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棒线材连轧机组除尘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9729776发布日期:2020-01-18 03:49阅读:470来源:国知局
一种棒线材连轧机组除尘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线棒材制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棒线材连轧机组除尘装置及其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棒线材连轧机组高温轧制生产时,坯料表面产生的氧化铁皮会随着轧辊运动产生大量的颗粒氧化物粉尘,轧机的出入口常伴有黄色的烟尘冒出,环境恶劣,影响员工身体健康和设备的使用寿命。

研究表明,当水雾颗粒与粉尘颗粒发生弹性碰撞时,水雾颗粒不会与粉尘相结合,而只会改变粉尘颗粒的运动方向;而当水雾颗粒与粉尘颗粒大小的一定倍数相近时,会发生非弹性碰撞,水雾颗粒与粉尘颗粒进行有效的吸附而聚结成团,不断长大,最后受重力作用而沉降,从而达到抑尘、除尘的作用,粒径比例合适的雾化液滴可以高效的去除漂浮的粉尘颗粒。目前通常采用的除尘方法是水喷淋除尘和通风除尘。

上述方案存在缺陷:这两种除尘方法现场使用效果都不好。水喷淋除尘的水喷淋颗粒度太大,而氧化物粉尘颗粒较细,大部分都分布在1~100um之间,水滴与粉尘发生弹性碰撞,无法结合在一起,几乎没有除尘效果。通风除尘是在轧机机架上方布置抽风烟罩,通过风机抽出,但往往抽风的风罩远离尘源点,无法完全覆盖粉尘产生的所有区域,粉尘外逸现象严重,效果不理想且设备投入和风机能耗大,设备维护费用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棒线材连轧机组除尘装置及其应用方法,具有能有效减少棒线材生产过程中扩散到周边环境中的颗粒粉尘量,改善生产现场环境,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优点。

一种棒线材连轧机组除尘装置,包括多个棒线材轧机,所述棒线材轧机两侧设置有除尘集管及喷嘴,所述除尘集管及喷嘴连通有液路集管和气路集管,所述除尘集管及喷嘴与液路集管之间设置有液路电磁阀,所述除尘集管及喷嘴与气路集管之间设置有气路电磁阀,所述液路电磁阀和气路电磁阀共同连接有除尘装置主机。

当坯料进入到棒线材轧机开始加工时,通过液路电磁阀和气路电磁阀实现除尘集管及喷嘴与液路集管和气路集管连通与断开,当除尘集管及喷嘴与液路集管与气路集管连通时,液路集管中的水和气路集管中的压缩空气经过除尘集管及喷嘴混合后雾化喷射至轧机的扬尘区域,与粉尘颗粒混合后沉降,达到抑尘、除尘的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除尘装置主机包括电气控制单元、液路控制单元和气路控制单元,所述电气控制单元用以控制喷雾的启停,所述液路控制单元用以检测和控制液路集管的供水压力,所述气路控制单元用以检测和控制气路集管的供气压力。

液路控制单元和气路控制单元可以对除尘集管及喷嘴的供水压力的供气压力进行调控,控制除尘集管及喷嘴处喷出的雾化水珠的颗粒大小。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液路控制单元包括通过管道依次相连的手动阀、压力表、过滤器、调节水泵、流量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

流量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进行可以检测并反馈气路集管的流量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路控制单元包括通过管道依次相连的手动阀、压力表、过滤器、调节水泵、流量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

流量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进行可以检测并反馈液路集管的流量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气控制单元包括电气控制箱、所述流量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与所述电气控制箱相连。

流量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将检测到的信号反馈至电气控制箱进行判断处理后,电气控制箱进行判断后再发出相应指令。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气控制箱连接有喷雾操作箱,所述喷雾操作箱控制用于除尘器管的选择和启停控制。

喷雾操作箱可以选择控制不同棒线材轧机上的液体电磁阀和气体电磁阀,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当不同棒线材轧机工作状态不同时控制液体电磁阀和气体电磁阀处于相应的状态,实现除尘器管的喷雾的启停控制。

一种棒线材连轧机组除尘方法,包括:

棒线材连轧机组产生烟尘时,除尘装置主机启动控制液体电磁阀和气体电磁阀;

液体电磁阀和气体电磁阀开启,液路集管内的水流过液体电磁,气路集管内的压缩空气流过气体电磁阀;

液路集管内的水和气路集管内的压缩空气在除尘集管汇合,通过除尘集管及喷嘴以喷雾的形式喷出;

除尘装置主机调节液路集管的压力和流量。

除尘装置主机在棒线材连轧机组产生烟尘时可以自动开启液体电磁阀和气体电磁阀,使水流和压缩空气汇集到除尘集管处喷出。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液体电磁阀和气体电磁阀开启之后,还包括:

液路流量和压力感器检测液路集管流量和压力值并传递给电气控制箱,气路压力传感器检测气路集管压力并传递给电气控制箱;

电气控制箱根据传感器检测的液路或气路的流量和压力实际值与预设置的标准值进行对比。

电气控制箱可以对进入除尘集管的的压缩空气和水流的流量和压力进行判断其是否大于或小于标准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电气控制箱将实际值和标准值进行对比后,还包括:

当现场所检测的流量和压力值低于预设置的标准值时,电气控制箱会形成一个加大水压的逻辑信号,反之亦然,该逻辑信号通过变频器对调节水泵进行调节,使得液路的压力和流量维持一定值,保证水雾的形成和良好的抑尘效果。

电气控制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控制水泵对水压进行调节,保证水压在预算的标准值内,使液路的中的水流经过除尘集管与空气混合后形成的水雾的颗粒能与粉尘颗粒吸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中棒线材轧机组除尘装置工艺布置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除尘装置主机原理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一种棒线材连轧机组除尘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中:11、棒线材轧机;12、坯料;13、除尘集管及喷嘴;14、液路电磁阀;15、气路电磁阀;16、液路集管;17、气路集管;18、控制电源;19、除尘装置主机;20、电气控制单元;21、液路控制单元;22、气路控制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棒线材连轧机组除尘装置,包括多个棒线材轧机11,棒线材轧机11两侧设置有除尘集管及喷嘴13,除尘集管及喷嘴13连通有液路集管16和气路集管17,除尘集管及喷嘴13与液路集管16之间设置有液路电磁阀14,除尘集管及喷嘴13与气路集管17之间设置有气路电磁阀15,液路电磁阀14和气路电磁阀15共同连接有除尘装置主机19。

当坯料12进入到棒线材轧机11开始加工时,通过液路电磁阀14和气路电磁阀15实现除尘集管及喷嘴13与液路集管16和气路集管17连通与断开,当除尘集管及喷嘴13与液路集管16与气路集管17连通时,液路集管16中的水和气路集管17中的压缩空气经过除尘集管及喷嘴13混合后雾化喷射至轧机的扬尘区域,与粉尘颗粒混合后沉降,达到抑尘、除尘的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除尘装置主机19包括电气控制单元20、控制电源18、液路控制单元21和气路控制单元22,电气控制单元20用以控制喷雾的启停,液路控制单元21用以检测和控制液路集管16的供水压力,气路控制单元22用以检测和控制气路集管17的供气压力。

液路控制单元21和气路控制单元22可以对除尘集管及喷嘴13的供水压力的供气压力进行调控,控制除尘集管及喷嘴13处喷出的雾化水珠的颗粒大小。

在一个实施例中,液路控制单元21包括通过管道依次相连的手动阀、压力表、过滤器、调节水泵、流量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

流量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进行可以检测并反馈气路集管17的流量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气路控制单元22包括通过管道依次相连的手动阀、压力表、过滤器、调节水泵、流量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

流量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进行可以检测并反馈液路集管16的流量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气控制单元20包括电气控制箱、流量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与电气控制箱相连。

流量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将检测到的信号反馈至电气控制箱进行判断处理后,电气控制箱进行判断后再发出相应指令。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气控制箱连接有喷雾操作箱,喷雾操作箱控制用于除尘器管的选择和启停控制。

喷雾操作箱和控制电源18可以选择控制不同棒线材轧机11上的液体电磁阀和气体电磁阀,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当不同棒线材轧机11工作状态不同时控制液体电磁阀和气体电磁阀处于相应的状态,实现除尘集管及喷嘴13喷雾的启停控制。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

还提供一种棒线材连轧机组除尘方法,如图3所示,包括:

步骤102:棒线材连轧机组产生烟尘时,除尘装置主机启动控制液体电磁阀和气体电磁阀。

步骤104:液体电磁阀和气体电磁阀开启,液路集管内的水流过液体电磁,气路集管内的压缩空气流过气体电磁阀。

步骤106:液路集管内的水和气路集管内的压缩空气在除尘集管汇合,通过除尘集管及喷嘴以喷雾的形式喷出。

步骤108:除尘装置主机调节液路集管的压力和流量。

喷雾操作箱在棒线材连轧机组产生烟尘时可以自动开启液体电磁阀和气体电磁阀,使水流和压缩空气汇集到除尘集管处喷出。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液体电磁阀和气体电磁阀开启之后,还包括:

液路流量和压力感器检测液路集管流量和压力值并传递给电气控制箱,气路压力传感器检测气路集管压力并传递给电气控制箱;

电气控制箱根据传感器检测的液路或气路的流量和压力实际值与预设置的标准值进行对比。

电气控制箱可以对进入除尘集管的的压缩空气和水流的流量和压力进行判断其是否大于或小于标准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电气控制箱将实际值和标准值进行对比后,还包括:

当现场所检测的流量和压力值低于预设置的标准值时,电气控制箱会形成一个加大水压的逻辑信号,反之亦然,该逻辑信号通过变频器对调节水泵进行调节,使得液路的压力和流量维持一定值,保证水雾的形成和良好的抑尘效果。

电气控制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控制水泵对水压进行调节,保证水压在预算的标准值内,使液路的中的水流经过除尘集管与空气混合后形成的水雾的颗粒能与粉尘颗粒吸附。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