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药物或试剂喷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62352发布日期:2019-07-13 09:23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一种药物或试剂喷洒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药物或试剂喷洒装置。



背景技术:

药物或试剂喷洒装置在医疗领域具有较多应用。此外,在生物研究工作中,有时也需要向实验用管腔内或某耗材平皿喷洒药物或试剂。如中国专利CN205322942U公开的一种呼吸道给药器,它包括药物混合段、药物加热和雾化段、药物回收段、药物增压段、药物导管、雾化药物加热段和药物吸入段;所述药物加热和雾化段分为加热腔和雾化腔;所述加热腔设置于混合腔的下部,其顶部通过药物流出口与混合腔连接,其侧壁内设置有多个加热环;所述雾化腔设置于加热腔的下部,其腔体中部设置有第一雾化板和第二雾化板,雾化腔的底部设置有多个可开关的雾化药物流出口,所述雾化药物流出口与药物导管连接。这种结构的给药器虽然能够实现对药物的雾化,但其最终喷出的药物的分散均匀性难以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药物或试剂喷洒装置,其能够将药物或试剂分散地较为均匀。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药物或试剂喷洒装置,包括:

芯部,其内开设有供所述药物或试剂流通的液体通道;

出液管,其具有和所述液体通道相互连通的出液口;

气路喷管座,其内形成有供气体流通的气体通道;

雾化嘴,其具有多个分别和所述气体通道连通的出气口,多个所述出气口沿所述出液管的周向间隔设置在所述出液管的所述出液口处。

优选地,所述气路喷管座上开设有通孔,所述出液管穿过所述通孔,所述雾化嘴通过气体喷嘴和所述气路喷管座中的气体通道连通。

优选地,所述药物或试剂喷洒装置还包括壳体及用于向所述芯部的所述液体通道提供所述药物或试剂的液路管接头,所述壳体具有内腔且两端开放,所述芯部设置于所述内腔中,所述液路管接头设置于所述壳体的第一端,所述气路喷管座设置于所述壳体的第二端。

更优选地,所述药物或试剂喷洒装置还包括用于向所述气路喷管座的所述气体通道提供气体的气管接头,所述气管接头设置于所述壳体上。

更优选地,所述壳体上开设有和所述内腔相互连通的安装孔,所述气管接头插设在所述安装孔中。

进一步地,所述气路喷管座环绕所述芯部设置,所述气路喷管座内壁和所述芯部外壁之间具有用于形成所述气体通道的间隙,所述间隙和所述壳体的内腔相互连通。

更进一步地,所述气路喷管座的外壁上套设有密封圈。

更优选地,所述液路管接头和所述芯部螺纹连接。

更优选地,所述芯部和所述壳体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更优选地,所述壳体上开设有用于将壳体固定的固定孔。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雾化嘴的多个出气口将空气分配为多股气流后和出液口的液体混合,形成均匀雾化液,利于药物或试剂分散于所喷的接触面上,如EP管壁、培养皿、采血管内壁等。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一种药物或试剂喷洒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药物或试剂喷洒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药物或试剂喷洒装置的仰视图;

图4是图3中A-A向的剖视图;

图5为出液管和雾化嘴的连接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

1、液路管接头;2、壳体;20、内腔;21、安装孔;22、固定孔;3、芯部;30、液体通道;4、出液管;40、出液口;5、气路喷管座;50、气体通道;6、气体喷嘴;7、雾化嘴;70、出气口;8、气管接头;91、第一密封圈;92、第二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参照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药物或试剂喷洒装置,包括芯部3、出液管4、气路喷管座5及雾化嘴7。芯部3内开设有药物或试剂流通的液体通道30,该液体通道30优选为开设于芯部3内的沿上下方向延伸的通孔,其为一微通道。出液管4具有和芯部3中的液体通道30相互连通的出液口40,优选地,出液管4的上部插设在芯部3中的液体通道30中,出液管4中空且和液体通道30连通,出液口40形成于出液管4的下端。气路喷管座5内形成有供气体流通的气体通道50。雾化嘴7具有多个分别和所述气路喷管座5的气体通道50相互连通的出气口70,多个出气口70沿出液管4的周向间隔设置在出液管4的出液口40处。具体地,气路喷管座5上开设有通孔,出液管4的下部穿过所述通孔。雾化嘴7通过中空的气体喷嘴6和气路喷管座5中的气体通道50连通。参照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出液管4穿过雾化嘴7的中部,出气口70的数量为六个且环绕出液管4设置,形成一个花瓣状的结构。

该药物或试剂喷洒装置还包括壳体2及用于向芯部3的液体通道30提供药物或试剂的液路管接头1。壳体2具有内腔20且两端开放,芯部3固定设置于内腔20中并位于液路管接头1和气路喷管座5之间。液路管接头1固定设置于壳体2的第一端,具体为插设于内腔20的上部;气路喷管座5固定设置于壳体2的第二端,具体为插设于内腔20的下部,气体通道50则和内腔20相互连通。该药物或试剂喷洒装置还包括用于向气路喷管座5的气体通道50提供气体的气管接头8,气管接头8设置于壳体2上。具体地,如图2和图4所示,壳体2的侧壁上开设有和内腔20相互连通的安装孔21,气管接头8插设在安装孔21中。

如图4所示,气路喷管座5环绕芯部3设置,气路喷管座5内壁和芯部3外壁之间具有用于形成气体通道50的间隙,该间隙和壳体2的内腔20相互连通。气体喷嘴6插设在气路喷管座5的下端并向下延伸,雾化嘴7和气体喷嘴6的下端相接,气体喷嘴6中空,其内具有贯通的细孔,从而将上述间隙和雾化嘴7的出气口70连通。出液管4自上之下依次穿过气路喷管座5、气体喷嘴6及雾化嘴7后,继续向下延伸一端距离,从而出液口40相对雾化嘴7略向外凸出。气路喷管座5的外壁上套设有第一密封圈91,该第一密封圈91位于气路喷管座5和壳体2的内壁之间,防止内腔20中的气体自气路喷管座5和壳体2之间泄漏,第一密封圈91为环形的橡胶密封圈。

本实施例中,液路管接头1和芯部3螺纹连接。芯部3和壳体2的内壁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92,用于防止液路管接头1提供的药物或试剂自芯部3和壳体2之间进入内腔20中,第二密封圈92也为环形的橡胶密封圈。

壳体2上还开设有用于将壳体2固定的固定孔22。本实施例中,固定孔22的数量为两个,且为通孔,可以便于将整个药物或药剂喷洒装置固定于某处。

本实施例提供的药物或试剂喷洒装置的工作原理为:液体形态的药物或试剂经液路管接头1进入芯部3的液体通道30内,然后进入出液管4并自其出液口40流出;气体则自气管接头8进入内腔20中,接着进入气路喷管座5的气体通道50内(气路喷管座5的内壁和芯部3之间形成的间隙),然后通过中空的气路喷管座5提供给雾化嘴7,通过雾化嘴7的多个出气口70分配为多股气流,并从多个方向吹向出液管4的出液口40,气液混合将药物或试剂均匀分散,形成雾化液。

该药物或试剂喷洒装置具有如下特点:雾化嘴7的多个出气口70将空气分配为多股气流后和出液口40的液体混合,形成均匀雾化液,利于药物或试剂分散于所喷的接触面上,如EP管壁、培养皿、采血管内壁等;药物或试剂流经的通道短而细小,便于控制给药量,如通过控制液路管接头1的进液量,可以固定每次给药的计量,减小剂量误差,实现每次给药量的一致。此外,整个喷洒装置体积结构紧凑、体积较小,易于移动携带,且操作流程简单。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是一种优选的实施例,其目的在于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所作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