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淋式废气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157185发布日期:2020-03-24 20:40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喷淋式废气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废气净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喷淋式废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使得工业生产装置的环保要求越来越高。废气净化装置是当今制造业必须配置的废气治理环保措施。湿式喷淋吸附法是目前现有废气装置运用最广泛的技术之一,该工艺技术的流程相对简单,造价低廉,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操作弹性大,副产品可控性强。然而,湿式喷淋吸附技术在实际运行中也发现存在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即废气净化效率低下,特别是对废气中的甲苯、二甲苯、非甲烷总烃等挥发性有机物的净化效果不太理想(净化效率为70%左右),而国家关于废气排放的环保标准却不断提高,有的区域甚至要求“超洁净”排放,可见进一步提高废气回收效率格外重要。

专利号为201410636268.4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化工废气及有毒气体的水基空气净化装置,该装置设有废气净化池、喷淋装置和气雾截留装置,及创新性地在废气净化池底部设有气泡发生器。可以有效净化化工业废气及有毒气体中的颗粒物及有毒有害物质,改善空气质量,适用于化工厂所产生的废气及毒气。然而,该装置在结构上,溶液与废气接触空间十分有限,因此废气不能得到完全、有效净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喷淋式废气净化装置,该喷淋式废气净化装置能够增加溶液与废气的接触空间,进而提高了废气的净化率。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提供一种喷淋式废气净化装置,包括塔体,所述塔体的侧壁开设有进气口,所述塔体的顶部开设有出气口,所述塔体的内部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第一管板、第二管板将所述塔体从上往下依次分隔成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所述第一管板的管口数量少于所述第二管板的管口的数量,所述第一管板的全部管口与所述第二管板的一部分管口连通,所述进气口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所述第一腔体内部设置有喷淋装置。通过第一管板和第二管板将塔体分隔成三个腔体,同时将第一管板的全部管口与第二管板的一部分管口连通,使废气从进气口进入第二腔体后聚集,并由第二管板的另一部分管口将聚集的废气均匀分配后进入第三腔体,最后从第二管板与第一管板连通的管口进入第一腔体,由于废气是经过均匀分配后再从第三腔体流经第一腔体,所以废气能够与喷淋装置喷淋的溶液进行逆向的充分接触,从而增加了溶液与废气的接触空间,进而提高了废气的净化率。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腔体的内部设置有气液逆流管束,所述第一管板的全部管口与所述第二管板的一部分管口通过所述气液逆流管束连通。第一管板的全部管口与第二管板的一部分管口通过气液逆流管束连通,通过气液逆流管束将废气在第一管板和第二管板之间的流经距离拉长,增加废气由第三腔体流经第一腔体过程中与喷淋装置喷淋的溶液的接触时间,进而提高废气的净化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腔体的内部设置有气泡发生管束,所述气泡发生管束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管板的另一部分管口连通。第三腔体的内部设置气泡发生管束,气泡发生管束的一端与第二管板的另一部分管口连通,同时控制第三腔体内部的溶液的高度,使溶液没过气泡发生管束的下端口,让第二腔体内的废气由气泡发生管束进入第三腔体内部的溶液内,而此时气泡发生管束将废气变成大小不等的气泡,延长废气与溶液的接触时间,可以显著提高废气与第三腔体中溶液的充分混和均匀及反应,促进溶液对废气中颗粒及有毒物质的吸附、截留及发生反应,进而提高了废气的净化率。

进一步的,所述喷淋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的内部的喷淋管道,及与所述喷淋管道连通的喷头。喷淋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一腔体的内部的喷淋管道,及与喷淋管道连通的喷头,利用喷淋管道和与喷淋管道连通的喷头将溶液均匀喷淋在第一腔体内。

进一步的,所述喷淋管道的进水口连通有循环水泵,所述循环水泵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三腔体连通。喷淋管道的进水口连通循环水泵,循环水泵的进水口与第三腔体连通,通过循环水泵实现溶液由第一腔体到第三腔体的循环。

进一步的,所述循环水泵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三腔体之间还设置有加药箱。循环水泵的进水口与第三腔体之间设置加药箱,通过加药箱对循环溶液成分进行调节,净化溶液可以是自来水,表面活性剂溶液、酸性溶液、碱性溶液等不同的溶液,依靠溶液吸附及化学反应净化废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腔体的内部、且位于所述喷淋装置的底部设置有拉西环层。第一腔体的内部、且位于喷淋装置的底部设置拉西环层,通过拉西环层将喷淋装置喷淋的溶液进行细化形成更加微小的水滴,并均匀的落下,进一步对废气过滤净化。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腔体的内部、且位于所述喷淋装置的顶部设置有气雾截留装置。第一腔体的内部、且位于喷淋装置的顶部设置气雾截留装置,通过气雾截留装置将进过净化后的废气的气雾进行分离。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腔体的内部、且位于所述气雾截留装置的顶部设置有活性炭吸附层。第一腔体的内部、且位于气雾截留装置的顶部设置有活性炭吸附层,通过活性炭吸附层对进行气雾截留后的废气进行深度吸附净化,达到排放标准,再由出气口排放。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腔体的底部设置有废液排污口。第三腔体的底部设置废液排污口,从而可以将第三腔体内部的经过净化后失效的溶液进行排放。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喷淋式废气净化装置,包括塔体,所述塔体的侧壁开设有进气口,所述塔体的顶部开设有出气口,所述塔体的内部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第一管板、第二管板将所述塔体从上往下依次分隔成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所述第一管板的管口数量少于所述第二管板的管口的数量,所述第一管板的全部管口与所述第二管板的一部分管口连通,所述进气口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所述第一腔体内部设置有喷淋装置。本发明通过第一管板和第二管板将塔体分隔成三个腔体,同时将第一管板的全部管口与第二管板的一部分管口连通,使废气从进气口进入第二腔体后聚集,并由第二管板的另一部分管口将聚集的废气均匀分配后进入第三腔体,最后从第二管板与第一管板连通的管口进入第一腔体,由于废气是经过均匀分配后再从第三腔体流经第一腔体,所以废气能够与喷淋装置喷淋的溶液进行逆向的充分接触,从而增加了溶液与废气的接触空间,进而提高了废气的净化率。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喷淋式废气净化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管板与气液逆流管束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二管板与气液逆流管束和气泡发生管束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喷淋管道和喷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中包括有:

塔体1,进气口2,出气口3,第一管板4,第二管板5,第一腔体6,第二腔体7,第三腔体8,气液逆流管束9,气泡发生管束10,喷淋管道11,喷头12,循环水泵13,加药箱14,拉西环层15,气雾截留装置16,活性炭吸附层17,废液排污口18。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一种喷淋式废气净化装置,如图1-4所示,包括塔体1,所述塔体1的侧壁开设有进气口2,所述塔体1的顶部开设有出气口3,所述塔体1的内部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第一管板4、第二管板5将所述塔体1从上往下依次分隔成第一腔体6、第二腔体7和第三腔体8,所述第一管板4的管口数量少于所述第二管板5的管口的数量,所述第一管板4的全部管口与所述第二管板5的一部分管口连通,所述进气口2与所述第二腔体7连通,所述第一腔体6内部设置有喷淋装置。通过第一管板4和第二管板5将塔体1分隔成三个腔体,同时将第一管板4的全部管口与第二管板5的一部分管口连通,使废气从进气口2进入第二腔体7后聚集,并由第二管板5的另一部分管口将聚集的废气均匀分配后进入第三腔体8,最后从第二管板5与第一管板4连通的管口进入第一腔体6,由于废气是经过均匀分配后再从第三腔体8流经第一腔体6,所以废气能够与喷淋装置喷淋的溶液进行逆向的充分接触,从而增加了溶液与废气的接触空间,进而提高了废气的净化率。

所述第二腔体7的内部设置有气液逆流管束9,所述第一管板4的全部管口与所述第二管板5的一部分管口通过所述气液逆流管束9连通。第一管板4的全部管口与第二管板5的一部分管口通过气液逆流管束9连通,通过气液逆流管束9将废气在第一管板4和第二管板5之间的流经距离拉长,增加废气由第三腔体8流经第一腔体6过程中与喷淋装置喷淋的溶液的接触时间,进而提高废气的净化率。

所述第三腔体8的内部设置有气泡发生管束10,所述气泡发生管束10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管板5的另一部分管口连通。第三腔体8的内部设置气泡发生管束10,气泡发生管束10的一端与第二管板5的另一部分管口连通,同时控制第三腔体8内部的溶液的高度,使溶液没过气泡发生管束10的下端口,让第二腔体7内的废气由气泡发生管束10进入第三腔体8内部的溶液内,而此时气泡发生管束10将废气变成大小不等的气泡,延长废气与溶液的接触时间,可以显著提高废气与第三腔体8中溶液的充分混和均匀及反应,促进溶液对废气中颗粒及有毒物质的吸附、截留及发生反应,进而提高了废气的净化率。

所述喷淋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6的内部的喷淋管道11,及与所述喷淋管道11连通的喷头12。喷淋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一腔体6的内部的喷淋管道11,及与喷淋管道11连通的喷头12,利用喷淋管道11和与喷淋管道11连通的喷头12将溶液均匀喷淋在第一腔体6内。

所述喷淋管道11的进水口连通有循环水泵13,所述循环水泵13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三腔体8连通。喷淋管道11的进水口连通循环水泵13,循环水泵13的进水口与第三腔体8连通,通过循环水泵13实现溶液由第一腔体6到第三腔体8的循环。

所述循环水泵13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三腔体8之间还设置有加药箱14。循环水泵13的进水口与第三腔体8之间设置加药箱14,通过加药箱14对循环溶液成分进行调节,净化溶液可以是自来水,表面活性剂溶液、酸性溶液、碱性溶液等不同的溶液,依靠溶液吸附及化学反应净化废气。

所述第一腔体6的内部、且位于所述喷淋装置的底部设置有拉西环层15。第一腔体6的内部、且位于喷淋装置的底部设置拉西环层15,通过拉西环层15将喷淋装置喷淋的溶液进行细化形成更加微小的水滴,并均匀的落下,进一步对废气过滤净化。

所述第一腔体6的内部、且位于所述喷淋装置的顶部设置有气雾截留装置16。第一腔体6的内部、且位于喷淋装置的顶部设置气雾截留装置16,通过气雾截留装置16将进过净化后的废气的气雾进行分离。

所述第一腔体6的内部、且位于所述气雾截留装置16的顶部设置有活性炭吸附层17。第一腔体6的内部、且位于气雾截留装置16的顶部设置有活性炭吸附层17,通过活性炭吸附层17对进行气雾截留后的废气进行深度吸附净化,达到排放标准,再由出气口3排放。

所述第三腔体8的底部设置有废液排污口18。第三腔体8的底部设置废液排污口18,从而可以将第三腔体8内部的经过净化后失效的溶液进行排放。

废气在该喷淋式废气净化装置中的流经过程为:废气从进气口2进入第二腔体7聚集,经第二管板5的另一部分管口均匀分配后,由气泡发生管束10将均匀分配后的废气送入第三腔体8,并与第三腔体8内的溶液进行接触净化,经过净化后进入气液逆流管束9与喷头12喷淋的溶液进行逆向的接触进行净化,然后再进入第一腔体6与喷头12喷淋的溶液进行再次逆向的接触进行净化,之后再经气雾截留装置16进行气雾截留,最后由活性炭吸附层17进行深度吸附净化,达到排放标准,再由出气口3排放。该装置对油漆颗粒的去除率为85%左右;对气态的voc吸附效果达99%;同时还可以除去空气中的异味,改善空气质量。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