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臭设备及除臭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83671发布日期:2019-11-20 01:16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一种除臭设备及除臭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黑臭水体臭气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除臭设备及除臭工艺。



背景技术:

我国黑臭水体众多,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同时由于黑臭水体散发的臭味,对居民的生活也有较大的影响。黑臭水体的治理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在黑臭水体未彻底消除前,水体散发的臭味将长期影响人们的生活。

黑臭水体中的臭气主要有氨气和硫化氢。常规的除臭方法主要有化学吸收法、生物法、土壤法三大类。化学吸收法是通过化学药剂(主要是碱液)吸收空气中的硫化氢等污染物,其缺点是药剂需要定期更换;生物法是通过附着在填料上的生物膜来降解空气中的臭味,生物膜生长、成熟并达到生物降解能力过程是一个生物培养的过程,其缺点是处理效果受进气浓度影响,不太稳定,对于喷淋污水中有机物浓度有一定要求;土壤脱臭法是将气体收集后通过管道输入脱臭池底部并扩散于其中的土壤内(土壤以天然土、腐殖土为宜),臭气在通过土壤过程中受土壤颗粒表面吸附作用,多种致臭物质被截留,其缺点是易受地下水及冬天低气温的影响,除臭效果一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除臭设备及除臭工艺,其旨在解决常规的除臭方法存在种种缺陷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除臭设备,所述除臭设备包括:污水砂滤装置,用于将待处理污水进行砂滤处理,得到初步净化水;臭氧发生装置,用于产生臭氧;加压混合装置,用于将所述初步净化水与所述臭氧进行逆向接触,并混合加压形成高浓度臭氧水;除臭装置,用于将所述高浓度臭氧水以喷雾形式喷出,以与黑臭水体产生的臭气进行逆向接触,来去除所述臭气的臭味。

可选地,所述污水砂滤装置包括污水泵、砂滤容器以及储液池,所述砂滤容器内设有砂粒填料层,所述污水泵的进水口接入待处理污水,所述污水泵的出水口接入所述砂滤容器的顶部进水口,所述砂滤容器的底部出水口与所述储液池的进水口相连通,所述储液池的出水口与所述加压混合装置相连通。

可选地,所述加压混合装置包括加压溶气罐、进水泵以及出水泵,所述加压溶气罐内装有气液混合泵,所述进水泵的进水口与所述储液池的底部出水口相连通,所述进水泵的出水口接入所述加压溶气罐的顶部进水口,所述加压溶气罐的底部进气口与所述臭氧发生装置相连通,所述气液混合泵的出水口连接所述加压溶气罐的底部出水口,并经所述出水泵接入所述除臭装置。

可选地,所述臭氧发生装置包括臭氧发生器与液氧罐,所述臭氧发生器的进液口接入所述液氧罐,所述臭氧发生器的出气口与所述加压溶气罐的底部进气口相连通。

可选地,所述除臭装置包括除臭容器、穿孔布水管以及喷头,所述穿孔布水管及所述喷头均设于所述除臭容器的顶部内侧,且所述穿孔布水管的布水孔朝下布置,所述出水泵的出水口接入所述除臭容器并经所述穿孔布水管连通所述喷头,所述除臭容器的底部进气口连通黑臭水体溢流口,所述除臭容器还设有顶部出气口。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除臭工艺,所述除臭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对待处理污水进行砂滤处理,得到初步净化水;将所述初步净化水与臭氧进行逆向接触,并混合加压形成高浓度臭氧水;将所述高浓度臭氧水以喷雾形式喷出,以与黑臭水体产生的臭气进行逆向接触,来去除所述臭气的臭味。

可选地,通过污水砂滤装置对待处理污水进行砂滤处理;所述污水砂滤装置包括污水泵、砂滤容器以及储液池,所述砂滤容器内设有砂粒填料层,所述污水泵的进水口接入待处理污水,所述污水泵的出水口接入所述砂滤容器的顶部进水口,所述砂滤容器的底部出水口与所述储液池的进水口相连通。

可选地,通过加压混合装置将所述初步净化水与臭氧进行逆向接触,并混合加压形成高浓度臭氧水;所述加压混合装置包括加压溶气罐、进水泵以及出水泵,所述加压溶气罐内装有气液混合泵,所述进水泵的进水口与所述储液池的底部出水口相连通,所述进水泵的出水口接入所述加压溶气罐的顶部进水口,所述加压溶气罐的底部进气口与所述臭氧发生装置相连通,所述气液混合泵的出水口连接所述加压溶气罐的底部出水口,并经所述出水泵接入所述除臭装置。

可选地,通过臭氧发生装置产生所述臭氧;所述臭氧发生装置包括臭氧发生器与液氧罐,所述臭氧发生器的进液口接入所述液氧罐,所述臭氧发生器的出气口与所述加压溶气罐的底部进气口相连通。

可选地,通过除臭装置将所述高浓度臭氧水以喷雾形式喷出,以与黑臭水体产生的臭气进行逆向接触,来去除所述臭气的臭味;所述除臭装置包括除臭容器、穿孔布水管以及喷头,所述穿孔布水管及所述喷头均设于所述除臭容器的顶部内侧,且所述穿孔布水管的布水孔朝下布置,所述出水泵的出水口接入所述除臭容器并经所述穿孔布水管连通所述喷头,所述除臭容器的底部进气口连通黑臭水体溢流口,所述除臭容器还设有顶部出气口。

本发明提供的除臭设备及除臭工艺,其先通过污水砂滤装置对待处理污水进行砂滤处理,得到初步净化水;接着,将初步净化水与臭氧进行逆向接触,并混合加压形成高浓度臭氧水。最后,再将高浓度臭氧水以喷雾形式喷出(加大了与臭气的接触面积,提高去除效率),以与黑臭水体产生的臭气进行逆向接触,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将臭气迅速氧化(接触时间短,去除效果好)来去除臭气的臭味。可见,本技术方案,其利用待处理污水与臭氧混合加压形成高浓度臭氧水去除黑臭水体产生的臭气的臭味,具有高效环保、无二次污染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除臭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除臭工艺的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一种除臭设备100,该除臭设备100包括污水砂滤装置110、臭氧发生装置120、加压混合装置130以及除臭装置140。其中,该污水砂滤装置110主要用于将待处理污水进行砂滤处理,得到初步净化水。臭氧发生装置120主要用于产生臭氧。加压混合装置130主要用于将初步净化水与臭氧进行逆向接触,并混合加压形成高浓度臭氧水。除臭装置140主要用于将高浓度臭氧水以喷雾形式喷出,并与黑臭水体产生的臭气进行逆向接触,以去除臭气的臭味。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污水砂滤装置110包括污水泵111、砂滤容器112以及储液池113,砂滤容器112内设有砂粒填料层(图中未标示),污水泵111的进水口接入待处理污水,污水泵111的出水口接入砂滤容器112的顶部进水口,砂滤容器112的底部出水口与储液池113的进水口相连通,储液池113的出水口与加压混合装置110相连通。具体地,砂粒填料层由不同粒径的砂粒组成,具体由上往下可依次划分为粗滤层、精滤层以及排水层,其中,粗滤层的砂粒粒径为4~10mm,精滤层的砂粒粒径为10~20mm,排水层的砂粒粒径为20~40mm。这样一来,待处理污水经污水泵111引入砂滤容器112的顶部后,经砂滤容器110内的砂粒填料层进行重重过滤,去除杂质得到初步净化水后由砂滤容器112的底部出水口流出,并储存在储液池113中待用。

如图1所示,加压混合装置130包括加压溶气罐131、进水泵132以及出水泵133,加压溶气罐131内装有气液混合泵(未图示),进水泵132的进水口与储液池113的底部出水口相连通,进水泵132的出水口接入加压溶气罐131的顶部进水口,加压溶气罐131的底部进气口与臭氧发生装置120相连通,气液混合泵的出水口连接加压溶气罐131的底部出水口,并经出水泵133接入除臭装置140。这样一来,初步净化水由加压溶气罐131的顶部流进加压溶气罐131的内部后,自上而下扩散,而臭氧由加压溶气罐131的底部进入加压溶气罐131的内部后,自下而上扩散,两者在加压溶气罐131的内部逆向接触并通过气液混合泵进行加压混合(气体与液体充分溶解,溶解效率达80~100%),形成高浓度臭氧水。

如图1所示,臭氧发生装置120包括臭氧发生器121与液氧罐122,臭氧发生器121的进液口接入液氧罐122,臭氧发生器121的出气口与加压溶气罐131的底部进气口相连通。这样一来,液氧罐122向臭氧发生器121注入高压氧气,以通过臭氧发生器121并引入加压溶气罐131的底部。

如图1所示,除臭装置140包括除臭容器141、穿孔布水管142以及喷头143,穿孔布水管142及喷头143均设于除臭容器141的顶部内侧,且穿孔布水管141的布水孔朝下布置,出水泵133的出水口接入除臭容器141并经穿孔布水管142连通喷头143,除臭容器141的底部进气口连通黑臭水体溢流口,除臭容器141还设有顶部出气口。穿孔布水管142在除臭容器141的顶部内侧的设置方案优选为环状布局,即穿孔布水管142环设于除臭容器141的顶部内侧,有效增大接触面积。这样一来,高浓度臭氧水由除臭容器141的顶部以喷雾形式喷出,与之同时,黑臭水体产生的臭气(包括硫化氢、氨气等气体)由除臭容器141的底部引入,两者逆向接触,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将臭气迅速氧化来去除臭气的臭味。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一种除臭工艺,该除臭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0:对待处理污水进行砂滤处理,得到初步净化水。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除臭工艺主要应用于实施例一中的除臭设备100中,即通过污水砂滤装置110对待处理污水进行砂滤处理。如图1所示,污水砂滤装置110包括污水泵111、砂滤容器112以及储液池113,砂滤容器112内设有砂粒填料层(图中未标示),污水泵111的进水口接入待处理污水,污水泵111的出水口接入砂滤容器112的顶部进水口,砂滤容器112的底部出水口与储液池113的进水口相连通。具体地,砂粒填料层由不同粒径的砂粒组成,具体由上往下可依次划分为粗滤层、精滤层以及排水层,其中,粗滤层的砂粒粒径为4~10mm,精滤层的砂粒粒径为10~20mm,排水层的砂粒粒径为20~40mm。这样一来,待处理污水经污水泵111引入砂滤容器112的顶部后,经砂滤容器110内的砂粒填料层进行重重过滤,去除杂质得到初步净化水后由砂滤容器112的底部出水口流出,并储存在储液池113中待用。

步骤s120:将该初步净化水与臭氧进行逆向接触,并混合加压形成高浓度臭氧水。

具体地,如图1所示,通过加压混合装置130将初步净化水与臭氧进行逆向接触,并混合加压形成高浓度臭氧水。加压混合装置130包括加压溶气罐131、进水泵132以及出水泵133,加压溶气罐131内装有气液混合泵(未图示),进水泵132的进水口与储液池113的底部出水口相连通,进水泵132的出水口接入加压溶气罐131的顶部进水口,加压溶气罐131的底部进气口与臭氧发生装置120相连通,气液混合泵的出水口连接加压溶气罐131的底部出水口,并经出水泵133接入除臭装置140。这样一来,初步净化水由加压溶气罐131的顶部流进加压溶气罐131的内部后,自上而下扩散,而臭氧由加压溶气罐131的底部进入加压溶气罐131的内部后,自下而上扩散,两者在加压溶气罐131的内部逆向接触并通过气液混合泵进行加压混合(气体与液体充分溶解,溶解效率达80~100%),形成高浓度臭氧水。

另外,如图1所示,通过臭氧发生装置120产生臭氧,臭氧发生装置120包括臭氧发生器121与液氧罐122,臭氧发生器121的进液口接入液氧罐122,臭氧发生器121的出气口与加压溶气罐131的底部进气口相连通。这样一来,液氧罐122向臭氧发生器121注入高压氧气,以通过臭氧发生器121并引入加压溶气罐131的底部。

步骤s130:将该高浓度臭氧水以喷雾形式喷出,并与黑臭水体产生的臭气进行逆向接触,以去除臭气的臭味。

具体地,如图1所示,通过除臭装置140将高浓度臭氧水以喷雾形式喷出,以与黑臭水体产生的臭气进行逆向接触,来去除臭气的臭味。除臭装置140包括除臭容器141、穿孔布水管142以及喷头143,穿孔布水管142及喷头143均设于除臭容器141的顶部内侧,且穿孔布水管141的布水孔朝下布置,出水泵133的出水口接入除臭容器141并经穿孔布水管142连通喷头143,除臭容器141的底部进气口连通黑臭水体溢流口,除臭容器141还设有顶部出气口。穿孔布水管142在除臭容器141的顶部内侧的设置方案优选为环状布局,即穿孔布水管142环设于除臭容器141的顶部内侧,有效增大接触面积。这样一来,高浓度臭氧水由除臭容器141的顶部以喷雾形式喷出,与之同时,黑臭水体产生的臭气(包括硫化氢、氨气等气体)由除臭容器141的底部引入,两者逆向接触,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将臭气迅速氧化来去除臭气的臭味。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除臭设备及除臭工艺,其先通过污水砂滤装置对待处理污水进行砂滤处理,得到初步净化水;接着,将初步净化水与臭氧进行逆向接触,并混合加压形成高浓度臭氧水。最后,再将高浓度臭氧水以喷雾形式喷出(加大了与臭气的接触面积,提高去除效率),以与黑臭水体产生的臭气进行逆向接触,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将臭气迅速氧化(接触时间短,去除效果好)来去除臭气的臭味。可见,本技术方案,其利用待处理污水与臭氧混合加压形成高浓度臭氧水去除黑臭水体产生的臭气的臭味,具有高效环保、无二次污染等优点。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