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涂料用废气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32057发布日期:2020-08-11 22:0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生产涂料用废气处理装置,包括第一罐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罐体(1)的左端固接有进气口(2),所述第一罐体(1)的右端下方连通有排水管(3),所述第一罐体(1)的内壁底部固接有水泵(4),所述水泵(4)的出水管连通有上水管(5),所述第一罐体(1)的内壁固接有两个第一滤网(6),所述第一滤网(6)的内端填充有多面球(10),所述第一罐体(1)的顶部连通有曲管(11),所述曲管(11)的末端连通有第二罐体(12),所述第二罐体(12)的底部固接有第一电机(13),所述第一电机(13)的输出轴与第二罐体(12)的底部转动相连,所述第二罐体(12)的内部固接有横杆(14),所述横杆(14)的底部固接有灯管组(15),所述第二罐体(12)的内壁底部放置有海绵圈(16),所述第一罐体(1)的内部上方设有分流组件(7),所述第二罐体(12)的内部设有反光组件(8),所述第二罐体(12)的顶部设有除味组件(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涂料用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组件(7)包括圆板(701)、通孔(702)、竖杆(703)、支板(704)、第二电机(705)和齿轮(706),所述圆板(701)的外壁与第一罐体(1)的内壁固定相连,所述圆板(701)的内部加工有无数通孔(702),所述圆板(701)的顶部转动连接有竖杆(703),所述竖杆(703)的外壁固接有多个支板(704),所述竖杆(703)的左侧设有第二电机(705),所述第二电机(705)的底部与第一罐体(1)的左端固定相连,所述第二电机(705)的输出轴与第一罐体(1)的左端转动相连,所述第二电机(705)的输出端与竖杆(703)的外壁均固接有齿轮(706),两个所述齿轮(706)啮合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产涂料用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支板(704)呈放射状等距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涂料用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组件(8)包括底座(801)、支杆(802)、斜架(803)、套环(804)、支座(805)和弧面镜(806),所述底座(801)的底部与第一电机(13)的输出端固定相连,所述底座(801)的顶部固接有三个支杆(802),三个所述支杆(802)的顶部均固接有斜架(803),所述斜架(803)的顶部固接有套环(804),所述套环(804)的内壁转动连接有支座(805),所述支座(805)的底部与底座(801)的顶部间隙配合,所述支座(805)的顶部固接有弧面镜(80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涂料用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味组件(9)包括出气管(901)、防雨帽(902)、第二滤网(903)和活性炭(904),所述出气管(901)的外壁与第二罐体(12)的顶部相连通,所述出气管(901)的顶部间隙配合有防雨帽(902),所述出气管(901)的内壁过盈配合有第二滤网(903),所述第二滤网(903)的内部填充有活性炭(90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生产涂料用废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雨帽(902)为圆锥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产涂料用废气处理装置,包括第一罐体,所述第一罐体的左端固接有进气口,所述第一滤网的内端填充有多面球,所述第一罐体的顶部连通有曲管,所述第一罐体的内部上方设有分流组件,所述第二罐体的内部设有反光组件,所述第二罐体的顶部设有除味组件。该生产涂料用废气处理装置,通过分流组件、多面球和第一滤网的配合,使得水流可均匀分布,进而增大水流与废气的接触面积,进而提升除尘效果,通过灯管组、横杆和反光组件的配合,使得紫外线与废气的接触面积大大增大,进而提升有害污染物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的转化率,减少环境污染,通过净化组件和第二罐体的配合,可对废气起到良好的除味功能。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市新丽华色材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14
技术公布日:2020.08.1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