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泡剂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42920发布日期:2020-04-17 22:32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精细化工制剂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精细化学制剂,具体涉及一种消泡剂组合物,更确切的说,是一种以丙烯酸酯聚合物为主要活性物的消泡剂组合物,及其在富含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体系中如造纸、水处理、纺织等行业的应用。



背景技术:

消泡剂是工业生产中用于在各种工序中控制泡沫的组合物。在工业生产中,尤其在造纸、水处理、纺织等行业中,由于体系中具有丰富的水和添加的大量化学助剂,并且伴随着大量的机械能,例如搅拌、洗涤和增稠过程等,极易导致泡沫的形成。液体介质(例如水)、化学助剂(例如表面活性剂)、空气源和机械能是工业生产中产生泡沫的主要原因。

消泡剂的开发是为了消除工业生产中产生的不必要的泡沫。消泡剂按活性成分分类,可分为非硅消泡剂和有机硅消泡剂两大类,常见的非硅消泡剂是以矿物油、聚醚、酰胺或脂肪醇为活性物,有机硅消泡剂是以聚硅氧烷为活性物。

专利cn100531850c介绍的消泡剂由有机烃、白炭黑/ebs、硅聚醚和乳化剂组成,消抑泡性能得到改善,能在造纸抄纸和涂布、电路板显影、金属清洗等工序中应用。专利cn101991975b提供了一种矿物油消泡剂,由矿物油、脂肪酸金属皂、脂肪酸酰胺、白炭黑、消泡助剂和乳化剂组成,在造纸、水处理等过程中有较好的消抑泡效果。以上专利中涉及的消泡剂同属于矿物油类消泡剂,即使用矿物油为载体的消泡剂,矿物油这类烃油物质遇到高温时会产生四氯二苯并-p-二恶英(tcdd)有害物质,对环境及人体健康造成伤害,而且在富含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体系中抑制泡沫的能力欠缺。

烷基亚酰胺作为矿物油类消泡剂的主要活性物质,常用的是ebs,其他二酰胺或者二酰胺的混合物也可用于此类消泡剂中。专利申请cn101362063a介绍了一种由植物油、ebs和其他类型的酰胺组成的消泡剂,主要用于纺织印染行业。专利cn102976429b介绍的一种用于水处理的消泡剂主要由ebs、液体石蜡、机油、煤油、二甲基硅油、白炭黑组成。在使用过程中,此类矿物油消泡剂中的ebs由于具有较强的疏水性而比较容易沉积,从而影响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专利cn103603215a介绍了一种纺织印染用有机硅消泡剂,在有机锡催化剂存在的情况下,由硅脂和聚醚改性聚硅氧烷发生反应制得。专利cn102002242b介绍的有机硅乳液消泡剂由聚有机硅氧烷组合物、脂肪醇聚醚、乳化剂、聚醚改性聚硅氧烷及水组成,适用于造纸、纺织等行业。上述专利中所介绍的消泡剂均采用硅脂作为消泡活性物质,但是,由于硅脂的特性,在消泡剂使用过程中硅脂会逐渐析出,在消泡剂长时间累积的情况下,硅脂也会随之大量析出,一方面会影响产品质量,另一方面会沉积在设备上难以清洗甚至造成设备堵塞。因此,虽然硅脂被普遍认为具备消泡快速以及抑泡持久的特性,但是很多工业生产中避免使用含有硅脂的消泡剂产品。

因此,对不含烃油、ebs或者硅脂的消泡剂的需求越来越多。专利cn101638871b介绍的一种消泡剂由脂肪酸甲酯衍生物、聚醚、天然油脂组成,适用于造纸湿部工序、造纸废水处理及其他一些水相泡沫的消除。专利cn102126763a介绍了一种由聚醚和低碳醇组成的消泡剂,主要用于垃圾渗透液处理。上述专利不使用矿物油,避免了矿物油对环境的伤害,但是以聚醚或脂肪醇为主要活性物的非硅消泡剂在富含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体系中的消抑泡性能表现不尽如人意,抑制泡沫的能力仍不能满足工业生产需求。所以研究者们一方面在现有类型的消泡剂基础上进行改进来减轻上述问题,一方面开发新型的消泡剂从根本上来解决上述问题,丙烯酸酯类消泡剂是一个研究热点。

专利us5152925a介绍的是以一种丙烯酸树脂作为主要消泡活性物质的消泡剂,其中丙烯酸酯聚合物主要以含有羟基的丙烯酸单体在有机稀释剂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didp)中制备的丙烯酸树脂作为主要活性物质,应用于粗浆洗涤和其他造纸工序。专利cn102428142b中同样提到以丙烯酸酯聚合物作为主要活性物质制备消泡剂,其中丙烯酸酯聚合物由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羟烷基酯以及丙烯酸等单体在有机稀释剂己二酸二异辛酯(dioa)中制备,将制备的丙烯酸酯聚合物作为消泡剂的主要活性成分,并和白炭黑、烷基硅油等消泡助剂复配,应用于石油工业、水处理、颜料和涂料、食品和饮料加工、采矿业、纺织业、农业和造纸等行业。此类消泡剂的出现可以解决环境伤害问题和硅析出残留问题,但是目前技术制备的消泡剂消抑泡性能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因此,提高丙烯酸酯聚合物消泡剂的消抑泡性能将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介绍了一种以丙烯酸酯聚合物为主要活性物的消泡剂组合物,该消泡剂组合物具有在起泡体系优异的消抑泡性能,和良好的相容性。本发明消泡剂组合物通过溶液聚合法合成,具体制备方法为:1)混合单体丙烯酸酯和/或甲基丙烯酸酯a、功能单体烯烃o和交联剂c、第一部分引发剂i,得到混合物h;2)混合有机溶剂s、疏水颗粒p和第二部分引发剂i,通过高速分散使疏水颗粒均匀分散于溶剂中,升温至60~100℃,然后在正常搅拌下滴加混合物h;3)滴加反应结束后,继续保温反应0.5~2h,得到消泡剂组合物d。以主要单体丙烯酸酯和/或甲基丙烯酸酯为主体制备的丙烯酸酯聚合物,与起泡体系具备较好的相容性;功能单体烯烃的引入,提高丙烯酸酯聚合物的疏水性能,从而增强消泡剂组合物消抑泡性能;功能单体交联剂的引入,使丙烯酸酯聚合物形成网状结构,提高了所制备消泡剂组合物的抑泡性能;有机溶剂的引入一方面使共聚反应更均匀,同时提高消泡剂组合物在起泡体系的铺展和分散速度,从而提高其消抑泡性能;疏水颗粒的引入,提高消泡剂组合物的破泡速率,从而提高其瞬间消泡性能。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消泡剂组合物,包括丙烯酸酯和或甲基丙烯酸酯单体a、烯烃类单体o、交联剂单体c、引发剂i、有机溶剂s、疏水颗粒p;所述丙烯酸酯和或甲基丙烯酸酯单体a的用量占消泡剂组合物总质量的30~60%,所述烯烃类单体o的用量占消泡剂组合物总质量的0.5~5%,所述交联剂单体c的用量占消泡剂组合物总质量的0.5~5%,所述有机溶剂的用量占消泡剂组合物总质量的30~60%,所述引发剂i的用量占消泡剂组合物总质量的0.2~1%,所述的疏水颗粒p的用量占消泡剂组合物总质量的2~8%。

优选的,所述丙烯酸酯和或甲基丙烯酸酯单体a的用量占消泡剂组合物总质量的40~50%,所述烯烃类单体o的用量占消泡剂组合物总质量的2~4%,所述交联剂单体c的用量占消泡剂组合物总质量的2~4%,所述引发剂i的用量占消泡剂组合物总质量的0.4~0.8%,所述有机溶剂的用量占消泡剂组合物总质量的40~50%,所述的疏水颗粒p的用量占消泡剂组合物总质量的4~6%。

本发明所述的丙消泡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至少一种主要单体丙烯酸酯和/或甲基丙烯酸酯a、功能单体烯烃o和交联剂c以及一半的引发剂i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h,混合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普通搅拌、磁力搅拌、超声波分散、高速分散;

2)将溶剂s、疏水颗粒p和剩余的一半引发剂i加入到反应釜中搅拌均匀,搅拌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普通搅拌、磁力搅拌、超声波分散、高速分散,升温至60~100℃,然后在搅拌状态下滴加混合物h,控制滴加时间在3-8h;滴加期间通过循环水或者冰浴的方法保证温度控制在60~100℃;

3)滴加反应结束后,继续保温反应0.5~2h,得到消泡剂组合物d。

a.主要单体

所述的主要单体是指一个分子中只含有一个乙烯基的非离子型的且能形成可溶于有机溶剂的聚合物的单体,这些单体可以单个或多个混合使用;选自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羟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羟烷基酯、具体有但不局限于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十二酯、丙烯酸十八酯、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十二酯、甲基丙烯酸十八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酸羟丁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

优选的,所述的主要单体为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丙烯酸正丁酯、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甲基丙烯酸十八酯。

o.功能单体烯烃

所述烯烃为直链的α-烯烃、α-芳香族烯烃或分支型α-烯烃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包括α-辛烯、α-癸烯、α-十二烯、α-十四烯、α-十六烯、α-十八烯、α-二十烯、c20~c24的直链α-烯烃混合物、c24~c28的直链α-烯烃混合物、α-三十烯、α-甲基苯乙烯、α-苯乙烯,可单独使用,也可任意比例混合使用。

优选的,所述烯烃为α-十二烯、α-十四烯、α-十六烯、α-十八烯、α-甲基苯乙烯、α-苯乙烯。

c.功能单体交联剂

所述的功能单体交联剂指的是一个分子中至少含有两个及以上乙烯基的能形成可溶于有机溶剂的聚合物的单体;选自甲基丙烯酸烯丙酯、甲基丙烯酸多元醇酯类(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一缩二乙二醇酯、二甲基丙烯酸-1,3-丁二醇酯)、双乙烯基苯、双端乙烯基封端聚硅氧烷、四乙烯基四甲基环四硅氧烷、乙烯基mq硅树脂,可单独使用,也可任意比例混合使用。

优选的,所述功能单体交联剂为甲基丙烯酸烯丙酯、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双端乙烯基封端聚硅氧烷、乙烯基mq硅树脂。

i.引发剂

用于本发明的生成自由基的引发剂实例选自,但不限于2,2’-偶氮双(2-甲基丙腈)、2,2’-偶氮双(2,4-二甲基戊腈)、2,2’-偶氮双(2-甲基丁腈)、过氧化苯甲酰;或者,也可以使用氧化还原引发剂系统,例如溴酸盐/硫化物或过硫酸盐/亚铁体系。优选的,所述的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酰。

s.有机溶剂

用于本发明的合适的有机溶剂的实例可选自,但不限于邻苯二甲酸二异癸酯、己二酸二异辛酯、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己二酸二辛酯、2-乙基-1-己醇、异辛醇、聚乙二醇、聚丙二醇、聚丁二醇、液体聚丁烯、液体聚异丁烯、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聚醚酯、聚醚胺,可单独使用或混合使用;优选的,所述的有机溶剂为聚丙二醇(分子量200-2000)、脂肪醇聚氧乙烯醚。

p.疏水颗粒

所述的疏水粒子为无机疏水粒子,具体的实例有,但不限于脂肪酸镁盐、脂肪酸钙盐、脂肪酸铝盐、脂肪酸锌盐、颗粒聚异丁烯、颗粒聚甲基丙烯酸树脂、颗粒聚丙烯酸树脂、颗粒有机硅树脂、白炭黑,可单独使用或混合使用;优选的,所述的疏水粒子为颗粒聚异丁烯、颗粒聚甲基丙烯酸树脂、颗粒聚丙烯酸树脂、颗粒有机硅树脂、白炭黑。

本发明所述的消泡剂组合物在富含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体系中消泡、抑泡的应用,如在造纸、水处理、纺织等行业消泡、抑泡的应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介绍了一种以丙烯酸酯聚合物为主要活性物的消泡剂组合物,该消泡剂组合物具有在起泡体系优异的消抑泡性能,和良好的相容性。本发明消泡剂组合物通过溶液聚合法合成,通过混合所有单体与一半引发剂,向混有另一半引发剂的溶剂中滴加反应制备。以主要单体丙烯酸酯和/或甲基丙烯酸酯为主体制备的丙烯酸酯聚合物,与起泡体系具备较好的相容性;功能单体烯烃的引入,提高丙烯酸酯聚合物的疏水性能,从而增强消泡剂组合物消抑泡性能;功能单体交联剂的引入,使丙烯酸酯聚合物形成网状结构,提高了所制备消泡剂组合物的抑泡性能;有机溶剂的引入一方面使共聚反应更均匀,同时提高消泡剂组合物在起泡体系的铺展和分散速度,从而提高其消抑泡性能;疏水颗粒的引入,提高消泡剂组合物的破泡速率,从而提高其瞬间消泡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将40g丙烯酸羟乙酯、4gα-十二烯、4g甲基丙烯酸烯丙酯以及0.2g过氧化苯甲酰用普通搅拌的方法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h1;

2)将47.6g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4g颗粒聚异丁烯和0.2g过氧化苯甲酰加入到反应釜中用普通搅拌的方式搅拌均匀,升温至60℃,然后在搅拌状态下滴加混合物h1,控制滴加时间在3h;滴加期间通过循环水的方法保证温度控制在60℃;

3)滴加反应结束后,继续保温反应0.5h,得到消泡剂组合物d1。

实施例2

1)将50g丙烯酸正丁酯、2gα-甲基苯乙烯、2g双端乙烯基封端聚硅氧烷以及0.4g过氧化苯甲酰用高速分散的方法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h2;

2)将40g的聚丙二醇200、5.2g颗粒聚甲基丙烯酸树脂和0.4g过氧化苯甲酰加入到反应釜中用高速分散的方式搅拌均匀,升温至100℃,然后在搅拌状态下滴加混合物h2,控制滴加时间在8h;滴加期间通过冷却水的方法保证温度控制在100℃;

3)滴加反应结束后,继续保温反应2h,得到消泡剂组合物d2。

实施例3

1)将40g甲基丙烯酸异辛酯、2.4gα-十八烯、3.0g乙烯基mq硅树脂以及0.3g过氧化苯甲酰用磁力搅拌的方法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h3;

2)将50g的聚丙二醇600、4g白炭黑和0.3g过氧化苯甲酰加入到反应釜中用磁力搅拌的方式搅拌均匀,升温至80℃,然后在搅拌状态下滴加混合物h3,控制滴加时间在6h;滴加期间通过冷却水的方法保证温度控制在80℃;

3)滴加反应结束后,继续保温反应1h,得到消泡剂组合物d3。

实施例4

1)将45g甲基丙烯酸十八酯、3.0gα-十六烯、3.5g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以及0.25g过氧化苯甲酰用超声波分散的方法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h4;

2)将42g的聚丙二醇2000、6g颗粒有机硅树脂和0.25g过氧化苯甲酰加入到反应釜中用超声波分散的方式搅拌均匀,升温至90℃,然后在搅拌状态下滴加混合物h4,控制滴加时间在4h;滴加期间通过循环水的方法保证温度控制在90℃;

3)滴加反应结束后,继续保温反应1.5h,得到消泡剂组合物d4。

实施例5

1)将20g丙烯酸羟乙酯、20g丙烯酸异辛酯、4gα-十四烯、4g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以及0.2g过氧化苯甲酰用磁力搅拌的方法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h5;

2)将47.6g的聚丙二醇800、4g颗粒聚丙烯酸树脂和0.2g过氧化苯甲酰加入到反应釜中用磁力搅拌的方式搅拌均匀,升温至60℃,然后在搅拌状态下滴加混合物h5,控制滴加时间在3h;滴加期间通过循环水的方法保证温度控制在60℃;

3)滴加反应结束后,继续保温反应0.5h,得到消泡剂组合物d5。

实施例6

1)将50g甲基丙烯酸乙基己酯、1gα-十二烯、1gα-苯乙烯、2g双端乙烯基封端聚硅氧烷以及0.4g过氧化苯甲酰用高速分散的方法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h6;

2)将40g的聚丙二醇1500、5.2g颗粒聚甲基丙烯酸树脂和0.4g过氧化苯甲酰加入到反应釜中用高速分散的方式搅拌均匀,升温至100℃,然后在搅拌状态下滴加混合物h6,控制滴加时间在2h;滴加期间通过冷却水的方法保证温度控制在100℃;

3)滴加反应结束后,继续保温反应2h,得到消泡剂组合物d6。

实施例7

1)将10g丙烯酸正丁酯、10g丙烯酸异辛酯、20g丙烯酸乙基己酯、2.4gα-十二烯、1.5g甲基丙烯酸烯丙酯、1.5g乙烯基mq硅树脂以及0.3g过氧化苯甲酰用普通搅拌的方法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h7;

2)将50g的聚丙二醇600、4g白炭黑和0.3g过氧化苯甲酰加入到反应釜中用普通搅拌的方式搅拌均匀,升温至80℃,然后在搅拌状态下滴加混合物h7,控制滴加时间在6h;滴加期间通过冷却水的方法保证温度控制在80℃;

3)滴加反应结束后,继续保温反应1h,得到消泡剂组合物d7。

实施例8

1)将45g甲基丙烯酸月桂酯、3.0gα-十六烯、3.5g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以及0.25g过氧化苯甲酰用高速分散的方法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h8;

2)将22g的聚丙二醇600、20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3g白炭黑、3g颗粒有机硅树脂以及0.25g过氧化苯甲酰加入到反应釜中用高速分散的方式搅拌均匀,升温至90℃,然后在搅拌状态下滴加混合物h8,控制滴加时间在4h;滴加期间通过循环水的方法保证温度控制在90℃;

3)滴加反应结束后,继续保温反应1.5h,得到消泡剂组合物d8。

实施例9

1)将40g丙烯酸甲酯、4gα-十二烯、4g甲基丙烯酸烯丙酯以及0.2g过氧化苯甲酰用普通搅拌的方法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h9;

2)将47.6g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4g颗粒聚异丁烯和0.2g过氧化苯甲酰加入到反应釜中用普通搅拌的方式搅拌均匀,升温至60℃,然后在搅拌状态下滴加混合物h9,控制滴加时间在3h;滴加期间通过循环水的方法保证温度控制在60℃;

3)滴加反应结束后,继续保温反应0.5h,得到消泡剂组合物d9。

实施例10

1)将25g甲基丙烯酸丁酯、25g丙烯酸羟丁酯、2gα-甲基苯乙烯、2g双端乙烯基封端聚硅氧烷以及0.4g过氧化苯甲酰用高速分散的方法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h10;

2)将40g的聚丙二醇200、5.2g颗粒聚甲基丙烯酸树脂和0.4g过氧化苯甲酰加入到反应釜中用高速分散的方式搅拌均匀,升温至100℃,然后在搅拌状态下滴加混合物h10,控制滴加时间在8h;滴加期间通过冷却水的方法保证温度控制在100℃;

3)滴加反应结束后,继续保温反应2h,得到消泡剂组合物d10。

实施例11

1)将40g甲基丙烯酸异辛酯、2.4gα-辛烯、3.0g乙烯基mq硅树脂以及0.3g过氧化苯甲酰用磁力搅拌的方法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h11;

2)将50g的聚丙二醇600、4g白炭黑和0.3g过氧化苯甲酰加入到反应釜中用磁力搅拌的方式搅拌均匀,升温至80℃,然后在搅拌状态下滴加混合物h11,控制滴加时间在6h;滴加期间通过冷却水的方法保证温度控制在80℃;

3)滴加反应结束后,继续保温反应1h,得到消泡剂组合物d11。

实施例12

1)将45g甲基丙烯酸十八酯、1.5gα-辛烯、1.5gα-二十烯、3.5g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以及0.25g过氧化苯甲酰用超声波分散的方法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h12;

2)将42g的聚丙二醇2000、6g颗粒有机硅树脂和0.25g过氧化苯甲酰加入到反应釜中用超声波分散的方式搅拌均匀,升温至90℃,然后在搅拌状态下滴加混合物h4,控制滴加时间在4h;滴加期间通过循环水的方法保证温度控制在90℃;

3)滴加反应结束后,继续保温反应1.5h,得到消泡剂组合物d12。

实施例13

1)将20g丙烯酸羟乙酯、20g丙烯酸异辛酯、4gα-十四烯、4g四乙烯基四甲基环四硅氧烷以及0.2g过氧化苯甲酰用磁力搅拌的方法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h13;

2)将47.6g的聚丙二醇800、4g颗粒聚丙烯酸树脂和0.2g过氧化苯甲酰加入到反应釜中用磁力搅拌的方式搅拌均匀,升温至60℃,然后在搅拌状态下滴加混合物h5,控制滴加时间在3h;滴加期间通过循环水的方法保证温度控制在60℃;

3)滴加反应结束后,继续保温反应0.5h,得到消泡剂组合物d13。

实施例14

1)将50g甲基丙烯酸乙基己酯、1gα-十二烯、1gα-苯乙烯、1g二甲基丙烯酸-1,3-丁二醇酯、1g二甲基丙烯酸一缩二乙二醇酯以及0.4g过氧化苯甲酰用高速分散的方法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h14;

2)将40g的聚丙二醇1500、5.2g颗粒聚甲基丙烯酸树脂和0.4g过氧化苯甲酰加入到反应釜中用高速分散的方式搅拌均匀,升温至100℃,然后在搅拌状态下滴加混合物h6,控制滴加时间在2h;滴加期间通过冷却水的方法保证温度控制在100℃;

3)滴加反应结束后,继续保温反应2h,得到消泡剂组合物d14。

实施例15

1)将10g丙烯酸正丁酯、10g丙烯酸异辛酯、20g丙烯酸乙基己酯、2.4gα-十二烯、1.5g甲基丙烯酸烯丙酯、1.5g乙烯基mq硅树脂以及0.3g过氧化苯甲酰用普通搅拌的方法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h7;

2)将50g的液体聚异丁烯、4g白炭黑和0.3g过氧化苯甲酰加入到反应釜中用普通搅拌的方式搅拌均匀,升温至80℃,然后在搅拌状态下滴加混合物h7,控制滴加时间在6h;滴加期间通过冷却水的方法保证温度控制在80℃;

3)滴加反应结束后,继续保温反应1h,得到消泡剂组合物d15。

实施例16

1)将45g甲基丙烯酸月桂酯、3.0gα-十六烯、3.5g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以及0.25g过氧化苯甲酰用高速分散的方法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h8;

2)将22g的己二酸二异辛酯、20g异辛醇、3g白炭黑、3g颗粒有机硅树脂以及0.25g过氧化苯甲酰加入到反应釜中用高速分散的方式搅拌均匀,升温至90℃,然后在搅拌状态下滴加混合物h8,控制滴加时间在4h;滴加期间通过循环水的方法保证温度控制在90℃;

3)滴加反应结束后,继续保温反应1.5h,得到消泡剂组合物d16。

实施例17

1)将40g丙烯酸羟乙酯、4gα-十二烯、4g甲基丙烯酸烯丙酯以及0.2g过氧化苯甲酰用普通搅拌的方法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h1;

2)将47.6g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4g硬脂酸镁和0.2g过氧化苯甲酰加入到反应釜中用普通搅拌的方式搅拌均匀,升温至60℃,然后在搅拌状态下滴加混合物h1,控制滴加时间在3h;滴加期间通过循环水的方法保证温度控制在60℃;

3)滴加反应结束后,继续保温反应0.5h,得到消泡剂组合物d17。

实施例18

1)将50g丙烯酸正丁酯、2gα-甲基苯乙烯、2g双端乙烯基封端聚硅氧烷以及0.4g过氧化苯甲酰用高速分散的方法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h2;

2)将40g的聚丙二醇200、3.2g硬脂酸铝、2g硬脂酸镁和0.4g过氧化苯甲酰加入到反应釜中用高速分散的方式搅拌均匀,升温至100℃,然后在搅拌状态下滴加混合物h2,控制滴加时间在8h;滴加期间通过冷却水的方法保证温度控制在100℃;

3)滴加反应结束后,继续保温反应2h,得到消泡剂组合物d18。

实施例19(对应实3)

1)将40g甲基丙烯酸异辛酯、2.4gα-十八烯、3.0g乙烯基mq硅树脂以及0.3g的2,2’-偶氮双(2-甲基丙腈)用磁力搅拌的方法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h15;

2)将50g的聚丙二醇600、4g白炭黑和0.3g的2,2’-偶氮双(2-甲基丙腈)加入到反应釜中用磁力搅拌的方式搅拌均匀,升温至80℃,然后在搅拌状态下滴加混合物h3,控制滴加时间在6h;滴加期间通过冷却水的方法保证温度控制在80℃;

3)滴加反应结束后,继续保温反应1h,得到消泡剂组合物d19。

对比例1

1)将44g丙烯酸羟乙酯、4gα-十二烯以及0.2g过氧化苯甲酰用普通搅拌的方法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h16;

2)将47.6g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4g颗粒聚异丁烯和0.2g过氧化苯甲酰加入到反应釜中用普通搅拌的方式搅拌均匀,升温至60℃,然后在搅拌状态下滴加混合物h16,控制滴加时间在3h;滴加期间通过循环水的方法保证温度控制在60℃;

3)滴加反应结束后,继续保温反应0.5h,得到消泡剂组合物d20。

对比例2

将50g丙烯酸正丁酯、2gα-甲基苯乙烯、2g双端乙烯基封端聚硅氧烷、40g的聚丙二醇200、5.2g颗粒聚甲基丙烯酸树脂加入到反应釜中用高速分散的方式搅拌均匀,升温至100℃,然后在搅拌状态下滴加0.8g过氧化苯甲酰,控制滴加时间在0.5h;滴加期间通过冷却水的方法保证温度控制在100℃;滴加反应结束后,继续保温反应2h,得到消泡剂组合物d21。

对比例3

1)将42.4g甲基丙烯酸异辛酯、3.0g乙烯基mq硅树脂以及0.3g过氧化苯甲酰用磁力搅拌的方法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h17;

2)将50g的聚丙二醇600、4g白炭黑和0.3g过氧化苯甲酰加入到反应釜中用磁力搅拌的方式搅拌均匀,升温至80℃,然后在搅拌状态下滴加混合物h3,控制滴加时间在6h;滴加期间通过冷却水的方法保证温度控制在80℃;

3)滴加反应结束后,继续保温反应1h,得到消泡剂组合物d22。

对比例4

1)将65g甲基丙烯酸十八酯、10gα-十六烯、13.5g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以及0.25g过氧化苯甲酰用超声波分散的方法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h18;

2)将6g颗粒有机硅树脂和0.25g过氧化苯甲酰加入到反应釜中用超声波分散的方式搅拌均匀,升温至90℃,然后在搅拌状态下滴加混合物h18,控制滴加时间在4h;滴加期间通过循环水的方法保证温度控制在90℃;

3)滴加反应结束后,继续保温反应1.5h,得到消泡剂组合物d23。

对比例5

1)将20g丙烯酸羟乙酯、20g丙烯酸异辛酯、4gα-十四烯、8g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以及0.2g过氧化苯甲酰用磁力搅拌的方法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h5;

2)将47.6g的聚丙二醇800和0.2g过氧化苯甲酰加入到反应釜中用磁力搅拌的方式搅拌均匀,升温至60℃,然后在搅拌状态下滴加混合物h5,控制滴加时间在3h;滴加期间通过循环水的方法保证温度控制在60℃;

3)滴加反应结束后,继续保温反应0.5h,得到消泡剂组合物d24。

消抑泡的性能测试

测试方法

向带有刻度0~500ml、且内径为5cm的玻璃管的循环鼓泡仪中,加入600ml造纸制浆黑液,使其液面到达最低刻度“0ml”处,然后设定温度为80℃,流量为6l/min,电压220v,然后打开温控开关,将造纸制浆黑液加热至设定温度后开启循环泵,开始冲击起泡,待泡沫升到350ml处,加入0.2ml的消泡剂,记录泡沫高度随时间的变化。泡沫达到最低刻度的时间越短,且达到的刻度越低,说明消泡剂的瞬间消泡性能越好;在泡沫重新达到350ml处经过的时间越长,说明消泡剂的抑泡性能越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