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黑色层状硅土母粒均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62372发布日期:2020-04-28 21:50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一种黑色层状硅土母粒均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硅土母粒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黑色层状硅土母粒均化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硅土母粒生产过程中,由于生产批次的原因或其他因素导致硅土母粒存在大小不一的情况,通常需要再均化罐内进行均化处理,但是均化搅拌时,会产生一些掉落的硅土粉末,集中在均化罐底部,不好清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易于清理粉末的黑色层状硅土母粒均化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黑色层状硅土母粒均化系统,包括均化罐,所述均化罐上端设置有进料口,所述均化罐底部中部向上凸起与侧壁形成呈v型的环槽;所述环槽底部设置有开口,所述环槽底部外侧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连接有出料管;所述均化罐底部连接有收集漏斗,所述收集漏斗上端罩住开口以接收从开口掉落的粉末;所述均化罐中部插装有一根竖直设置的螺旋杆,所述螺旋杆外壁设置有螺旋上升的螺旋叶片,所述螺旋杆上端穿过均化罐顶部并连接有驱动其旋转的驱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螺旋杆上的螺旋叶片的旋转实现对硅土母粒的均化,均化过程中,硅土母粒掉落的硅土粉末则集中在环槽底部,通过环槽底部的开口掉入收集漏斗将粉末收集,方便后续集中处理,避免粉末在均化罐内堆积,减少均化罐清理频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一种实施方式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种实施方式的均化罐俯视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4是图2的b-b剖视图;

图5是均化罐、收集漏斗、出料管的连接分解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黑色层状硅土母粒均化系统,包括均化罐110,均化罐110通过支架180支撑。所述均化罐110上端设置有进料口111,所述均化罐110底部中部向上凸起与侧壁形成呈v型的环槽113;环槽113偏离均化罐110中心且截面呈v型,由v型截面绕中心旋转延伸一周而成。所述环槽113底部设置有开口114,开口114尺寸远小于硅土母粒的尺寸以防止硅土母粒从开口114处掉落,这样开口114处只能掉落沿v型环槽两斜面向下堆积的硅土粉末。为了避免开口114将均化罐110底部切割成两个独立的部分,所述开口114处设置有若干连接筋条116以将开口114两侧的结构连接为一体。

所述环槽113底部外侧设置有出料口112,所述出料口112连接有出料管130;出料管130处通常安装有阀门来控制其开闭,为了能将均化罐110内的硅土母粒尽量全部放出,所述出料口112和出料管130对应设置有多个且绕环槽113间隔排列设置,如图5所示,出料管130设置有四个。

所述均化罐110底部连接有收集漏斗140,所述收集漏斗140上端罩住开口114以接收从开口114掉落的粉末;优选的,所述收集漏斗140底部设置有集中管141,所述集中管141安装有阀门以控制其开闭,当均化罐110运行了一段时间后,打开集中管141即可将收集的粉末放出,为此,所述集中管141下方设置有用于接收粉末的收集箱150,粉末最终集中在收集箱150中,方便后续回收处理。

收集漏斗140的安装结构优选的,所述均化罐110外壁底部向外水平延伸设置有第一裙边115,所述收集漏斗140上端向外延伸设置有第二裙边142,所述第一裙边115与第二裙边142设置有对应的螺栓孔以通过螺栓连接固定。出料管130为了方便出料,出料管130倾斜向下延伸设置,为了避免干涉,所述第二裙边142设置有用于穿过出料管130的第一环形缺口143,通过第一环形缺口143与出料管130的配合也能实现收集漏斗140安装时的定位限位,方便安装。对应的,第一裙边115也设置有第二环形缺口来避开出料管130。上述均化罐110罐体、出料管130优选采用焊接连接。

优选的,本设计的进料采用自动进料,本设计还包括震动提升机160,所述震动提升机160上端的出料端与进料口111通过朝进料口111倾斜向下的传送通道161连通,硅土母粒从震动提升机160的进料端通过震动提升机160震动提升作用提升至其出料端最后从进料口111进入均化罐110内。

所述均化罐110中部插装有一根竖直设置的螺旋杆120,所述螺旋杆120外壁设置有螺旋上升的螺旋叶片121,所述螺旋杆120上端穿过均化罐110顶部并连接有驱动其旋转的驱动机构170,驱动机构170优选为电机,电机通过带传动带动螺旋杆120旋转,并通过螺旋叶片121的作用实现均化。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并非对其进行限制,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黑色层状硅土母粒均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均化罐(110),所述均化罐(110)上端设置有进料口(111),所述均化罐(110)底部中部向上凸起与侧壁形成呈v型的环槽(113);

所述环槽(113)底部设置有开口(114),所述环槽(113)底部外侧设置有出料口(112),所述出料口(112)连接有出料管(130);

所述均化罐(110)底部连接有收集漏斗(140),所述收集漏斗(140)上端罩住开口(114)以接收从开口(114)掉落的粉末;

所述均化罐(110)中部插装有一根竖直设置的螺旋杆(120),所述螺旋杆(120)外壁设置有螺旋上升的螺旋叶片(121),所述螺旋杆(120)上端穿过均化罐(110)顶部并连接有驱动其旋转的驱动机构(17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色层状硅土母粒均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漏斗(140)底部设置有集中管(141),所述集中管(141)安装有阀门以控制其开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黑色层状硅土母粒均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中管(141)下方设置有用于接收粉末的收集箱(15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色层状硅土母粒均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震动提升机(160),所述震动提升机(160)上端的出料端与进料口(111)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色层状硅土母粒均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均化罐(110)外壁底部向外水平延伸设置有第一裙边(115),所述收集漏斗(140)上端向外延伸设置有第二裙边(142),所述第一裙边(115)与第二裙边(142)设置有对应的螺栓孔以通过螺栓连接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黑色层状硅土母粒均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管(130)倾斜向下延伸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黑色层状硅土母粒均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裙边(142)设置有用于穿过出料管(130)的第一环形缺口(14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色层状硅土母粒均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112)和出料管(130)对应设置有多个且绕环槽(113)间隔排列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色层状硅土母粒均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114)处设置有若干连接筋条(116)以将开口(114)两侧的结构连接为一体。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黑色层状硅土母粒均化系统,包括均化罐,所述均化罐上端设置有进料口,所述均化罐底部中部向上凸起与侧壁形成呈V型的环槽;所述环槽底部设置有开口,所述环槽底部外侧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连接有出料管;所述均化罐底部连接有收集漏斗,所述收集漏斗上端罩住开口以接收从开口掉落的粉末;所述均化罐中部插装有一根竖直设置的螺旋杆,所述螺旋杆外壁设置有螺旋上升的螺旋叶片。本设计通过螺旋杆上的螺旋叶片的旋转实现对硅土母粒的均化,均化过程中,硅土母粒掉落的硅土粉末则集中在环槽底部,通过环槽底部的开口掉入收集漏斗将粉末收集,方便后续集中处理,避免粉末在均化罐内堆积,减少均化罐清理频率。

技术研发人员:舒庆;廖梦圆;张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桂林方银新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21
技术公布日:2020.04.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