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浴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71242发布日期:2019-11-19 21:18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浴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化工、生物实验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浴锅。



背景技术:

水浴锅主要用于实验室中蒸馏,干燥,浓缩,及温渍化学药品或生物制品,也可用于恒温加热和其它温度试验,是生物、农业、环保、医药、化验室、教育科研的必备工具。在水浴实加热过程中,加热时间久后,水量蒸发比较快,不能实时地保证水量、水温的恒定,影响水浴锅加热效果,若加热前一次性加水太多,加热过程中反应容器容易不稳;若加热过程中直接加水由于产生极速的温度差容易造成加热设备损坏,影响加热效果,且不利于加热反应。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与难题,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水浴锅。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水浴锅,包括控制台和水浴锅体,水浴锅体由同心轴的外筒和内筒构成,外筒与内筒的顶部齐平,内筒底部通过多组支撑杆固定在外筒内;水浴锅体顶端设有将外筒和内筒封口的锅盖,锅盖上与内筒对应的区域设有多个套孔,每个套孔上放置一个套圈;外筒内铺设加热管,加热管通过支架固定在外筒底部,外筒靠近顶端位置安装微型水泵,微型水泵的吸水口连接抽水管、出水口连接循环进水管,抽水管的末端插入外筒内下部、循环进水管的末端插入内筒内部;内筒内设有镂空的隔板,内筒的筒壁上设有多排溢水口。

进一步地,循环进水管沿着内筒内壁插入且其末端正对隔板上方,溢水口位于隔板上方并与循环进水管相对。

进一步地,锅盖上与外筒对应的区域设有一个注水口,注水口上还配有一个密封塞;外筒下端设有用于加热结束后排水的排水管,排水管上设有用于控制其开启或闭合的管阀;内筒的底部中间设有用于加热结束后将其内水排入外筒的流水口,还设有用于可将流水口封闭的堵头。

进一步地,内筒的内径是外筒内径的1/2~2/3,内筒的高度是外筒高度的1/2~2/3。

进一步地,加热管为环形平面螺旋形状的双头电热管。

进一步地,外筒的筒壁上设有透明的长条形状的观察窗。

进一步地,加热前加水时,外筒内水量最大高度不高于最低排的溢水口位置、最小高度要高于内筒外底部,内筒内水高度低于隔板所在位置的高度。

进一步地,内筒为陶瓷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包括:

(1)本实用新型采用同心轴结构的双层中空筒的水浴锅体,并配置有起到热水内循环作用的微型水泵和水管结构,在加热过程中,热水从外筒流入内筒,在从内筒溢出至外筒,形成内循环,更加有利于保持内筒中温度均匀、水量恒定。

(2)本实用新型内筒与外筒分开结构,使得加热前可分别加水,使得水浴锅体水量充足同时不影响反应容器的稳定。

(3)本实用新型中反应容器置于内筒中、加热管置于外筒中,这种隔层加热的结构,使得反应容器加热更加均匀,并减少了水汽蒸发造成水量、水温波动,同时可避免中途加水时温度骤降对反应容器自身与反应过程的不利影响。

(4)本实用新型内筒与外筒均采用圆筒结构,使得内壁光滑不出现死角便于清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水浴锅体的内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加热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示说明:1-控制台,2-水浴锅体,20-流水口,21-外筒,22-内筒,23-支撑杆,24-加热管,24-微型水泵,26-抽水管,27-循环进水管,28-溢水口,29-隔板,3-排水管,4-锅盖,41-注水口,5-套圈,6-观察窗,7-管阀。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水浴锅,包括控制台1和水浴锅体2,水浴锅体2由同心轴的外筒21和内筒22构成,外筒21与内筒22顶部齐平,内筒22底部通过多组支撑杆23固定在外筒21内,内筒22内为放置反应容器并对其水浴升温的区域,外筒21内为水体加热区域,水浴锅体2顶端设有将外筒21和内筒22封口的锅盖4,锅盖4上与内筒22对应的区域设有多个套孔,每个套孔上放置一个套圈5,锅盖4上与外筒21对应的区域设有一个注水口41,注水口41上还配有一个密封塞,外筒21下端设有用于加热结束后排水的排水管3,排水管3上设有用于控制其开启或闭合的管阀7;内筒22的底部中间设有用于加热结束后将其内水排入外筒21的流水口20,还设有用于可将流水口20封闭的堵头。

外筒21内铺设加热管24,加热管24通过支架固定在外筒21底部,内筒22内设有用于支撑放置反应容器的镂空隔板29,外筒21靠近顶端位置安装微型水泵24,微型水泵24的吸水口连接抽水管26、出水口连接循环进水管27,抽水管26的末端插入外筒21内下部、循环进水管27的末端插入内筒22内,循环进水管27沿着内筒22内壁插入且其末端正对隔板29上方,内筒22的筒壁上设有多排溢水口28,溢水口28位于隔板29上方并与循环进水管27相对。

优选地,内筒22的内径是外筒21内径的1/2~2/3,内筒22的高度是外筒21高度的1/2~2/3。

为了进一步使得温度传递均匀,加热管24为环形平面螺旋形状的双头电热管,上述结构的加热器具有结构简单、加热效率高、传热均匀等特点。

为了便于观察水浴锅内水量,外筒21的筒壁上设有透明的长条形状的观察窗6。

具体实施中,加热前加水时,外筒21内水量最大高度不高于最低排的溢水口28位置、最小高度要高于内筒22外底部,内筒22内水高度低于隔板29所在位置的高度。

为了便于水浴加热时反应容器内温度传递均匀,内筒22为陶瓷材质,陶瓷材质导热速度慢,使得受热均匀,且若中途需要加水时使得锅内温度不会产生快速产生较大差造成设备受损并影响加热反应,且陶瓷材质具有较好的密封性和内循环性,同时材质细腻不会生锈且便于清洗。

在具体实施中,控制台1内设有电源、感应、显示、控制等模块,其结构、组织、电连接均匀为常规设置,本实用新型不详细阐述。

本实用新型利用微型水泵24提升和连接管等结构,将水在外筒21内加热后流入内筒22,在内筒22累积一定容量后再流入外筒21内,造成热水在外筒21和内筒22之间内循环。具体实施过程为:

首先,在加热前,打开锅盖4,并将排水管3的管阀7关闭、用堵头将流水口20封闭,安装好隔板29,向外筒21和内筒22内加入适量的清水,外筒21内水高度在溢水口28与内筒22外底部之间,内筒22内水高度低于隔板29高度,然后盖上锅盖4,并堵住注水口41的密封塞;

然后,将控制台1开关开启,调节需要的温度和加热时间,根据需要将封口后反应容器放置在隔板29上,并根据容器大小使用套圈5,反应容器可在加热前放置,也可在外筒21和内筒22内水体温度上升一定值后再放置,加热时外筒21内水体温度升高并带动内筒22内水体加热,利用外筒21和内筒22水浴温度对反应容器进行加热;

然后,微型水泵24开启,通过抽水管26从外筒21内抽取热水,再通过循环进水管27进入内筒,顺着隔板29镂空的通孔流入,利用活动的流水对隔板29上的反应容器进一步加热,当内筒22内水容量达到一定高度时,通过溢水口28流出进入外筒,形成内循环;

此外,在加热过程中,若由于需要温度过高、加热时长过大,造成水浴锅体2内水量不足,可直接拔出注水口41的密封塞,通过注水口41向外筒21加水,此时冷水不直接与反应容器接触,不会对其造成不利影响,注水完毕后再堵住注水口41的密封塞,注水前要关闭微型水泵24,注水后水温升高后再开启微型水泵24;

最后,加热完毕后,关闭微型水泵24以及控制台1开关,将套圈5取下、锅盖4打开,取出反应容器,首先将排水管3的管阀7打开排水,再将隔板29取出,同时将流水口20的堵头拔出,将外筒21、内筒22内的水排出即可。

以上所述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