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流除尘塔用废水循环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950565发布日期:2020-06-02 20:06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一种旋流除尘塔用废水循环利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循环再利用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旋流除尘塔用废水循环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湿法除尘技术,也叫洗涤式除尘技术,是一种利用水(或其他液体)与含尘气体相互接触,伴随有热、质的传递,经过洗涤使尘粒与气体分离的技术。湿法除尘是使废气与液体(一般为水)密切接触,将污染物从废气中分离出来。它既能净化废气中的固体颗粒污染物,也能脱除气态污染物,同时还能起到气体的降温作用。其优点是: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净化效率高,适用于净化非纤维性和不与水发生化学作用的各种粉尘,尤其适宜净化高温、易燃、易爆的气体。其缺点是:管道设备必须防腐、污水污泥要进行处理、烟气抬升高度减小、冬季烟囱会产生冷凝水等。

湿法除尘技术中常用的装置有旋流除尘塔,其中设计通过旋风处理器的离心力作用,将粉尘中的大颗粒及麻丝状物质被分离出来,从上而下落入集尘箱中。一些轻、细的粉尘再经过顶管道进入水洗旋流塔中,再通过离心的作用,粉尘被甩向塔壁,并被自上而下落入流动的吸收液捕集。当粉尘高速通过旋流塔板时,叶片上的吸收液被吹成很小的雾滴,尘粒、吸收液和雾滴相互之间在碰撞、拦截运动等机理性的作用下,粒子间发生碰撞,粒径不断增大。在旋流塔板的导向作用下,旋转运动加剧产生强大的离心力,粉尘很容易从废气中脱离出来被甩向塔壁,在重力作用下流向塔底实现气固分离。对于废气中那些微细尘粒,在通过一级塔板后不可能全部被捕集,还有一定数量的尘粒逸出,当其通过多层塔板后,微细尘粒凝并,质量不断增大后被捕集、分离,然后进入最上层的多面球吸附过滤层进行除水,因多面球面积大,吸附能力强。然后通过负压风机将过滤后的气体排出室外。

随着旋流除尘塔的广泛使用,也带来了新的环境压力,部分工厂内部缺少废水处理装置,直接将旋流除尘塔中的废水排掉,大量浪费水源的同时,污染了环境,现有技术中,缺少针对旋流除尘塔的废水净化再利用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在不改动现有旋流除尘塔现结构的情况下,增加了废水循环利用系统,该系统依靠湿法除尘原有循环水泵作为提升,后端依靠重力自流至旋流塔水箱再次回用,能够减少节约水资源消耗,且不新增动力设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旋流除尘塔用废水循环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除尘塔底部的一级沉淀池、二级沉淀池和三级沉淀池,其中:所述一级沉淀池包括顶部设置的回水管、底部设置的一级出污口和侧面设置有一级开口,所述回水管连通除尘塔底部的出水口;所述二级沉淀池的一侧通过一级开口与一级沉淀池连通,二级沉淀池的底部设置有二级出污口,二级沉淀池的另一侧设置有二级开口;所述三级沉淀池的一侧通过二级开口与二级沉淀池连通;所述除尘塔配置的循环泵安装在三级沉淀池上,循环泵的进水端连通三级沉淀池内部,循环泵的出水端通过出水管连通除尘塔的各级进水口;所述一级开口内安装有一级过滤装置,所述二级开口内安装有二级过滤装置。

优选的,所述一级沉淀池和二级沉淀池采用漏斗形结构,所述漏斗形结构呈50-65度夹角。

优选的,所述一级过滤装置的下沿比二级沉淀池侧壁的下沿高出200-300毫米。

优选的,所述一级出污口和二级出污口上均安装有球阀。

优选的,所述二级过滤装置下沿比三级沉淀池底部高出300-400毫米。

优选的,所述一级过滤装置和二级过滤装置的外部均采用不锈钢钢丝网制作,一级过滤装置和二级过滤装置的内部采用玻璃棉材质填充,所述不锈钢钢丝网的孔径为0.5-2毫米,所述玻璃棉材质的厚度为10-20毫米。

优选的,所述一级过滤装置包括壳体、初级过滤网、次级过滤网和密封件,其中:所述壳体的外沿设置有安装壁,所述密封件设置在安装壁与一级沉淀池的外壁之间;所述初级过滤网安装在壳体靠近一级沉淀池的一侧,次级过滤网安装在壳体靠近二级沉淀池的一侧;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反冲腔,壳体的两侧均匀开设有多个反冲孔,所述反冲腔的顶部设置有多个入水口,所述入水口通过球阀连通有高压水管。

优选的,所述一级过滤装置还包括8个l型固定板,所述l型固定板通过螺丝安装在壳体的边沿用于固定初级过滤网和次级过滤网。

优选的,所述安装壁为弧形壁且能够紧密贴合一级沉淀池的外壁,安装壁包括2个侧安装壁和1个底安装壁,通过螺栓将2个侧安装壁和1个底安装壁安装在一级沉淀池的外壁上能够实现一级过滤装置与一级沉淀池接触面的密封。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旋流除尘塔用废水循环利用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不改动现有旋流除尘塔现结构的情况下,增加了废水循环利用系统,该系统依靠湿法除尘原有的循环水泵作为提升,后端依靠重力自流至旋流塔水箱再次回用,能够减少节约水资源消耗,且不新增动力设施。

(2)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三级沉淀池和多级过滤装置,能够利用重力实现废水的过滤、除杂,特别是在沉淀池的底部设计了排污装置,能够极大的方便后期维护。

(3)本实用新型提出了具有可反洗功能的过滤件,该过滤件具有弧形安装壁能够方便的安装在圆形沉淀池壁上,同时,该过滤件内部设置有反冲腔,高压水源进入反冲腔后,通过反冲孔能够实现过滤网的反冲和去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过滤装置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过滤装置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过滤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除尘塔、101-进水口、102-出水口、103-支架、2-一级沉淀池、201-回水管、202-一级出污口、203-一级开口、3-一级过滤装置、301-壳体、302-安装壁、303-反冲腔、304-反冲孔、305-入水口、306-固定板、307-初级过滤网、308-次级过滤网、310-密封件、4-二级沉淀池、401-二级出污口、402-二级开口、5-二级过滤装置、6-三级沉淀池、7-循环泵、501-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附图所示,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旋流除尘塔用废水循环利用系统包括安装在除尘塔1底部的一级沉淀池2、二级沉淀池4和三级沉淀池6,从除尘塔1底部出来的废水通过回水管201进入到一级沉淀池2内部,一级沉淀池2的底部设置的一级出污口202和侧面设置有一级开口203,一级开口203中安装有一级过滤装置3,二级沉淀池4的一侧通过一级开口203与一级沉淀池2连通,二级沉淀池4的底部设置有二级出污口401,二级沉淀池4的另一侧设置有二级开口402,二级开口402内安装有二级过滤装置5,三级沉淀池6的一侧通过二级开口402与二级沉淀池4连通,除尘塔1配置的循环泵7安装在三级沉淀池6上,循环泵7的进水端连通三级沉淀池6内部,循环泵7的出水端通过出水管501连通除尘塔1的各级进水口101。

具体的,该废水循环利用系统利用重力,采用了三级沉淀池逐渐降低的结构,图1中,一级过滤装置3的下沿比二级沉淀池4侧壁的下沿高出200-300毫米,由于二级沉淀池4的位置较低,一级沉淀池2中废水会在重力作用下自动流入到二级沉淀池4内部,二级过滤装置5下沿又比三级沉淀池6底部高出300-400毫米,二级沉淀池4中的废水也会在重力作用下自动流入到三级沉淀池6中,位于三级沉淀池6上的循环泵7从三级沉淀池6抽取除尘水,再通过管路输送到不同的进水口101,循环泵7进水口距离池底200mm,在保护水泵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循环池内液体。

需要说明的是,一级沉淀池2的有效容积按照旋流塔最大循环水量容积设置,二级沉淀池4有效容积按照一级沉淀池2容积的70%设置,三级沉淀池6按照一级沉淀池2容积50%设置,池体采用透明竖管显示水位,安装于各池体正中间部分,标有毫米单位量度,作用为读取池体水位和泥池泥位。沉淀池整体采用碳钢制作,刷防腐漆,厚度3mm,确保承重及承压,采用整体焊接工艺制作。

还需说明的是,一级沉淀池2和二级沉淀池4采用漏斗形结构,漏斗形结构呈50-65度夹角,一级出污口202和二级出污口401上均安装有球阀,通过球阀定期排污。

还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喷淋塔下水口采用塔中心垂直向下结构,回水管201距离一级沉淀池2的池壁距离应该200-300mm,深度以距离池底300-450mm为宜,目的为减小水流对沉淀池内废水的沉淀扰动。

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级过滤装置3和二级过滤装置5可以采用多种结构,可以直接采用单层过滤网,例如:一级过滤装置3和二级过滤装置5的外部均采用不锈钢钢丝网制作,一级过滤装置3和二级过滤装置5的内部采用玻璃棉材质填充,不锈钢钢丝网的孔径为0.5-2毫米,玻璃棉材质的厚度为10-20毫米。也可以采用两层过滤网结构,同时在两层过滤网中设置反洗装置,如图2和图3所示,该过滤装置可以紧密的贴合弧形开口,同时,具有内外两层过滤网,增加过滤效果,过滤面可以是弧形的,也可以是平面的。

具体的,图中一级过滤装置3包括壳体301、初级过滤网307、次级过滤网308和密封件309,二级过滤装置5未给出视图,但是结构一致。其中,壳体301的外沿设置有安装壁302,密封件309设置在安装壁302与一级沉淀池2的外壁之间;初级过滤网307安装在壳体301靠近一级沉淀池2的一侧,次级过滤网308安装在壳体301靠近二级沉淀池4的一侧;壳体301内部设置有反冲腔303,壳体301的两侧均匀开设有多个反冲孔304,反冲腔303的顶部设置有多个入水口305,入水口305通过球阀连通有高压水管,当需要清洗反冲腔303内部时,可以将多个入水口305分别接入水流回路,通过进水、出水带走内部杂质。

具体的,初级过滤网307的外部均采用不锈钢钢丝网制作,其内部采用玻璃棉材质填充,不锈钢钢丝网的孔径为1-2毫米,玻璃棉材质的厚度为5-8毫米。次级过滤网308的外部均采用不锈钢钢丝网制作,其内部采用玻璃棉材质填充,不锈钢钢丝网的孔径为05-1毫米,玻璃棉材质的厚度为8-12毫米。

如图4所示,一级过滤装置3还包括8个l型固定板306,l型固定板306通过螺丝安装在壳体301的边沿用于固定初级过滤网307和次级过滤网308,图中,安装壁302为弧形壁且能够紧密贴合一级沉淀池2的外壁,安装壁302包括2个侧安装壁和1个底安装壁,通过螺栓将2个侧安装壁和1个底安装壁安装在一级沉淀池2的外壁上能够实现一级过滤装置3与一级沉淀池2接触面的密封。

实际使用过程中,废水首先通过初级过滤网307过滤,然后通过一侧反冲孔304进入到反冲腔303,然后在通过另一侧反冲孔304进入到次级过滤网308完成两重过滤,该过滤件内部设置有反冲腔,高压水源进入反冲腔后,通过反冲孔能够实现过滤网的反冲和去杂。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