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出料的分散增稠剂用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13574发布日期:2019-12-24 21:41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出料的分散增稠剂用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药剂加工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出料的分散增稠剂用反应釜。



背景技术:

目前,反应釜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橡胶、农药、染料、医药、食品,用来完成硫化、硝化、氢化、烃化、聚合、缩合等工艺过程的压力容器。反应釜的广义理解即有物理或化学反应的不锈钢容器,根据不同的工艺条件需求进行容器的结构设计与参数配置,设计条件、过程、检验及制造、验收需依据相关技术标准,以实现工艺要求的加热、蒸发、冷却及低高速的混配反应功能。分散增稠剂是高分子合成的聚合物,通过与分散介质分散后提高分散介质的粘度的载体,多应用于布料加工中。

公告号为cn207769777u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密封投料装置的反应釜体,包括反应釜体,反应釜体上部设置有一对法兰盘,法兰盘之间设置有高强螺栓,一对法兰盘之间通过高强螺栓连接,法兰盘上部设置有釜帽,釜帽顶部设置有支撑块,支撑块上部设置有电机,电机内部设置有轴杆,电机左侧设置有投料盒,釜帽上部设置有盒盖,反应釜体表面对称设置有两对抓手,反应釜体内部设置有滑板,反应釜体中下部设置有支腿,支腿与反应釜体之间焊接,支腿下部设置有滚轮,支腿右侧设置有进液口,反应釜体下部设置有出液口。该实用新型的反应釜体通过高强螺栓与盒盖提高密封性,减少液体的泄漏,减少外部因素对液体反应的干扰。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当反应釜体内处于密封状态时,操作人员打开出液口,由于反应釜体内的气压难以平衡,液体难以脱离反应釜,降低了出料效率,从而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出料的分散增稠剂用反应釜,方便出料,提高出料效率,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便于出料的分散增稠剂用反应釜,包括罐体、设置在罐体内的进料机构,以及设置在罐体内的出料机构,所述出料机构包括与罐体内底部连通的出料管、设置在出料管上的调节阀、与罐体内液面以上的空间连通的气管、与气管的顶端滑移连接的密封盖、与密封盖铰接的传动杆、一端与气管的底部铰接的转杆,以及与转杆同轴固定且延伸至气管与罐体外的把手,所述转杆另一端与传动杆铰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把手转动时带动转杆转动,转杆带动传动杆传动以使密封盖盖在气管上,从而避免反应釜内的液体进入气管而发生泄漏;当需要出料时,转动把手使密封盖打开,并打开调节阀使出料管连通,罐体内的液体溢出时使罐体内气压降低,此时气管处于连通状态,以此平衡罐体内的气压,提高出料效率,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提高液体的通量,减少空气的掺杂,减少液体内的气泡,提高产品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气管的顶端竖直设置有穿过密封盖的滑柱,所述密封盖与滑柱滑移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管的顶端设置滑柱,密封盖与滑柱滑移连接,以此提高密封盖滑移的稳定性,避免密封盖与气管开口边沿产生间隙,从而提高密封性,避免反应釜内的液体进入气管而发生泄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盖朝向气管开口的一侧包覆有密封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盖上包覆密封层,通过密封层避免密封盖与气管开口边沿产生间隙,从而提高密封性,避免反应釜内的液体进入气管内而发生泄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气管的底端位于把手的一侧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上设置有坡面,所述把手转动时沿坡面滑移并与限位块抵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管上设置限位块,当把手转动时沿坡面滑移,以此增加把手与限位块表面之间的压力和摩擦力,从而锁定把手,避免把手松动而使密封盖与气管开口边沿产生间隙,从而提高密封性,避免反应釜内的液体进入气管内而发生泄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盖与气管开口相对的一侧边沿设置有斜面,且所述气管开口边沿设置有与密封盖抵接的斜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反应釜在制备部分液体制剂时需要保持高压状态,斜面的存在使气压压力与密封盖重力产生分力,以此使密封盖与气管开口边沿的间隙减小,从而提高密封性,避免反应釜内的液体进入气管内而发生泄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块上沿转杆转动轴线方向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移设置有与把手卡接的滑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块上开设滑槽,滑槽与滑块滑移连接,滑块凸出限位块时与滑移至限位块坡顶的把手卡接,以此避免把手松动而使密封盖与气管开口边沿产生间隙,从而提高密封性,避免反应釜内的液体进入气管内而发生泄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块上靠限位块坡面底部的一侧呈倾斜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块呈倾斜状,当把手滑移时接触滑块的倾斜面以此使滑块在把手的推力下进入滑槽内,以此使把手绕过滑块,之后滑块在人力作用下凸出滑槽并抵住把手,避免把手松动而使密封盖与气管开口边沿产生间隙,从而提高密封性,避免反应釜内的液体进入气管内而发生泄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槽内设置有弹力件,所述弹力件两端分别连接滑槽底面与滑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槽内设置弹力件,当把手绕过滑块后滑块在弹力件作用下凸出滑槽并抵住把手,以此减少操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当需要出料时,转动把手使密封盖打开,罐体内的液体通过出料管溢出时使罐体内气压降低,此时气管处于连通状态,以此平衡罐体内的气压,提高出料效率,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2.把手转动时沿坡面滑移,以此增加把手与限位块表面之间的压力和摩擦力,从而锁定把手,避免把手松动而使密封盖与气管开口边沿产生间隙,从而提高密封性,避免反应釜内的液体进入气管内而发生泄漏;

3.滑块沿滑槽凸出限位块时与滑移至限位块坡顶的把手卡接,以此避免把手松动而使密封盖与气管开口边沿产生间隙,从而提高密封性,避免反应釜内的液体进入气管内而发生泄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主要展示传动杆;

图3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罐体;11、端盖;2、进料机构;21、进料管;3、出料机构;31、出料管;311、调节阀;32、气管;321、滑柱;33、密封盖;34、传动杆;35、转杆;36、把手;4、限位块;41、滑槽;42、滑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便于出料的分散增稠剂用反应釜,包括罐体1、盖设在罐体1上的端盖11、设置在罐体1内的进料机构2,以及设置在罐体1内的出料机构3。罐体1呈圆柱体状,内部中空且开口朝上,端盖11呈圆盘状,端盖11通过螺钉与罐体1开口边沿可拆卸连接。进料机构2包括多个竖直设置且相互平行的进料管,进料管21一端与供料源连通,另一端与罐体1连通,以此进行加料。

参照图1、图2,出料机构3包括与罐体1内底部连通的出料管31、设置在出料管31上的调节阀311、与罐体1内液面以上的空间连通的气管32、与气管32的顶端滑移连接的密封盖33、与密封盖33铰接的传动杆34、一端与气管32的底部铰接的转杆35,以及与转杆35同轴固定且延伸至气管32与罐体1外的把手36,转杆35另一端与传动杆34铰接。

出料管31竖直分布,出料管31呈圆柱体状且与气管32相互平行,气管32水平截面呈方形,气管32位于出料管31的一侧,气管32穿过罐体1底壁且与罐体1内壁焊接固定。气管32的传动杆34位于气管32内且与气管32滑移连接,转杆35一端与气管32底部的内壁铰接,且转杆35另一端与传动杆34底端铰接,把手36呈l形,把手36的一端穿过气管32且与气管32转动连接。

密封盖33与气管32开口相对的一侧边沿设置有斜面,且气管32开口边沿设置有与密封盖33抵接的斜面。反应釜在制备部分液体制剂时需要保持高压状态,斜面的存在使气压压力与密封盖33重力产生分力,以此使密封盖33与气管32开口边沿的间隙减小,从而提高密封性,避免罐体1内的液体进入气管32内而发生泄漏。

气管32的顶端竖直设置有多个穿过密封盖33的滑柱321,滑柱321呈圆柱体状且分列于气管32的四个角上,滑柱321底端与气管32焊接固定。密封盖33与滑柱321滑移连接,以此提高密封盖33滑移的稳定性,避免密封盖33与气管32开口边沿产生间隙,从而提高密封性,避免罐体1内的液体进入气管32而发生泄漏。密封盖33朝向气管32开口的一侧包覆有密封层,密封层采用硅胶,硅胶具有良好的弹性和柔软性,以此贴合密封盖33与气管32开口边沿的缝隙,提高密封性。

参照图2、图3,气管32的底端设置有限位块4,限位块4呈方块状,其上设置有坡面,限位块4远离坡面的一侧与气管32管壁焊接固定,把手36转动时沿限位块4坡面滑移并与限位块4抵紧。

限位块4上沿转杆35转动轴线方向开设有滑槽41,滑槽41位于限位块4的偏心处,滑槽41沿限位块4所在面的截面为t形,且滑槽41内滑移设置有与把手36卡接的滑块42,滑块42上沿滑槽41侧方开口向外延伸设置有手柄,以此方便操作人员控制滑块42的移动以松紧把手36。滑槽41内设置有弹力件(图中未示出),弹力件一端与滑槽41底面焊接固定,另一端与滑块42焊接固定。滑块42凸出限位块4时与滑移至限位块4坡顶的把手36卡接,以此避免把手36松动而使密封盖33与气管32开口边沿产生间隙,从而提高密封性,避免罐体1内的液体进入气管32内而发生泄漏。弹力件采用弹簧,弹簧具有良好的弹性,以此提高滑块42的反应速度。

滑块42呈三角柱状,滑块42上靠限位块4坡面底部的一侧呈倾斜状。当把手36滑移时接触滑块42的倾斜面以此使滑块42在把手36的推力下进入滑槽41内,以此使把手36绕过滑块42,之后滑块42在弹力件作用下凸出滑槽41并抵住把手36,以此减少操作人员的工作量。同时避免把手36松动而使密封盖33与气管32开口边沿产生间隙,从而提高密封性,避免罐体1内的液体进入气管32内而发生泄漏。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把手36转动时带动转杆35转动,转杆35带动传动杆34传动以使密封盖33盖在气管32上,从而避免罐体1内的液体进入气管32而发生泄漏。当需要出料时,转动把手36使密封盖33打开,并打开调节阀311使出料管31连通,罐体1内的液体溢出时使罐体1内气压降低,此时气管32处于连通状态,以此平衡罐体1内的气压,提高出料效率,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提高液体的通量,减少空气的掺杂,减少液体内的气泡,提高产品的质量。

当把手36转动时沿坡面滑移,以此增加把手36与限位块4表面之间的压力和摩擦力,从而锁定把手36,避免把手36松动而使密封盖33与气管32开口边沿产生间隙,从而提高密封性,避免罐体1内的液体进入气管32内而发生泄漏。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