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湿塔喷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962818发布日期:2020-02-18 13:37阅读:554来源:国知局
一种增湿塔喷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脱硝喷枪,尤其涉及一种增湿塔用喷枪。



背景技术:

燃煤工业窑炉烟气中都含有氮氧化物(nox)。nox是一种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nox与碳氢化合物在强光作用下会造成光化学污染,排放到大气中的nox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危害生态环境。氨还原法脱硝因其工艺简单、投资省,已成为主要的烟气脱硝方法。其要点是:在压缩空气的作用下,将还原剂通过气液两相流喷枪雾化后喷到炉窑高温烟气中,还原剂中的氨和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反应,生成氮气和水,使烟气中的氮氧化物得以脱除。目前的脱硝喷枪扩散喷出的还原剂雾场范围小,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增湿塔喷枪。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增湿塔喷枪,包括第一喷头、第二喷头、第三喷头和枪管,所述枪管具有管腔,所述第一喷头、所述第二喷头和所述第三喷头均设置于所述枪管上,所述第一喷头、所述第二喷头和所述第三喷头均开设有喷孔和喷腔,所述喷孔与所述喷腔连通,所述第一喷头、所述第二喷头和所述第三喷头开设的所述喷腔与所述枪管的管腔均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喷头、所述第二喷头、所述第三喷头依次间隔设置于所述枪管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喷头与所述枪管呈130°夹角,所述第二喷头与所述枪管呈110°夹角,所述第三喷头与所述枪管呈100°夹角。

进一步地,还包括枪座,所述枪管安装于所述枪座上。

进一步地,所述枪座上开设有联接孔,所述枪管穿设于所述联接孔内,且所述枪管与所述枪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枪座上开设有卡槽,所述枪管上凸出形成有固定条,所述固定条插设于所述卡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枪座上凸出形成安装筋条,所述安装筋条形成一卡槽,所述枪管上凸出形成有固定条,所述固定条插设于所述卡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条呈t型。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喷头为锥形喷雾喷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喷头的材料为哈氏合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第一喷头的喷孔、第二喷头的喷孔和第三喷头的喷孔喷出,通过三个喷头的设置,扩大雾化面场,使其的雾化面积可覆盖炉窑表面,使得脱硝喷枪可快速完成作业,提高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增湿塔喷枪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以下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理解的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增湿塔喷枪,为增湿塔用脱硝喷枪,如图1所示,其为一实施例的增湿塔喷枪,包括第一喷头110、第二喷头120、第三喷头130和枪管200,所述枪管200具有管腔,用于输送还原剂溶液,所述第一喷头110、所述第二喷头120和所述第三喷头130均设置于所述枪管200上,例如,所述第一喷头110、所述第二喷头120、所述第三喷头130依次间隔设置于所述枪管200上,所述第一喷头110、所述第二喷头120和所述第三喷头130均开设有喷孔和喷腔,所述喷孔与所述喷腔连通,所述第一喷头110、所述第二喷头120和所述第三喷头130开设的所述喷腔与所述枪管200的管腔均连通,还原剂溶液输送至第一喷头110的喷腔、第二喷头120的喷腔和第三喷头130的喷腔内,并被雾化呈雾化颗粒,通过第一喷头110的喷孔、第二喷头120的喷孔和第三喷头130的喷孔喷出,通过三个喷头的设置,扩大雾化面场,使其的雾化面积可覆盖炉窑表面,使得脱硝喷枪可快速完成作业,提高效率。

其中,为了实现第一喷头110、第二喷头120、第三喷头130的雾场喷射可覆盖炉窑表面,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喷头110与所述枪管200呈130°夹角,所述第二喷头120与所述枪管200呈110°夹角,所述第三喷头130与所述枪管200呈100°夹角。其中,例如,所述第一喷头110为锥形喷雾喷头,例如,所述第一喷头110为单孔实心锥形喷头,例如,所述第一喷头110为单孔实心锥形喷头,所述第一喷头110内设置有多孔结构,可提高还原剂雾场的分散程度,扩大雾场角度,例如,所述第二喷头120为锥形喷雾喷头,例如,所述第二喷头120为单孔实心锥形喷头,例如,所述第二喷头120为单孔实心锥形喷头,所述第二喷头120内设置有多孔结构,可提高还原剂雾场的分散程度,扩大雾场角度,例如,所述第三喷头130为锥形喷雾喷头,例如,所述第三喷头130为单孔实心锥形喷头,例如,所述第三喷头130为单孔实心锥形喷头,所述第三喷头130内设置有多孔结构,可提高还原剂雾场的分散程度,扩大雾场角度。其中,例如,所述第一喷头110的雾场角度为30°-65°,所述第一喷头110的喷射距离为1000-2500mm,所述第一喷头110的雾化粒度为50-100μm,例如,所述第二喷头120的雾场角度为30°-65°,所述第二喷头120的喷射距离为1000-2500mm,所述第二喷头120的雾化粒度为50-100μm,例如,所述第三喷头130的雾场角度为30°-65°,所述第三喷头130的喷射距离为1000-2500mm,所述第三喷头130的雾化粒度为50-100μm。并且,通过上述所述的第一喷头110、第二喷头120和第三喷头130的角度设计,使得雾化面积可覆盖炉窑表面,使得脱硝喷枪可快速完成作业,提高效率。

其中,该增湿塔喷枪为单流体喷枪,避免传统双流体喷枪存在的体积太大、电能消耗大等问题,例如,所述第一喷头为机械雾化式喷头,例如,所述第一喷头为直射式喷嘴,依靠还原剂溶液在压差作用下产生的高速射流使自身雾化,使雾化效果好的同时减小了体积、降低了能耗,该增湿塔喷枪结构简单,易于维护。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增湿塔喷枪还包括枪座300,所述枪管200安装于所述枪座300上,例如,所述枪座300上开设有联接孔307,所述枪管200穿设于所述联接孔307内,且所述枪管200与所述枪座300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枪座300上开设有卡槽302,所述枪管200上凸出形成有固定条310,所述固定条310插设于所述卡槽302内,例如,所述枪座300上凸出形成安装筋条321,所述安装筋条321形成一卡槽302,所述枪管200上凸出形成有固定条310,所述固定条310插设于所述卡槽302内,通过枪管200穿设于所述联接孔307内,并且通过法兰、螺丝等连接,将枪管200安装在枪座300上,并且,通过枪管200上形成的固定条310插设于所述卡槽302内,实现枪管200与枪座300的卡接,使得连接更加稳定。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枪座300包括安装座320和盖板310,所述安装座320为空心结构,所述安装座320与所述盖板310连接,所述安装座320与所述盖板310之间形成一容置槽301,所述盖板310开设有一联接孔307,所述安装座320的内侧壁(即容置槽301的侧壁)向内凸起形成安装筋条321,例如,所述安装座320的内侧壁(即容置槽301的侧壁)凸起形成两个相对设置的安装筋条321,且两个安装筋条321均分别向另一安装筋条321的方向凸起形成限位部322(也即这一个安装筋条321向另一安装筋条321凸起形成限位部322,另一安装筋条321向这一个安装筋条321的方向凸起形成限位部322),两个所述安装筋条321之间形成卡槽302,且两个限位部322之间形成一限位槽303,所述卡槽302与所述限位槽303连通,例如,所述固定条310呈t型,也就是,所述固定条310包括连接部211和卡接部212,所述连接部211与所述卡接部212连接,并且,所述卡接部212的宽度大于所述限位槽303的宽度,所述连接部211穿设于所述限位槽303内,所述卡接部212设置于所述卡槽302内且与连个所述限位部322抵接,从而使得卡接部212被两个限位部322限位卡接,实现枪管200与底座的固定限位,使得连接更稳定。

例如,所述第一喷头的材料为哈氏合金,例如,所述第一喷头的材料为哈市c-276合金,它是是现代金属材料中最耐蚀的一种,耐湿氯、各种氧化性氯化物、氯化盐溶液、硫酸与氧化性盐,在低温与中温盐酸中均有很好的耐蚀性能,因此适用于在苛刻的腐蚀环境中使用。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