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97213发布日期:2020-05-26 18:31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反应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酯化反应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反应釜。



背景技术:

酯化反应广泛的应用于有机合成等领域,酯化反应通常在反应釜内进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常常需要对反应釜进行加热,现有的加热方式是将半圆形的圆管焊接在反应釜外壁上,往形成的半圆形空间里面通入导热油对反应釜进行加热,由于升温阶段外釜壁温度和导热油温差大,不仅加热面积小,效率低,而且半圆形圆管和外釜壁之间的焊缝很容易撕裂造成导热油泄露,存在着火的危险,安全性能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反应釜,提高反应釜加热的效率和安全性,防止导热油泄露造成危险。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反应釜,包括圆柱形的釜体,所述釜体的内部竖直旋转设置有旋转轴,旋转轴与釜体同轴设置,旋转轴的上端伸出釜体的外部且旋转轴上端的端部转动连接有动力装置,旋转轴的下部固定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釜体的内部还设置有螺旋形的内盘加热管,内盘加热管从釜体的下端延伸至釜体的上端,内盘加热管的两端均延伸至釜体的外部,釜体的内壁上还设置有多个支撑板,多个支撑板呈螺旋形设置且多个支撑板与螺旋形配合设置,内盘加热管通过多个支撑板支撑在釜体的内部且与釜体的内壁接触设置。

优选地,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第一旋转盘、第二旋转盘和第三旋转盘,其中第一旋转盘、第二旋转盘和第三旋转盘均与旋转轴同轴固定连接且第一旋转盘、第二旋转盘和第三旋转盘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第一旋转盘、第二旋转盘和第三旋转盘上均固定设置有桨叶板,第一旋转盘上的桨叶板与第一旋转盘成夹角倾斜设置且围绕旋转轴的轴线间隔设置多个,第二旋转盘上的桨叶板与第二旋转盘成夹角倾斜设置且围绕旋转轴的轴线间隔设置多个,第三旋转盘上的桨叶板与第三旋转盘成夹角倾斜设置且围绕旋转轴的轴线间隔设置多个,第一旋转盘上的桨叶板和第三旋转盘上的桨叶板的倾斜方向相同,第一旋转盘上的桨叶板和第二旋转盘上的桨叶板的倾斜方向相反。

优选地,所述桨叶板的侧边均为倒斜角设置。

优选地,所述釜体的下端设置为倒圆锥形且釜体的下端端部设置有排料口。

优选地,所述动力装置包括电机和齿轮减速器。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将原有的外半圆管加热方式改成釜内螺旋形的内盘加热管(支撑板支撑)加热,内盘加热管管加热面积大、效率高且呈弹簧状膨胀伸缩系数大,基本无因温差造成焊口开裂的情况,提高了反应釜加热的效率和安全性,防止了导热油泄露造成危险;通过改变搅拌装置的结构,使搅拌更充分,提高了搅拌效率,使反应更加迅速,缩短生产周期。总之,本实用新型提高了反应釜加热的效率和安全性,防止了导热油泄露造成危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位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搅拌装置的示意图。

图中:1、釜体,2、内盘加热管,3、支撑板,4、旋转轴,5、浆叶板,6、第一旋转盘7、第二旋转盘,8、第三旋转盘,9、动力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反应釜,包括圆柱形的釜体1,所述釜体1的下端设置为倒圆锥形且釜体1的下端端部设置有排料口,釜体1的内部竖直旋转设置有旋转轴4,旋转轴4与釜体1同轴设置,旋转轴4的上端伸出釜体1的外部且旋转轴4上端的端部转动连接有动力装置9,本实施例中动力装置9包括电机和齿轮减速器,即旋转轴4上端的端部与齿轮减速器的输出端传动连接,电机和齿轮减速器的输入端传动连接,旋转轴4的下部固定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釜体1的内部还设置有螺旋形的内盘加热管2,内盘加热管2从釜体1的下端延伸至釜体1的上端,内盘加热管2的两端均延伸至釜体1的外部,釜体1的内壁上还设置有多个支撑板3,多个支撑板3呈螺旋形设置且多个支撑板3与螺旋形配合设置,内盘加热管2通过多个支撑板3支撑在釜体1的内部且与釜体1的内壁接触设置。

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第一旋转盘6、第二旋转盘7和第三旋转盘8,其中第一旋转盘6、第二旋转盘7和第三旋转盘8均与旋转轴4同轴固定连接且第一旋转盘6、第二旋转盘7和第三旋转盘8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第一旋转盘6、第二旋转盘7和第三旋转盘8上均固定设置有桨叶板5,第一旋转盘6上的桨叶板5与第一旋转盘6成夹角倾斜设置且围绕旋转轴4的轴线间隔设置多个,第二旋转盘7上的桨叶板5与第二旋转盘7成夹角倾斜设置且围绕旋转轴4的轴线间隔设置多个,第三旋转盘8上的桨叶板5与第三旋转盘8成夹角倾斜设置且围绕旋转轴4的轴线间隔设置多个,第一旋转盘6上的桨叶板5和第三旋转盘8上的桨叶板5的倾斜方向相同,第一旋转盘6上的桨叶板5和第二旋转盘7上的桨叶板5的倾斜方向相反,使桨叶板5在搅拌过程中第一旋转盘6上的桨叶板5和第二旋转盘7上的桨叶板5搅拌方向不同,釜体1内的液体流向不同,使搅拌更充分,提高了搅拌效率,使反应更加迅速,缩短生产周期,所述桨叶板5的侧边均为倒斜角设置,减少搅拌过程中的阻力。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反应釜,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将原有的外半圆管加热方式改成釜内螺旋形的内盘加热管2(支撑板3支撑)加热,内盘加热管2管加热面积大、效率高且呈弹簧状膨胀伸缩系数大,基本无因温差造成焊口开裂的情况,提高了反应釜加热的效率和安全性,防止了导热油泄露造成危险;通过改变搅拌装置的结构,使搅拌更充分,提高了搅拌效率,使反应更加迅速,缩短生产周期。总之,本实用新型提高了反应釜加热的效率和安全性,防止了导热油泄露造成危险。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形的釜体(1),所述釜体(1)的内部竖直旋转设置有旋转轴(4),旋转轴(4)与釜体(1)同轴设置,旋转轴(4)的上端伸出釜体(1)的外部且旋转轴(4)上端的端部转动连接有动力装置(9),旋转轴(4)的下部固定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釜体(1)的内部还设置有螺旋形的内盘加热管(2),内盘加热管(2)从釜体(1)的下端延伸至釜体(1)的上端,内盘加热管(2)的两端均延伸至釜体(1)的外部,釜体(1)的内壁上还设置有多个支撑板(3),多个支撑板(3)呈螺旋形设置且多个支撑板(3)与螺旋形配合设置,内盘加热管(2)通过多个支撑板(3)支撑在釜体(1)的内部且与釜体(1)的内壁接触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包括第一旋转盘(6)、第二旋转盘(7)和第三旋转盘(8),其中第一旋转盘(6)、第二旋转盘(7)和第三旋转盘(8)均与旋转轴(4)同轴固定连接且第一旋转盘(6)、第二旋转盘(7)和第三旋转盘(8)从下至上依次设置,第一旋转盘(6)、第二旋转盘(7)和第三旋转盘(8)上均固定设置有桨叶板(5),第一旋转盘(6)上的桨叶板(5)与第一旋转盘(6)成夹角倾斜设置且围绕旋转轴(4)的轴线间隔设置多个,第二旋转盘(7)上的桨叶板(5)与第二旋转盘(7)成夹角倾斜设置且围绕旋转轴(4)的轴线间隔设置多个,第三旋转盘(8)上的桨叶板(5)与第三旋转盘(8)成夹角倾斜设置且围绕旋转轴(4)的轴线间隔设置多个,第一旋转盘(6)上的桨叶板(5)和第三旋转盘(8)上的桨叶板(5)的倾斜方向相同,第一旋转盘(6)上的桨叶板(5)和第二旋转盘(7)上的桨叶板(5)的倾斜方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桨叶板(5)的侧边均为倒斜角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1)的下端设置为倒圆锥形且釜体(1)的下端端部设置有排料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9)包括电机和齿轮减速器。


技术总结
一种新型反应釜,包括圆柱形的釜体,所述釜体的内部竖直旋转设置有旋转轴,旋转轴与釜体同轴设置,旋转轴的上端伸出釜体的外部且旋转轴上端的端部转动连接有动力装置,旋转轴的下部固定设置有搅拌装置;所述釜体的内部还设置有螺旋形的内盘加热管,内盘加热管从釜体的下端延伸至釜体的上端,内盘加热管的两端均延伸至釜体的外部,釜体的内壁上还设置有多个支撑板,多个支撑板呈螺旋形设置且多个支撑板与螺旋形配合设置,内盘加热管通过多个支撑板支撑在釜体的内部且与釜体的内壁接触设置。总之,本实用新型提高了反应釜加热的效率和安全性,防止了导热油泄露造成危险。

技术研发人员:席卫民;黄双能;高刚;吕靖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济源海湾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23
技术公布日:2020.05.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