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铸造废气处理净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01053发布日期:2020-08-05 00:11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一种铸造废气处理净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铸造废气处理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铸造工艺的发展,铸造企业已广泛采用新一代自硬呋喃树脂砂造型,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废气污染。铸造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气,其中含有粉尘颗粒、刺激性气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少量的一氧化氮等,还含有树脂分解产生的甲醛、酚和苯类化合物等,严重污染环境。

现有技术中关于铸造废气的处理方法大都采用先对粉尘进行分离,然后采用多级喷淋系统对废气进行喷淋吸收,剩余的气体再进行等离子处理等,处理工艺繁琐,能耗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铸造废气处理净化系统,能够解决现有铸造废气处理存在的上述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铸造废气处理净化系统,包括:一级净化塔、光分解装置和二级净化塔;收集的铸造废气从所述一级净化塔的底部进入一级净化塔内,自下向上逐级净化后,从所述一级净化塔的顶部进入导气管,再进入所述光分解装置进行分解,分解后的废气从所述二级净化塔的底部进入,经逐级净化后成为洁净气体,并从所述二级净化塔的顶部排入空气中。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一级净化塔内自下向上逐层分布有吸收排污池、除水层和除雾层;所述除雾层与所述除水层相邻,所述除水层的底部与所述吸收排污池的顶面之间的距离为所述一级净化塔高度的1/3~1/2。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吸收排污池的一侧带有废气入口管,其相对侧的底部为一斜坡,所述斜坡的顶部带有吸收液补给管;所述吸收排污池的底部带有污水出口管。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除雾层为丝网除雾器。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一级净化塔上位于所述吸收排污池处带有观察窗。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二级净化塔自上向下逐层分布有喷淋层、脱水层和吸附层。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光分解装置与所述二级净化塔之间还包括抽气泵,所述抽气泵的排气口伸入到所述二级净化塔内,并位于所述喷淋层的下方。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抽气泵的排气口与所述喷淋层之间的距离为所述二级净化塔的塔内高度的1/2~2/3。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喷淋层为水平喷淋层。

在本实用新型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吸附层为碳纤维和活性炭的混合吸附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铸造废气处理净化系统,通过一级净化塔、光分解装置和二级净化塔的设计,对铸造废气进行先吸收、再分解、再吸收的逐级净化设计,一方面实现了对铸造废气的分类有效吸收净化,另一方面有效提高了吸收净化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铸造废气处理净化系统,净化流程简单,净化效果好,市场前景广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铸造废气处理净化系统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一级净化塔,2.光分解装置,3.抽气泵,4.二级净化塔,5.导气管,11.吸收排污池,12.除水层,13.除雾层,111.废气入口管,112.斜坡,113.吸收液补给管,114.无水出口管,41.喷淋层,42.脱水层,43.吸附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铸造废气处理净化系统,包括:一级净化塔1、光分解装置2、抽气泵3和二级净化塔4;收集的铸造废气从所述一级净化塔1的底部进入一级净化塔内,自下向上逐级净化后,从所述一级净化塔1的顶部进入导气管5,再经过所述导气管5进入所述光分解装置2进行分解,分解后的废气从经所述抽气泵3的抽气作用进入所述二级净化塔4内,经逐级净化后成为洁净气体,并从所述二级净化塔4的顶部排入空气中。

具体地,所述一级净化塔1内自下向上逐层分布有吸收排污池11、除水层12和除雾层13;所述除雾层13为丝网除雾器,与所述除水层12相邻,所述除水层12的底部与所述吸收排污池的顶面之间的距离为所述一级净化塔1高度的1/3~1/2。所述吸收排污池11的一侧带有废气入口管111,其相对侧的底部为一斜坡112,所述斜坡的顶部带有吸收液补给管113;所述吸收排污池11的底部带有污水出口管114。所述吸收排污池11内盛放有碱性溶液,如氢氧化钠溶液,以中和吸收铸造废气中的酸性气体,同时铸造废气中的粉尘等杂质在碱性溶液中沉降,并在吸收排污池11的底部沿着斜坡112沉降的底部,通过污水出口管114排出。通过吸收排污池的设计,在实现吸收废气的同时,将废气中的粉尘等杂质直接沉降,省去了单独除尘的步骤,有效简化废气处理流程,提高效率。

所述一级净化塔1上位于所述吸收排污池11处带有观察窗,便于观察吸收排污池11内的液位。

所述二级净化塔4自上向下逐层分布有喷淋层41、脱水层42和吸附层43。其中,所述喷淋层41为水平喷淋层,所述抽气泵3的排气口伸入到所述二级净化塔4内,并位于所述喷淋层4的下方,其距离所述喷淋层41的高度为所述二级净化塔4的塔内高度的1/2~2/3,以利于对废气的充分吸收。

所述除水层12为碱石灰层,在干燥吸水的同时能够进一步吸收废气中未被吸收完的酸性气体成分。

所述脱水层42为无水氯化钙。

所述吸附层43为碳纤维和活性炭以3:1的质量比混合得到的混合吸附层,能够充分吸收净化分解后的气体成分,得到洁净的空气。

本实用新型一种铸造废气处理净化系统,通过一级净化塔、光分解装置和二级净化塔的设计,对铸造废气进行先吸收、再分解、再吸收的逐级净化设计,一方面实现了对铸造废气的分类有效吸收净化,另一方面有效提高了吸收净化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铸造废气处理净化系统,净化流程简单,净化效果好,市场前景广阔。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铸造废气处理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级净化塔、光分解装置和二级净化塔;收集的铸造废气从所述一级净化塔的底部进入一级净化塔内,自下向上逐级净化后,从所述一级净化塔的顶部进入导气管,再进入所述光分解装置进行分解,分解后的废气从所述二级净化塔的底部进入,经逐级净化后成为洁净气体,并从所述二级净化塔的顶部排入空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造废气处理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净化塔内自下向上逐层分布有吸收排污池、除水层和除雾层;所述除雾层与所述除水层相邻,所述除水层的底部与所述吸收排污池的顶面之间的距离为所述一级净化塔高度的1/3~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铸造废气处理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排污池的一侧带有废气入口管,其相对侧的底部为一斜坡,所述斜坡的顶部带有吸收液补给管;所述吸收排污池的底部带有污水出口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铸造废气处理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雾层为丝网除雾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铸造废气处理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级净化塔自上向下逐层分布有喷淋层、脱水层和吸附层。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铸造废气处理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净化塔上位于所述吸收排污池处带有观察窗。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铸造废气处理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分解装置与所述二级净化塔之间还包括抽气泵,所述抽气泵的排气口伸入到所述二级净化塔内,并位于所述喷淋层的下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铸造废气处理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气泵的排气口与所述喷淋层之间的距离为所述二级净化塔的塔内高度的1/2~2/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铸造废气处理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层为水平喷淋层。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铸造废气处理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层为碳纤维和活性炭的混合吸附层。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铸造废气处理净化系统,包括一级净化塔、光分解装置和二级净化塔;收集的铸造废气从所述一级净化塔的底部进入一级净化塔内,自下向上逐级净化后,从所述一级净化塔的顶部进入导气管,再进入所述光分解装置进行分解,分解后的废气从所述二级净化塔的底部进入,经逐级净化后成为洁净气体,并从所述二级净化塔的顶部排入空气中。本实用新型通过一级净化塔、光分解装置和二级净化塔的设计,对铸造废气进行先吸收、再分解、再吸收的逐级净化设计,一方面实现了对铸造废气的分类有效吸收净化,另一方面有效提高了吸收净化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铸造废气处理净化系统,净化流程简单,净化效果好,市场前景广阔。

技术研发人员:刘忻;李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盟力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08
技术公布日:2020.08.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