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焙烧炉烟气治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41015发布日期:2019-11-05 23:05阅读:645来源:国知局
一种焙烧炉烟气治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焙烧炉烟气治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焙烧炉烟气治理系统。



背景技术:

焙烧炉生产进行中产生黑色烟气,主要成分为铸造砂模内残留的工业蜡、树脂、粘合剂在燃气焙烧高温烘烤下产生的烟气,烟气的温度约为180度,烟尘粒径主要在0.01到5um,可通过吸入、口入进入人体体内,危害人体健康。

现有技术中,常见的对烟气的处理方法,均是采用负压源来吸附加工环境内产生的烟气,然后再对收集到的废气进行过滤处理,这样的方式并不能保证生产环境内的烟气均被完全有效的处理掉,且高温废气在处理过程中会结露,造成过滤设施堵塞,处理效率低下,维护费用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焙烧炉烟气治理系统,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技术中,常见的对烟气的处理方法,均是采用负压源来吸附加工环境内产生的烟气,然后再对收集到的废气进行过滤处理,这样的方式并不能保证生产环境内的烟气均被完全有效的处理掉,且高温废气在处理过程中会结露,造成过滤设施堵塞,处理效率低下,维护费用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焙烧炉烟气治理系统,包括焙烧炉烟囱,所述焙烧炉烟囱顶端连接有废气输送管道,所述焙烧炉烟囱底部开设有烟气捕捉口;

所述废气输送管道成L形状,所述废气输送管道底端开设有补风口,所述废气输送管道底部通过管道连接件与耐高温布袋除尘器相连;

所述耐高温布袋除尘器内侧顶部通过排气管与离心风机相连,所述离心风机顶端安装有烟囱;

所述烟囱底部嵌入安装有消音器,所述消音器上方位于烟囱表面开设有环保取样口,所述烟囱顶端安装有烟囱雨帽。

优选的,所述焙烧炉烟囱顶部表面安装有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一侧位于焙烧炉烟囱表面安装有手动风阀。

优选的,所述补风口底端安装有补风阀。

优选的,所述烟囱雨帽成倒V形。

优选的,所述焙烧炉烟囱中通过弯头连接。

优选的,所述烟囱高度为15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

1、捕捉效率高,车间内空气质量有保障,不影响焙烧炉正常使用温度,并且通过耐高温布袋除尘器可以便于更换其内部的滤芯,方便快捷。

2、通过在焙烧炉烟囱上设置散热翅片进行散热,能够有效的降低烟气温度,保护系统正常运行,而同时在耐高温布袋除尘器进风口附近设置补风口和补风阀,调节补风阀降低烟气温度,从而保护处理系统不被损坏。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焙烧炉烟囱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焙烧炉烟囱;2、烟气捕捉口;3、废气输送管道;4、补风口;5、耐高温布袋除尘器;6、离心风机;7、消音器;8、环保取样口;9、烟囱;10、烟囱雨帽;11、散热翅片;12、手动风阀;13、补风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技术方案,一种焙烧炉烟气治理系统,包括焙烧炉烟囱1,为了便于焙烧炉烟囱1弯折,焙烧炉烟囱1中通过弯头连接,焙烧炉烟囱1顶端连接有废气输送管道3,焙烧炉烟囱1底部开设有烟气捕捉口2;

废气输送管道3成L形状,废气输送管道3底端开设有补风口4,为了便于控制补风口4的出气量,补风口4底端安装有补风阀13,废气输送管道3底部通过管道连接件与耐高温布袋除尘器5相连;

耐高温布袋除尘器5内侧顶部通过排气管与离心风机6相连,离心风机6顶端安装有烟囱9,烟囱9高度为15米;

烟囱9底部嵌入安装有消音器7,消音器7上方位于烟囱9表面开设有环保取样口8,烟囱9顶端安装有烟囱雨帽10,烟囱雨帽10成倒V形,从而可以便于雨水排出。

焙烧炉烟囱1顶部表面安装有散热翅片11,散热翅片11一侧位于焙烧炉烟囱1表面安装有手动风阀12。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焙烧炉生产加工时,焙烧炉烟囱1产生的烟气经烟气捕捉口2被收集至废气输送管道3,由废气输送管道3输送到地面耐高温布袋除尘器5中,经耐高温布袋除尘器5过滤后去除烟气中的部分烟尘颗粒物,离心风机6将耐高温布袋除尘器5中过滤后的烟气通过烟囱9排放至空气中;

为了防止焙烧炉烟气温度过高,损坏治理系统,在焙烧炉烟囱1上设置散热翅片11进行散热,能够有效的降低烟气温度,保护系统正常运行,而同时在耐高温布袋除尘器进风口附近设置补风口4和补风阀11,调节补风阀11降低烟气温度,从而保护处理系统不被损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