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液分离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39341发布日期:2020-07-10 16:13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固液分离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固液分离机。



背景技术:

针对固液比例小的污水的固液分离,通常利用沉淀池对污水进行静置沉淀。但沉淀池需要较长的等待时间,以及需要繁重的沉淀池清淤工作。而现有的固液分离机主要有离心式和挤压式,但离心式成本较高,往往规格较小,不适合大量处理污水。而挤压式依赖于机械组件压榨固体物料中的水分,不能对固液比例小的污水进行有效处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解决现有技术中固液比例小的污水处理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固液分离机,包括:

机架,其分设上下两层,其上层形成有自沉池,下层形成有集水池;

推料组件,其包括滤筒、转轴、叶片和电机;所述滤筒沿轴向开设有切口,所述滤筒切口朝上且水平架设于所述自沉池和所述集水池之间;所述转轴同轴内置于所述滤筒;所述叶片呈螺旋状,其内沿固定于所述转轴,且其外沿抵近所述滤筒内壁;所述电机驱动连接所述转轴;

滤网,其倾斜放置于所述集水池上方,其一端搭接于所述自沉池上边沿,其相对的一端搭接于所述滤筒切口的边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污水注入位于上层的自沉池,初步沉淀密度较大的杂质。而后污水灌满自沉池后,漫延至滤网,在滤网的过滤下,水渗过滤网进入集水池,固体杂质留在滤网上表面固体杂质,在重力以及水流的冲刷下,最终沿倾斜的滤网滑落至滤网底端的滤筒中。在推料组件的螺旋叶片的推动下,固体杂质在受推挤,进一步排除残留的水分,水分从滤筒渗入集水池。最终固体杂质在叶片的推动下排出固液分离机。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固液分离机,针对固液比例小的污水,利用滤网对污水中的固体杂质进行分离,实现了对大量污水的快速固液分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固液分离机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固液分离机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弹性顶持件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推料组件、叠压组件、推压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叠压组件爆炸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推压组件爆炸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冲洗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叶片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滤筒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滤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固液分离机,包括机架100、推料组件200、滤网300、叠压组件400、推压组件500和冲洗组件600。

机架100分设上下两层,上层形成有自沉池110,自沉池110上部带有一进口111,自沉池110底部向下凹陷呈锥状并开设有出口112。机架100的下层形成有集水池120,集水池120底面带有坡度,且在坡度的底端开设有出水口121。

推料组件200包括滤筒210、转轴220、叶片230和电机240,滤筒210在轴向开设有切口211,滤筒210架设在集水池120上端。滤筒210包括筒壳212和筒网213,筒壳212为筒状的框架结构,筒网213嵌设于框架内。转轴220同轴内置于滤筒210,且其两端通过轴承固定于机架100上。电机240可采用多种连接方式对转轴220进行驱动,本实施例优选采用与转轴直连的方式。而叶片230呈螺旋状环绕转轴220布置,叶片230的内沿固定于转轴220,叶片230的外沿抵近滤筒内壁。且叶片230的螺距沿输送方向布置的越来越小,逐渐变小的螺距可在推送物料的过程中挤压物料,排出物料中的水分。值得注意的是,为了保证电机240的安装不影响到推料组件200出料,电机240应放置在输送方向的起始端。

滤网300倾斜放置,包括矩形框310以及线网320,线网320嵌设于矩形框310中,滤网300一端搭接在自沉池110的上边沿,相对的一端搭接在滤筒210的切口211的边沿。滤网300固定在机架100上的弹性顶持件130,弹性顶持件130包括弹簧131、滑座132和导杆133,导杆133固定于机架100,滑座132滑动设置于导杆133上,而弹簧131一端抵接于滑座132,另一端抵接于机架100,而滤网300固定于滑座132上。四个上述弹性顶持件130分设四角顶持滤网300。同时滤网300上还装设有一振动件330,振动件330包括横杆331和振动马达332,横杆两个331固定于矩形框310上,而振动马达332装设于横杆331上。在振动马达332的振动下,可带动滤网300振动,振动的滤网300有利于水分渗透并穿过滤网300,同时也能组织固体杂质附着于滤网300的网孔上,有利于固体杂质滚落至滤筒210中。

叠压组件400设置在推料组件200输送物料的终端,叠压组件400包括多个紧密交替排布的动环410和定环420以及支撑杆430,四根支撑杆430分设正方形的四角固定于机架,定环420四角开设有四个卡槽,使定环420卡接于四根支撑杆430之间。动环410间插于定环420之间,其内沿抵接螺旋状叶片230的外沿,当叶片230转动,内沿会随着叶片230的转动进行周期性浮动。叠压组件400中的动环410周期性浮动会进一步挤压固体物料中的水分,同时被挤压出的水封可以从动环410和定环420的缝隙中渗透出去。

为了更严格控制固体物料中的含水率,在叠压组件400的出料端还装设有推压组件500包括推压板510和推压气缸520,推压板510滑动设置于叠压组件的轴线上,本实施例优选采用导杆与卡接口的配合方式实现推压板510的安装,而推压气缸520驱动推压板510盖压在叠压组件400的出料端。推压板510的压力越大,传递给物料的压力越大,物料受挤压则会排出水分,从而降低物料中的含水量,而在实际的应用中,可以通过控制推压气缸520气压从而控制推压板510传递给物料的压力。

设置冲洗组件600的目的是为了,冲洗滤网300表面的固体杂质,避免杂质堵塞滤网300的网孔。冲洗组件600包括水泵610、软管620、冲洗管630、滑道640、枢轴650、转动臂660、气缸臂670和气缸680,两个滑道630分别沿着滤网300的矩形框310两条倾斜边铺设于滤网300的下方。冲洗管630水平放置,两端分别滑动设置于滑道640之上,且其两端穿过滑道640并形成两个卡接口。冲洗管630在贴近滤网300的母线上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冲洗孔632。软管620一端连通水泵310的输出端,另一端连通冲洗管630,水泵310可抽取污水的滤液,也可采用清水。枢轴650平行冲洗管630设置,其两端利用轴承固定于机架100上。两个转动臂660分设冲洗管630两端,一端固定于枢轴650,另一端开设有滑槽661套设于卡接口。气缸680缸体铰接于机架,而活塞杆铰接气缸臂670一端,气缸臂67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枢轴650。

气缸680活塞杆伸缩,可推动气缸臂670转动,进而带动枢轴650转动。而枢轴650带动转动臂660转动,利用转动臂660的滑槽661与卡接口631的配合关系可在转动臂660的转动下驱动冲洗管630沿着滑道640滑动,从而可使冲洗管630可由下至上对滤网面300进行冲洗。

污水注入位于上层的自沉池110,初步沉淀密度较大的杂质。而后污水灌满自沉池110后,漫延至滤网300,在滤网300的过滤下,水渗过滤网300进入集水池120,固体杂质留在滤网300上表面固体杂质,冲洗管630由下至上对滤网300进行冲洗,避免固体杂质堵塞滤网300的网孔,在重力以及水流的冲刷下,最终沿倾斜的滤网300滑落至滤网300底端的滤筒210中。在推料组件200的叶片230的螺距沿输送方向逐渐减小,在叶片230的推动下,固体杂质再受推挤,进一步排除残留的水分,水分从滤筒210渗入集水池120。在推料组件200输出端的最终固体杂质在叶片230的推动下排出固液分离机。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固液分离机,针对固液比例小的污水,利用滤网300对污水中的固体杂质进行分离,实现了对大量污水的快速固液分离。

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所做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