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部连接式喷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67927发布日期:2020-05-08 14:43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背部连接式喷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喷雾装置,具体涉及一种背部连接式喷嘴。



背景技术:

喷雾装置作为一种喷洒装置,是通过对液体和气体设定预定的压强,使得气体和液体在混合腔中充分混合,并将该混合的气体和液体以水雾的形式喷出。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5436087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双流体喷雾装置”,所述双流体喷雾装置包括进气组件、进水组件、混合组件、击碎靶钉及喷雾组件;所述混合组件内部中空形成水气混合腔;所述进气组件及进水组件的出口均与混合组件的混合腔连通;所述混合组件的出口与喷雾组件连通;所述击碎靶钉的部分穿插在混合组件内,用于对进水组件导入的水进行击碎。该双流体喷雾装置采用双流体内部混合设计,使得气液混合更均匀,从而提高气雾颗粒的粒径的要求。再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4320531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喷雾喷头”,所述雾化喷头包括喷头基座、液体冒、后盖、卡簧、以及若干个密封圈15,所述液体冒设置在所述喷头基座的前端,所述液体冒上设置有喷水口以及喷气口,所述后盖设置在所述喷头基座的后端,所述卡簧设置在所述喷头基座的空腔内,所述喷头基座的后端连接设置有回拉弹簧,所述回拉弹簧设置有调节阀,所述调节阀连接设置在所述喷头基座外部的调节螺母,所述喷头基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水口和进气口。该喷雾喷头构简单,通过调节螺母能够调节喷雾量,并通过良好的密封效果,达到良好的喷雾效果。

然而上述的喷雾装置和喷雾喷头中的进气口和进水口的位置均设置在不同侧,其中,第一个专利文件中的喷雾装置的进气组件设置在该喷雾装置的端面上,而进水组件则设置在该喷雾装置的侧面上;第二个专利文件中的进水口位于喷雾基座的侧面的上侧,而进气口则位于喷雾基座的侧面的下侧,均需要在喷雾装置的侧面设置接头,使得喷雾装置的径向尺寸较大,这样,当需要将上述的喷雾装置和喷雾喷头穿过通孔或切口后伸入到特定位置进行作业时,例如进行管道喷雾,就不能进入到空间过小的位置中作业,例如现有技术中对于内径80mm以内的管就无法进入喷雾;并且,设置在侧面的接头部位处于裸露状态,因雾气容易在接头处产生聚集形成水滴,并且接头处容易聚积尘污物,从而影响喷雾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背部连接式喷嘴,所述喷雾装置通过将进气口和进水口设置在该喷雾装置的端部,能够大大缩小径向尺寸,能够进入空间更加狭小的位置进行作业,并且接头部位容易密闭保护,避免雾滴和尘污聚集而影响喷雾质量。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背部连接式喷嘴,包括支座、设置在支座上的用于导入气体和液体的输送组件、用于将输送组件导入的气体和液体进行混合的混合组件以及用于将混合组件中的气体和液体以水雾形式喷出的喷雾组件,所述输送组件设置在所述支座的一端,所述喷雾组件设置在所述支座中与所述输送组件相对的另一端;

所述输送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支座上的用于导入气体的进气组件和用于导入液体的进水组件,其中,所述进气组件与进气管的进气连接头以及进水组件与进水管的进水连接头均位于所述支座的同一端面上;所述进气组件与所述混合组件之间通过进气管道连通,所述进水组件与所述混合组件之间通过进水管道连通;所述混合组件与所述喷雾组件连通。

优选的,所述喷雾组件包括空气帽以及将空气帽安装在所述支座上的压紧螺帽,其中,所述空气帽上设置有气液混合腔,所述气液混合腔构成所述混合组件;该空气帽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气液混合腔连通的喷雾口;其中,所述气液混合腔的进口分别与所述进水管道和进气管道的出口连接,该气液混合腔的出口与所述喷雾口连通;所述气液混合腔的直径大于所述喷雾口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支座中与进气连接头和进水连接头对应的一端连接套管,该套管与支座密封连接,所述进气连接头、进气管、进水连接头以及进水管均设置于套管内。其好处在于,一方面,通过套管与支座连接,让整个喷雾装置固定到套管上,从而可以利用套管将喷雾装置伸入到狭长空间(例如管道)里面进行作业,操作相当方便;另一方面,由于套管与支座密封连接,且进气连接头、进气管、进水连接头以及进水管均设置于套管内,因此进气连接头和进水连接头不暴露出来,从而与作业时的雾气隔开,避免雾气在接头处聚集而影响喷雾质量。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道与所述气液混合腔之间设置有液体帽,所述液体帽安装在支座上,该液体帽上设置有连通进水管道与气液混合腔的连通口,所述连通口的直径小于所述进水管道和所述气液混合腔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进水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进水管道内的用于实现自动关闭或打开连通口的顶针组件,所述顶针组件包括顶针以及用于驱动顶针做横向运动以实现堵塞或松开所述连通口的驱动机构,其中,所述顶针水平设置,且在与所述连通口的对应位置处设置有与该连通口配合的封堵部;所述支座在与所述驱动机构的对应位置处设置有安装槽,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顶针中远离封堵部的端部上的隔膜片、隔膜片护板以及弹簧,其中,所述顶针在远离封堵部的端部处设置有轴肩,所述轴肩的直径大于所述顶针的直径;所述隔膜片和隔膜片护板依次套设在所述顶针上,且所述隔膜片与所述轴肩接触,并通过锁紧螺母将所述隔膜片和隔膜片护板固定在所述顶针上,所述顶针在远离封堵部的端部上设置有与所述锁紧螺母的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所述隔膜片的直径大于所述安装槽的内径,该隔膜片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支座连接;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该弹簧一端作用在所述支座上,另一端作用在所述隔膜片护板上,所述弹簧的弹力促使所述顶针的封堵部伸入到所述连通口内以堵塞该连通口。

优选的,所述支座由第一喷雾主体和第二喷雾主体构成,所述进气连接头和进水连接头均设置在所述第一喷雾主体上,而所述喷雾组件和混合组件则设置在第二喷雾主体上,所述第一喷雾主体和第二喷雾主体之间通过多个导流沉孔螺丝连接,所述导流沉孔螺丝竖直设置,且分别伸入到进水管道和进气管道内,其中,伸入到进水管道内的导流沉孔螺丝为第一导流沉孔螺丝,而伸入到进气管道内的导流沉孔螺丝为第二导流沉孔螺丝。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道包括设置在第一喷雾主体上的第一进水管道、设置在第二喷雾主体的第二进水管道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进水管道和第二进水管道的第三进水管道,其中,所述第三进水管道设置在所述第一导流沉孔螺丝内部,且竖直向下延伸,所述第一导流沉孔螺丝分别在与所述第一进水管道和第二进水管道接触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连通孔,所述第一连通孔与所述第三进水管道连通;所述顶针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进水管道内。

优选的,所述进气管道包括设置在第一喷雾主体上的第一进气管道、设置在第二喷雾主体的第二进气管道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进气管道和第二进气管道的第三进气管道,其中,所述第三进气管道设置在所述第二导流沉孔螺丝内部,且竖直向下延伸,所述第二导流沉孔螺丝分别在与所述第一进气管道和第二进气管道接触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连通孔,所述第二连通孔与所述第三进气管道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背部连接式喷嘴的工作原理是: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喷嘴的进水组件和进气组件均设置在所述支座的同一端面上(即位于喷嘴的背部)且与所述喷雾组件相对设置,因此,当本实用新型的喷嘴外接进水管和进气管时,该进水管和进气管不会对本实用新型的喷嘴的直径有任何影响,即不会增大本实用新型的喷嘴的外径,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喷嘴可以顺利通过通孔或切口对特定位置进行喷雾作业。工作时,外界的进水管与所述进水组件连接,而进气管则与进气组件连接,其中,进水管中输送的液体通过进水管道进入到混合组件中,而进气管中的气体通过进气管道进入到混合组件中,最后通过喷雾组件将混合的气体和液体以水雾的形式喷出,从而完成喷雾作业。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喷嘴的进水连接头和进气连接头均设置在所述支座的同一端且与所述喷雾组件相对设置,因此,当本实用新型的喷嘴外接进水管和进气管时,该进水管和进气管不会对本实用新型的喷嘴的直径有任何影响,即不会增大本实用新型的喷嘴的外径,使得喷嘴的径向尺寸较小,因此能够进入空间狭小的位置(如管道内)进行作业。

2、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喷嘴的进水连接头和进气连接头均设置在所述支座的同一端,因此在不增加径向尺寸的前提下,容易在支座的端部设置保护结构将进水连接头和进气连接头保护起来使其不暴露,避免接头处雾滴和尘污聚集而影响喷雾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背部连接式喷嘴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为主视图,图2为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喷雾组件和混合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顶针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背部连接式喷嘴的气体和液体的运动轨迹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参见图1-图5,本实用新型的背部连接式喷嘴包括支座、设置在支座上的用于导入气体和液体的输送组件、用于将输送组件导入的气体和液体进行混合的混合组件以及用于将混合组件中的气体和液体以水雾形式喷出的喷雾组件,其中,所述输送组件设置在所述支座的一端,所述喷雾组件设置在所述喷雾主体中与所述输送组件相对的另一端;

所述输送组件包括安装在所述支座上的用于导入气体的进气组件和用于导入液体的进水组件,其中,所述进气组件与进气管的进气连接头1-1以及进水组件与进水管的进水连接头1-2均位于所述支座的同一端面上;所述进气组件与所述混合组件之间通过进气管道连通,所述进水组件与所述混合组件之间通过进水管道连通;所述混合组件与所述喷雾组件连通。

参见图1-图5,所述支座中与进气连接头1-1和进水连接头1-2对应的一端连接套管(未在说明书附图中画出),所述套管通过锁紧螺钉安装在所述支座上,所述支座在与所述锁紧螺钉对应的位置处设置有安装孔8;所述套管与支座密封连接,所述进气连接头1-1、进气管、进水连接头1-2以及进水管均设置于套管内。其好处在于,一方面,通过套管与支座连接,让整个喷嘴固定到套管上,从而可以利用套管将喷嘴伸入到狭长空间(例如管道)里面进行作业,操作相当方便;另一方面,由于套管与支座密封连接,且进气连接头1-1、进气管、进水连接头1-2以及进水管均设置于套管内,因此进气连接头1-1和进水连接头1-2不暴露出来,从而与作业时的雾气隔开,避免雾气在接头处聚集而影响喷雾质量。

参见图1-图5,所述喷雾组件包括空气帽6以及将空气帽6安装在所述支座上的压紧螺帽7,其中,所述空气帽6上设置有气液混合腔6-1,所述气液混合腔6-1构成所述混合组件;该空气帽6上还设置有与所述气液混合腔6-1连通的喷雾口6-2;其中,所述气液混合腔6-1的进口分别与所述进水管道和进气管道的出口连接,该气液混合腔6-1的出口与所述喷雾口6-2连通;所述气液混合腔6-1的直径大于所述喷雾口6-2的直径。这样,当气液混合腔6-1中的气体和液体进入到喷雾口6-2时,该混合的气体和液体的速度增加但压强减小,从而使得液体和气体混合得更加均匀,并且可以有效控制喷雾颗粒的粒径。

参见图1-图5,所述进气连接头1-1和进水连接头1-2均为设置在支座上的内螺纹孔。这样,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实现进水管和支座上的进水连接头1-2连接,而进气管与支座上的进气连接头1-1连接。

参见图1-图5,所述进水管道与所述气液混合腔6-1之间设置有液体帽5,所述液体帽5安装在支座上,该液体帽5上设置有连通进水管道与气液混合腔6-1的连通口5-1,所述连通口5-1的直径小于所述进水管道和所述气液混合腔6-1的直径。其目的在于,当液体从进水管道进入到连通口5-1时,该液体的速度增加但压强减小,而当液体从连通口5-1进入到气液混合腔6-1后,该液体的速度减小但压强增加,从而使得所述液体和气体在气液混合腔6-1中充分混合,进而增强喷雾效果。

参见图1-图5,所述进水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进水管道内的用于实现自动关闭或打开连通口5-1的顶针组件,所述顶针组件包括顶针2以及用于驱动顶针2做横向运动以实现堵塞或松开所述连通口5-1的驱动机构,其中,所述顶针2水平设置,且在与所述连通口5-1的对应位置处设置有与该连通口5-1配合的封堵部;所述支座在与所述驱动机构的对应位置处设置有安装槽,所述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这样,当需要进行喷雾作业时,所述驱动机构带动顶针2运动,使得顶针2的封堵部与连通口5-1分离,使得进水管道中的液体可以通过连通口5-1进入到气液混合腔6-1中与气体混合形成水雾而喷出。当完成喷雾作业后,驱动机构带动顶针2运动,使得顶针2的封堵部与连通口5-1配合,从而关闭连通口5-1,使得所述进水管道中的液体不能穿过连通口5-1进入到气液混合腔6-1中,从而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喷嘴的关闭。

参见图1-图5,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顶针2中远离封堵部的端部上的隔膜片12、隔膜片护板13以及弹簧10,其中,所述顶针2在远离封堵部的端部处设置有轴肩2-1,所述轴肩2-1的直径大于所述顶针2的直径;所述隔膜片12和隔膜片护板13依次套设在所述顶针2上,且所述隔膜片12与所述轴肩2-1接触,并通过锁紧螺母14将所述隔膜片12和隔膜片护板13固定在所述顶针2上,所述顶针2在远离封堵部的端部上设置有与所述锁紧螺母14的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所述隔膜片12的直径大于所述安装槽的内径,该隔膜片12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支座连接;所述弹簧10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该弹簧10一端作用在所述支座上,另一端作用在所述隔膜片护板13上,所述弹簧10的弹力促使所述顶针2的封堵部伸入到所述连通口5-1内以堵塞该连通口5-1。其目的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喷嘴在未工作时,顶针2的封堵部在弹簧10的弹力作用下是抵紧在所述液体帽5的连通口5-1中,这样,所述连通口5-1处于关闭状态。当本实用新型的喷嘴工作时,外接的进水管中输入的液体进入到进水管道中,随着进水管道内的液体的增加,其内部的压强也逐渐增大,从而使得隔膜片12发生变形并促使顶针2克服弹簧10的弹力运动,进而使得所述顶针2的封堵部与所述液体帽5的连通口5-1分离,这样,进水管道中的液体就可以通过该连通口5-1进入到气液混合腔6-1中。当本实用新型的喷嘴完成工作时,所述进水管停止向进水管道输出液体,使得所述进水管道内的压强变小,且小于所述弹簧10的弹力,使得压缩状态的弹簧10逐渐恢复原状并促使所述隔膜片12恢复原状,而在此过程中,所述顶针2也在所述弹簧10和隔膜片12的弹力作用下做水平运动,使得该顶针2的封堵部重新抵紧在所述液体帽5的连通口5-1处,从而关闭连通口5-1,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喷嘴的关闭。

参见图1-图5,所述支座由第一喷雾主体1和第二喷雾主体3构成,所述进气连接头1-1和进水连接头1-2均设置在所述第一喷雾主体1上,而所述喷雾组件和混合组件则设置在第二喷雾主体3上,所述第一喷雾主体1和第二喷雾主体3之间通过多个导流沉孔螺丝连接,所述导流沉孔螺丝竖直设置,且分别伸入到进水管道和进气管道内,其中,伸入到进水管道内的导流沉孔螺丝为第一导流沉孔螺丝4,而伸入到进气管道内的导流沉孔螺丝为第二导流沉孔螺丝11。设置上述结构的目的在于方便支座内部的顶针组件的安装与维修。

参见图1-图5,所述进水管道包括设置在第一喷雾主体1上的第一进水管道1-3、设置在第二喷雾主体3的第二进水管道3-1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进水管道1-3和第二进水管道3-1的第三进水管道4-2,其中,所述第三进水管道4-2设置在所述第一导流沉孔螺丝4内,所述第一导流沉孔螺丝4分别在与所述第一进水管道1-3和第二进水管道3-1接触的位置处设置有4-1;所述顶针组件设置在所述第二进水管道3-1内。这样,液体自进水连接头1-2进入后依次通过第一进水管道1-3、第三进水管道4-2和第二进水管道3-1进入到气液混合腔6-1中。而第一导流沉孔螺丝4不仅作为连接第一喷雾主体1和第二喷雾主体3的连接件,而且还充当用于连接第一进水管道1-3和第二进水管道3-1的第三进水管道4-2,使得所述设计人员可以合理在支座上布置进水组件、进气组件和喷雾组件之间的位置,以便尽可能减小本实用新型的喷嘴的体积。

参见图1-图5,所述进气管道包括设置在第一喷雾主体1上的第一进气管道1-4、设置在第二喷雾主体3的第二进气管道3-2以及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进气管道1-4和第二进气管道3-2的第三进气管道11-2,其中,所述第三进气管道11-2设置在所述第二导流沉孔螺丝11内,所述第二导流沉孔螺丝11分别在与所述第一进气管道1-4和第二进气管道3-2接触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连通孔11-1。

参见图1-图5,所述液体帽5、所述第一导流沉孔螺丝4和第二导流沉孔螺丝11与所述支座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圈9。这样可以实现密封,防止进水管道和进气管道内的液体和气体泄漏,同时也为了保证支座内的压强,使得所述气体和液体在气液混合腔6-1中混合的更加均匀。

参见图1-图5,本实用新型的背部连接式喷嘴的工作原理是: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喷嘴的进水组件和进气组件均设置在所述支座的同一侧且与所述喷雾组件相对设置,因此,当本实用新型的喷嘴外接进水管和进气管时,该进水管和进气管不会对本实用新型的喷嘴的直径有任何影响,即不会增大本实用新型的喷嘴的外径,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喷嘴可以顺利通过通孔或切口对特定位置进行喷雾作业。工作时,外界的进水管与所述进水组件连接,而进气管则与进气组件连接,其中,进水管中输送的液体通过进水管道进入到混合组件中,而进气管中的气体通过进气管道进入到混合组件中,最后通过喷雾组件将混合的气体和液体以水雾的形式喷出,从而完成喷雾作业。

上述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内容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块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