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脱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443234发布日期:2019-12-17 21:48阅读:390来源:国知局
一种真空脱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体脱气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真空脱气装置。



背景技术:

水质在线分析仪是一种水质监测工具,可以达到自动对水质各项参数的实时监测,包括仪表箱,以及安装于仪表箱内部的用于抽取被检测样品的取样泵、用于抽取检测试剂的移液泵、混合泵、比色皿、比色测量单元,在抽取样品过程中,取样泵会连接脱气设备给水除氧,避免待测水中有气泡干扰仪表检测,现有的脱气装置内安装多个溢流挡板,水在溢流挡板间流动使水中的气泡附在壁面上完成脱气,此方法需安装多个溢流挡板,制备工艺繁琐,结构复杂,脱气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脱气效率高的真空脱气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真空脱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端开口的脱气腔、设于脱气腔上端的上盖板、设于脱气腔下端的下盖板以及设于脱气腔内部的脱气组件,所述脱气腔下部开有进水口,所述上盖板表面开有出水口,所述下盖板表面开有抽气口,所述脱气组件包括一组中空纤维管以及连接部,所述中空纤维管为“u”形结构,所述中空纤维管开口端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包括设于各中空纤维管外侧的连接套管以及与连接套管一端外壁固接的限位环,所述限位环上下表面分别与脱气腔和下盖板紧密连接。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脱气腔上端与上盖板螺纹连接,脱气腔下端与下盖板螺纹连接,所述脱气腔两端外侧均设有用于密封上盖板和下盖板的o型圈。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优选地,所述连接套管外侧壁设有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中空纤维管上有微孔,水分子不能通过,而气体分子能够穿过,抽气口连接真空泵,将中空纤维管内的气体不断抽走,并形成一定的负压,水中的气体就不断经中空纤维管被真空泵抽走,从而达到去除水中气体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生产工艺简单、操作便捷,脱气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连接部部分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空纤维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出水口,2.上盖板,3.脱气腔,4.中空纤维管,5.进水口,6.连接套管,7.密封圈,8.限位环,9.下盖板,10.抽气口,11.o型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两端开口的脱气腔3、设于脱气腔3上端的上盖板2、设于脱气腔3下端的下盖板9以及设于脱气腔3内部的脱气组件,所述脱气腔3下部开有进水口5,所述上盖板2表面开有出水口1,所述下盖板9表面开有抽气口10,所述脱气组件包括一组中空纤维管4以及连接部,所述中空纤维管4为“u”形结构,所述中空纤维管4开口端设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包括设于各中空纤维管4外侧的连接套管6以及与连接套管6一端外壁固接的限位环8,连接套管6从外部包裹各中空纤维管4,将其固定在一起,中空纤维管4有一定硬度,可将其弯折,各中空纤维管4靠近开口端通过聚氨酯粘结在一起,并通过连接套管6将其固定,限位环8上表面与脱气腔3下端抵接,限位环8下表面与下盖板9之间留有一定缝隙便于气体通过,限位环8的设置可以防止连接套管6从脱气腔中脱落,密封圈7的设置可以隔离脱气腔3中的水,避免真空泵在抽气过程中将水抽走。中空纤维管4上有微孔,水分子不能通过,而气体分子能够穿过,抽气口10连接真空泵,将中空纤维管4内的气体不断抽走,并形成一定的负压,水中的气体就不断经中空纤维管4被真空泵抽走,从而达到去除水中气体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生产工艺简单、操作便捷,脱气效率高。

根据上述实施例,优选地,所述脱气腔3上端与上盖板2螺纹连接,脱气腔3下端与下盖板9螺纹连接,所述脱气腔3两端外侧均设有用于密封上盖板2和下盖板9的o型圈11,通过螺纹连接对脱气腔3上下两端进行密封固定,便于开启更换组件。

根据上述实施例,优选地,所述连接套管6外侧壁设有两个密封圈7,使得密封圈7与脱气腔3内侧壁紧密连接,提高密封性。

中空纤维管4上有微孔,水分子不能通过,而气体分子能够穿过,抽气口10连接真空泵,将中空纤维管4内的气体不断抽走,并形成一定的负压,水中的气体就不断经中空纤维管4被真空泵抽走,从而达到去除水中气体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生产工艺简单、操作便捷,脱气效率高。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