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尘油浴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57427发布日期:2020-02-07 23:54阅读:448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尘油浴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学反应容器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油浴锅。



背景技术:

油浴锅是实验室材料合成的常用仪器之一,已经广泛用于蒸馏、干燥、浓缩及浸渍化学药品或生物制品,还是各大中院校,中铁建设、环保、科研、卫生、防疫、石油、冶金、化工、医疗等单位实验室化验人员的必备工具。

目前,油浴锅主要包括盛放油料的锅体和对锅体内的油料进行加热并显示油料温度的控制箱,与水浴锅相比,油浴锅的处理温度的范围更大,因此在实验室应用更为广泛。

但是,现有的油浴锅中锅体结构简单,没有相应的防尘结构,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放置后,灰尘等杂质进入未盛放油料的锅体内,在下次使用时,需要对锅体进行清理,过程繁琐;并且因油浴锅中的油料成本较高且不易清理,因此在实验室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反应结束后,油料常常储存于锅体内循环使用,但是在油料的存放过程中,空气中的粉尘以及实验室中的药品会渗入油料内,在下次使用时,随着油浴加热过程的进行,杂质易附着于烧瓶的底部,影响实验操作人员对烧瓶内进行的化学反应的观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有效防止杂质渗入油料的一种防尘油浴锅。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防尘油浴锅,包括箱体、嵌置于箱体顶端的锅体、设置于箱体底端的加热装置和安装于加热装置下端的控制箱,所述锅体的顶端覆盖有锅盖,所述箱体的顶端于所述锅体的一侧安装有立杆,所述锅盖与所述立杆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锅盖通过连接组件与所述立杆转动连接,所述连接组件靠近立杆的一端可向下弯折,并可使锅盖随连接组件远离立杆的一端一起放置于所述箱体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中锅体的顶端设置有覆盖于锅体上的锅盖。当油浴锅的锅体内未盛放油料时,锅盖可以有效防止杂质进入锅体内部,省去了下次使用时的繁杂的清洗过程,使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更加方便;同时,当锅体内储存有油料,锅盖能够防止杂质渗入油料内影响油料的质地。锅盖未使用时,可随着连接组件转动于箱体的一侧,并随连接组件向下弯折而垂在箱体一侧,不会对油浴锅的正常使用造成影响,提高了本实用新型油浴锅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杆和套环,所述连杆一端可拆卸的连接锅盖,另一端与所述套环铰接,所述套环与所述立杆螺纹套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锅盖通过连杆和套环与立杆转动连接,在使用和收纳时,只需以立杆为轴转动即可,过程简单易操作。连杆与套环的伸出端铰接使得连杆能够自与套环伸出端的连接处向下弯折,从而将锅盖收纳于箱体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套环靠近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靠近连杆的端面上设置有插孔,所述连杆靠近套环的一端设置有内插销结构,所述内插销结构与插孔匹配插扣。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插销结构包括设置于连杆内部的插槽和安装于插槽内并自连杆连接套环的端面内伸出插接于插孔内的插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连杆和套环之间设置有可以提高两者连接强度的内插销结构;在锅盖的使用和收纳过程中,内插销结构使得杆和套环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更加方便调整锅盖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锅盖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立柱,所述锅盖通过所述立柱与所述连杆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块的长度大于所述立杆与其靠近的箱体的侧端面的最小距离与所述立柱的长度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块的长度经过设定,大于立杆到相邻的箱体的端面的最小距离和立柱的长度和,使得锅盖完成使用后立杆为轴转动,并随连接组件自连杆和连接块的铰接处向下弯折而垂在箱体一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立柱的顶端与所述连杆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立柱设置于锅盖的顶端,其与连杆螺纹连接,实现了锅盖的可拆卸,当锅盖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其内壁会附着有一层油垢,其可拆卸的设计使得锅盖的清洗过程更加方便,提高了本实用新型防尘油浴锅的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锅盖于所述立柱的底端周向设置有多个排气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油浴锅完成初期的实验使用后,其锅体内盛放有温度较高的油料,这时将锅盖覆盖于其上,能够有效的起到防尘的作用,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排气孔起到通风散热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锅盖的底端安装有环形的磁性铁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形的磁性铁片与锅体的尺寸适配,能够加强锅盖盖接于锅体上时的连接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磁性铁片的底端设置有密封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圈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锅体与锅盖之间的密封性,有效的防止尘土等杂质由锅体与锅盖之间的缝隙进入锅体内,提高了锅盖的防尘能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防尘油浴锅设置有锅盖,锅盖盖接于锅体的顶端,能够有效的防止灰尘等杂质进入锅体渗入油料中,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2.本实用新型防尘油浴锅的锅盖通过连接组件转动连接立杆,完成使用后,可以立杆为轴转动,并向下弯折,放置于箱体的一侧,既不影响正常使用又节省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插销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锅盖闲置状态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锅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锅体;21、锅盖;211、立柱;212、排气孔;213、磁性铁片;214、密封圈;31、连杆;311、插槽;312、插杆;313、固定槽;314、调节槽;315、固定杆;316、调节杆;32、套环;33、连接块;331、插孔;4、立杆;5、加热装置;6、控制箱;61、显示屏;62、电源开关;63、调温旋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防尘油浴锅,包括箱体1、锅体2、加热装置5和控制箱6,本实用新型的防尘油浴锅选自602电热恒温油浴锅,主要是对箱体1上方进行了改进,起到对锅体2的防尘作用。锅体2嵌置于箱体1的顶端,箱体1的底端连接加热装置5,加热装置5安装于控制箱6上,锅体2用于盛放油料,控制箱6通过加热装置5对锅体2内的油料进行加热。控制箱6上设置有电源开关62、调温旋钮63和显示屏61,且内部设置有温度控制模块,温度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调温旋钮63,输出端连接加热装置5和显示屏61,当电源开关62打开后,转动调温旋钮63选择所需达到的温度,温度控制模块随即启动加热装置5对锅体2内的油料进行加热,并将锅体2内油料的温度通过显示屏61实时显示出来。

参照图1和图2,为了防止杂质进入锅体2内,锅体2的顶端设置有锅盖21,箱体1的上端面于锅体2的一侧设置有立杆4,锅盖21通过连接组件转动连接立杆4。连接组件包括连杆31和套环32,连杆31一端可拆卸的连接锅盖21,另一端与套环32铰接,套环32与立杆4螺纹套接,立杆4的侧壁上分布的螺纹为密集的细螺纹,且经过设定,当转动套环32使得锅盖21的底端与锅体2顶端的高度持平时,锅盖21刚好盖接与锅体2顶端。同时,为了提高连杆31与套环32之间的结构稳定性,套环32的伸出端为长方体形的连接块33,连接块33靠近连杆31的端面上设置有插孔331,连杆31靠近套环32的一端设置有由插槽311和插杆312组成的内插销结构,插槽311包括与插孔331位于同一直线上的固定槽313和设置于固定槽313中部的调节槽314,调节槽314顶端伸出连杆31;插杆312与插槽311和插孔331尺寸适配,包括设置于固定槽313内且可匹配插接于插孔331内的固定杆315和连接在固定杆315中部并设置于调节槽314内的调节杆316,调节杆316与固定杆315垂直且顶端伸出调节槽314而露在连杆31的外面;在使用时,通过改变调节杆316在调节槽314内的位置,可带动固定杆315发生长度方向的位移;当调节杆316位于调节槽314靠近连接块33的一端时,固定杆315靠近连接块33的一端伸出并插接于插孔331内,连杆31与连接块33之间的连接稳固;当向着远离连接块33的方向拨动调节杆316时,调节杆316带动固定杆316延长度方向产生远离连接块33的位移,从而使固定杆315自插孔331中释放,连杆31可自与连接块33的铰接处向下弯折。

参照图1和图3,为了方便锅盖21的使用和收纳,锅盖2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立柱211,立杆4位于箱体1中心垂直箱体1侧面的连线上,锅盖21通过立柱211与连杆31可拆卸连接,且立柱211与立杆4和立杆4靠近的箱体1的侧端面的最小距离的长度和小于连接块33的长度。当盖接于锅体2顶端的锅盖21完成使用时,锅盖21能够以立杆4为轴转动,并自连杆31与套环32的铰接处向下弯折,并固定于箱体1侧面的一侧,在进行油料的添加或者更换的时候,闲置状态的锅盖21能够防止油料外溅至相邻的实验设备上。

参照图1和图4,为了提高锅盖21的实用性,立柱211与连杆31螺纹连接,且立柱211与锅盖21的连接处设置有多个散热的排气孔212,经过一段的使用后,锅盖21上附着有油料时,可以转动锅盖21拆下清洗;锅盖21为圆形板状体,且底端设置有与锅体2侧壁尺寸适配的环形的磁性铁片213,磁性铁片213的底端设置有密封圈214,使得在锅盖21的使用过程中,杂质不易通过锅盖21与锅体2之间的缝隙处渗入。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本实用新型防尘油浴锅使用时,锅盖21自连杆31与连接块33的连接处向下弯折,并固定于箱体1的一侧,在油浴锅使用完成后,或者使用中途,为了防止杂质进入锅体2渗入油料内,锅盖21能以立杆4为轴转动至盖接于锅体2上,且锅盖21的底端设置有提高密封性的磁性铁片213和密封圈214,使杂质不易通过锅盖21和锅体2之间的缝隙进入锅体2内。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