒1是独立装配零件(例如螺栓紧固),空心抛光筋装配面35上设有空心抛光筋喷风孔31,抛光辊筒1相应的装配位设有辊体喷风孔12,其特征在于,辊体喷风孔12与抛光筋喷风孔31相互连通,构成喷风孔4,喷风孔4位于空心抛光筋3的内部。

优选地,空心抛光筋3与抛光辊筒1是整体(例如一体铸造或焊接),喷风孔4直接开设于抛光辊筒1的表面,位于空心抛光筋3所覆盖的阴影内部。

优选地,空心抛光筋3包括:空心抛光筋喷风孔31、空心抛光筋内缘32、空心抛光筋工作面33、空心抛光筋出风面34、空心抛光筋装配面35,其特征在于,空心抛光筋喷风孔31设于空心抛光筋装配面35内,被空心抛光筋工作面33的阴影覆盖,空心抛光筋出风面34与空心抛光筋工作面33方向相反。

优选地,安装了上述抛光辊的抛光机获得了不糊糠、不漏米、能耗降低的优点。

上述各特征补充说明:

抛光辊:抛光辊是抛光机的主要功能部件,一般由抛光辊筒、抛光筋和喷风孔组成,现有技术中,有将其做成圆柱筒体、圆锥筒体、多角筒体等,安装上抛光筋后安装于轴上,进而安装于抛光机上;另外,也有将抛光筋直接固定在安装轴上做成抛光辊的方案。

螺旋输送器:螺旋输送器是用于将需要抛光的物料推送到抛光筋安装区的功能部件,现有技术中,有将其单独制造之后与抛光筒体进行装配,安装于轴上,也有直接将其与抛光筒体、主轴做成一体的方案。

空心抛光筋:抛光筋是安装于抛光筒体上起到研磨抛光物料的主要功能件,现有技术中有筋条型抛光筋也有球状抛光筋;该抛光筋通过螺栓、焊接、或整体铸造等方法固定于抛光辊筒上;现有技术中同样有将抛光筋做成空心的技术存在,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4103176015的“一种抛光模式可变换的方法及使用装置”所述的空心单球筋、空心双联球筋,但没有将喷风孔设于空心抛光筋内部的技术。

喷风孔:喷风孔是抛光技术中,用于向抛光室内喷风并补充抛光剂(一般为清水)的通风孔,用于连通抛光室与抛光辊内孔的主要结构,现有技术中有条形长槽、圆孔、椭圆孔等,一般随抛光筋的结构设置于相应的抛光筋背面,暴露于抛光辊筒体圆周外表面。

抛光辊旋转方向:与抛光筋工作面同向的圆周旋转方向,即旋转时能将抛光筋的工作面迎面撞向物料的方向。

喷风气流方向:现有技术中一般是通过引风机将气流通过抛光辊内孔吸入,然后经过喷风孔喷入抛光室,进而穿过筛框组的筛片离开抛光室,本发明中特别指气流穿过喷风孔喷入抛光室的方向。

筛框组:用于固定通风筛片的组件,一般包括筛框、筛片、固定梁等。

抛光室:由抛光辊与筛框组筛片所围成的环形工作空间,物料在这个空间内与抛光筋接触,并着水抛光,糠粉通过筛片孔被吸到抛光室外部。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暗孔喷风抛光辊及使用该抛光辊的抛光机,其特征在于:将抛光辊的喷风孔设置在空心抛光筋的内部,喷风孔不暴露在抛光辊的圆周表面,使得气流在通过喷风孔进入抛光室时,经过空心抛光筋内缘的阻挡而改变方向,变成与抛光辊旋转方向相反的圆周气流;从而使该抛光辊具有防止糊糠、防止漏米、降低功耗的好处。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等轴示意图;

图2本发明轴向剖视图;

图3本发明原理示意图;

图4本发明空心抛光球筋三维示意图;

图5本发明空心抛光球筋剖视图;

图6本发明空心抛光筋条三维示意图;

图7本发明空心抛光筋条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详述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一种暗孔喷风抛光辊,其装置包括:抛光辊筒1、螺旋输送器2、空心抛光筋3、喷风孔4,其特征在于,喷风孔4设置于空心抛光筋3的内部,不暴露在抛光辊的圆周表面,喷风孔4与抛光辊内孔11连通。

优选地,喷风孔4完全位于空心抛光筋3所覆盖的抛光辊筒1的阴影内部。

优选地,喷风孔4部分面积位于空心抛光筋3所覆盖的抛光辊筒1的阴影内部。

如图1、图4、图6所示,一种暗孔喷风抛光辊,其特征在于,空心抛光筋3与抛光辊筒1是独立装配零件(例如螺栓紧固),空心抛光筋装配面35上设有空心抛光筋喷风孔31,抛光辊筒1相应的装配位设有辊体喷风孔12,其特征在于,辊体喷风孔12与抛光筋喷风孔31相互连通,构成喷风孔4,喷风孔4位于空心抛光筋3的内部。

优选地,空心抛光筋3与抛光辊筒1是整体(例如一体铸造或焊接),喷风孔4直接开设于抛光辊筒1的表面,位于空心抛光筋3所覆盖的阴影内部。

上述设计,将喷风孔4隐藏于空心抛光筋3内部,这样一来,在抛光辊旋转工作时,喷风孔4将不会暴露在抛光辊的工作表面,如此就可以完全避免物料在使用过程中落入抛光辊内孔11中阻塞通风,从而影响抛光效果;物料落入抛光辊内孔11中的因素通常有引风机风量不足、着水量偏大、设备操作不当等因素。

如图4、图5、图6、图7所示,所述空心抛光筋3包括:空心抛光筋喷风孔31、空心抛光筋内缘32、空心抛光筋工作面33、空心抛光筋出风面34、空心抛光筋装配面35,其特征在于,空心抛光筋喷风孔31设于空心抛光筋装配面35内,被空心抛光筋工作面33的阴影覆盖,空心抛光筋出风面34与空心抛光筋工作面33方向相反。

上述设计结合图3不难看出,气流从抛光辊内孔11穿过喷风孔4时是垂直于抛光辊筒圆心喷出的,由于空心抛光筋内缘32的阻挡作用使气流换向变成圆周气流,如此一来,这股气流就有助于吹散辊体表面的物料,从而避免抛光产生的糠粉在辊体表面结糊,防止辊体糊糠;再进一步的,该结构设计使得喷风气流的方向与抛光辊的旋转方向正好相反,在喷风气流反作用力的影响下,无形中给抛光辊增加了一股额外的推力,使得抛光机获得意想不到的节能优点。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暗孔喷风抛光辊及使用该抛光辊的抛光机,其特征在于:将抛光辊的喷风孔设置在空心抛光筋的内部,喷风孔不暴露在抛光辊的圆周表面,使得气流在通过喷风孔进入抛光室时,经过空心抛光筋内缘的阻挡而改变方向,变成与抛光辊旋转方向相反的圆周气流;从而使该抛光辊具有防止糊糠、防止漏米、节能降耗的优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