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化工厂混合反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13072发布日期:2020-04-07 22:06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型化工厂混合反应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制造领域,具体是一种小型化工厂混合反应装置。



背景技术:

化工厂在生产化工产品时,许多原料都是液体和粉状原料,这种类的的原料在生产时一般都需要利用搅拌装置进行原材料的搅拌混合和反应,搅拌装置的使用虽然会提高反应速度,加速反应进行,但是,搅拌装置一般需要持续性工作,搅拌装置的驱动会造成大量的能量浪费,而这些能量一般都是无用功,同时也是一笔价格不菲的支出,不利于当前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导向,因此需要一种能够让生产的原材料混合均匀又减少能量浪费的混合反应装置,来相应国家的号召,有效避免能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化工厂混合反应装置,它在原材料为粉状和液体的混合反应中,能够有效的将原材料混合均匀,提升反应速度,减少能源消耗。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小型化工厂混合反应装置,包括反应腔,所述反应腔的顶部设有进粉管,所述进粉管的底部连通有缓存腔,所述缓存腔的侧壁上设有下粉口,所述缓存腔的底部设有反应柱,所述反应腔的侧壁上设有多个进液管,所述进液管上阵列有多个喷头,所述喷头喷射的方向朝向反应柱,所述反应腔的底部设有出料口。

进一步的,所述反应腔内还设有刮壁装置,所述刮壁装置包括升降机、连杆、内刮板、外刮板,所述升降机竖直的固定在反应腔内的顶部,所述连杆水平的固定在升降机的活动端,所述内刮板与外刮板分别固定在连杆的两端,所述内刮板贴合在反应柱的表面,所述外刮板贴合在反应腔的内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升降机为多个,多个所述内刮板组成的范围环绕反应柱的外表面一圈,多个所述外刮板组成的范围环绕反应腔的内壁一圈。

进一步的,所述喷头上设有喷嘴,所述喷嘴沿水平方向向下倾斜。

进一步的,所述缓存腔为上宽下窄的锥形。

对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粉状原材料从进粉管进入到缓存腔中,并沿缓存腔侧壁的下粉口掉落,同时液体的原材料从进液管注入,沿喷头向外喷射,在遇到粉状原材料后两者混合在一起,并且大部分混合后随着冲力碰撞到反应柱上,进行进一步的反应,最后沿出料口排出,本实用新型的混合反应不需要搅拌装置持续不断的搅拌,避免造成能量的大量浪费,特别适合粉状和液体原材料的化工反应,尤其适合液体比例较高的反应,效果更好,能够保证反应程度的同时大大降低能源的浪费,相应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导向,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前视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附图2中a方向的剖视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附图3中b方向的剖视图。

附图中所示标号:

1、反应腔;2、进粉管;3、缓存腔;4、下粉口;5、反应柱;6、进液管;7、喷头;8、出料口;9、升降机;10、连杆;11、内刮板;12、外刮板;13、喷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所述是一种小型化工厂混合反应装置,主体结构包括反应腔1,所述反应腔1竖直设置,用于进行原材料的混合反应,所述反应腔1的顶部设有进粉管2,所述粉状的原材料从进粉管2进入反应腔1中,所述进粉管2的底部连通有缓存腔3,所述缓存腔3一般为上宽下窄的形状,即缓存腔3的侧壁为倾斜式,所述下粉口4竖直设置,用于暂存粉状的原材料,所述缓存腔3的侧壁上设有下粉口4,所述下粉口4的孔径较小,一般为扁平型或者圆形,粉状的原材料从下粉口4掉落后形成分散的原材料粉状薄壁,所述缓存腔3的底部焊接或者螺栓固定有反应柱5,所述粉状原材料掉落后沿着反应柱5高度方向平行的方向掉落,所述反应腔1的侧壁上设有多个进液管6,所述液体的原材料从进液管6进入反应腔1中,所述进液管6上阵列有多个喷头7,所述喷头7喷射的方向朝向反应柱5,多个所述进液管6沿高度方向阵列在反应腔1的侧壁上,液体的原材料从喷头7喷射出后碰触到掉落的粉状原材料,并在冲力的作用下继续前进直至碰触到反应柱5,在反应柱上进一步混合反应,然后沿反应柱5的侧壁滑落,所述反应腔1的底部设有出料口8,从反应柱5上掉落的反应后的产物从出料口8排出,进入后续的加工阶段,优选的,所述出料口8也可以为上宽下窄的形状,有些碰触到反应腔1侧壁上的混合物沿着侧壁向下掉落,在出料口8处沿倾斜的侧壁缓慢滑落,增加反应的时间,使混合反应更加均匀,本实用新型的结构非常适合原材料为粉状和液体的反应,尤其适合液体原材料占比较大的化工反应,混合反应的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优选的,所述反应腔1内还设有刮壁装置,用于将反应后沾附在反应柱5表面和反应腔1侧壁上的混合物刮落,所述刮壁装置包括升降机9、连杆10、内刮板11、外刮板12,所述升降机9竖直的固定在反应腔1内的顶部,所述升降机9使用现有市场上的液压升降结构或者电动升降结构均可,所述升降机9的电机部分竖直的固定在反应腔1内的顶部,所述连杆10水平的焊接或者螺栓固定在升降机9的活动端,可以由升降机9带动连杆10沿高度方向上下移动,所述内刮板11与外刮板12分别焊接或者螺栓固定在连杆10的两端,所述内刮板11贴合在反应柱5的表面,所述外刮板12贴合在反应腔1的内表面,为保证刮壁效果,所述喷头7镶嵌在反应腔1的侧壁内,当外刮板12经过时不会碰触到喷头7,优选的所述反应柱5与反应腔1均为圆柱形,所述内刮板11、外刮板12均为弧形,弧度大小与反应柱5的外表面和反应腔1的内表面的直径大小相适应,在升降机9的带动下可以使内刮板11、外刮板12沿高度方向上下升降,将反应柱5和反应腔1内壁上沾附的混合反应物刮下,保证反应后产物的分量,提高产物的合成率,避免造成原材料和产物的浪费。

优选的,所述升降机9为多个,多个升降机9沿反应柱5的轴线圆形阵列分布,多个所述内刮板11组成的范围环绕反应柱5的外表面一圈,多个所述外刮板12组成的范围环绕反应腔1的内壁一圈,这样的分体式设计可以在有需求时对反应柱5和反应腔1的某一部分单独进行刮壁操作,适应性更强,同时分体式在安装和拆卸维修时更加方便。

优选的,所述喷头7上设有喷嘴13,所述喷嘴13沿水平方向向下倾斜,可以使液体的原材料在冲击到反应柱5上时的冲力更加缓和,避免液体的四处飞溅,能够使原料更多的掉落在反应柱5上从而进行反应和向下掉落,提高了产物的合成效率,避免造成原材料的浪费。

优选的,所述缓存腔3为上宽下窄的锥形,锥形结构的侧壁更加的缓和,所述缓存腔3的底面积的大小与反应柱5的直径大小相同,所述下粉口4沿锥形的侧壁阵列分布,能够使粉状原料在掉落时更加缓和,形成的分散粉状薄壁更加均匀,保证反应更加充分。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粉状和液体原材料的化工反应中,不需要借助搅拌装置进行辅助生产,粉状原材料从进粉管1进入反应腔1中,在缓存腔3中暂存后沿侧壁上的下粉口4掉落,同时液体的原材料从进液管6进入后沿喷头7向外喷射,遇到掉落的粉状原材料后接触反应,并在冲力的作用下继续运动到反应柱5上继续反应,并沿反应柱5向下掉落,从出料口8排出进入后续的反应步骤,本实用新型的混合反应装置,节省了搅拌装置长期持续性运作需要的大量能量,响应了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在粉状和液体原材料的化工反应中效果十分明显,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