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烟囱白雾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26285发布日期:2019-10-09 01:41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一种除烟囱白雾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烟气处理及脱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除烟囱白雾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目前工业生产中如火电、化工、固废处理等行业都存在尾气排放的现象,近年来大气环保控制指标逐年大幅降低、但雾霾却加重的原因,是我国大气污染控制从标准和技术规范层面必须尽快解决的问题,目前去除白烟的工艺主要有ggh升温除雾技术、热媒循环烟气再热器mggh除雾技术和利用湿式静电除尘器除尘技术,但是现有技术换热效果较差,容易堵塞,且不方便清洗,同时造价及运行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现提出一种除烟囱白雾系统,解决了现有换热效果较差,容易堵塞,且不方便清洗,同时造价及运行成本高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除烟囱白雾系统,包括脱硫喷淋塔、第一风管、第二风管、除雾器、白烟气进口、板式换热器、喷淋系统、进风管、冷却风机、冷却风出管、尾气内烟囱、混合排放外烟囱和烟囱框架,所述脱硫喷淋塔顶端设置有第一风管,所述第一风管底端右侧与第二风管顶端相连,所述除雾器顶端设置有白烟气进口,所述第二风管底端与白烟气进口固定连接,所述板式换热器安装于除雾器内侧,所述喷淋系统设置于除雾器内侧顶端,所述除雾器左下端设置有进风管,所述冷却风机顶端通过管道与除雾器底端相连,所述冷却风出管设置于除雾器右上端,所述尾气内烟囱左下端与冷却风机右端相连,所述尾气内烟囱外侧设置有混合排放外烟囱,所述冷却风出管右端固定插接于混合排放外烟囱左端由上至下三分之二处,所述烟囱框架焊接于混合排放外烟囱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喷淋系统由离心泵和实心雾化喷嘴组成,且离心泵共设置有2个,实心雾化喷嘴设置有2个以上。

进一步的,所述除雾器的长度为5550mm,宽度为5130mm,高度为18800mm。

进一步的,所述尾气内烟囱的直径为3600mm,混合排放外烟囱的直径为5500mm,高度为35000mm。

进一步的,所述板式换热器共设置有6台,且其均匀排布于除雾器内侧。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风机共设置有2台,且其形状尺寸均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白烟气进口的直径为3600mm。

进一步的,所述板式换热器为hino-pile板式换热器。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为解决现有换热效果较差,容易堵塞,且不方便清洗,同时造价及运行成本高的问题,尾气通过板式换热器降温后,凝结出大量的水分,同时利用尾气水分凝结时放出大量的热能,来加热鼓入除雾器内的环境干空气,使其温度升高,然后再将加热后的干空气用风管引入烟囱末端与降温脱水后的烟气相混合,使混合后的烟气湿含率和相对湿度大大降低,从而降低了排空烟气的露点温度,使排空烟气在排出后很短时间内达不到露点温度,尾气水份不会凝结成水雾,且一部分加热后的环境干空气,可以作为热能回收利用,达到有效去除烟气中的白雾,实现余热回用,且能够同时去除一部分烟气中有害物质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除雾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脱硫喷淋塔-1、第一风管-2、第二风管-3、除雾器-4、白烟气进口-5、板式换热器-6、喷淋系统-7、进风管-8、冷却风机-9、冷却风出管-10、尾气内烟囱-11、混合排放外烟囱-12、烟囱框架-1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发明提供一种除烟囱白雾系统:包括脱硫喷淋塔1、第一风管2、第二风管3、除雾器4、白烟气进口5、板式换热器6、喷淋系统7、进风管8、冷却风机9、冷却风出管10、尾气内烟囱11、混合排放外烟囱12和烟囱框架13,脱硫喷淋塔1顶端设置有第一风管2,第一风管2底端右侧与第二风管3顶端相连,除雾器4顶端设置有白烟气进口5,第二风管3底端与白烟气进口5固定连接,板式换热器6安装于除雾器4内侧,喷淋系统7设置于除雾器4内侧顶端,除雾器4左下端设置有进风管8,冷却风机9顶端通过管道与除雾器4底端相连,冷却风出管10设置于除雾器4右上端,尾气内烟囱11左下端与冷却风机9右端相连,尾气内烟囱11外侧设置有混合排放外烟囱12,冷却风出管10右端固定插接于混合排放外烟囱12左端由上至下三分之二处,烟囱框架13焊接于混合排放外烟囱12外侧。

其中,所述喷淋系统7由离心泵和实心雾化喷嘴组成,且离心泵共设置有2个,实心雾化喷嘴设置有2个以上,便于对除雾器4内部进行清洗。

其中,所述除雾器4的长度为5550mm,宽度为5130mm,高度为18800mm,尺寸适中,便于使用。

其中,所述尾气内烟囱11的直径为3600mm,混合排放外烟囱12的直径为5500mm,高度为35000mm,便于混合排放外烟囱12和尾气内烟囱11配合使用。

其中,所述板式换热器6共设置有6台,且其均匀排布于除雾器4内侧,有利于去除烟气中的白雾。

其中,所述冷却风机9共设置有2台,且其形状尺寸均相同,有利于鼓入环境干空气。

其中,所述白烟气进口5的直径为3600mm,尺寸适中,便于与风管连接。

其中,所述板式换热器6为hino-pile板式换热器,其优点是换热效果优良。

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将装置放置于水平位置,尾气从脱硫喷淋塔1排出经第一风管2和第二风管3进入除雾器4内,由板式换热器降温后,同时利用尾气水分凝结时放出大量的热能,来加热由冷却风机9鼓入除雾器4内的环境干空气,使其温度升高,然后再将加热后的干空气用风管引入混合排放外烟囱12末端与冷却风出管10排出的降温脱水后的烟气相混合,使混合后的烟气湿含率和相对湿度大大降低,降低了排空烟气的露点温度,使排空烟气在排出后很短时间内达不到露点温度,尾气水份不会凝结成水雾,且一部分加热后的环境干空气,可以作为热能回收利用,装置设置有喷淋系统7,当板式换热器6烟气侧阻力降达到设计值(400pa)时,开启喷淋系统7,喷淋系统7设有2层喷嘴,喷嘴采用实心雾化喷嘴,冲洗方式根据板式换热器6的换热面积,通过电磁阀控制分层分段进行冲洗,除雾器4冷凝、碰撞的烟气水,含有一定的粉尘、硫酸盐、硝酸盐及有机物等且呈酸性,与除雾器4的喷淋水一起回收到钢厂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后再回,达到有效去除烟气中的白雾,实现余热回用,且能够同时去除一部分烟气中有害物质的有益效果。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并且本发明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