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Y型过滤器和具有该Y型过滤器的油温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401665发布日期:2020-07-07 14:33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一种Y型过滤器和具有该Y型过滤器的油温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温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y型过滤器和具有该y型过滤器的油温机。



背景技术:

油温机是以油作为传热介质的一种经济环保的温控设备,其广泛应用于塑胶成型、导光板压铸、橡胶轮胎成型、化工反应釜、粘合、密炼等行业领域中。

公告号为cn20397384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吹气回油功能的油温机,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油槽、循环泵、加热器以及控温设备,在控温设备与循环泵之间的管路连接有集气筒,集气筒与油槽之间连接有排气管道,油槽通过补油管道与循环泵连接;油温机还包括有热交换器,热交换器的导热油入口连接于加热器与控温设备之间的管路,热交换器的导热油出口连接于控温设备与集气筒之间的管路;在加热器与控温设备之间的管路还连接有吹气设备。该专利中的油温机同时具备加热和冷却功能,当油温低于设定温度时,加热器对油温机系统内的油进行加热,当油温高于设定温度时,冷却水入口和冷却水出口使热交换器中持续流通有冷却水,通过冷却水的流通带走油的热量。

上述现有技术中通常在冷却水入口处安装y型过滤器,减小冷却水管路中发生积垢堵塞的现象。y型过滤器主要包括用来沉积杂质的过滤管和用来流通液体的输水主管,过滤管中安装有过滤网筒。

现有的y型过滤器都需要定期拆卸清理过滤网筒,但是由于该y型过滤器安装在油温机的机箱内,而使用者无法预知y型过滤器中的杂质沉积量,导致使用者难以准确把握安装在油温机机箱内的y型过滤器的定期清理时间。如果定期清理时间间隔短,导致频繁拆卸油温机的机箱和y型过滤器,劳动强度大且容易损坏y型过滤器密封结构,如果定期清理时间间隔过长,易于出现过滤网筒杂质负载量过大而堵塞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y型过滤器,其具有易于使用者准确把握y型过滤器的清理时间,减小清理劳动的投入,不易损坏y型过滤器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y型过滤器,包括可视部,所述可视部包括输水主管和与所述输水主管倾斜连通的过滤管;所述过滤管远离所述输水主管的一端固定套接有第一固定管,所述第一固定管远离所述过滤管的一端设置有过滤网筒,且所述过滤网筒位于所述第一固定管和所述过滤管的内部;所述输水主管的一端连通有第二固定管,另一端连通有第三固定管,所述第二固定管和所述第三固定管通过紧固法兰盘和紧固螺栓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水从输水主管的一端向另一端流通时,安装在过滤管内的过滤网筒易于对水进行过滤,以便维持水的纯净度,减小冷却水管道积垢堵塞的情况发生。可视的输水主管和过滤管易于使用者随时观察过滤网筒上杂质的沉积状况,当杂质沉积到一定量时,使用者可及时拆卸过滤网筒并对其上的杂质进行清理,一方面减小了过于频繁拆卸过滤网筒对y型过滤器造成损坏的情况发生,同时易于减小清理y型过滤器的劳动投入。另一方面也减小了没有及时清理过滤网筒而导致的过滤网筒堵塞的情况发生,易于y型过滤器发挥更优的过滤效果。第一固定管的设置方便了过滤网筒和可视部之间的安装,第二固定管和第三固定管便于提高可视部强度的同时便于y型过滤器的安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可视部采用透明塑料或者钢化玻璃中的一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透明塑料或者钢化玻璃透明的特点,易于可视部实现其可视功能,同时透明塑料或者钢化玻璃具有较高硬度,能够使可视部保持一定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可视部的管壁设置为凸透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凸透镜的可视部具有放大功能,易于使用者清楚观察导过滤网筒上的杂质沉积情况,以便更加准确地把握过滤网筒的清理时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网筒远离所述输水主管的一端开设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连通有可视排污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易于过滤管中未附着在过滤网筒上的杂质随着水的冲击作用通过排污口流入可视排污槽中,进而减小过滤管中的杂质积存,延长过滤网筒的清理时间间隔,同时,易于减小过滤管中的杂质流入输水主管中,对输水主管中流通的水产生二次污染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可视排污槽为设有大口径端和小口径端的漏斗状,所述大口径端与所述过滤网筒远离所述输水主管的一端可拆卸式连接,所述小口径端连通有排污管道,所述排污管道上设置有止水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漏斗状的可视排污槽更易于杂质的集中与收集,便于使用者定期通过止水夹将可视排污槽内的杂质排出。同时,使用者也可定期拆卸可视排污槽对其进行清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可视排污槽采用透明塑料或者钢化玻璃中的一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易于可视排污槽实现其内部杂质可视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过滤网筒靠近所述输水主管一端的内周面设置有托架,所述托架上架设有活性炭板,所述活性炭板的长度小于所述过滤网筒的长度;所述活性炭板上开设有若干过滤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水流经过滤网筒时,开设有过滤通孔的活性炭板在过滤网筒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水进行过滤,使得流过y型过滤器的水更加干净。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y型过滤器的油温机,其具有易于对安装在油温机上的y型过滤器进行清理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具有y型过滤器的油温机,包括主机箱,所述主机箱内设置有冷却水输入管路,包括上述的y型过滤器,所述冷却水输入管路的一端穿出所述主机箱,所述y型过滤器通过所述第二固定管以及所述第三固定管与位于主机箱外部的所述冷却水输入管路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在油温机主机箱外部的y型过滤器在清理时减小了拆卸油温机主机箱的问题,更便于使用者及时对y型过滤器进行清理。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可视部的设置,能够起到易于使用者随时观察过滤网筒上杂质的沉积状况,准确把握y型过滤器清理时间的效果。

2.通过排污口和可视排污槽的设置,能够起到减小过滤网筒上的杂质积存,延长过滤网筒清理时间间隔的效果,同时,易于减小输水主管中流通的水的二次污染。

3.通过上述y型过滤器安装在油温机主机箱外部的设置,易于使用者在不拆卸主机箱的情况下准确把握y型过滤器的清理时间,维持y型过滤器的过滤功能,进而起到维持油温机冷却水管路洁净且通畅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y型过滤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中y型过滤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机箱;2、冷却水输入管路;3、y型过滤器;31、可视部;311、输水主管;3111、第二固定管;3112、第三固定管;3113、安装法兰盘;3114、紧固法兰盘;3115、紧固螺栓;312、过滤管;3121、第一固定管;3122、过滤网筒;3123、托架;3124、活性炭板;3125、过滤通孔;4、可视排污槽;41、排污口;42、排污管道;43、止水夹;44、密封垫圈;5、冷却水输出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本实施例公开的一种y型过滤器和具有该y型过滤器的油温机,包括作为油温机核心温控机构的主机箱1,主机箱1内设置有和位于主机箱1内部的换热器(图中未示出)连通的冷却水输入管路2,且该冷却水输入管路2的一端穿出主机箱1的外壁,穿出主机箱1外壁的冷却水输入管路2上连通有y型过滤器3。主机箱1的机壳上还固定有从主机箱1内部穿出的冷却水输出管路5。

参照图2,y型过滤器3包括可视部31,可视部31包括与水平面平行安装的输水主管311和一体式倾斜连通在输水主管311下方的过滤管312,输水主管311的一端连通有第二固定管3111,另一端连通有第三固定管3112,第二固定管3111和第三固定管3112远离输水主管311的端口处各一体式设置有一安装法兰盘3113,y型过滤器3通过输水主管311两端的安装法兰盘3113与冷却水输入管路2连通。可视部31采用透明塑料或钢化玻璃中的一种,以便可视部31实现其可视功能,便于使用者观察y型过滤器3内部的液体流通和杂质沉积情况。第二固定管3111和第三固定管3112采用不锈钢材质,增加y型过滤器3的强度。

参照图3,输水主管311的两端分别插设于第二固定管3111和第三固定管3112靠近输水主管311的一端,使得采用透明塑料或钢化玻璃的输水主管311稳定安装于第二固定管3111和第三固定管3112之间,增强输水主管311强度的同时便于输水主管311与冷却水输入管路2的连接。同时第二固定管3111和第三固定管3112靠近输水主管311的一端各一体式设置有一紧固法兰盘3114,两个紧固法兰盘3114之间通过紧固螺栓3115固定,进一步使可视部31稳定地与冷却水输入管路2连接。

参照图3,过滤管312远离输水主管311的一端螺纹连接有采用不锈钢材质制成的第一固定管3121,对采用透明塑料或者钢化玻璃制成的过滤管312起到保护作用。第一固定管3121远离过滤管312的一端法兰固定有过滤网筒3122,过滤网筒3122间隙套接于第一固定管3121和过滤管312的内部,且过滤网筒3122远离第一固定管3121一端的顶部和输水主管311的内周壁抵接。当水从输水主管311的一端流向另一端时,易于通过过滤网筒3122,使过滤网筒3122对水进行过滤,过滤出的杂质附着在过滤网筒3122上,进而增加了通入冷却水输入管路2中的冷却水的纯净度,减小了油温机的冷却水管路及换热器中结垢堵塞的情况发生。透明可视的可视部31便于使用者实时观察过滤管312以及过滤网筒3122内杂质的沉积状况,以便选择合适的时间对过滤网筒3122进行拆卸清理。第一固定管3121的设置使得过滤网筒3122和过滤管312不直接安装,易于避免过滤网筒312拆卸时对过滤管312造成的磨损。

参照图3,本实施例中的可视部31设置为凸透镜,使得可视部31具有放大功能,易于使用者更加清楚的观察到过滤管312及过滤网筒3122上杂质的沉积状况,从而更加准确地把握过滤网筒3122的清理时间。

参照图3和图4,过滤网筒3122靠近输水主管311一端的内部穿设有活性炭板3124,活性炭板3124通过过滤网筒3122内部周向焊接的一圈托架3123架设于过滤网筒3122中。为了减小活性炭板3124在过滤网筒3122内晃动的可能性,活性炭板3124的直径略小于过滤网筒3122的直径,使得活性炭板3124的外周壁与过滤网筒3122的内周壁抵接。活性炭板3124的长度小于过滤网筒3122的长度,便于活性炭板3124对流经过滤网筒3122的水进一步过滤,增强本实施例中的y型过滤器3的过滤效果,同时,又使得过滤网筒3122内维持一定的存储空间,便于杂质的积存。活性炭板3124上沿其轴向开设有若干个贯通活性炭板3124的过滤通孔3125,以便水在活性炭板3124上的流通。过滤通孔3125的横截面积为正六边形,易于增加活性炭板3124和水的接触面积,增强活性炭板3124的过滤效果。

参照图3,过滤网筒3122远离输水主管311的一端螺纹连接有可视排污槽4,可视排污槽4通过过滤网筒3122远离主管的一端开设的排污口41与过滤管312连通。可视排污槽4采用透明塑料或者钢化玻璃中的一种。当水流经y型过滤器3时,未附着在过滤网筒3122和活性炭板3124上的杂质易于沉积在可视排污槽4内,可视排污槽4上还连通有带有止水夹43的排污管道42,使用者可实时观察可视排污槽4内杂质的积存情况,及时通过止水夹43的打开排出可视排污槽4内的杂质,减小杂质在过滤管312中的积存,进而起到减小流经过滤网筒3122的水被二次污染的可能性。

参照图4,可视排污槽4设为具有大口径端和小口径端的漏斗状,大口径端靠近第一固定管3121设置,小口径端用来连接排污管道42。通过可视排污槽4的漏斗状设计,更便于将杂质集中收集入可视排污槽4内,并通过排污管道42排出。可视排污槽4与过滤网筒3122远离输水主管311的一端螺纹连接,使得可视排污槽4具有便于拆卸的功能,易于使用者对可视排污槽4进行拆卸清理,保持可视排污槽4的通畅,同时也便于使用者对过滤网筒3122进行拆卸清理。为了提高可视排污槽4与过滤网筒3122连接时的密封性,可在可视排污槽4和过滤网筒3122的螺纹连接处垫设橡胶材质的密封垫圈44。

上述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冷却水在进入本实施例中油温机的热交换器之前,先流经y型过滤器3进行过滤。随着y型过滤器3使用时间的增长,y型过滤器3的过滤管312以及过滤网筒3122上容易积存大量杂质。使用者可通过y型过滤器3上透明的可视部31实时监测y型过滤器3内杂质的堆积情况,从而准确确定y型过滤器3的清理时间,以减小频繁拆卸清理或长时间不清理而造成y型过滤器3损坏的情况发生。同时,可视部31具有放大功能,当杂质在过滤管312中时,更易于使用者观察清楚过滤网筒3122上堆积的杂质的疏密情况,进而更加准确把握y型过滤器3的清理时间,在减小使用者清理劳动量的同时更容易将y型过滤器3的过滤效果维持在较高水平,以便本实施例中油温机的冷却水管路系统的通畅,提高本油温机的调温效率。

未附着在过滤网筒3122上的杂质易于沉积在可视排污槽4内,经过排污管道42排出。当需要对过滤网筒3122和过滤管312进行清理时,使用者可拆卸可视排污槽4后将过滤网筒3122从第一固定管3121上拆除,进行可视排污槽4、过滤网筒3122和过滤管312的清理。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