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辊压机用侧挡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79997发布日期:2020-04-21 18:49阅读:981来源:国知局
一种辊压机用侧挡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辊压机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辊压机用侧挡板结构。



背景技术:

辊压机近年来应用较为普遍,并且越来越多的单磨系统技改成联合粉磨系统,将磨机部分破碎功能转移到辊压机系统,能够降低磨机部分负担,充分发挥磨机的研磨功能,有效提高水泥磨台时产量并且降低电耗。辊压机运行中实际遇到了较多的问题,比如辊压机受物料离析影响大、辊偏频繁导致跳停等;另外辊压机在入辊物料较差细粉料较多时,辊压机辊缝难以撑开,细粉料从两辊之间流过,未能起到挤压效果,为保证形成稳定的料饼,需要物料均匀受力,两辊在运行中应尽可能保持平行,辊缝偏差不能太大,超出范围则会自动跳停。当物料发生变化产生离析时,导致入辊物料不均匀,产生较大辊偏,原侧挡板不具备调节辊偏的功能,只能通过斜插板以及平插板调节,但实际使用过程中效果差,辊压机跳停频繁,且对轴承磨损较大。所以一种具有调节功能的侧挡板是现在所需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能够优化物料碾压,并且具有调节功能的新型侧挡板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辊压机用侧挡板结构,所述辊压机包括机身以及设置在机身上的多个用于物料碾压的压辊;所述侧挡板机构包括设置在压辊端部的侧挡板,所述侧挡板连接有用于调节侧挡板倾斜角度的调节机构。

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丝杆,所述调节丝杆与侧挡板活动连接,所述侧挡板靠近进料料斗一端与进料料斗下端活动连接。

所述调节丝杆通过固定块与机身相连接;所述固定块上设有用于调节丝杆穿过的穿接孔;所述固定块上连接有标定尺。

所述侧挡板包括基板,所述基板靠近压辊的一端设有填充板,所述填充板远离基板的一端两侧设有避让缺口。

所述侧挡板通过转动部件与进料料斗相连接;所述转动包括设置在基板靠近进料料斗一端上的转动销;所述转动销与进料料口上转动槽相连接。

所述侧挡板内侧设有凸起条;所述凸起条外侧面为弧形。

所述填充板截面呈锥形;所述调节丝杆与侧挡板通过铰链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通过调节机构的设置,可以提高了辊压机对入辊物料变化的适应性,同时对辊偏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改善了辊压机做功效果以及运行稳定性,提高磨机台时降低粉磨电耗。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各幅附图表达的内容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图2a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最优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一种辊压机用侧挡板结构,所述辊压机包括机身1以及设置在机身1上的多个用于物料碾压的压辊2;所述侧挡板4机构包括设置在压辊2端部的侧挡板4,所述侧挡板4连接有用于调节侧挡板4倾斜角度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丝杆41,所述调节丝杆41与侧挡板4活动连接,所述侧挡板4靠近进料料斗3一端与进料料斗3下端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改变了传统辊压机侧挡板4结构,本实用新型调节丝杆41设置在机身1的大梁上,通过两侧大梁上安装的调节丝杆41向内或向外推拉侧挡板4,达到调节料流截面积与料流位置的目的,进而提高辊压机挤压效果,提升辊压机功率及磨机台时;也就是通过对辊压机原侧挡板4技改,提高了辊压机对入辊物料变化的适应性,同时对辊偏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改善了辊压机做功效果以及运行稳定性,提高磨机台时降低粉磨电耗。

作为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调节丝杆41通过固定块42与机身1相连接;所述固定块42上设有用于调节丝杆41穿过的穿接孔;所述固定块42上连接有标定尺421;固定块42的设置为调节丝杆41与机身1的连接提供了基础,方便了调节丝杆41的连接;作为更大的优化,本实用新型中固定块42上设有标定尺421,标定尺421的设置可以用于之直观的显示出调节丝杆41的进给量,方便操作人员使用时,把压辊2两端的侧挡板4倾斜角度调节成相同角度,更好的保证侧挡板4上述的技术效果。

作为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侧挡板4包括基板411,所述基板411靠近压辊2的一端设有填充板412,所述填充板412远离基板411的一端两侧设有避让缺口413;基板411为侧挡板4的主要结构,起到主要限位阻挡作用,填充板412的设置是为了保证两个相邻压辊2之间间隙空间也得到限位阻挡;同时为了避免运动干涉,在填充板412的两侧设有避让缺口413,避让缺口413为弧形槽;形状与压辊2外侧面形状相同;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为了避免填充板412与压辊2干涉,同时起到更好的阻挡作用。

作为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侧挡板4通过转动部件与进料料斗3相连接;所述转动包括设置在基板411靠近进料料斗3一端上的转动销414;所述转动销414与进料料口上转动槽相连接;通过转动销414与转动槽的配合,可以很好的实现侧挡板4与进料料斗3的连接,同时避免侧挡板4运动时与进料料斗3的运动干涉。

作为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侧挡板4内侧设有凸起条43;所述凸起条43外侧面为弧形;凸起条43起到限位的作用,同时凸起条43外表面为弧形结构,这样的设置,可以保证物料从上至下流动时,当触碰到凸起条43时,发生撞击,使得物料可以更好的向压辊2中间位置移动,通过这样的结构设置,可以更好的避免物料从压辊2端部漏出。

作为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填充板412截面呈锥形;所述调节丝杆41与侧挡板4通过铰链相连接;侧挡板4下部形状呈尖状贴合辊面,与辊面距离控制10mm左右,这样可以在保证最大的阻挡效果的同时,还能避免后续干涉问题,同时为了避免零部件间的干涉,本实用新型中调节丝杆41与侧挡板4之间通过铰链相连接;当然也可以使用转轴相连接,目的是为了避免侧挡板4与调节丝杆41间相对运动的干涉问题。

实际使用过程中,辊压机功率上升10-20%,以2#水泥磨为例:(型号为rp120-80,原始辊缝10mm,辊压机功率500kw),正常运行过程中电流在30-35a左右,运行辊缝约为20mm,当物料粒度较差时辊压机电流仅20-25a,辊缝仅能撑开约10-13mm,严重影响辊压机挤压效果,磨机台时难以发挥;使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技术方案后,将侧挡板4向内收,强制将原本辊面两侧的物料向中部挤压,从而有效撑开辊缝,通过物料与物料之间的挤压力达到与破碎的效果,辊压机电流达30a左右,辊缝可撑开至20mm左右,辊压机工况明显上升。

入辊物料离析导致辊压机发生辊偏时,将辊缝较小一侧侧挡板4向内调节,或将辊偏较大一侧侧挡板4向外调节,改变料流入辊位置,能快速改善辊偏现象,能有效减少辊压机因辊缝偏差跳停次数。

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辊压机用侧挡板结构,所述辊压机包括机身以及设置在机身上的多个用于物料碾压的压辊;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挡板机构包括设置在压辊端部的侧挡板,所述侧挡板连接有用于调节侧挡板倾斜角度的调节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辊压机用侧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调节丝杆,所述调节丝杆与侧挡板活动连接,所述侧挡板靠近进料料斗一端与进料料斗下端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辊压机用侧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丝杆通过固定块与机身相连接;所述固定块上设有用于调节丝杆穿过的穿接孔;所述固定块上连接有标定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辊压机用侧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挡板包括基板,所述基板靠近压辊的一端设有填充板,所述填充板远离基板的一端两侧设有避让缺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辊压机用侧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挡板通过转动部件与进料料斗相连接;所述转动包括设置在基板靠近进料料斗一端上的转动销;所述转动销与进料料口上转动槽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辊压机用侧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挡板内侧设有凸起条;所述凸起条外侧面为弧形。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辊压机用侧挡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板截面呈锥形;所述调节丝杆与侧挡板通过铰链相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辊压机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辊压机用侧挡板结构,所述辊压机包括机身以及设置在机身上的多个用于物料碾压的压辊;所述侧挡板机构包括设置在压辊端部的侧挡板,所述侧挡板连接有用于调节侧挡板倾斜角度的调节机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通过调节机构的设置,可以提高了辊压机对入辊物料变化的适应性,同时对辊偏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改善了辊压机做功效果以及运行稳定性,提高磨机台时降低粉磨电耗。

技术研发人员:刘庆新;刘宏春;尹小明;焦先军;王祥璘;胡昌义;江华杰;陈学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铜陵海螺水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05
技术公布日:2020.0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