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砂磨机冷却降温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08118发布日期:2019-11-12 22:58阅读:575来源:国知局
一种砂磨机冷却降温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涂料加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砂磨机冷却降温系统。



背景技术:

砂磨机又称珠磨机,主要用于化工液体产品的湿法研磨,根据使用性能大体可分为卧式砂磨机、篮式砂磨机、立式砂磨机等。主要由机体、磨筒、砂磨盘(拨杆)、研磨介质、电机和送料泵组成,进料的快慢由进料泵控制。该设备的研磨介质一般分为氧化锆珠,玻璃珠、硅酸锆珠等。

卧式砂磨机是利用料泵将经过搅拌机预分散润湿处理后的物料输入筒体内,物料和筒体内的研磨介质一起被高速旋转的砂磨盘搅动,从而使物料中的固体微粒和研磨介质相互间产生更加强烈的碰撞、摩擦、剪切作用,达到加快磨细微粒和分散聚集体的目的。研磨分散后的物料经过动态分离器分离研磨介质,从出料管流出。

砂磨盘在高速运转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通过向设置在研磨筒体内部的冷却水套和外部水管内加冷却水,对磨筒及其内部进行冷却降温。砂磨机在长时间停车时,需要将磨筒水套内的冷却水排放出来,避免磨筒被锈蚀,但是在排放冷却水时,很难将冷却水排放干净,会在磨筒底部形成残留水,特别是在我国北方地区的冬季,残留水会凝结成冰,从而堵塞冷却降温系统,影响砂磨机的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砂磨机冷却降温系统,能够充分排干磨筒水套内的冷却水,避免形成残留水而锈蚀磨筒。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砂磨机冷却降温系统,包括设置在机体上的磨筒,所述磨筒的筒壁内设置有磨筒水套,所述磨筒水套的上侧设置有出水口并连接有出水管,所述磨筒水套的下侧设置有进水口并连接有进水管,所述出水管上设置有集流阀,所述出水管在集流阀远离出水口的一侧连接有手动阀,所述集流阀和手动阀之间设置三通管并在三通管另一接头连接有进气阀,所述进气阀上连接有向出水管内反向通气的气压管,气压管外接有气压泵。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砂磨机冷却系统在工作时,通过进水管向磨筒水套内输入冷却水,冷却水将磨筒内的热量带走,并从出水管排出,当砂磨机长时间停机时,将磨筒水套内的冷却水排出,关闭手动阀,打开进气阀,气压泵通过气压管向出水管内通入气压,气流在冷却系统内反向流动,气流从出水口进并从进水口出,将磨筒水套内残留的冷却水压入到进水口中,并进入到进水管中排出,从而清空磨筒水套。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集流阀可拆卸固定在所述机体的底座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集流阀设置在机体的底座上,使冷却水能够从磨筒水套内向下流出,加快冷却水的流出和排放,集流阀可拆卸固定,能够调整安装位置,方便集中对出水管进行管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水口设置有三个,分别设置在磨筒水套上侧的两端和中间位置,通过三个所述出水管连接在集流阀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前中后三个出水口,能够加快冷却水的流动和排出,提高冷却效果,同时使冷却水能够均匀排出,避免部分位置冷却水在磨筒水套内滞留过久而影响冷却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进水口设置有三个,分别设置在磨筒水套下侧的两端和中间位置,通过三个所述进水管连接有分流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水口设置三个,并与出水口数量相对应,使磨筒水套内的冷却水进出平衡,并且通过分流阀进行分流,保证磨筒水套内前中后三个位置的供水量均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流阀可拆卸固定在所述机体的底座上,并与所述集流阀并排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集流阀与分流阀并排设置在机体的底座上,二者集中安装,方便进行操作控制冷却系统的工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分流阀上设置有排气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流从出水口进并从进水口出,将磨筒水套内残留的冷却水压入到进水口中,并进入到进水管中和分流阀中,排气阀的设置,方便进水管中气压的排出,加快残留水的流动排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磨筒水套的两侧壁上设置有挡流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磨筒水套内设置挡流装置,能够减缓冷却水在磨筒水套内的流动时间和距离,增加对磨筒内壁热量的吸收,提高冷却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流装置采用固定在磨筒水套的两侧壁之间的挡流板,所述挡流板上均匀分布有通水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挡料板减缓水流的流速,通过通水孔使冷却水流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流装置采用上下交错设置在磨筒水套的两侧壁上的折流板,所述折流板沿磨筒水套的轴向设置,并抵接在磨筒水套的两端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折流板增加了冷却水在磨筒水套中的流动路径和流动时间,提高了冷却系统的冷却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砂磨机的冷却系统中增加气流系统,当冷却系统中冷却水排出之后,向冷却系统中增加反向气流,能够将磨筒水套中的残留水通过进水口排放出去,在寒冷的天气,避免砂磨机内出现冰冻的情况。

2、在气流系统中设置进气阀和排气阀,使冷却系统中的冷却水不会受到气流系统的影响而发生泄漏,同时在进行冷却系统通气时,通过排气阀放气,能够加快残留水的流动排出,同时降低磨筒内的压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砂磨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砂磨机磨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磨筒水套内挡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磨筒水套内挡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体;11、底座;2、磨筒;21、磨筒水套;211、挡流板;212、通水孔;213、折流板;22、出水口;23、出水管;24、进水口;25、进水管;26、集流阀;27、手动阀;28、进气阀;29、分流阀;291、排气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2,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砂磨机冷却降温系统,包括设置在机体1上的磨筒2,机体1的底座11一端设置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上连接有砂磨盘,磨筒2套设在砂磨盘上,磨筒2的一端设置进料通道,另一端设置出料通道,磨筒水套21的两侧壁上设置有挡流装置。

磨筒2中间中空,其筒壁内设置有呈圆筒形的磨筒水套21,磨筒水套21的两端封闭;磨筒水套21的上侧设置有出水口22,出水口22向上穿过磨筒2的筒壁,并连接有出水管23,出水管23采用柔性的塑料管,并且出水管23上连接有集流阀26,集流阀26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在机体1的底座11上,多根出水管23连接到集流阀26上,然后通过集流阀26再连接到水箱中;磨筒水套21的下侧设置有进水口24,进水口24向下穿过磨筒2的筒壁,并连接有进水管25,进水管25也采用柔性的塑料管,进水管25上还连接有分流阀29,分流阀29也通过螺栓可拆卸固定在机体1的底座11上,并与集流阀26并排设置,分流阀29的输入端连接有水泵,输出端分散出多个进水管25;磨筒2内通过磨筒水套21、出水管23和进水管25形成一套冷却降温系统。

出水管23上在集流阀26远离出水口22的一侧连接有手动阀27,通过手动阀27控制出水管23的开闭,集流阀26和手动阀27之间设置有三通管,并在三通管另一接头上连接有进气阀28,进气阀28上连接有气压管,气压管的端部连接有外接气泵。当砂磨机长时间停机时,将磨筒水套21内的冷却水排出,关闭手动阀27,打开进气阀28,气压泵通过气压管向出水管23内通入气压,气流在冷却系统内反向流动进入到磨筒水套21中,气流从出水口22进并从进水口24出,将磨筒水套21内残留的冷却水压入到进水口24中,并进入到进水管25中排出。分流阀29上设置有排气阀291,排气阀291的设置,方便进水管24中气压的排出,加快残留水的流动排出。

参照图1,出水口22设置有三个,分别设置在磨筒水套21上侧的两端和中间位置,并且相邻的出水口22间隔距离相同,通过三个出水管23连接在集流阀24上,使三个出水管23处的冷却水均匀排出。进水口24的数量也设置成三个,分别设置在磨筒水套21下侧的两端和中间位置,与出水口22的上下位置相对应,三个进水口24通过三个进水管25连接在分流阀29上。

实施例一

参照图3,挡流装置采用固定在磨筒水套21的两侧壁之间的挡流板211,挡流板211沿磨筒水套21的上下设置,并且上下平行,挡流板211上均匀分布有通水孔212,从而来降低冷却水的流速,提高冷却效果。

实施例二

参照图4,挡流装置采用上下交错设置在磨筒水套21的两侧壁上的折流板213,沿磨筒2的径向与磨筒水套21的两侧壁固定,折流板213沿磨筒水套21的轴向设置,两端抵接在磨筒水套21的两端面上。通过折流板213增加了冷却水在磨筒水套21中的流动路径长度和流动时间,提高了冷却系统的冷却效果。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当砂磨机长时间停机时,将磨筒水套21内的冷却水排出,先关闭手动阀27,打开进气阀28,启动气压泵,通过气压管向出水管23内通入气压,气流在冷却系统内反向流动,气流从出水口22进入到磨筒水套21中,然后从进水口24流出,将磨筒水套21内残留的冷却水压入到进水口24中,并进入到进水管25中排出,从而清空磨筒水套21。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