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氧化碳聚汇剂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8402439发布日期:2019-08-10 00:02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二氧化碳吸附剂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二氧化碳聚汇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世界人口和能源消耗的快速增长,大量排放的二氧化碳破坏了区域生态环境系统中的碳平衡,从而引发全球变暖,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是应对温室效应的关键所在。无论是将二氧化碳作为原料循环利用还是埋藏,其富集过程都很有必要,但该过程耗资巨大,因此,通过各种方法高效、经济地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而且在某些特殊领域,需要降低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例如沼气制备纯化领域。迄今二氧化碳的捕获、分离的方法主要有溶剂吸收法、吸附法、膜分离法和低温蒸馏法等,其中,吸附法具有工艺操作简单、流程短、投资少、操作灵活等优点,因而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固体吸附剂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吸附过程中二氧化碳以固体形式存在,便于储存、运输和使用。现有的吸附剂大多存在吸附效果差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氧化碳聚汇剂。其具有吸附效果好的优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

一种二氧化碳聚汇剂,其中,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成分:

钛酸钡30~40份;

聚丙烯亚胺14~18份;

膨胀蛭石10~30份。

优选的是,所述的二氧化碳聚汇剂,其中,还包括20~50份的酒糟。

优选的是,所述的二氧化碳聚汇剂,其中,还包括12~14份的多孔氧化铝。

优选的是,所述的二氧化碳聚汇剂,其中,还包括5~7份的甲壳素。

优选的是,所述的二氧化碳聚汇剂,其中,还包括5~7份的环糊精。

优选的是,所述的二氧化碳聚汇剂,其中,还包括0.5~2份的氧化镧。

优选的是,所述的二氧化碳聚汇剂,其中,还包括2~4份的氧化铈。

优选的是,所述的二氧化碳聚汇剂,其中,还包括4~7份的椰子酸二乙醇胺。

优选的是,所述的二氧化碳聚汇剂,其中,还包括0.5~1份的钐。

优选的是,所述的二氧化碳聚汇剂的制备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

1)在水热釜中放入水热釜容积的65~80%的去离子水;

2)将钛酸钡、聚丙烯亚胺、膨胀蛭石加入水热釜中,并搅拌均匀;

3)将甲壳素、酒糟、氧化镧、氧化铈、环糊精、椰子酸二乙醇胺、钐、多孔氧化铝加入水热釜中;

4)将水热釜升温至110~160℃,水热处理120~160min,得到混合物;

5)将经步骤4)处理的混合物冷却,过滤,在60~70℃烘干2~4h,得到二氧化碳聚汇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二氧化碳聚汇剂钛酸钡、聚丙烯亚胺和膨胀蛭石为主要原料,对二氧化碳气体具有较好的汇聚性能,吸附过程不产生副产物,通过将甲壳素、酒糟、氧化镧、氧化铈、环糊精、椰子酸二乙醇胺、钐以相应比例加入主体材料中,进一步提高二氧化碳汇聚剂的汇聚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氧化碳聚汇剂,其中,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成分:

钛酸钡30~40份;

聚丙烯亚胺14~18份;

膨胀蛭石10~30份。

钛酸钡具有优异的co2捕捉量;聚丙烯亚胺含有高浓度的胺基团,胺基团能容易且可逆地与co2反应形成碳酸盐或氨基甲酸酯;膨胀蛭石为多孔结构,聚丙烯亚胺可以覆盖在膨胀蛭石的全部或部分表面上,可以浸渍膨胀蛭石的多孔壁,并保留的co2吸附剂的数量。

作为本案又一实施例,其中,还包括20~50份的酒糟。酒糟是酿酒过程中的直接下脚料,其含有丰富的粗蛋白,同时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酵母菌等,赖氨酸、蛋氨酸和色氨酸的含量也很高,这是农作物秸秆所不能提供的,其具有二氧化碳吸引吸收剂的氨基而与吸收剂反应,吸引二氧化碳的能力强。

作为本案又一实施例,其中,还包括12~14份的多孔氧化铝。多孔氧化铝具有较窄的孔径分布,孔径可在5~10nm的范围内调控,并且具有丰富的三维联通孔结构,吸附稳定性高。

作为本案又一实施例,其中,还包括5~7份的甲壳素。甲壳素是几丁质经浓碱水脱去乙酰基后生成的水溶性产物,学名为(1,4)-2-氨基-2-脱氧-β-d-葡聚糖,产品为白色,略有珍珠光泽,呈半透明片状固体,化学稳定性好,热稳定性能高,通过加入甲壳素进一步提高聚汇性能。

作为本案又一实施例,其中,还包括5~7份的环糊精。环糊精为环状结构,其含有多个氨基基团,与链状结构相比构成原子彼此的键合较强,所以通过加入环糊精使得二氧化碳聚汇剂的汇聚能力加强,并且不易解吸附。

作为本案又一实施例,其中,还包括0.5~2份的氧化镧。氧化镧对二氧化碳气体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吸附过程不产生副产物,可通过将氧化铈和钐以相应比例加入,协同作用,增强了汇聚剂的表面势能,进一步提高二氧化碳聚汇剂的聚汇效率。

作为本案又一实施例,其中,还包括2~4份的氧化铈。

作为本案又一实施例,其中,还包括4~7份的椰子酸二乙醇胺。通过加入椰子酸二乙醇胺可降低表面张力,提高多孔材料和聚丙烯亚胺、甲壳素及环糊精的相容性,从而提高二氧化碳聚汇剂的吸附能力。

作为本案又一实施例,其中,还包括0.5~1份的钐。

一种二氧化碳聚汇剂的制备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

1)在水热釜中放入水热釜容积的65~80%的去离子水;

2)将钛酸钡、聚丙烯亚胺、膨胀蛭石加入水热釜中,并搅拌均匀;

3)将甲壳素、酒糟、氧化镧、氧化铈、环糊精、椰子酸二乙醇胺、钐、多孔氧化铝加入水热釜中;

4)将水热釜升温至110~160℃,水热处理120~160min,得到混合物;

5)将经步骤4)处理的混合物冷却,过滤,在60~70℃烘干2~4h,得到二氧化碳聚汇剂。

下面列出具体的实施例和对比例:

实施例1:

一种二氧化碳聚汇剂,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成分:

二氧化碳聚汇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水热釜中放入水热釜容积的65%的去离子水;

2)将钛酸钡、聚丙烯亚胺、膨胀蛭石加入水热釜中,并搅拌均匀;

3)将甲壳素、酒糟、氧化镧、氧化铈、环糊精、椰子酸二乙醇胺、钐、多孔氧化铝加入水热釜中;

4)将水热釜升温至110℃,水热处理120min,得到混合物;

5)将经步骤4)处理的混合物冷却,过滤,在60℃烘干2h,得到二氧化碳聚汇剂。

实施例2:

一种二氧化碳聚汇剂,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成分:

二氧化碳聚汇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水热釜中放入水热釜容积的70%的去离子水;

2)将钛酸钡、聚丙烯亚胺、膨胀蛭石加入水热釜中,并搅拌均匀;

3)将甲壳素、酒糟、氧化镧、氧化铈、环糊精、椰子酸二乙醇胺、钐、多孔氧化铝加入水热釜中;

4)将水热釜升温至140℃,水热处理150min,得到混合物;

5)将经步骤4)处理的混合物冷却,过滤,在65℃烘干3h,得到二氧化碳聚汇剂。

实施例3:

一种二氧化碳聚汇剂,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成分:

二氧化碳聚汇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水热釜中放入水热釜容积的80%的去离子水;

2)将钛酸钡、聚丙烯亚胺、膨胀蛭石加入水热釜中,并搅拌均匀;

3)将甲壳素、酒糟、氧化镧、氧化铈、环糊精、椰子酸二乙醇胺、钐、多孔氧化铝加入水热釜中;

4)将水热釜升温至160℃,水热处理160min,得到混合物;

5)将经步骤4)处理的混合物冷却,过滤,在70℃烘干2~4h,得到二氧化碳聚汇剂。

对比例1:

一种二氧化碳聚汇剂,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成分:

二氧化碳聚汇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水热釜中放入水热釜容积的65%的去离子水;

2)将钛酸钡、聚丙烯亚胺加入水热釜中,并搅拌均匀;

3)将甲壳素、酒糟、氧化镧、氧化铈、环糊精、椰子酸二乙醇胺、钐、多孔氧化铝加入水热釜中;

4)将水热釜升温至110℃,水热处理120min,得到混合物;

5)将经步骤4)处理的混合物冷却,过滤,在60℃烘干2h,得到二氧化碳聚汇剂。

对比例2:

一种二氧化碳聚汇剂,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成分:

二氧化碳聚汇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水热釜中放入水热釜容积的65%的去离子水;

2)将钛酸钡、聚丙烯亚胺、膨胀蛭石加入水热釜中,并搅拌均匀;

3)将甲壳素、氧化镧、氧化铈、环糊精、椰子酸二乙醇胺、钐、多孔氧化铝加入水热釜中;

4)将水热釜升温至110℃,水热处理120min,得到混合物;

5)将经步骤4)处理的混合物冷却,过滤,在60℃烘干2h,得到二氧化碳聚汇剂。

对比例3:

一种二氧化碳聚汇剂,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成分:

二氧化碳聚汇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水热釜中放入水热釜容积的70%的去离子水;

2)将钛酸钡、聚丙烯亚胺、膨胀蛭石加入水热釜中,并搅拌均匀;

3)将酒糟、氧化镧、氧化铈、环糊精、椰子酸二乙醇胺、钐、多孔氧化铝加入水热釜中;

4)将水热釜升温至140℃,水热处理150min,得到混合物;

5)将经步骤4)处理的混合物冷却,过滤,在65℃烘干3h,得到二氧化碳聚汇剂。

对比例4:

一种二氧化碳聚汇剂,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成分:

二氧化碳聚汇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水热釜中放入水热釜容积的70%的去离子水;

2)将钛酸钡、聚丙烯亚胺、膨胀蛭石加入水热釜中,并搅拌均匀;

3)将甲壳素、酒糟、氧化镧、氧化铈、椰子酸二乙醇胺、钐、多孔氧化铝加入水热釜中;

4)将水热釜升温至140℃,水热处理150min,得到混合物;

5)将经步骤4)处理的混合物冷却,过滤,在65℃烘干3h,得到二氧化碳聚汇剂。

对比例5:

一种二氧化碳聚汇剂,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成分:

二氧化碳聚汇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水热釜中放入水热釜容积的80%的去离子水;

2)将钛酸钡、聚丙烯亚胺、膨胀蛭石加入水热釜中,并搅拌均匀;

3)将甲壳素、酒糟、氧化铈、环糊精、椰子酸二乙醇胺、钐、多孔氧化铝加入水热釜中;

4)将水热釜升温至160℃,水热处理160min,得到混合物;

5)将经步骤4)处理的混合物冷却,过滤,在70℃烘干2~4h,得到二氧化碳聚汇剂。

对比例6:

一种二氧化碳聚汇剂,按重量份计,包括以下成分:

二氧化碳聚汇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水热釜中放入水热釜容积的80%的去离子水;

2)将钛酸钡、聚丙烯亚胺、膨胀蛭石加入水热釜中,并搅拌均匀;

3)将甲壳素、酒糟、氧化镧、氧化铈、环糊精、椰子酸二乙醇胺、多孔氧化铝加入水热釜中;

4)将水热釜升温至160℃,水热处理160min,得到混合物;

5)将经步骤4)处理的混合物冷却,过滤,在70℃烘干2~4h,得到二氧化碳聚汇剂。

不同列出实施例1~3和对比例1~6的实验测试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1

由表1可见,实施例1~3与对比例1~3相比,本发明的二氧化碳汇聚剂对二氧化碳的汇聚效果均较好,其中具有实施例3二氧化碳聚汇剂对二氧化碳的汇聚效果最佳。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