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置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61282发布日期:2019-08-17 02:03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前置过滤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过滤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前置过滤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自来水常因管道生锈、泄露等原因造成二次污染,严重危害身体健康和后续设备的使用寿命,基于此,通常在自来水的进户管道上增设一个前置过滤器,以便利用前置过滤器除去自来水管道中的铁锈、沙泥和藻类等杂质。

现有的前置过滤器包括壳体、过滤网和排污阀,排污阀通常设于底端。正常过滤时,排污阀关闭,原水由过滤网外侧流入内侧以实现原水过滤,过滤过程中产生的杂质多粘附于过滤网上;冲洗过滤网时,排污阀打开,冲洗液由过滤网的内侧流入外侧以冲洗所粘附的杂质,包含有杂质的冲洗液从排污阀排出。

然而,由于排污阀通常仅设于壳体的一端,单个排污阀极易因锈蚀等因素出现无法开启等故障,排污可靠性较差。

因此,如何提升现有前置过滤器的排污可靠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前置过滤器,能够实现双向排污,排污较顺利,排污可靠性较高。

其具体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前置过滤器,包括:

壳体;

设于壳体内的过滤组件;

用于供冲洗液流入过滤组件以冲洗脏污的进水口;

设于壳体两端且分别与过滤组件相连通、用于择一地排出被冲洗脏污的第一排污阀和第二排污阀。

优选地,第一排污阀为电动球阀,还包括与电动球阀相连并用于控制电动球阀启闭的控制器。

优选地,还包括:

用于供净水排出的出水口;

设于进水口并用于检测进水压力的进水压力检测件;

设于出水口并用于检测出水压力的出水压力检测件;

进水压力检测件和出水压力检测件均与控制器相连,控制器根据进水压力检测件和出水压力检测件发送的信号在进水压力与出水压力之差达到预设差值时控制所述电动球阀开启。

优选地,还包括:

控制器具有用于记录过滤组件使用时间的计时器;控制器用于根据计时器发送的信号在过滤组件的使用时间达到预设使用时间时控制所述电动球阀开启。

优选地,还包括:

与控制器相连的手持终端,手持终端具有清洗按钮,当控制器接收清洗按钮发送的信号时控制所述电动球阀开启。

优选地,还包括:

与控制器相连且设于电动球阀出口、用于检测电动球阀出口处脏污含量的脏污含量检测件;控制器用于根据脏污含量检测件发送在信号在电动球阀出口处脏污含量低于预设脏污含量时控制电动球阀关闭。

优选地,第二排污阀为手动球阀,还包括设于第二排污阀并用于手动控制第二排污阀启闭的排污开关。

优选地,还包括穿过过滤组件且两端分别与第一排污阀和第二排污阀相连通以供脏污流通的排污管。

优选地,壳体包括壳本体和与壳本体相连的壳端盖,过滤组件包括:

过滤网;

套设于过滤网与壳本体之间的支撑骨架;

可拆卸地固定于过滤网靠近第二排污阀一端的过滤挡板,过滤网与支撑骨架之间流入的冲洗液推动过滤挡板移动以使过滤网远离壳端盖以导通进水口与过滤网的中心型腔。

优选地,过滤组件还包括:

套于过滤网外周并用于辅助过滤网复位的冲洗弹性件,支撑骨架22的内侧壁设有与冲洗弹性件的第一端相抵的抵接台阶面,过滤网远离过滤挡板的一端设有与冲洗弹性件的第二端相抵的抵接凸缘。

相对于背景技术,本发明所提供的前置过滤器包括第一排污阀和第二排污阀,包含有脏污的冲洗液能够流至壳体的两端。择一地打开第一排污阀或第二排污阀,使脏污从第一排污阀或第二排污阀排出。鉴于第一排污阀和第二排污阀设于壳体的两端,从而实现双向排污,降低因单个排污阀损坏而无法实现排污的风险,故障率较低,排污较顺利,因此本发明所提供的前置过滤器的排污可靠性较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第一种具体实施例所提供前置过滤器的结构图;

图2为图1的爆炸图;

图3为图1中前置过滤器在过滤原水时的工作状态图;

图4为图1中前置过滤器在冲洗过滤组件时的工作状态图;

图5为图1中前置过滤器在利用第一排污阀排出脏污时的工作状态图;

图6为图1中前置过滤器在过滤原水时的另一剖面图;

图7为图1中壳端盖的结构图;

图8为图7的剖面图;

图9为图7的另一剖面图;

图10为图1中过滤组件的结构图;

图11为图10的爆炸图;

图12为图3中上管接头的结构图;

图13为发明第二种具体实施例所提供前置过滤器的剖面结构图。

附图标记如下:

壳本体11、壳端盖12、下罩壳13、上罩壳14、过滤组件2、第一排污阀3、排污管4、第二排污阀5、排污开关6、总接头7、压力调节阀8、流量计转子9、和控制器10;

无线通信模块101、进水压力检测件102、出水压力检测件103;

端盖进口121、端盖出口122、隔离环板123、环形型腔124和柱状型腔125;

过滤网21、支撑骨架22、过滤挡板23、冲洗弹性件24、下连接套25、下管接头26、上管接头27、限位环28、进水快接头291和出水快接头292;

限位凹槽271和环形安装沟槽272;

进水检测口2911和出水检测口2921;

进水口51和出水口5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12,图1为本发明第一种具体实施例所提供前置过滤器的结构图;图2为图1的爆炸图;图3为图1中前置过滤器在过滤原水时的工作状态图;图4为图1中前置过滤器在冲洗过滤组件时的工作状态图;图5为图1中前置过滤器在利用第一排污阀排出脏污时的工作状态图;图6为图1中前置过滤器在过滤原水时的另一剖面图;图7为图1中壳端盖的结构图;图8为图7的剖面图;图9为图7的另一剖面图;图10为图1中过滤组件的结构图;图11为图10的爆炸图;图12为图3中上管接头的结构图。

本发明所提供的前置过滤器,包括壳体、过滤组件2、第一排污阀3和第二排污阀5。

在第一种具体实施例中,以附图1的当前视图为准,第一排污阀3设于壳体的顶部,第二排污阀5设于壳体的底部。

壳体包括壳本体11和壳端盖12,壳本体11具有用于容纳过滤组件2的容纳型腔,壳端盖12安装于容纳型腔的开口处,优选地,壳本体11与壳端盖12之间采用螺纹连接,还可在壳本体11与壳端盖12的接触面之间增设密封圈,防止壳体泄漏。

本发明还包括用于供冲洗液流入过滤组件2的进水口51,以便冲洗液粘附于过滤组件2上的脏污。进水口51设于总接头7上,总接头7与壳体相连。

以冲洗脏污的过滤组件2设于壳体内,过滤组件2与进水口51相连通,在过滤原水时,原水由进水口51流入过滤组件2内;在冲洗过滤组件2时,冲洗液由进水口51流入过滤组件2内。当然,原水可以是具有一定压力的自来水,冲洗液可以是具有一定压力且杂质含量较少的净水。

优选地,过滤组件2包括过滤网21、支撑骨架22、过滤挡板23和冲洗弹性件24。

过滤网21包括过滤侧板和过滤底板,过滤侧板呈圆柱状,且过滤侧板具有若干过滤孔,过滤底板固设于过滤侧板的底部。支撑骨架22位于过滤网21壳本体11之间,相对于壳本体11固定。支撑骨架22呈圆柱状,侧面设有若干沿厚度方向贯穿的排泄孔,排泄孔用于排出脏污。优选地,支撑骨架22的外侧面与壳本体11之间设有骨架密封圈,过滤时骨架密封圈与过滤网21的底部齐平,防止原水由排泄孔流入支撑骨架22的底部,从而避免支撑骨架22底部的脏污污染原水。

过滤网21的过滤底板处安装有过滤挡板23,具体地,过滤挡板23通过紧定螺钉固定于过滤底板的底部。过滤挡板23与支撑骨架22的内侧壁之间设有止挡密封圈,以便流入过滤网21与支撑骨架22之间的冲洗液能够施加作用力至过滤挡板23。

支撑骨架22的内侧面与过滤网21的外周面之间设有冲洗弹性件24,冲洗弹性件24的底部与支撑骨架22内侧所设的抵接台阶面相抵,冲洗弹性件24的顶端与过滤网21顶端所设的抵接凸缘相抵,抵接凸缘呈圆柱状,且抵接凸缘的外径大于过滤网21的外径。抵接凸缘外周固设有与支撑骨架22相抵的骨架凸缘密封圈,以便抵接凸缘与支撑骨架22相抵,凸缘密封圈密封抵接凸缘与支撑骨架22之间的缝隙,防止冲洗液泄漏。

相应地,壳端盖12靠向过滤网21的一侧设有隔离环板123,隔离环板123的外周面与壳端盖12内侧面之间形成环形型腔124,隔离环板123的内侧面围绕形成柱状型腔125,环形型腔124与进水口51相连通,柱状型腔125与出水口52相连通。进一步地,壳端盖12还具有与进水口51相连通的端盖进口121和与出水口52相连通的端盖出口122,端盖进口121与端盖出口122同轴设置,端盖出口122与出水口52相连通,端盖出口122的外周面与端盖进口121的内侧面所形成的型腔与进水口51相连通,从而使端盖进口121与端盖出口122独立设置。

参见附图3,过滤原水时,冲洗弹性件24处于自然状态,过滤网21与壳端盖12相抵,具体地,过滤网21的顶端与隔离环板123相抵,由进水口51流入的原水经端盖进口121先流入环形型腔124,环形型腔124内的原水从过滤网21外侧流入过滤网21内侧,过滤后的净水流入柱状型腔125,最后经端盖出口122流入出水口52排出。

参见附图4和图5,冲洗脏污时,冲洗液向过滤网21的底部流动,冲洗液施加一定的作用力至过滤挡板23,当作用力过大时,过滤挡板23带动过滤网21相对于支撑骨架22下移,直至抵接凸缘与支撑骨架22的顶端相抵,过滤网21与隔离环板123脱离接触,阻断冲洗液流向过滤网21的底部,环形型腔124和柱状型腔125均与过滤网21的内侧相连通,由进水口51流入的冲洗液依次经端盖进口121和环形型腔124后直接流入过滤网21内侧,从过滤网21的外侧排出,冲洗液施加反作用力至脏污,脏污克服粘附力直至从过滤网21上脱落,进而实现脏污清理。

当然,过滤组件2的结构不限于此,采用其他的类似结构并不影响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第一排污阀3和第二排污阀5分别设于壳体两端,且第一排污阀3和第二排污阀5分别与过滤组件2相连通,以便被冲洗的脏污能够择一地从第一排污阀3和第二排污阀5排出。需特别说明的是,过滤原水时,第一排污阀3和第二排污阀5均处于关闭状态;冲洗脏污时,第一排污阀3和第二排污阀5择一开启。

优选地,第一排污阀3为电动球阀,方便自动控制第一排污阀3启闭,方便使用;相应地,第二排污阀5为手动球阀,以免因第一排污阀3出现电路故障或卡死等意外情况时,用户能够利用第二排污阀5手动排污,保证可靠有效地排污。

相应地,本发明还包括与电动球阀相连的控制器10,控制器10能够控制电动球阀启闭。需要说明的是,控制器10控制电动球阀启闭的方式有多种。

首先,需补充的是,本发明还包括用于供净水排出的出水口52,出水口52设于总接头7上,具体参见下述内容。

排污指令可由进水口51与出水口52之间的压差确定,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还包括进水压力检测件102和出水压力检测件103。进水压力检测件102设于进水口51,用于检测进水压力。出水压力检测件103于出水口52,用于检测出水压力。进水压力检测件102和出水压力检测件103均可以是压力传感器,但类型不限于此。

进水压力检测件102和出水压力检测件103均与控制器10相连,进水压力检测件102和出水压力检测件103发送信号至控制器10,控制器10分析并比较接收的信号,当进水压力与出水压力之差达到预设差值时,控制器10生成排污指令,并将排污指令发送至电动球阀,控制电动球阀开启,实现冲洗脏污;否则,电动球阀持续保持关闭状态,方便实现原水过滤。

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预设差值是指进水压力与出水压力之间的最大压力差,意味着此时过滤网21可能被脏污严重堵塞。当然,也可用流量检测件替换压力检测件,同样能够实现自动控制电动球阀启闭。

在该具体实施例中,为方便安装进水压力检测件102和出水压力检测件103,壳端盖12内分别设有进水检测口2911和出水检测口2921,其中,进水检测口2911为圆柱型通孔,相应地,进水检测口2911的一端与进水口51相连通,另一端安装有进水快接头291,进水压力检测件102便安装于进水快接头291内。出水检测口2921为l型检测孔,一端与出水口52相连通,另一端安装有出水快接头292,出水压力检测件103便安装于出水快接头292内。当然,进水压力检测件102和出水压力检测件103的安装方式不限于此。

排污指令还可以通过设定使用时间的方式获取,可以理解的是,控制器10具有能够记录过滤组件2使用时间的计时器,计时器还能够用于设定过滤组件2的使用时间。控制器10根据计时器发送的信号在过滤组件2的使用时间达到预设使用时间时生成排污指令。具体地,当计时器记录过滤组件2的使用时间达到预设使用时间时,或当计时器记录过滤组件2的设定使用时间为零时,计时器发送信号至控制器10,控制器10生成排污指令,控制电动球阀开启,实现冲洗脏污。例如,可利用计时器设定每隔10天冲洗一次过滤组件2,当然,用户还可设定过滤组件2的冲洗持续时间。

排污指令还可以通过手持终端获取,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还包括与控制器10相连的手持终端,手持终端具有清洗按钮,按压清洗按钮,手持终端发送脉冲信号至控制器10,控制器10依据接收脉冲信号生产排污指令,控制电动球阀开启,实现冲洗脏污。

需说明的是,手持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或电脑等设备,手持终端与控制器10之间还增设有无线通信模块101,使手持终端与控制器10实现无线通信。当然,可将电动球阀的工作状态或各检测件的工作状态反馈至控制器10,控制器10将信息汇总后发送至手持终端,方便手持终端统计并追踪进水压力、出水压力、清洗时间及流量等关键参照,从而方便监控清洗效果,生成准确可靠的清洗计划,有利于提升用户体验感。

当然,控制电动球阀自动启动的方式不限于上述三种。

为进一步提升自动化程度,本发明还包括与控制器10相连的脏污含量检测件,脏污含量检测件设于电动球阀的出口,以便利用脏污含量检测件检测电动球阀出口处脏污含量。脏污含量检测件可以是水质检测仪,在此不作限定。当电动球阀出口处的脏污含量低于预设脏污含量时,意味着过滤组件2已被完全清理,脏污含量检测件发送信号至控制器10,控制器10根据脏污含量检测件发送的信号控制电动球阀关闭,自动停止清理脏污;否则,继续清理脏污。显然,脏污含量检测件能够实现电动球阀自动关闭,自动化程度高,体验感好。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还包括设于第二排污阀5的排污开关6,手动碰触排污开关6,从而实现手动控制第二排污阀5启闭,在第一排污阀3故障时使用,方便顺利排污,故障率小,排污可靠。

相应地,本发明还包括固设于壳本体11底部的下罩壳13,下罩壳13大致呈锥型,其大径端与壳本体11相抵接,第二排污阀5安装于下罩壳13底部。壳本体11底部中心设有用于连通排污管4和第二排污阀5进口的下连接孔,下连接孔内安装有下连接套25,下连接套25的外周面设有环形沟槽,环形沟槽内装有与下连接孔相抵以形成密封结构的o型密封圈,同时下连接套25的外周面还与下罩壳13相卡接,从而使下连接套25实现连接第二排污阀5和下罩壳13。

进一步地,下连接套25内设有下管接头26,管接头26的外周面设有与下连接套25的内侧面相抵以形成密封结构的o型密封圈,下管接头26的内侧面与第二排污阀5螺纹连接。下管接头26的顶端低于下连接套25的顶端,下连接套25具有与支撑骨架22相抵的抵接环板。

为实现双向排污,在该具体实施例中,本发明还包括穿过过滤组件2排污管4,排污管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排污阀3和第二排污阀5相连通,从而使脏污能够从第一排污阀3或第二排污阀5排出。排污管4呈空心管状。排污管4依次穿过过滤网21的中心和壳端盖12,相应地,壳端盖12设有排污孔,排污孔安装有上管接头27,上管接头27的外周面与排污孔的内侧面间隙配合,上管接头27的内侧面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与第一排污阀3相连,而上管接头27的内侧面和排污管4之间间隙配合。此外,上管接头27与第一排污阀3之间设有用于限定二者相对转动的限位凸起和限位凹槽271,具体地,限位凹槽271具体为设于上管接头27靠近第一排污阀3一端的u型限位凹槽,限位凸起为设于第一排污阀3上的u型限位凸起。上管接头27与第一排污阀3之间具体设有两组相互对称的限位凸起和限位凹槽271。

为防止脏污泄漏,可在排污管4与上管接头27之间增设密封圈,相应地,上管接头27内设有用于安装密封圈的环形安装沟槽272,环形安装沟槽272内安装有o型密封圈。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包括设于过滤组件2与排污管4之间的污管密封件,防止脏污由过滤组件2与排污管4之间缝隙流入过滤组件2内。污管密封件可以是橡胶密封圈,在此不作限定。

更进一步地,本发明还包括设于过滤组件2中心的限位环28,限位环28具有供排污管4穿过的限位孔,防止排污管4位置发生变化,保证排污管4与第一排污阀3连接可靠。具体地,限位环28通过四根连接筋固定于过滤网21的内壁上。优选地,排污管4与过滤网21同轴设置。

此外,本发明还包括具有进水口51和出水口52的总接头7,进水口51与出水口52分别设于总接头7的两端,且进水口51与出水口52独立设置,避免净水污染。优选地,可在进水口51增设压力调节阀8,压力调节阀8可以是手动调节,以便在一定范围调节进水口51的进水压力。还可在出水口52增设与控制器10相连流量计转子9,由过滤网21排出的净水推动流量计转子9转动,流量计转子9发送信号至控制器10,控制器10控制出水口52流量。

另外,本发明还包括罩于第一排污阀3外周的上罩壳14,用于保护第一排污阀3。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控制器10应包括信号接收部、信号判断部和信号发送部,信号接收部用于接收压力检测件、流量检测件或计时器等检测件发送的电信号,信号判断部和接收部电连接,以便信号判断部用于判断接收部所接收的信号是否是触发信号,信号发送部和信号判断部电连接,以便信号发送部将信号判断部的生成的判断信号发送至第一排污阀3等执行部件。信号接收部、信号判断部和信号发送部三者的具体设置方式可参考现有技术;在本发明中,仅仅改变了上述三者的应用场景,并非对其进行了实质性改进。

显然,具有该结构的控制器10广泛应用于现有的自动控制设备上,例如mcu、dsp或者单片机等。本发明的关键点在于,控制器10将各检测件和线各执行部件对应结合起来。

请参考图12,图13为发明第二种具体实施例所提供前置过滤器的剖面结构图。

在第二种具体实施例中,以附图12的当前视图为准,第一排污阀3设于壳体的底部,第二排污阀5设于壳体的顶部。相应地,排污管4与第二排污阀5相固连。过滤组件2的结构保持不变,仍能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综合所述,本发明所提供的前置过滤器能够择一地打开第一排污阀3或第二排污阀5,使脏污从第一排污阀3或第二排污阀5排出。鉴于第一排污阀3和第二排污阀5设于壳体的两端,从而实现双向排污,降低因单个排污阀损坏而无法实现排污的风险,故障率较低,排污较顺利,因此本发明所提供的前置过滤器的排污可靠性较高。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前置过滤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