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流式过滤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21162发布日期:2020-05-20 02:56阅读:464来源:国知局
一种旋流式过滤罐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旋流式过滤罐。



背景技术:

化工生产过程中的中间液中通常混合有各种絮状、颗粒状、片状等不同形态的不溶物,在进行下一步操作前需要对这些不溶物进行过滤,保证后续产品的纯度,也可防止不溶物对管道、阀门等装置造成堵塞。

化工厂常用的过滤设备为滤网,需要经常检查滤网是否堵塞,滤网也需要经常拆卸进行清洗或更换,操作繁琐,极大的影响了工作效率。授权公告号为cn104248886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布了一种旋流式两相过滤器,在壳体内设置有旋转导流体使进水在壳体内处于旋流状态,利用离心力将杂质去除,但是水流对导流板具有较大的冲击力,会产生大量的能量损耗,想要达到较好的离心分离效果需要提供较大的进水初速度,能耗大,且分离效果不稳定。申请公布号为cn110002620a的中国发明装了公布了一种旋流过滤器,通过压力罐和设置在压力罐内的旋流通道实现进水的旋流,水流在此装置内只能在旋流通道内实现一次旋流,分离效果有限,只适用于较大颗粒的泥沙过滤分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旋流式过滤罐,具有能耗低、过滤效果好、无需频繁清洗和更换过滤装置、适用范围广,对絮状、颗粒状、片状等不同形态的不溶物均有较好的过滤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所述罐体包括圆筒型过滤筒、连接在所述过滤筒下端的圆锥型旋流筒、与所述旋流筒侧壁相切的进水管,所述过滤筒内设置有滤管、驱动所述滤管转动的转轴、驱动所述转轴转动的电机,所述过滤筒侧壁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位于所述罐体外一端连接有水泵另一端位于所述滤管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待过滤液体从进水管沿旋流筒内壁切线方向进入旋流筒,在圆锥型旋流筒内形成螺旋上升的旋流,在离心力作用下液体中的不溶物被旋流带到旋流筒底部进行实现固液分离,滤管对液体中难以下沉的细小不溶物进行进一步过滤,细小不溶物累积在滤管外壁形成较大块的不溶物,上清液从滤管内沿出水管被水泵泵入下一级反应釜,电机驱动滤管转动,加强液体对滤管外壁的冲刷力度,将滤管外壁上附着的大块不溶物剥离,该大块不溶物可被旋流带入旋流筒底部沉积,通过两种过滤方式的结合可达到较好的过滤效果,且滤管在过滤过程中可进行自清洁。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滤管顶部设置有通孔、底部和外壁设置有滤网、与所述滤网内壁相接的加强筋,所述出水管从所述通孔伸入所述滤管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滤管为上部开口的中空管,底部和外壁设置有滤网,出水管从滤管上部伸入滤管内,滤管在转动时水泵也可通过出水管将滤管内的上清液抽吸出罐体,滤网内壁设置有加强筋,可加大滤网强度,使滤网不易破损,无需频繁更换滤网。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滤管底部设置有供所述转轴插接的转孔,所述转孔与所述转轴相接处设置有固定环一,所述固定环一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转轴上,固定环一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两个螺纹孔一,转轴上与螺纹孔一相接处设置有螺纹孔二,所述螺栓穿过所述螺纹孔一和所述螺纹孔二将所述固定环一连接在所述转轴上。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滤管内设置有若干支撑杆,所述转轴上螺纹连接有固定环二,所述支撑杆一端与所述固定环二外壁相接另一端与所述滤管外壁上的加强筋相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滤管底部设置有转孔,转孔内设置有固定环一和插接在固定环一内的螺栓,滤管通过固定环一和螺栓固定在转轴上,便于拆卸和安装,滤管内还设置有通过固定环二与转轴相连的支撑杆,将滤管进一步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轴底端穿过所述转孔位于所述旋流筒内,所述转轴底端固定有双曲面搅拌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双曲面搅拌桨表面为双曲线母线绕叶轮体轴线旋转行成的双曲面结构,其独特的结构能最大限度的将流体特性与机械运动相结合,在液体内转动时可实现三维立体、螺旋状的旋流,利用机械搅拌在旋流筒内形成旋流实现不溶物的离心分离,能耗低,离心力大,分离效果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旋流筒底部设置有沉淀槽,所述沉淀槽底部设置有排渣管、连接在所述排渣管上的排渣阀,不溶物被旋流带入沉淀槽,在沉淀槽内沉积,定期开启排渣阀将沉积的不溶物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水泵为防空抽自吸泵,在液面低于出水口时自动停止抽吸,对水泵进行保护,防止水泵空抽导致水泵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旋流对不溶物进行离心分离和滤网对不溶物进行机械分离,能达到较好的固液分离效果,适用于各种形态的不溶物过滤;利用双曲面搅拌桨形成旋流,相对于传统的旋流导流板能耗较低,产生的离心力大,分离效果好;滤筒在过滤的同时在不断旋转,液体对滤筒表面进行冲刷,可使滤筒不易堵塞。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施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转轴与滤管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是双曲面搅拌机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罐体;11、过滤筒;12、旋流筒;2、进水管;3、沉淀槽;4、排渣管;5、排渣阀;6、滤管;61、滤网;62、加强筋;63、通孔;7、出水管;8、自吸泵;9、转轴;10、电机;64、转孔;65、固定环一;66、螺栓;67、支撑杆;68、固定环二;13、双曲面搅拌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种旋流式过滤罐如图1所示,包括罐体1,罐体1为由圆筒形过滤筒11和连接在过滤筒11下端的圆锥型旋流筒12组成的封闭式装置,旋流筒12侧壁设置有与旋流筒12相切的进水管2,待过滤液体沿切线方向进入旋流筒12撞击在旋流筒12内壁形成旋流,从而利用旋流产生的离心力实现固液分离,旋流筒12底部设置有沉淀槽3,沉淀槽3底部设置有排渣管4,排渣管4上连接有排渣阀5,通过旋流离心过滤出的滤渣落入沉淀槽3内,定期打开排渣阀5从排渣管4中排出。圆筒形过滤筒11中心设置有滤管6,滤管6底部和外壁设置有滤网61,滤网61内壁衬有用于增强滤管6强度的加强筋62,滤管6顶部设置有通孔63,滤筒侧壁设置有出水管7,出水管7位于罐体1外一端与防空吸自吸泵8相连另一端从通孔63处伸入滤管6内,将经过滤管6过滤的液体抽出,控制进水管2和出水管7流量,使罐体1内液面低于滤管6顶面的同时高于出水管7管口。

如图1、图2所示,罐体1轴心设置有转轴9,罐体1顶端固定有驱动转轴9转动的电机10,滤筒底部设置有供转轴9插接的转孔64,所述转孔64与所述转轴9相接处设置有固定环一65,所述固定环一65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转轴9上,固定环一65侧壁上对称设置有两个螺纹孔一,转轴上与螺纹孔一相接处设置有螺纹孔二,所述螺栓66穿过所述螺纹孔一和所述螺纹孔二将所述固定环一65连接在所述转轴9上,滤管6内设置有四根支撑杆67,转轴9上螺纹连接有固定环二68,支撑杆67一端与固定环二68外壁相接另一端与滤管6外壁上的加强筋62相接,安装滤管6时,首先将固定环二68旋入转轴9,同时将固定环一65上的螺纹孔一与转轴上的螺纹孔二对齐,然后用螺栓66将固定环一65固定在转轴9上,即可将滤管6固定在转轴9上,拆卸方便。

如图1、图3所示,转轴9底端穿过转孔64位于旋流筒12内,转轴9底端固定有双曲面搅拌桨13,双曲面搅拌桨13表面为双曲线母线绕叶轮体轴线旋转行成的双曲面结构,其独特的结构能最大限度的将流体特性与机械运动相结合,在液体内转动时可实现三维立体、螺旋状的旋流。

一种旋流式过滤罐工作原理:准备过滤时,开启电机10驱动转轴9转动,转轴9带动过滤筒11内滤管6和双曲面搅拌桨13一起转动,待过滤液体从进水管2进入圆锥型旋流筒12内,在双曲面搅拌桨13的作用下形成自上而下的旋流,液体中的不溶物被旋流产生的离心力从液体中分离出来同时被旋流带入旋流筒12底部的沉淀槽3内沉积,定期打开沉淀槽3下方的排渣阀5将不溶物排出;部分不能通过旋流分离的细小颗粒被滤网61拦截,粘附在滤网61上逐渐形成较大的块状不溶物,转轴9带动滤管6转动时液体不断冲刷滤网61外壁,可将粘附在滤网61上的块状不溶物从滤网61上剥离,再被旋流带入沉淀槽3,实现了滤管6的自清洗;经过旋流式离心过滤和滤网61机械过滤的液体被水泵从滤管6内输送至下一级反应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