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餐余垃圾处理的异味消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68361发布日期:2020-08-07 18:43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餐余垃圾处理的异味消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餐余垃圾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餐余垃圾处理的异味消除装置。



背景技术:

餐厨垃圾,包括家庭日常、餐饮、企事业单位食堂、酒店会所等场所产生的食物残渣,包括:剩菜剩饭、菜梗菜叶、动物骨骼内脏、茶叶渣、水果残余、果壳果皮、盆景等植物的残枝落叶、废弃食用油、西式糕点等。含有大量有机物、纤维、水分、油脂等,易腐败、发臭,不及时处理会污染周围环境、空气。

餐余垃圾处理的臭味源主要成分为硫化氢气体和氨气,在对餐余垃圾处理的过程中要使用异味消除装置降低异味。

但是,现有的用于餐余垃圾处理的异味消除装置存在以下缺点:

1、对异味的处理方式单一,使用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餐余垃圾处理的异味消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现有的用于餐余垃圾处理的异味消除装置,对异味的处理方式单一,使用效果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餐余垃圾处理的异味消除装置,包括不锈钢箱体和箱门,所述箱门具体为两组且对称铰链连接在不锈钢箱体表面,所述不锈钢箱体上表面分别设有进气接头和排气孔,所述不锈钢箱体内部中间位置焊接有隔板,所述隔板表面安装有抽风机,所述隔板两侧分别安装有液体净化箱和固体净化箱,所述液体净化箱内部填充有bsk菌剂,所述固体净化箱内部填充有火山岩颗粒,空气净化器设计为全不锈钢密封反应箱,采用火山岩物理吸附和生物除臭剂的化学反应相结合的方式,达到除臭的目的,处理速度快,分解效率高,无异味,单次处理周期为2-4小时,国内首次实现餐厨垃圾的连续投放处理,完全实现了垃圾零存放。

优选的,所述固体净化箱右侧壁靠近底端位置导通连接有吸气管,所述吸气管与进气接头导通连接,所述固体净化箱上表面铰链连接盖板,通过吸气管与进气接头导通连接,把异味气体引入固体净化箱内部,通过固体净化箱上表面铰链连接盖板,便于转动盖板,对内部的火山岩颗粒进行添加或更换。

优选的,所述固体净化箱左侧壁靠近顶端位置插接有送气管,所述抽风机的吸气端与送气管导通连接,通过抽风机把固体净化箱内部清洁的气体引入液体净化箱。

优选的,所述液体净化箱右侧壁靠近顶端位置开设有插孔,所述抽风机的排气端导通连接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另一端贯穿插孔且贯穿端插接在bsk菌剂内部,通过抽风机把气体压入液体净化箱内部的bsk菌剂内部,进行化学反应。

优选的,所述箱门表面开设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位于液体净化箱一侧,所述液体净化箱侧壁靠近顶端位置导通连接注液管,所述注液管的注液端贯穿不锈钢箱体侧壁,通过观察窗观测液体净化箱的液面高度,方便通过注液管添加药剂。

优选的,所述排气孔内部安装有排气扇,所述排气孔顶端可拆卸连接有过滤网,所述液体净化箱顶端导通连接有导气管,所述液体净化箱通过导气管与排气孔导通连接,通过排气扇加速排放净化之后的气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餐余垃圾处理的异味消除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不锈钢箱体和箱门,箱门具体为两组且对称铰链连接在不锈钢箱体表面,不锈钢箱体上表面分别设有进气接头和排气孔,不锈钢箱体内部中间位置焊接有隔板,隔板表面安装有抽风机,隔板两侧分别安装有液体净化箱和固体净化箱,液体净化箱内部填充有bsk菌剂,固体净化箱内部填充有火山岩颗粒,空气净化器设计为全不锈钢密封反应箱,采用火山岩物理吸附和生物除臭剂的化学反应相结合的方式,达到除臭的目的,处理速度快,分解效率高,无异味,单次处理周期为2-4小时,国内首次实现餐厨垃圾的连续投放处理,完全实现了垃圾零存放。

(2)本实用新型固体净化箱左侧壁靠近顶端位置插接有送气管,抽风机的吸气端与送气管导通连接,液体净化箱右侧壁靠近顶端位置开设有插孔,抽风机的排气端导通连接排气管,排气管另一端贯穿插孔且贯穿端插接在bsk菌剂内部,通过抽风机把固体净化箱净化之后的液体排入液体净化箱进行再次过滤,提高过滤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餐余垃圾处理的异味消除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餐余垃圾处理的异味消除装置不锈钢箱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餐余垃圾处理的异味消除装置液体净化箱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餐余垃圾处理的异味消除装置固体净化箱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不锈钢箱体;2、箱门;201、观察窗;3、进气接头;4、排气孔;401、排气扇;402、过滤网;5、液体净化箱;501、bsk菌剂;502、注液管;503、导气管;504、插孔;6、隔板;7、抽风机;701、排气管;8、固体净化箱;801、火山岩颗粒;802、吸气管;803、送气管;804、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餐余垃圾处理的异味消除装置,包括不锈钢箱体1和箱门2,所述箱门2具体为两组且对称铰链连接在不锈钢箱体1表面,所述不锈钢箱体1上表面分别设有进气接头3和排气孔4,所述不锈钢箱体1内部中间位置焊接有隔板6,所述隔板6表面安装有抽风机7,所述隔板6两侧分别安装有液体净化箱5和固体净化箱8,所述液体净化箱5内部填充有bsk菌剂501,所述固体净化箱8内部填充有火山岩颗粒801,空气净化器设计为全不锈钢密封反应箱,采用火山岩物理吸附和生物除臭剂的化学反应相结合的方式,达到除臭的目的,处理速度快,分解效率高,无异味,单次处理周期为2-4小时,国内首次实现餐厨垃圾的连续投放处理,完全实现了垃圾零存放。

优选的,所述固体净化箱8右侧壁靠近底端位置导通连接有吸气管802,所述吸气管802与进气接头3导通连接,所述固体净化箱8上表面铰链连接盖板804,通过吸气管802把异味气体引入固体净化箱8进行过滤清洁。

优选的,所述固体净化箱8左侧壁靠近顶端位置插接有送气管803,所述抽风机7的吸气端与送气管803导通连接,通过送气管803把送气管803内部净化之后的气体送入液体净化箱5。

优选的,所述液体净化箱5右侧壁靠近顶端位置开设有插孔504,所述抽风机7的排气端导通连接排气管701,所述排气管701另一端贯穿插孔504且贯穿端插接在bsk菌剂501内部,液体净化箱5内部的bsk菌剂501喝异味气体发生化学反应。

优选的,所述箱门2表面开设有观察窗201,所述观察窗201位于液体净化箱5一侧,所述液体净化箱5侧壁靠近顶端位置导通连接注液管502,所述注液管502的注液端贯穿不锈钢箱体1侧壁,通过观察窗201观测液体净化箱5的液面高度,通过注液管502及时加药。

优选的,所述排气孔4内部安装有排气扇401,所述排气孔4顶端可拆卸连接有过滤网402,所述液体净化箱5顶端导通连接有导气管503,所述液体净化箱5通过导气管503与排气孔4导通连接,通过排气扇401加速净化气体的排放。

需要说明的是,一种用于餐余垃圾处理的异味消除装置,在工作时,不锈钢箱体1上表面分别设有进气接头3和排气孔4,不锈钢箱体1内部中间位置焊接有隔板6,隔板6表面安装有抽风机7,隔板6两侧分别安装有液体净化箱5和固体净化箱8,液体净化箱5内部填充有bsk菌剂501,固体净化箱8内部填充有火山岩颗粒801,固体净化箱8右侧壁靠近底端位置导通连接有吸气管802,吸气管802与进气接头3导通连接,固体净化箱8上表面铰链连接盖板804,固体净化箱8左侧壁靠近顶端位置插接有送气管803,抽风机7的吸气端与送气管803导通连接,液体净化箱5右侧壁靠近顶端位置开设有插孔504,抽风机7的排气端导通连接排气管701,排气管701另一端贯穿插孔504且贯穿端插接在bsk菌剂501内部,通过进气接头3引入的异味气体沿着吸气管802进入固体净化箱8内部,通过火山岩颗粒801进行吸附除味,在抽风机7的压力作用下,气体通过送气管803和排气管701进入液体净化箱5内部的bsk菌剂501内部进行化学反应,排气孔4内部安装有排气扇401,排气孔4顶端可拆卸连接有过滤网402,液体净化箱5顶端导通连接有导气管503,液体净化箱5通过导气管503与排气孔4导通连接,被两次清洁之后的气体通过排气孔4排放,有效的降低异味,箱门2表面开设有观察窗201,观察窗201位于液体净化箱5一侧,液体净化箱5侧壁靠近顶端位置导通连接注液管502,注液管502的注液端贯穿不锈钢箱体1侧壁,通过观察窗201观测液体净化箱5内部液位的高度,通过注液管502方便加药,抽风机7型号为pqszd-10,排气扇401型号为apb-25。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