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型活性抗原原料专用粉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37054发布日期:2019-10-09 05:51阅读:412来源:国知局
低温型活性抗原原料专用粉碎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实验器材,尤其是涉及一种低温型活性抗原原料专用粉碎机。



背景技术:

天然抗原蛋白主要来源于动植物组织或微生物培养液,因而实验过程中通常将动植物组织预先粉碎后再提取抗原蛋白。现有一般直接将动植物组织置于粉碎机或料理机内粉碎,但是粉碎机的刀组和转轴在工作时容易因摩擦而生热,刀组局部高温将导致与刀组接触的蛋白质变性,降低蛋白质提取率;并且由于长时间粉碎会导致大部分蛋白质变性失活,因而实际操作中通常采用多次少量的粉碎方法进行粉碎,粉碎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粉碎量大且具有冷却作用的低温型活性抗原原料专用粉碎机,将抗原原材料粉碎的同时保证抗原的活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低温型活性抗原原料专用粉碎机,包括分体式粉碎机本体,所述分体式粉碎机本体包括内置有电机的固定座和卡装在所述固定座上的杯体,所述杯体内转动设置有由所述电机驱动的刀组,所述杯体包括间隙设置的内粉碎杯和外冷却杯,所述内粉碎杯的底座卡装在所述固定座顶部的凹槽内,所述刀组套装在所述底座上的转轴上,刀组通过固定销与所述转轴连为一体;所述外冷却杯顶部向上延伸至内粉碎杯的出料尖嘴处,外冷却杯的下部内收形成用于连接内粉碎杯的连接段,所述连接段与内粉碎杯螺接为一体,连接段上连通设置有带有节流阀的管接头;外冷却杯上开口的一侧设置有进料尖嘴,外冷却杯的上开口处插装有呈环状结构的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上表面设置有拉环;外冷却杯内填充有冷却介质。

所述冷却介质为碎冰。

所述外冷却杯上设置有把手。

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结构简单,粉碎量大,且具有冷却作用,能够对粉碎机内的原料冷却处理,保证抗原的活性。具体地,将原料加入到内粉碎杯内粉碎,粉碎过程中外冷却杯内的碎冰对内粉碎杯内的原料进行冷却,保证抗原的活性;内粉碎杯和外冷却杯螺纹连接,便于拆装、清洗;密封盖能够拆装,便于添加碎冰等冷却介质,还能防止粉碎过程中碎冰及碎冰融化的水从外冷却杯上开口飞出,保证实验环境;还能避免向外倒料时将冰屑倒入原料盛装容器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低温型活性抗原原料专用粉碎机,包括分体式粉碎机本体,所述分体式粉碎机本体包括内置有电机的固定座1和卡装在所述固定座1上的杯体,所述杯体包括间隙设置的内粉碎杯3和外冷却杯4,所述内粉碎杯3的底座3.1卡装在所述固定座1顶部的凹槽内,内粉碎杯3的底座3.1上转动设置有由电机驱动的转轴3.2,转轴3.2上套装有由三个刀片组成的刀组2,为防止刀组2脱落,刀组2通过固定销与所述转轴3.2连为一体,电机通过转轴3.2带动刀组2转动,将原料破碎,实验时可根据实际需要更换不同规格的刀组2;所述外冷却杯4顶部向上延伸至内粉碎杯3的出料尖嘴3.3处,可对内粉碎杯3的原料整体冷却,确保内粉碎杯3内盛装较多的原料;外冷却杯4的下部内收形成用于连接内粉碎杯3的连接段4.1,所述连接段4.1与内粉碎杯3螺接为一体,拆装方便,便于清洗;连接段4.1上连通设置有带有节流阀4.2的管接头4.3,顺利排出碎冰融化后的水;外冷却杯4上开口的一侧设置有进料尖嘴4.4,便于加入碎冰;外冷却杯4的上开口处插装有呈环状结构的密封盖4.5,所述密封盖4.5的上表面设置有拉环,防止冰屑及水飞溅,保证实验环境;外冷却杯4内填充有碎冰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具有冷却作用的冷却介质,对内粉碎杯3内的原料进行冷却,保证抗原的活性;所述外冷却杯4上设置有把手4.6,便于取放杯体。

为便于观察内粉碎杯3内原料的粉碎情况,内粉碎杯3和外冷却杯4均采用透明材质制成,如PP或PPSU等。

使用时,打开内粉碎杯3的顶盖,向内粉碎杯3内加入待粉碎的抗原原料,然后再将顶盖盖设在内粉碎杯3上;通过拉环将密封盖4.5向上拉出,通过进料尖嘴4.4向外冷却杯4内加入冰屑,冰屑添加完成后盖上密封盖4.5,启动电机对抗原原料进行粉碎,粉碎完成后将杯体取出,冰屑融化的水通过管接头4.3上的排水管流入指定废水池,直至水完全流出后将内粉碎杯3内的原料倒入指定的盛装容器内,原料转移完全后打开密封盖4.5,将剩余的碎冰倒入指定位置,然后将杯体拆卸、清洗、烘干备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