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布机上层烘箱有机物气体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36684发布日期:2019-09-21 01:17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涂布机上层烘箱有机物气体回收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有机物气体回收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涂布机上层烘箱有机物气体回收系统。



背景技术:

N-甲基呲咯烷酮(1-methyl-2-pyrrolidone,简称NMP),无色透明液体,沸点204℃,闪点95℃,粘度低、稍有氨味,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好,极性高,挥发性低,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等特点。

NMP是锂离子电池生产中排放废气的主要成分,为有毒气体,含量为0.06%~0.5%。若不对NMP进行回收利用,不仅造成环境污染,同时也造成了原材料的大量浪费,所以回收处理NMP是绿色电池生产过程中影响环保的重要环节。

在现有的技术中,并未公开如何在将NMP等有机物气体排出回收后,还让排出的气体再循环流入到涂布机烘箱内,保持气压平衡,同时并保持回流时的气体处于低温低湿状态,避免对涂布机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涂布机上层烘箱有机物气体回收系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涂布机上层烘箱有机物气体回收系统,包括第一排风机、气气换热器、回收塔、第二排风机、第一循环装置、第二循环装置、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

所述回收塔包括第一回收装置和位于所述第一回收装置上部的第二回收装置;

所述第一回收装置内设有位于底部的第一收容腔、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收容腔上方的第一吸附装置;

所述第二回收装置内设有位于底部的第二收容腔、以及位于所述第二收容腔上方的第二吸附装置;

所述第一吸附装置的上端与所述第二回收装置内所述第二吸附装置的下部空间连通;

所述烘箱上设有出风口和进风口,所述第一排风机与烘箱的出风口连通,所述气气换热器设有进气通道、出气通道;所述第一回收装置的侧壁上设有进气口,所述第二回收装置的顶部设有出气口;

所述进气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排风机和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出气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风口和第二排风机连通,所述第一排风机与所述出风口连通,所述第二排风机与所述出气口连通;

所述第一循环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一收容腔和所述第一回收装置内位于所述第一吸附装置上方的空间连通,以将所述第一收容腔内的溶液抽送到所述第一吸附装置上方喷到所述第一吸附装置上;

所述第二循环装置分别与所述第二收容腔和所述第二回收装置内位于所述第二吸附装置上方的空间连通,以将所述第二收容腔内的溶液抽送到所述第二吸附装置上方喷到所述第二吸附装置上;

所述第一吸附装置、第二吸附装置分别存储水,以吸附上升通过的待回收气体;

所述第一换热器对所述第一收容腔内的溶液换热降温;所述第二换热器对所述第二收容腔内的溶液换热降温。

优选地,所述第一回收装置的上端设有向上延伸至所述第二回收装置内的通气管,所述第二收容腔环绕在所述通气管周圈设置。

优选地,所述通气管的上端设有防止所述第二吸附装置上的液体流入到所述通气管内的遮挡盖。

优选地,所述气气换热器为板式换热器。

优选地,所述第一循环装置包括位于所述回收塔外的循环泵,所述循环泵连通所述所述第一收容腔和所述第一回收装置内位于所述第一吸附装置上方的空间连通。

优选地,所述回收系统还包括与所述循环泵连通的回收容器。

优选地,所述第一换热器包括封闭式冷却塔,所述第一收容腔和所述封闭式冷却塔之间通过管道连通,且连通所述第一收容腔和所述封闭式冷却塔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一冷却泵,让所述第一收容腔内的溶液循环流动,与所述封闭式冷却塔内的循环冷却水换热冷却。

优选地,所述第二换热器安装在所述第二循环装置的循环回路上。

优选地,所述第二换热器为板式液液换热器。

优选地,所述第二循环装置包括安装在所述第二循环装置的循环回路上的第二冷却泵,让所述第一收容腔内的溶液循环流动,与所述第二换热器内的循环冷却水换热冷却。

实施本发明的涂布机上层烘箱有机物气体回收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回收系统可以利用回收塔分两次对气体中的有机物气体吸附,让吸附更加的完全,另外,从烘箱向回收塔流动的气体和从回收塔吸附处理后流出的气体相互换热,提升进入烘箱的气体的温度,回收塔内的液体也与外部换热,保持回收塔内部温度处于低温状态,整个回收过程无水和高湿空气参与,也就保证流入烘箱内的气体处于低温低湿状态,避免对涂布机上层烤箱造成影响,提升了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涂布机上层烘箱有机物气体回收系统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的涂布机上层烘箱有机物气体回收系统包括第一排风机1、气气换热器2、回收塔3、第二排风机4、第一循环装置5、第二循环装置6、第一换热器7、第二换热器8,涂布机上层烘箱9内会有N-甲基呲咯烷酮,回收系统可以将烘箱9内的气体排出把N-甲基呲咯烷酮(NMP)回收,再让气体循环流入烘箱9内,回收系统也可用来回收其他易被水吸附的有机物气体。

回收塔3包括第一回收装置31和位于第一回收装置31上部的第二回收装置32;第一回收装置31内设有位于底部的第一收容腔311、以及位于第一收容腔311上方的第一吸附装置312。第二回收装置32内设有位于底部的第二收容腔321、以及位于第二收容腔321上方的第二吸附装置322。

第一吸附装置312的上端与第二回收装置32内第二吸附装置322的下部空间连通,让第一回收装置31内的气体能向上上升到第二回收装置32内继续将未完全吸附的有机物气体吸附回收。

烘箱9上设有出风口91和进风口92,第一排风机1与烘箱9的出风口91连通,气气换热器2设有进气通道、出气通道;第一回收装置31的侧壁上设有进气口313,第二回收装置32的顶部设有出气口323。

进气通道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排风机1和进气口313连通,出气通道的两端分别与进风口92和第二排风机4连通,第一排风机1与出风口91连通,第二排风机4与出气口323连通。

第一循环装置5分别与第一收容腔311和第一回收装置31内位于第一吸附装置312上方的空间连通,以将第一收容腔311内的溶液抽送到第一吸附装置312上方喷到第一吸附装置312上。

第二循环装置6分别与第二收容腔321和第二回收装置32内位于第二吸附装置322上方的空间连通,以将第二收容腔321内的溶液抽送到第二吸附装置322上方喷到第二吸附装置322上。

第一吸附装置312、第二吸附装置322分别存储水,以吸附上升通过的待回收气体。通常,第一吸附装置312、第二吸附装置322上可以分别形成供气体通过的吸附通道,吸附通道可以倾斜设置,吸附通道的侧壁上可以设置吸附槽或吸附孔等,也可在吸附通道的侧壁上设置网板或吸附膜等,能在吸附通道的侧壁上存水,让气体中的有机物气体被吸附通道侧壁上的水吸附。当吸附一段时间后,再分别向第一吸附装置312、第二吸附装置322上方喷水,让新的水将吸附了有机物气体的溶液冲下,新的水再重新吸附有机物气体。

优选地,第一吸附装置312还可包括气液分离器,将处理过的废气再途径气液分离器进行分离,防止第一回收装置31内的水分流失。

第一换热器7对第一收容腔311内的溶液换热降温;第二换热器8对第二收容腔321内的溶液换热降温。

烘箱9中的气体经第一排风机1、进气通道、进气口313进入回收塔3,向上上升过程中,有机物气体被第一吸附装置312、第二吸附装置322上的水吸附,再在第一循环装置5、第二循环装置6喷水后将吸附有有机物气体的溶液冲下。

回收系统可以利用回收塔3分两次对气体中的有机物气体吸附,让吸附更加的完全,另外,从烘箱9向回收塔3流动的气体和从回收塔3吸附处理后流出的气体相互换热,提升进入烘箱9的气体的温度,回收塔3内的液体也与外部换热,保持回收塔3内部温度处于低温状态,整个回收过程无水和高湿空气参与,也就保证流入烘箱9内的气体处于低温低湿状态,避免对涂布机上层烤箱9造成影响,提升了安全性。

涂布机工作温度一般为110~130℃,运行时不断排出含NMP及水分的废气,烘箱9段第一排风机1抽取烘箱9内热风辅以部分外部引入的新风循环,以达到烘干极片的目的,新风通过电、汽、油等方式加热至工艺温度。气气换热器2以涂布机产生的高温废气为热源,通过气气换热器2加热进入涂布机的新风,新风加热后温升可达50℃以上。

气气换热器2为板式换热器,可以提升气体的换热面积,提升换热效率,保证进入烘箱9的气体干燥。

第一循环装置5包括位于回收塔3外的循环泵51,循环泵51连通第一收容腔311和第一回收装置31内位于第一吸附装置312上方的空间连通,将第一收容腔311内的溶液抽送到第一吸附装置312的上方喷到第一吸附装置312上,让溶液继续吸附有机物气体。循环泵51将塔内的液体引入第一吸附装置312进行循环利用,充分进行热能置换,可有效减少水资源的浪费,便于提高NMP回收液的浓度。

回收系统还包括与循环泵51连通的回收容器52,当第一收容腔311内的溶液吸附的有机物气体的浓度达标后,就可将抽出到回收容器52不再循环,抽完后再向第一吸附装置312上喷新的纯净水,重新吸附循环。

第一换热器7包括封闭式冷却塔,第一收容腔311和封闭式冷却塔之间通过管道连通,且连通第一收容腔311和封闭式冷却塔之间的管道上设有第一冷却泵71,让第一收容腔311内的溶液循环流动,与封闭式冷却塔内的循环冷却水换热冷却。

第一换热器7让第一收容腔311内的溶液的温度处于低温状态,避免溶液中已经吸附的有机物气体挥发。

进一步地,第二换热器8安装在第二循环装置6的循环回路上,在第二收容腔321内的溶液循环流动时,与第二换热器8内的循环冷却水换热冷却,第二换热器8让第二收容腔321内的溶液的温度处于低温状态,避免溶液中已经吸附的有机物气体挥发。优选地,第二换热器8为板式液液换热器,提升换热面积和换热效率。

第二循环装置6包括安装在第二循环装置6的循环回路上的第二冷却泵61,让第一收容腔311内的溶液循环流动,与第二换热器8内的循环冷却水换热冷却。

由于进入回收塔3的有机物气体大部分已经被第一回收装置31吸附掉,只有少部分会上升到第二回收装置32,因此第二收容腔321内的溶液含有有机物气体的浓度会较低,可以长时间的循环,不用排出回收。另外,第二收容腔321内的溶液含有有机物气体的浓度会较低,也可让第二收容腔321内的溶液的冷却和循环均在第二循环装置6的回路上实现,不担心有挥发,也降低让溶液循环流动的能量。

优选地,第一回收装置31的上端设有向上延伸至第二回收装置32内的通气管314,第二收容腔321环绕在通气管314周圈设置。通气管314向上延伸不影响气体向上流动和第二收容腔321内溶液的循环流动。

进一步地,通气管314的上端设有防止第二吸附装置322上的液体流入到通气管314内的遮挡盖315,可以避免第二回收装置32内循环流动的溶液进入到第二回收装置32,保持第二回收装置32内溶液的总量不减少,保证吸附稳定。

回收塔3设备成塔状,废气从塔的底部进入,经过第一收容腔311内的溶液吸附,废气中的NMP基本上都溶已于水和水蒸气中。处理过的废气再途径第一吸附装置312进行分离,过塔顶第二吸附装置322进行漂洗,使废气中的NMP被彻底吸附。

由于从塔底进入的废气温度较高,要对NMP彻底进行回收,存在一个能量置换的过程,所以在NMP回收的过程中会造成一部分水份蒸发。

塔体可根据客户的要求定制,塔体直径越大,废气吸收量越大。

废气通过一次第一回收装置31就基本上被吸收干净,再经过第二吸附装置322,能使NMP的回收率达到99%以上,处理过后的废气可以直接排空,不需要再进行其他的处理,可以基本实现零排放。

通常,废气经过第一回收装置31的一级冷却回收后,温度降至35℃,废气经过第一回收装置31的二级冷冻回收后,温度降至15℃。

可以理解地,上述各技术特征可以任意组合使用而不受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