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镁原料除杂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63776发布日期:2020-08-25 18:49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一种镁原料除杂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镁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镁原料除杂设备。



背景技术:

镁在地壳中的存在形式包括菱镁矿、白云石、光卤石等。镁外观呈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不溶于水、碱液,溶于酸,常用做还原剂去置换钛、锆、铀、铍等金属。镁主要用于制造轻金属合金、球墨铸铁、科学仪器和格氏试剂等,也能用于制烟火、闪光粉、镁盐、吸气器、照明弹等,其结构特性类似于铝,具有轻金属的各种用途,可作为飞机、导弹的合金材料。镁的制备工艺中,首先需要利用破碎机将镁原料进行破碎,之后将破碎后的镁原料输送至料仓,之后将料仓中的镁原料排放到除杂设备进行加热除杂工艺。

现有的镁原料除杂设备通常为圆筒状,在镁原料除杂设备的外部设置环形加热圈,镁原料在利用加热圈加热后变为液体镁。然而,现有的镁原料除杂设备在对镁原料加热时,由于环形加热圈位于镁原料除杂设备的外围,因此外侧的镁原料受热程度大,中心区域的镁原料受热程度小,导致镁原料在加热除杂工艺中受热不均,影响加热除杂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镁原料除杂设备,以解决现有的镁原料除杂设备中,镁原料在加热除杂工艺中受热不均,影响加热除杂效果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镁原料除杂设备,包括:加热筒、搅拌驱动装置、外部加热装置以及内部加热装置;

所述加热筒的内部设置有按照圆周均匀分布的四个子加热筒,所述子加热筒的顶部设置有顶盖,所述子加热筒的底部设置有下料孔,所述加热筒上方的内壁与所述四个子加热筒之间的区域设置有顶板部,所述加热筒的内部在所述子加热筒底部设置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上设置有与所述下料孔连通的贯通孔;

所述搅拌驱动装置包括电机、电机支架、主动齿轮、第一从动齿轮以及第二从动齿轮,所述电机固定于所述电机支架上,所述电机支架设置于所述顶板部上,所述主动齿轮设置于所述电机底部的输出轴上,每个所述顶盖上设置有一个第一转轴和一个第二转轴,所述第一从动齿轮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二从动齿轮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轴上,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一从动齿轮与所述第二从动齿轮啮合,所述第一转轴伸入所述子加热筒内部的区域设置有第一搅拌板,所述第二转轴伸入所述子加热筒内部的区域设置有第二搅拌板;

所述外部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加热筒的外围,所述内部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加热筒的内部且位于所述四个子加热筒之间。

可选的,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位于所述子加热筒的一条直径上,且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到所述子加热筒的中心轴线的距离相等,所述第一搅拌板和所述第二搅拌板的宽度小于所述子加热筒底面直径的四分之一。

可选的,所述加热筒上方设置有进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包括进料斗、传料管道以及进料管道,所述进料管道垂直设置于所述顶盖上且与所述子加热筒内部连通,所述进料斗设置于所述电机上方,所述进料斗的底部通过所述传料管道与所述进料管道的顶部连通,所述传料管道与所述顶盖之间呈锐角夹角。

可选的,所述承载板底部对应每个所述子加热筒下方设置有液态镁出料装置,所述液态镁出料装置呈漏斗状。

可选的,所述加热筒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固定于底板上。

可选的,所述加热筒与所述子加热筒之间填充有氧化镁导热填料。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镁原料除杂设备,在加热筒的内部设置有四个子加热筒,子加热筒内部设置有两个可转动的搅拌板,并可利用电机对每个子加热筒内的搅拌板进行驱动使其转动,对子加热筒内的镁原料进行搅拌,同时利用外部加热装置和内部加热装置从内外两个对镁原料进行加热除杂,可显著提升镁原料的受热均匀性,提升加热除杂工艺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镁原料除杂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镁原料除杂设备的顶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镁原料除杂设备的子加热筒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镁原料除杂设备的子加热筒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镁原料除杂设备的支撑架示意图。

图示说明:1-底板;2-支撑架;3-加热筒;4-搅拌驱动装置;5-进料装置;51-进料斗;52-传料管道;53-进料管道;6-外部加热装置;7-内部加热装置;31-子加热筒;32-顶盖;33-下料孔;30-顶板部;34-承载板;41-电机;42-电机支架;43-主动齿轮;44-第一从动齿轮;45-第二从动齿轮;441-第一转轴;451-第二转轴;442-第一搅拌板;452-第二搅拌板;8-液态镁出料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现在,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由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施,并且不应当被解释为只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方式。应当理解的是,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得本申请的公开彻底且完整,并且将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构思充分传达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附图中,为了清楚起见,扩大了层和区域的厚度,并且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器件,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描述。

请参阅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镁原料除杂设备,包括:底板1、支撑架2、加热筒3、搅拌驱动装置4、外部加热装置6、内部加热装置7以及液态镁出料装置8。

其中,加热筒3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架2,支撑架2固定于底板1上,加热筒3呈圆柱形筒状,加热筒3的内部设置有按照圆周均匀分布的四个子加热筒31,四个子加热筒31的大小相同,均为圆柱形筒状。子加热筒31的顶部设置有顶盖32,子加热筒31的底部设置有下料孔33,用于供加热得到的液态镁流出。

加热筒3上方的内壁与四个子加热筒31之间的区域设置有顶板部30,加热筒3的内部在子加热筒31底部设置有承载板34,承载板34上设置有与下料孔33连通的贯通孔,承载板34底部对应每个子加热筒31下方设置有液态镁出料装置8,液态镁出料装置8呈漏斗状,加热筒3底部在底板1上可以设置收集桶,用于承接从液态镁出料装置8流出的液态镁。

具体地,搅拌驱动装置4包括电机41、电机支架42、主动齿轮43、第一从动齿轮44以及第二从动齿轮45。电机41固定于电机支架42上,电机支架42设置于顶板部30上。主动齿轮43设置于电机41底部的输出轴上,或者电机41底部的输出轴连接至一个变速箱,主动齿轮43设置在变速箱的输出轴上。

其中,每个顶盖32上垂直设置有一个第一转轴441和一个第二转轴451,第一从动齿轮44设置于第一转轴441上,第二从动齿轮45设置于第二转轴451上,主动齿轮43与第一从动齿轮44啮合,第一从动齿轮44与第二从动齿轮45啮合,第一转轴441伸入子加热筒31内部的区域设置有第一搅拌板442,第二转轴451伸入子加热筒31内部的区域设置有第二搅拌板452。当电机41带动主动齿轮43转动时,主动齿轮43同时带动四个第一从动齿轮44转动,四个第一从动齿轮44分别带动四个第二从动齿轮45转动,从而使得四个子加热筒31内的第一转轴441和第二转轴451同步转动,利用第一搅拌板442和第二搅拌板452,对子加热筒31内的镁原料进行搅拌,由于第一搅拌板442和第二搅拌板452的转动方向相反,因此可以将子加热筒31内中心区域的镁原料推动至外围,再推动至中心区域,往复循环,提升受热均匀性。

外部加热装置6设置于加热筒3的外围,内部加热装置7设置于加热筒3的内部且位于四个子加热筒31之间,外部加热装置6和内部加热装置7同时从内外对镁原料进行加热,进一步提升了镁原料的受热均匀性。外部加热装置6和内部加热装置7均采用电加热的方式进行加热,可根据现有技术实现。加热筒3与子加热筒31之间填充有氧化镁导热填料,以提升导热均匀性。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转轴441和第二转轴451位于子加热筒31的一条直径上,且第一转轴441和第二转轴451到子加热筒31的中心轴线的距离相等,第一搅拌板442和第二搅拌板452的宽度小于子加热筒31底面直径的四分之一,以保证第一搅拌板442和第二搅拌板452均可以顺利转动而不产生干涉。

进一步地,加热筒3上方设置有进料装置5,进料装置5包括进料斗51、传料管道52以及进料管道53,进料管道53垂直设置于顶盖32上且与子加热筒31内部连通,进料斗51设置于电机41上方,进料斗51的底部通过传料管道52与进料管道53的顶部连通,传料管道52与顶盖32之间呈锐角夹角,进料斗51可以位于料仓的下方,料仓内的镁原料从进料斗51进入,并通过传料管道52以及进料管道53分别进入四个子加热筒31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镁原料除杂设备的工作原理如下:在对镁原料进行加热除杂时,可利用电机41对每个子加热筒31内的搅拌板进行驱动使其转动,对子加热筒31内的镁原料进行搅拌,同时利用外部加热装置6和内部加热装置7从内外两个对镁原料进行加热除杂,可显著提升镁原料的受热均匀性,提升加热除杂工艺的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