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式双辊搅拌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12464发布日期:2020-06-30 20:17阅读:26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式双辊搅拌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搅拌机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调式双辊搅拌机。



背景技术:

搅拌机的作用是使液体、气体介质强迫对流并均匀混合的期间,搅拌器的类型尺寸及转速,对搅拌的效果都有很大影响。

如图1和图2所示,双辊搅拌机是一种对硅胶原材料进行再加工的设备,包括机体1,机体上设有第一辊轮2与第二辊轮3,第一辊轮2与第二辊轮3上方设有导料辊4,导料辊4两端放置在悬挂体7上,将硅胶原料放置在导料辊4上,硅胶原料由于自身的粘性会粘附在第一辊轮2与第三辊轮3的表面上,通过第一辊轮2与第二辊轮3的对内旋转实现对硅胶的搅拌功能。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将硅胶原材料放置在辊轮上进行挤压搅拌,由于导料辊与第一辊轮和第二辊轮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当硅胶原材料过少时,双辊搅拌机对原材料的搅拌难以达到充分的搅拌,从而影响到硅胶加工的质量,或者需要更多的时间对原材料进行加工,不仅浪费时间,还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式双辊搅拌机,其优点是可以通过调节导料辊改变辊筒与导料辊之间的距离,从而提高硅胶浆料的细腻程度。

本实用新型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可调式双辊搅拌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设有第一辊轮与第二辊轮,所述第一辊轮与第二辊轮上方设有导料辊,所述导料辊上设有导料转轴,所述导料辊上设有固定圆柱,所述固定圆柱上设有供导料辊固定的悬挂体,所述固定圆柱两端设有架台,所述机体两端分别设有转动装置与转动箱,所述悬挂体上设有供导料辊悬挂固定的可调侧板,所述可调侧板上设有供导料转轴放置的导料轴孔,所述悬挂体上设有螺母孔,所述上螺母下的可调侧板上装设有与上螺母对用的下螺母孔,所述上螺母与下螺母上设有调节螺母,所述调节螺母上设有旋转把手。

通过上述方案设计,由于硅胶原材料是一种粘稠性固态液体,因此采用可调式双辊搅拌机的结构对硅胶原材料进行再加工搅拌,硅胶在进行搅拌挤压的过程中会黏在第一辊轮、第二辊轮与导料辊上,将硅胶原材料放置在辊筒上,第一辊轮与第二辊轮以两者之间为中心方向旋转,可通过调节导料辊上的旋转把手来控制导料辊与第一、第二辊轮之间的距离,通过改变距离来控制两个辊筒上硅胶的数量,以保证对硅胶原料充分的搅拌,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悬挂体两侧设有刻度孔,所述刻度孔上设有刻度尺。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从侧面将凸体穿过悬挂体上的刻度孔连接到可调侧板上,能够将可调侧板进一步的股东在悬挂体上,同时增加刻度尺,能够准确的看出导料辊上下移动的距离,刻度孔限定了可移动板上下移动的近距离,以防止导料辊因移动距离过大而与第一辊轮与第二辊轮产生挤压,从而压坏导料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体上设有机体罩壳,所述机体罩壳上设有机体内壳与机体外壳。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整个机体上添加机体罩壳,防止灰尘杂物进入到硅胶原料中,影响硅胶料的色泽纯度等。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圆柱上设有固定悬挂体的固定螺母。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固定圆柱与悬挂体上开设固定孔,并在固定孔上安装固定螺母,能够实现对悬挂体的进一步固定,减少悬挂体的晃动,从而能够保证导料辊的固定,增加安全系数。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辊轮与地第二辊轮中心轴上设有中心转轴,所述中心转轴上设有转动齿轮,两个所述转动齿轮啮合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两个中心转轴上的转动齿轮放置在转动箱内,能够防止外在物体卡在齿轮上损坏齿轮设备,同时也是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中心转轴上的转动齿轮对应连接,能够保证两个辊筒之间的距离,保证第一辊轮与第二辊轮不会外界因素使得两个辊轮碰撞。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箱上设有第一窗口,所述第一窗口上设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一挡板上设有凸耳。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转动箱上开设有第一窗口,是为了方便观两个转动齿轮运作状况,同时第一窗口上的挡板,能够在不观察情况对第一窗口进行遮蔽,防止物体从窗口掉落,第一挡板上的凸耳设计,是为了方便操作人员打开第一挡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箱外设有喇叭转轮,所述喇叭转轮连接转动箱内的转动齿轮。

所述转动箱外设有圆孔,所述转动箱设有喇叭转轮,所述喇叭转轮连接转动箱内的转动齿轮,所述喇叭转轮下设有出油箱。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喇叭转轮连接转动箱内的转动齿轮,首先喇叭转轮便于观察两个滚筒的转动情况,其次,通过转动箱外的第一窗口,可以从第一窗口向转动箱内的齿轮添加润滑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装置包括第一齿轮箱,所述第一齿轮箱旁设有减速箱,所述减速箱旁设有转动电机。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转动电机连接减速箱,将转动力矩通过减速箱将所需要的速度通过减速箱内的装置进行调节,并传给第一齿轮箱,第一齿轮箱中的齿轮带动中心转轴,使得第一辊轮与第二辊轮旋转。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动电机与减速箱连接处设有防尘罩。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减少转动电机齿轮的外露,提高安全指数,并且电机齿轮上一般涂有机油,添加防尘罩不仅能够减缓齿轮上机油干化的速度,也能够防止灰尘或物体的误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机体罩壳与机体连接处设有罩壳转轴,所述机体内壳可沿着罩壳转轴将内壳收缩至机体外壳内。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机体内壳可沿着罩壳转轴收缩进内,为了方便在取料时给出更大操作空间,提高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为:将导料辊设置为可上下移动的形式,控制导料辊与第一辊轮、第二辊轮之间的距离,实现对辊轮上不同硅胶量的充分搅拌。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双辊搅拌机整体结构图;

图2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可调式双辊搅拌机整体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爆炸图;

图5是图4中b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4中c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断面视图。

附图说明,

1、机体;2、第一辊轮;3、第二辊轮;4、导料辊;41、导料转轴;42、导料轴孔;5、固定圆柱;6、架台;7、悬挂体;71、可调侧板;72、导料轴孔;73、上螺母孔;74、下螺母孔;75、调节螺母;76、旋转把手;77、刻度孔;78、凸体;79、刻度尺;8、转动装置;9、转动箱;10、机体罩壳;101、机体外壳;102、机体内壳、103、罩壳转轴;51、定位孔;52、固定螺母;53、固定孔;21、中心转轴;22、转动齿轮;23、齿轮外壳;24、第一窗口;26、凸耳;27、喇叭转轮;28、出油箱;31、第一齿轮箱;33、减速箱;34、转动电机;341、防尘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参考图3,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可调式双辊搅拌机,包括机体1以及机体1两侧的转动箱9与转动装置8。转动装置8上设有转动电机34,转动电机34为整个搅拌机提供转能,转动电机34连接减速箱33,通过减速箱33提升动力,连接到另一侧的第一齿轮箱31,机体1上设有机体罩壳10,机体罩壳10将机体1内的装置包裹住,机体罩壳10能够防止机体1外的物体掉落到机体罩壳10内的装置上。

参考图4和图5,机体1上设有第一辊轮2和第二辊轮3同一水平高度平行放置,第一辊轮2与第二辊轮3上设有导料辊4,导料辊4放置在悬挂体7上,可通过调节悬挂体7上的旋转把手76,来改变导料辊2与第一辊轮2、第二辊轮3之间的距离,距离的改变会使得导料辊4与第一辊轮2、第二辊轮3的搅拌力度不同,从而实现对第一辊轮2、第二辊轮3上不同量硅胶的最佳效率的搅拌,两个悬挂体7上设有刻度孔77,刻度孔77能够表示出导料辊4移动距离,刻度孔77旁的刻度尺79能够实现对两端导料辊4的精确定位,确保导料辊4与第一辊轮2、第二辊轮3处于水平方向平行。

参考图5和图6,通过旋转把手76转动调节螺母75,调节螺母75将带动下方的可调侧板71,可调侧板71将会带动导料辊4实现刻度尺高度方向的移动,从而改变导料辊4与第一辊轮2或第二辊轮3之间的距离,达到对第一辊轮2或第二辊轮3上硅胶原液不同压力的挤压搅拌。

参考图7,第一齿轮箱31内设有转动齿轮22,两个转动齿轮22通过齿轮对应连接,由第一辊轮2上的转动齿轮22带动第二辊轮3上的转动齿轮22,使得第一辊轮2、第三辊轮3以相同的速度向内旋转,并挤压第一辊轮2、第二辊轮3上的硅胶,机体1两侧都设有转动齿轮22,且采用相同的方式、相同大小的转动齿轮22连接,使得第一辊轮2、第二辊轮3之间的距离相等,这样对硅胶的搅拌会更加均匀。

参考图7和图8,转动箱9外侧设有喇叭转轮27,喇叭转轮27连接转动箱9内的转动齿轮22,第一辊轮2、第二辊轮3转轴上会经常添加润滑油来提高转动的流畅度,喇叭转轮27的作用是用来防止润滑油上的过多,可以从喇叭转轮27流出,喇叭转轮27下方的出油箱28可以将流出来的润滑油收集,防止滴落在地上。

本实用新型实施原理为:将硅胶原液放置在导料辊上,导料辊4上硅胶原液会流动到第一辊轮2与第二辊轮上3,第一辊轮2与第二辊轮3向内旋转使得硅胶原液粘附在第一辊轮2与第二辊轮3表面上,将导料辊4上下调节可改变导料辊4与第一辊轮2、第二辊轮3之间的距离,使得搅拌棍4对第一辊轮2、第二辊轮3上硅胶原液的搅拌力度不同,最终使得辊轮对硅胶原液充分的搅拌,提高工作效率。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