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造粒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27271发布日期:2020-05-20 03:21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式造粒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食品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立式造粒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丸类食品在造粒时,通常是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通过模具相互配合,来实现造粒定型,另外一种就是利用现有技术中的造粒机搓丸。这两种搓丸方式各有弊端,其中模具造粒效率极低,且存在品质把控困难,设备精度要求高,难以维护的问题。而造粒机虽然效率要高一些,但是造粒机仅适用与颗粒较小的丸剂造粒,并不适用与所有尺寸的丸类造粒。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立式造粒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立式造粒机利用曲柄结构在滑块往复运动的过程中搓丸,与现有技术对比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优化了工作工程。

设备包括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转动杆,所述转动末端转动连接设置有传动连杆,所述传动连杆一端转动连接在转动杆末端,其另一端转动连接在环形切刀外壁。

所述环形切刀套设在储料桶上,环形切刀刃口向下,并贴合于储料桶外壁。所述储料桶底部阵列设置有若干出丸孔。出丸孔的孔径即为出丸的丸子外径。

进一步的,对应转动杆转动轨迹设有滑轨,转动杆后部设有与滑轨配合的滑块,也就是说,当电机开动时转动杆在绕滑轨转动,以更好的保证其行程稳定,运行稳定。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电机开动带动转动杆转动,转动杆带动传动连杆,使环形切刀贴合储料桶上下往复运动。储料桶内的浆体在其底部的出丸孔流出,通过环形切刀自上而下的切断,形成一个个独立的丸子,根据具体需求丸子进入后续环节进行进一步定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造价低廉且易于维修维护。相较于现有搓丸技术,本设备节省人力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立式造粒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传动连杆2-转动杆3-滑轨4-输出轴5-储料桶6-环形切刀7-出丸孔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立式造粒机,包括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4固定连接转动杆2,所述转动末端转动连接设置有传动连杆1,所述传动连杆1一端转动连接在转动杆2末端,其另一端转动连接在环形切刀6外壁。

所述环形切刀6套设在储料桶5上,环形切刀6刃口向下,并贴合于储料桶5外壁。所述储料桶5底部阵列设置有若干出丸孔7。出丸孔7的孔径即为出丸的丸子外径。

进一步的,对应转动杆2转动轨迹设有滑轨3,转动杆2后部设有与滑轨3配合的滑块,也就是说,当电机开动时转动杆2在绕滑轨3转动,以更好的保证其行程稳定,运行稳定。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电机开动带动转动杆2转动,转动杆2带动传动连杆1,使环形切刀6贴合储料桶5上下往复运动。储料桶5内的浆体在其底部的出丸孔7流出,通过环形切刀6自上而下的切断,形成一个个独立的丸子,根据具体需求丸子进入后续环节进行进一步定型。



技术特征:

1.一种立式造粒机,包括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转动杆,所述转动末端转动连接设置有传动连杆,所述传动连杆一端转动连接在转动杆末端,其另一端转动连接在环形切刀外壁;

所述环形切刀套设在储料桶上,环形切刀刃口向下,并贴合于储料桶外壁;所述储料桶底部阵列设置有若干出丸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造粒机,其特征在于,对应转动杆转动轨迹设有滑轨,转动杆后部设有与滑轨配合的滑块。


技术总结
一种立式造粒机,包括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转动杆,所述转动末端转动连接设置有传动连杆,所述传动连杆一端转动连接在转动杆末端,其另一端转动连接在环形切刀外壁;所述环形切刀套设在储料桶上,环形切刀刃口向下,并贴合于储料桶外壁;所述储料桶底部阵列设置有若干出丸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造价低廉且易于维修维护。相较于现有搓丸技术,本设备节省人力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刘勇占;徐保立;杜奉连;杨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鑫诺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16
技术公布日:2020.05.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