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桶混料装置及转盘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50334发布日期:2020-09-01 16:49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滚桶混料装置及转盘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滚桶混料装置及转盘组件。



背景技术:

在半导体制程、光电制程、医药制程、化学制程、食品制程或其他制程中,往往需要使用混料装置来调和产品或辅助产品制造。传统的混料装置是透过两轴支撑架与夹具以支撑混料桶,其中两轴支撑架是平行或垂直于地面。

举例而言,曾有一种两轴支撑架平行于地面的混料装置被提出,其两轴支撑架是垂直并连接于墙面。另外,还有一种两轴支撑架垂直于地面的混料装置也被提出,其两轴支撑架是垂直并间接固定于地面。所述两种混料装置,皆仅以枢接于两轴支撑架的两夹具来夹持混料桶,使混料桶间接地受两轴支撑架支撑。

于混料过程中,所述两种混料装置的每一者是通过两夹具旋转以带动混料桶旋转进而达到混料的效果。所述混料桶的重量仅依赖两支撑点(即两轴支撑架与墙面或地面的支撑点)来获得支撑,故造成两轴支撑架与夹具的负载较大,而使支撑性不佳。再者,所述两种混料装置的每一者亦可能因其对混料桶的支撑力不足导致混料桶在混料过程中未被妥善固定,而溢出或溅出混料桶的物料(可能为具有腐蚀性的液体或高温固体),导致人身安全的疑虑。甚至在混料过程中,两轴支撑架与夹具可能会断裂,导致严重的工安意外。

在混料过程中,现行部分的混料装置是采取单向360度旋转以带动混料桶混合内部的物料。另有部分的混料装置其作业方式是采取单向摆动以带动混料桶摆动并混合混料桶内的物料。上述两者的混料桶于混料过程中的运动范围较小,可能发生混料不均匀或是使混料时间提升之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滚桶混料装置及转盘组件,其有效解决了传统混料装置对混料桶的支撑力不佳的问题。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滚桶混料装置包括本体、转盘组件、动力齿轮组件与第一惰轮组件。所述转盘组件为环状圈体,于其外环侧形成有复数个第一齿部,并形成有中空的混料桶支撑组件以供混料桶透过混料桶支撑组件安置于环状圈体的中空部。所述动力齿轮组件连接于本体,包括动力齿轮,所述动力齿轮接触与啮合于第一齿部的第一部分,并用于接收动力,以转动转盘组件。所述第一惰轮组件连接于本体,包括第一惰轮,所述第一惰轮接触与啮合于第一齿部的第二部份,以管制转盘组件的转动速度。

可选地,滚桶混料装置更包括动力输出装置,连接于本体或动力齿轮组件,并枢接动力齿轮,以产生动力给输出齿轮。

可选地,动力输出装置为转子马达装置或人力转盘装置。

可选地,滚桶混料装置更包括第二惰轮组件,连接于本体,包括第二惰轮,所述第二惰轮接触与啮合于第一齿部的第三部份,以管制转盘组件的转动速度。

可选地,混料桶支撑组件包括环状轴承支撑架组件以及混料桶固定组件。所述环状轴承支撑架组件的中心挖空以供混料桶安置。所述混料桶固定组件连接于环状轴承支撑架组件,用以固定混料桶。

可选地,混料桶固定组件更包括环片组件以及夹具组件。所述环片组件连接于环状轴承支撑架组件,包括可开合环片,所述可开合环片用于环抱地固定混料桶。所述夹具组件连接于环状轴承支撑架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可动夹具,所述可动夹具用于夹持混料桶。

可选地,混料桶与转盘组件之间具有倾斜角,所述混料桶固定组件枢接于转盘组件,且倾斜角是可被调整或控制。

可选地,本体更设有滚轮组件,设置于混料桶固定组件的底部,用以辅助混料桶装卸于混料桶固定组件。

可选地,滚桶混料装置更包括至少一个秤重模块,设置于混料桶支撑组件、第一惰轮组件与第二惰轮组件的至少一者,以监测混料桶内的复数个物料的重量变化。

可选地,本体更具有盛盘槽设置于转盘组件的下方,且摇桶混料装置更包括盛盘,可拆卸地设置于盛盘槽,用以装载自混料桶所泄漏的至少一物料。

一种用于滚桶混料装置中的转盘组件,其为环状圈体,于其外环侧形成有复数个第一齿部,并形成有中空的混料桶支撑组件,以供混料桶透过混料桶支撑组件安置于环状圈体的中空部。所述混料桶支撑组件包括环状轴承支撑架组件以及混料桶固定组件。所述环状轴承支撑架组件连接于转盘组件,且其中心挖空以供混料桶安置。所述混料桶固定组件连接于环状轴承支撑架组件,用以固定混料桶。

可选地,混料桶固定组件更包括环片组件以及夹具组件。所述环片组件连接于环状轴承支撑架组件,包括可开合环片,所述可开合环片用于环抱地固定混料桶。所述夹具组件连接于环状轴承支撑架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可动夹具,所述可动夹具用于夹持混料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可增加对混料桶的支撑力的滚桶混料装置,可以解决传统混料装置的两轴支撑架其负载较大的问题,进而避免混料过程中,混料桶未被妥善固定而掉落或抛出的意外,以提高混料过程时的人身安全性,故于对混料装置有需求的各种市场(例如半导体、光电、医药、化学以及食品等制程)具有优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滚桶混料装置的立体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滚桶混料装置的立体后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滚桶混料装置的立体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本体的立体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滚桶混料装置101转盘组件

1011第一齿部1012环状轴承支撑架组件

1013环片组件10131锁付装置

1015滚轮组件102动力齿轮组件

1021动力齿轮1022齿轮座

103第一惰轮组件1031第一惰轮

104本体105转子马达装置

106第二惰轮组件107盛盘槽

108混料桶109泄漏物料排出孔洞

2本体201安全门门把

202程控面板203紧急停止装置

204透明窗口205推车

206滚轮a倾斜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为充分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及功效,兹借由下述具体的实施例,并配合所附的图式,对本实用新型做一详细说明,说明如后。

本实用新型实提供的一种滚桶混料装置,其具有本体、转盘组件、动力齿轮组件以及第一惰轮组件。动力齿轮组件接收动力以使转盘组件转动,进而带动安置于转盘组件转动的混料桶支撑组件的混料桶转动,以达到混料效果。第一惰轮组件用以控制转动速度。所述的滚桶混料装置可提供混料桶较佳的支撑力,以增加混料过程中的安全性。所述的滚桶混料装置可使混料桶倾斜,并且同步搭配360度的旋转,以使混料方式几乎无死角,提高混料的效果。

首先,请参照图1与图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滚桶混料装置的立体正视图,以及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滚桶混料装置的立体后视图。所述滚桶混料装置1基本上是由转盘组件101、动力齿轮组件102、第一惰轮组件103以及本体104组合而成。

所述转盘组件101为环状圈体,并且于环状圈体的外侧形成复数个第一齿部1011。再者,于本实施例中,环状圈体的内侧具有长条形的中空部并形成混料桶支撑组件,用以将混料桶安置并固定于转盘组件101。然而,本实用新型不以中空部的形状与外观类型为限制。

所述混料桶支撑组件包括环状轴承支撑架组件1012以及混料桶固定组件,其中环状轴承支撑架组件1012为圆盘式双层支撑架,其中间挖空以提供混料桶的固定位置,以及混料桶固定组件更包括环片组件1013以及夹具组件1014。然而,本实用新型亦不以混料桶支撑组件与混料桶固定组件的形状与外观的类型为限制,混料桶固定组件也可以是绑带或扣环等可用于固定混料桶的装置,且环状轴承支撑架组件1012可以是圆盘式单层或复数层支撑架。

于本实施例中,滚桶混料装置1是通过转盘组件101的环片组件1013与夹具组件1014固定混料桶。如图1所示,环片组件1013是多片状接合的双层环形样式,且环片组件1013用以水平地固定混料桶,且具有扩充空间调整功能(即,可水平地固定不同体积的混料桶)。环片组件1013更包括锁付装置10131以及固定环片10132,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制,环片组件1013也可以为一体成形的样式,以及本实用新型亦不以环片组件1013的数量与层数为限制。另外,环片组件1013亦可以改用其他形式的水平夹具组件来取代,且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制。

所述环片组件1013是环套于混料桶外侧以固定混料桶的水平方向(图1、图2未示)。当混料桶预备装设于滚桶混料装置1,前方的固定环片10132可以打开以便将混料桶固持于环片组件1013中。进一步地,当混料桶架设于正确位置后,可以将前方的固定环片10132合起并以锁付装置10131紧密地扣合,即完成环片组件1013固定混料桶的作业。另外,后方的固定环片10132则设计成不可开合。前方与后方的固定环片10132可以是一体成形的环形样式或多片接合的环形样式,且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制。再者,此实施例的锁付装置10131是以螺孔与螺丝来实现,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制。当所述环片组件1013环抱并固定混料桶时,可稳定混料作业时的混料桶的重心。

夹具组件1014为一种可动的顶部夹具,所述夹具组件1014是通过横向板或横向杆以垂直方向夹持、下压并固定混料桶,以达到固定的效果。当混料桶预备装设于滚桶混料装置1,夹具组件1014的横向板调整上升,以使混料桶有足够的空间置入混料桶固定组件之中。进一步地,当混料桶架设于正确位置后,所述横向板调整下降直到其与混料桶的顶部紧密接触,即完成夹具组件1014固定混料桶的作业。

在此请注意,上述夹具组件1014的实现方式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亦不以夹具组件1014的数量、外观的类型与夹持方向为限制。举例来说,夹具组件1014的数量为两个,其可以是上横杆与下横杆,上横杆与下横杆皆可以移动,以抵顶混料桶的顶部与底部。当所述夹具组件1014夹持并固定混料桶时,可稳定混料作业时的混料桶的重心。

所述环片组件1013与夹具组件1014皆可配合混料桶的体积大小进行调整,举例而言,混料桶的容量可借于5~50加仑之间,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制。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3,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滚桶混料装置的立体侧视图。如图3所示,环片组件1013与夹具组件1014皆枢接于转盘组件101。当混料桶108被固持于滚桶混料装置1的环状轴承支撑架组件1012,所述混料桶108与转盘组件101之间可以具有一个倾斜角a,此种可调式的倾斜角a可用以配合各种不同混料过程的需求,使混料桶内的物料能获得连续且较无死角的充分混合,但本实用新型不以倾斜角a的角度为限制。举例来说,倾斜角a可以是正负60度内,且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制。倾斜角a为0度时,表示混料桶108垂直于地面,倾斜角a是正负30度时,分别表示混料桶108与地面的夹角为60度与120度。

接着,如图1与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滚桶混料装置更包括滚轮组件1015。滚轮组件1015是设置于混料桶固定组件的底部,用以辅助混料桶滑动并装载于混料桶固定组件,或是辅助混料桶卸除自混料桶固定组件。

于上述实施例中,混料桶如何固定于滚桶混料装置1的方法与态样已经详细地被描述。接着,请继续参照图1与图2以知悉混料作业。如图1与图2所示,滚桶混料装置1的动力齿轮组件102包括动力齿轮1021与齿轮座1022。所述动力齿轮1021具有复数个齿以及其中心具有固定孔与枢接孔。动力齿轮1021透过其复数个齿与转盘组件101的第一齿部1011啮合并透过其固定孔连接于齿轮座1022进而固持于本体104。

再者,动力齿轮1021透过枢接孔与动力输出装置枢接,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动力输出装置为转子马达装置105,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制,其亦可以是人力转盘装置。当欲开始进行混料作业时,动力输出装置提供动力给动力齿轮1021进而带动转盘组件101旋转,使混料桶产生旋转以达到混料之效果。

接着,请继续参照图1与图2。所述滚桶混料装置1包括至少一个惰轮组件103、106,并透过其至少一个惰轮在混料过程中管制转盘组件101的转动速度,进而调控混料速度。再者,滚桶混料装置1更可包括剎车装置以协助惰轮组件103、106调控混料时的速度,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制。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滚桶混料装置1包括四个惰轮组件,其中第一惰轮组件103设置于本体104,并且第一惰轮组件103与动力齿轮组件102的相对位置是隔着转盘组件101的相对两侧。第一惰轮组件103与动力齿轮组件102呈现相对的位置可利于稳定转盘组件101。

再者,滚桶混料装置1更包括第二惰轮组件106、第三惰轮组件与第四惰轮组件。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四个惰轮组件分别位于转盘组件101的左上角、右上角、左下角以及右下角,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惰轮组件与惰轮的位置以及数量为限制。

当混料作业进行时,转盘组件101透过动力齿轮组件102使其旋转,以及依赖至少一个惰轮组件103、106调控转速。再者,动力齿轮组件102与惰轮组件可共同负荷混料桶与转盘组件101的重量并稳定重心,使所述滚桶混料装置1之零件的受力大小下降,进而延长滚桶混料装置1与其零件的寿命。

再者,滚桶混料装置1更可包括至少一个秤重模块(图未示)以在混料过程中随时监测混料桶内的复数物料的重量变化。所述秤重模块所设置的位置没有任何限制,其例如混料桶支撑组件的任意处,或者亦可以设置于惰轮组件103、106。较佳地,秤重模块系设置于夹具组件1014的横向板,以随着混料桶翻转时,实时测量混料桶内的复数物料的重量变化。进一步地,于混料过程中,所述秤重模块在秤重的同时可搭配程序运算以计算并提供最佳的混料频率,其亦可以测量混料桶内复数物料的流速变化,以及同步监控复数物料是否泄漏以进行质量控管,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制,以及本实用新型亦不以秤重模块的数量或装设的位置为限制。

进一步地,将举例说明一种滚桶混料装置其秤重模块设置于夹具组件1014,所述秤重模块在秤重时的作业流程(图未示)。所述秤重模块共有2组,分别设置于夹具组件1014的顶部与底部(即秤重模块位于混料桶的顶部与底部)。在混料作业进行之前,位于底部的秤重模块测量含复数物料的混料桶的重量并记录。接着,在混料的过程中,位于顶部与底部的秤重模块将轮流到达最低位置,两秤重模块测量并记录含复数物料的混料桶的重量。通过两秤重模块实时监测重量可作为质量监控与管理。若两秤重模块测量出的重量有明显差异,则可实时调整滚桶混料装置的转动参数(例如转速)以达到混料的最佳效果。这种「实时监控」功能更适合用于含有固体的液体物料以及易变质的物料。

接着,请继续参照图3,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滚桶混料装置1的本体104为六面体底座(但本体104亦可以是一个中空的框体或是一个壁面,即本实用新型不用以限制本体104的形状与类型),以及其顶端设有开口并形成盛盘槽107设置于转盘组件101之下。盛盘槽107可以装载可拆卸的盛盘以承接自混料桶108所泄漏的物料,所述盛盘的容积可完整盛载一桶混料桶内的复数物料的容量,但本实用新型不以盛盘槽107与盛盘的类型、数量与容积为限制,其亦可以仅使用盛盘槽107装载泄漏的物料,或不开设盛盘槽107,直接地将盛盘放置于本体104之上与转盘组件101之下。所述盛盘槽107或盛盘更可加装传感器与警报装置(图未示)以实时测量物料是否泄漏,并将滚桶混料装置1设定为当物料泄漏时立即停止运转并发出警报,以作为安全控管,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制。再者,请参照图1,所述混料桶支撑组件也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泄漏物料排出孔109以协助自混料桶泄漏的物料排出,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制。

请继续参照图4,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本体的立体示意图。所述本体2为具有腔体、安全门门把201、程控面板202、紧急停止装置203以及透明窗口204的六面体。所述腔体的内部可容纳前述转盘组件、混料桶支撑组件、动力齿轮组件以及惰轮组件,以使混料过程于腔体内进行,并且于混料结束之前将安全门门把201上锁以借此增加混料过程中的人身安全。或者滚桶混料装置1可设定为腔体开门则即刻停止混料作业以加强安全性。所述本体2更具有外型美观与隔绝噪音之优势。

使用者可以透过程控面板202调整混料过程的各种参数,其例如混料时间与速度,并透过透明窗口204随时观测混料情形,以及于异常情况发生时利用紧急停止装置203以停止滚桶混料装置运转。再者,腔体内部更具有洗净管线与喷洒装置以作为维护保养、漏液或污染情况的清洁处理。在此请注意,本实用新型不以本体2的外观与类型为限制。另外,图4的推车205可用于输送混料桶108,并配合图3的滚轮组件1015来辅助将混料桶108送至腔体内,并将混料桶108固定于转盘组件101的中空部。通过推车作为辅助使输送混料桶的作业较不费力且更安全,但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制。

接下来,将详细地描述透过滚桶混料装置2混料的运作流程。首先,如图4所示,推车205装载混料桶108并运送至滚桶混料装置2的腔体门(腔体门敞开)前。接着,通过滚轮206以协助混料桶108运送至腔体内,并使用环片组件与夹具组件固定混料桶。接着,将腔体门关闭即完成安全装载。进一步地,通过程控面板202以设定混料的参数并开始进行混料。于混料过程中,动力齿轮组件接收动力使转盘组件转动,进而带动安置于转盘组件的混料桶转动,并借由惰轮组件调控转动速度以达到混料效果。混料的情形可通过透明窗口204随时观测,以及通过秤重模块、盛盘(或盛盘槽)的传感器与警报装置以监测混料作业与质量。当混料过程中,复数物料自混料桶泄漏时,秤重模块或盛盘的传感器感测到重量差(或重量),并通过警报装置传送警报讯号,进而使混料作业被中止以作为安全控管。再者,当混料作业完成后,滚桶混料装置2的腔体门将等到混料桶完全停止并摆正后方可开启以作为安全控管。最后,当混料作业完并开启腔体门后,混料桶108自环片组件与夹具组件卸除,并借由滚轮206以协助混料桶108运送回推车205,即完成混料作业。

综合以上所述,相较于已知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滚桶混料装置及转盘组件的技术效果,说明如下:

已知技术中,部分混料装置仅以两个支撑点支撑混料桶,而使支撑性不佳,亦可能因其对混料桶的支撑力不足导致混料桶未被妥善固定,将可能对人身安全产生疑虑。反观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滚桶混料装置,其是通过转盘组件支撑混料桶,利用混料桶支撑组件的混料桶固定组件以将混料桶固持于整面的转盘组件,进而提高支撑力,以增加混料过程中的安全性。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