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处理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16153发布日期:2020-07-10 15:40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垃圾处理搅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垃圾处理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伴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所产生的生活垃圾也大幅增加,大大加重了垃圾的处理负担。对于垃圾的处理,一般采用焚烧或者微生物分解,无论是哪种处理方式,都需要预先利用搅拌装置进行充分搅拌粉碎,然而目前的搅拌装置结构过于简单,对于垃圾的搅拌粉碎效果并不理想,亟待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正是基于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提出了一种新的垃圾处理搅拌装置,整个结构设计合理,能够对垃圾进行充分搅拌粉碎。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的垃圾处理搅拌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侧部的上端四周形成有多个入料口,所述壳体的底部形成有漏斗型出料口;漏斗型引导腔槽,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位于每个所述入料口的下方;搅拌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旋转轴、螺旋搅拌桨,其中,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在所述壳体的顶部,所述第一旋转轴位于所述壳体的内部、且贯穿所述漏斗型引导腔槽的中部,所述第一旋转轴嵌设在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内,所述螺旋搅拌桨设置在所述第一旋转轴上,所述第一旋转轴在所述第一电机驱动下,带动所述螺旋搅拌桨转动;粉碎机构,包括第二电机、第二旋转轴、多组粉碎刀头,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侧部下端,所述第二旋转轴位于所述第一旋转轴的下方、且水平设置,所述第二旋转轴的一端嵌设在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内,另一端设置在位于所述壳体的侧部的轴承内,所述多组粉碎刀头设置在所述第二旋转轴上。

在该技术方案中,装置设置有多个进料口,方便用户从任一入料口或多个入料口投入垃圾进行搅拌粉碎,壳体设置有搅拌机构和粉碎机构,其中,搅拌机构中的螺旋搅拌桨和粉碎机构中的多组粉碎刀头相对垂直设置,螺旋搅拌桨以最大程度上的接触和搅拌垃圾,基于搅拌机构和粉碎机构从不同方向上对垃圾搅拌粉碎,以实现对垃圾的充分搅拌粉碎。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沿所述第一旋转轴由上至下设置的第一采集杆和第二采集杆,所述第一采集杆和所述第二采集杆位于所述漏斗型引导腔槽的上方。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采集杆和第二采集杆在第一旋转轴的带动下转动,采集堆积在漏斗型引导腔槽上的垃圾,一方面便垃圾快速沿漏斗型引导腔槽与搅拌机构接触,加快搅拌进程,提高装置整体处理效率,另一方面避免垃圾长时间在漏斗型引导腔槽上堆积。

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第一采集杆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采集杆的长度。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装置内设置位于不同方向上的搅拌机构和粉碎机构,基于搅拌机构和粉碎机构从不同方向上对垃圾搅拌粉碎,整体机构设计合理,非常实用。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垃圾处理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垃圾处理搅拌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

本技术:
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如图1和图2所示,垃圾处理搅拌装置10包括壳体、漏斗型引导腔槽、搅拌机构和粉碎结构。

其中,壳体101的侧部的上端四周形成有多个入料口102,壳体101的底部形成有漏斗型出料口103,漏斗型引导腔槽104设置在壳体101的内部,位于每个入料口103的下方,搅拌机构包括第一电机105、第一旋转轴106、螺旋搅拌桨107,其中,第一电机105固定在壳体101的顶部,第一旋转轴106、且贯穿漏斗型引导腔槽104的中部,第一旋转轴106嵌设在第一电机105的输出轴内,螺旋搅拌桨107设置在第一旋转轴106上,第一旋转轴106在第一电机105驱动下,带动螺旋搅拌桨107转动;粉碎机构包括第二电机108、第二旋转轴109、多组粉碎刀头110,第二电机108设置在壳体101的侧部下端,第二旋转轴109位于第一旋转轴106的下方、且水平设置,第二旋转轴109的一端嵌设在第二电机108的输出轴内,另一端设置在位于壳体101的侧部的轴承内,多组粉碎刀头110设置在第二旋转轴109上。

进一步地,装置还包括:沿第一旋转轴106由上至下设置的第一采集杆111和第二采集杆112,第一采集杆111和第二采集杆112位于漏斗型引导腔槽104的上方。其中,第一采集杆111的长度大于第二采集杆112的长度。

第一采集杆和第二采集杆在第一旋转轴的带动下转动,采集堆积在漏斗型引导腔槽上的垃圾,一方面便垃圾快速沿漏斗型引导腔槽与搅拌机构接触,加快搅拌进程,提高装置整体处理效率,另一方面避免垃圾长时间在漏斗型引导腔槽上堆积。

使用时,用户可以从装置上的任一入料口或多个入料口投入垃圾进行搅拌粉碎,壳体设置有搅拌机构和粉碎机构,其中,搅拌机构中的螺旋搅拌桨和粉碎机构中的多组粉碎刀头相对垂直设置,螺旋搅拌桨以最大程度上的接触和搅拌垃圾,基于搅拌机构和粉碎机构从不同方向上对垃圾搅拌粉碎,以实现对垃圾的充分搅拌粉碎。

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垃圾处理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的侧部的上端四周形成有多个入料口,所述壳体的底部形成有漏斗型出料口;

漏斗型引导腔槽,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内部,位于每个所述入料口的下方;

搅拌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旋转轴、螺旋搅拌桨,其中,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在所述壳体的顶部,所述第一旋转轴位于所述壳体的内部、且贯穿所述漏斗型引导腔槽的中部,所述第一旋转轴嵌设在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内,所述螺旋搅拌桨设置在所述第一旋转轴上,所述第一旋转轴在所述第一电机驱动下,带动所述螺旋搅拌桨转动;

粉碎机构,包括第二电机、第二旋转轴、多组粉碎刀头,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侧部下端,所述第二旋转轴位于所述第一旋转轴的下方、且水平设置,所述第二旋转轴的一端嵌设在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内,另一端设置在位于所述壳体的侧部的轴承内,所述多组粉碎刀头设置在所述第二旋转轴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处理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沿所述第一旋转轴由上至下设置的第一采集杆和第二采集杆,所述第一采集杆和所述第二采集杆位于所述漏斗型引导腔槽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垃圾处理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采集杆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采集杆的长度。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垃圾处理搅拌装置,包括:壳体,其侧部设置多个入料口,底部设置漏斗型出料口;设置在壳体的内部的漏斗型引导腔槽;搅拌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旋转轴、螺旋搅拌桨,第一电机固定在壳体的顶部,第一旋转轴位于壳体的内部、且贯穿漏斗型引导腔槽的中部,第一旋转轴嵌设在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内,螺旋搅拌桨设置在第一旋转轴上,第一旋转轴在第一电机驱动下,带动螺旋搅拌桨转动;粉碎机构包括第二电机、第二旋转轴、多组粉碎刀头,第二电机设置在壳体的侧部下端,第二旋转轴位于第一旋转轴的下方、且水平设置,第二旋转轴的一端嵌设在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内,另一端设置在位于壳体的侧部的轴承内,多组粉碎刀头设置在第二旋转轴上。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中碳环境治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30
技术公布日:2020.07.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