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酸碱混合均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69542发布日期:2020-07-24 15:24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一种酸碱混合均质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均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酸碱混合均质机。



背景技术:

棕榈脂肪酸是存在于乳脂、鱼油、海藻类中的一种含有16个碳原子和1个双键的不饱和脂肪酸,难溶于水,易溶于碱溶液,溶于乙醚、氯仿、乙酸乙酯,由棕榈油加压水解、分离制得;也可以用于制皂;现有的酸碱混合均质机在将棕榈脂肪酸与碱混合反应时,大都是将棕榈脂肪酸和碱从同一个进料口加入,然后采用旋转的搅拌杆对酸和碱进行混合,这种混合方式导致棕榈脂肪酸和碱的反应效率低下,降低了工作效率,使用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酸碱混合均质机。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酸碱混合均质机,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壳体的内部中央竖直设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上端固定有锥形散料盘,第一转轴上锥形散料盘的下方设有若干搅拌机构,第一转轴的下端伸出壳体并连有第一电机,壳体的顶部中央设有进料斗,进料斗的内部设有粉碎机构,壳体的外部两侧的底部均设有碱液箱,碱液箱的一侧上部设有碱液加入管,碱液箱内插有第一碱液输送管,第一碱液输送管伸入碱液箱底部,第一碱液输送管的上端伸出碱液箱并延伸至壳体的上部,位于碱液箱外部的第一碱液输送管上设有输液泵,第一碱液输送管靠近壳体的一侧设有多个通过驱动机构驱动转动的第二碱液输送管,第二碱液输送管的另一端伸入到壳体的内部且第二碱液输送管与壳体转动密封连接,位于壳体内部的第二碱液输送管的一端开口设置,壳体的底部第一电机的一侧设有出料管。

所述锥形散料盘上沿周向设有若干导料槽,且导料槽的下端贯穿锥形散料盘的下端设置。

所述粉碎机构包括固定在进料斗内部的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上固定有粉碎辊,粉碎辊上设有若干粉碎刀片,第二转轴的一端伸出进料斗并连有第二电机。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壳体两侧外壁上部的第三电机,第三电机固定在壳体外侧壁上设有的安装板上,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上套设有第一齿轮,第二碱液输送管上均套设有第二齿轮,最上侧第二碱液输送管上套设的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相邻的第二齿轮之间啮合传动。

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固定在第一转轴上的若干搅拌杆,搅拌杆上铰接有搅拌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设置的粉碎机构将棕榈脂肪酸粉碎后加入到壳体的内部并与旋转喷入到壳体内部的碱液在旋转的搅拌杆和搅拌叶的作用下混合反应,反应效率较高,使用效果较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2、第一转轴;3、锥形散料盘;4、第一电机;5、进料斗;6、碱液箱;7、碱液加入管;8、第一碱液输送管;9、第二碱液输送管;10、出料管;11、粉碎辊;12、粉碎刀片;13、第三电机;14、安装板;15、第一齿轮;16、第二齿轮;17、搅拌杆;18、搅拌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酸碱混合均质机,包括壳体1,壳体1的内部中央竖直设有第一转轴2,第一转轴2的上端固定有锥形散料盘3,第一转轴2上锥形散料盘3的下方设有若干搅拌机构,第一转轴2的下端伸出壳体1并连有第一电机4,壳体1的顶部中央设有进料斗5,进料斗5的内部设有粉碎机构,壳体1的外部两侧的底部均设有碱液箱6,碱液箱6的一侧上部设有碱液加入管7,碱液箱6内插有第一碱液输送管8,第一碱液输送管8伸入碱液箱6底部,第一碱液输送管8的上端伸出碱液箱6并延伸至壳体1的上部,位于碱液箱6外部的第一碱液输送管8上设有输液泵,第一碱液输送管8靠近壳体1的一侧设有多个通过驱动机构驱动转动的第二碱液输送管9,第二碱液输送管9的另一端伸入到壳体1的内部且第二碱液输送管9与壳体1转动密封连接,位于壳体1内部的第二碱液输送管9的一端开口设置,壳体1的底部第一电机4的一侧设有出料管10。

所述锥形散料盘3上沿周向设有若干导料槽,且导料槽的下端贯穿锥形散料盘3的下端设置。

所述粉碎机构包括固定在进料斗5内部的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上固定有粉碎辊11,粉碎辊11上设有若干粉碎刀片12,第二转轴的一端伸出进料斗5并连有第二电机。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壳体1两侧外壁上部的第三电机13,第三电机13固定在壳体1外侧壁上设有的安装板14上,第三电机13的输出轴上套设有第一齿轮15,第二碱液输送管9上均套设有第二齿轮16,最上侧第二碱液输送管9上套设的第二齿轮16与第一齿轮15啮合,相邻的第二齿轮16之间啮合传动。

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固定在第一转轴2上的若干搅拌杆17,搅拌杆17上铰接有搅拌叶18。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棕榈脂肪酸从进料斗5加入到壳体1的内部,进料斗5中设置的粉碎机构能将棕榈脂肪酸粉碎,粉碎后的棕榈脂肪酸落到旋转的锥形散料盘3上并分散的进入到壳体1的内部与第二碱液输送管9中喷入的碱液在旋转的搅拌杆17和搅拌叶18的作用下混合反应,反应效率较高,由于设置的第三电机13可以驱动第二碱液输送管9转动,所以第二碱液输送管9中的碱液可以旋转的喷入到壳体1的内部,与棕榈脂肪酸接触的更加充分,进一步提高了反应效率,使用效果较好。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酸碱混合均质机,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壳体(1)的内部中央竖直设有第一转轴(2),第一转轴(2)的上端固定有锥形散料盘(3),第一转轴(2)上锥形散料盘(3)的下方设有若干搅拌机构,第一转轴(2)的下端伸出壳体(1)并连有第一电机(4),壳体(1)的顶部中央设有进料斗(5),进料斗(5)的内部设有粉碎机构,壳体(1)的外部两侧的底部均设有碱液箱(6),碱液箱(6)的一侧上部设有碱液加入管(7),碱液箱(6)内插有第一碱液输送管(8),第一碱液输送管(8)伸入碱液箱(6)底部,第一碱液输送管(8)的上端伸出碱液箱(6)并延伸至壳体(1)的上部,位于碱液箱(6)外部的第一碱液输送管(8)上设有输液泵,第一碱液输送管(8)靠近壳体(1)的一侧设有多个通过驱动机构驱动转动的第二碱液输送管(9),第二碱液输送管(9)的另一端伸入到壳体(1)的内部且第二碱液输送管(9)与壳体(1)转动密封连接,位于壳体(1)内部的第二碱液输送管(9)的一端开口设置,壳体(1)的底部第一电机(4)的一侧设有出料管(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酸碱混合均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散料盘(3)上沿周向设有若干导料槽,且导料槽的下端贯穿锥形散料盘(3)的下端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酸碱混合均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碎机构包括固定在进料斗(5)内部的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上固定有粉碎辊(11),粉碎辊(11)上设有若干粉碎刀片(12),第二转轴的一端伸出进料斗(5)并连有第二电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酸碱混合均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壳体(1)两侧外壁上部的第三电机(13),第三电机(13)固定在壳体(1)外侧壁上设有的安装板(14)上,第三电机(13)的输出轴上套设有第一齿轮(15),第二碱液输送管(9)上均套设有第二齿轮(16),最上侧第二碱液输送管(9)上套设的第二齿轮(16)与第一齿轮(15)啮合,相邻的第二齿轮(16)之间啮合传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酸碱混合均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包括固定在第一转轴(2)上的若干搅拌杆(17),搅拌杆(17)上铰接有搅拌叶(18)。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酸碱混合均质机,包括壳体,壳体的内部中央竖直设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的上端固定有锥形散料盘,第一转轴上锥形散料盘的下方设有若干搅拌机构,壳体的顶部中央设有进料斗,进料斗的内部设有粉碎机构,壳体的外部两侧的底部均设有碱液箱,碱液箱内插有第一碱液输送管,第一碱液输送管伸入碱液箱底部,第一碱液输送管的上端伸出碱液箱并延伸至壳体的上部,位于碱液箱外部的第一碱液输送管上设有输液泵,第一碱液输送管靠近壳体的一侧转动设有多个第二碱液输送管,第二碱液输送管的另一端伸入到壳体的内部且第二碱液输送管与壳体转动密封连接,位于壳体内部的第二碱液输送管的一端开口设置,壳体的底部一侧设有出料管。

技术研发人员:黄寿强;朱志宇;姜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丰益油脂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18
技术公布日:2020.07.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