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灰建床置换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56804发布日期:2020-09-25 18:34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循环灰建床置换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循环灰建床置换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企业的生命线、最低红线,面临严峻的挑战,环保设备能否快速启动和长周期稳定达标运行是保障生产的关键所在。

以循环流化床原理为基础,通过物料的循环利用,在反应塔内吸收剂、吸附剂、循环灰形成浓相的床态,并向反应塔中喷入水,烟气中多种污染物可在反应塔内发生化学反应或物理吸附;经反应塔净化后的烟气进入下游的除尘器,进一步净化烟气。

烟气中的so2、nox、几乎全部的so3,hcl、hf、重金属hg等多组分污染物可以在上述过程中被吸收而除去,脱硫效率可达98%以上,脱硝效率可达70%以上;上述技术成熟、稳定、效率高,无生产废水、占地面积较小、投资及运行费用低;适用于电站循环流化床锅炉、钢铁行业、水泥行业烟气脱硫、脱硝、除尘及多污染物协同控制。

循环流化床半干法脱硫、脱硝、除尘一体化工艺其反应速度快、效率高,能协同脱除hg、重金属、so3、二噁英等污染物;无污水排放、设备系统、烟囱无需防腐处理,经过半干法反应塔工艺的烟气温度高于85℃,排入大气不存在白色“烟羽”现象,越来越多电厂和钢铁、水泥行业选择循环流化床半干法工艺,进行超低排放环保参数控制。

但是,循环流化床半干法在工程投运后往往存在启动建床时间长、循环灰吸水性强的现象,易抱团、结块、堵灰,运维清灰工作的压力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循环灰建床置换系统,其建床时间较短。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还能解决循环灰吸水报团板结、堵灰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循环灰建床置换系统,包括吸收塔和与所述吸收塔连通的除尘器灰斗;还包括建床置换装置,所述建床置换装置将所述吸收塔和灰库连通,用于将所述灰库中的活性灰输送至所述吸收塔。

优选地,所述建床置换装置还包括连通所述灰库的进料阀、与压缩空气气源连通的压缩空气进气阀,以及输出流化状态物料的输出阀;所述建床置换装置的内部还设置有料位计、流化风室、喷射料管、平衡排气阀和气化阀。

优选地,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建床置换装置和所述吸收塔之间的控制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所述建床置换装置的输灰流量。

优选地,还包括与所述吸收塔和所述控制调节装置之间的管路连通的气体补气装置,用于调控管道中的气体流量。

优选地,所述控制调节装置和所述气体补气装置均与程序控制装置连接。

优选地,所述吸收塔和所述控制调节装置之间的管路还与所述除尘器灰斗连通,以用所述灰库中的活性灰置换所述除尘器灰斗中的高钙灰。

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包括吸收塔和与所述吸收塔连通的除尘器灰斗;还包括建床置换装置,所述建床置换装置将所述吸收塔和灰库连通,用于将所述灰库中的活性灰输送至所述吸收塔。通过增加建床置换装置,解决了循环流化床半干法系统的启动时间长的问题,启停方便,将替代以人工为主的密封罐车装、卸灰及运输,实现循环流化床半干法吸收塔内的快速建立稳定流化床层,建床时间缩短60%,提高系统的快速性、稳定性。

在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吸收塔和所述控制调节装置之间的管路还与所述除尘器灰斗连通,以用所述灰库中的活性灰置换所述除尘器灰斗中的高钙灰。通过定期输灰置换,保持循环灰平衡和含水率平衡,解决循环灰吸水抱团板结、堵灰等问题,提高了系统运行的稳定、可靠性、灵活性,降低环保风险。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在运行中随时可投入,输灰流量还可以根据系统运行参数实现精确控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循环灰建床置换系统的结构示意。

图2为图1中建床置换装置的结构示意。

图1、2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灰库、2-建床置换装置、3-控制调节装置、4-吸收塔、5-气体补气装置、6-程序控制装置、7-除尘器灰斗;

2.1-进料阀、2.2料位计、2.3-流化风室、2.4-喷射料管、2.5、平衡排气阀、2.6、压缩空气进气阀、2.7-气化阀、2.8输出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核心是提供一种循环灰建床置换系统,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循环灰建床置换系统的结构示意。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循环灰建床置换系统的主要部分包括吸收塔4、与吸收塔4相连通的除尘器灰斗7、建床置换装置2。

建床置换装置2一侧与灰库1相连通,另一侧与吸收塔4相连通,从而使得吸收塔4和灰库1实现连通,这样即可将灰库1中的活性灰输送至吸收塔4之中。

可以在建床置换装置2和吸收塔4之间设置控制调节装置3,用于调节建床置换装置2的输灰流量。

此外,还可以设置气体补气装置5,并将气体补气装置5连接于吸收塔4和控制调节装置3之间的管路,从而可以调控相关管道中的气体流量。

控制调节装置3和气体补气装置5均可以与程序控制装置6实现信号连接,以使后者对控制调节装置3和气体补气装置5的工作状态进行必要的调整。

控制调节装置3可以通过设定的时间来调节建床置换装置2中的进料频率,通过设定时间,增加或减少输送频次,达到调节输灰流量目的。

为了实现循环灰的置换,可以将吸收塔4和控制调节装置3之间的管路进一步与除尘器灰斗7相连通,这样就可以用灰库1中的活性灰置换除尘器灰斗7中的高钙灰。

请参考图2,图2为图1中建床置换装置的结构示意。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建床置换装置2进一步包括进料阀2.1,并通过进料阀2.1连接灰库1;建床置换装置2还包括与压缩空气气源连通的压缩空气进气阀2.6,以及与控制调节装置3连通的输出阀2.8。

建床置换装置2的内部还可以设置料位计2.2、流化风室2.3、喷射料管2.4、平衡排气阀2.5、气化阀2.7等。

工作时,程序控制装置6通过电磁阀箱控制,首先平衡排气阀2.5打开,接着进料阀2.1打开,此时进料口上部的物料由进料口加入。物料可以按照程序设计进行控制,例如可以通过加料时间控制,或者通过料位计2.2控制。

程序控制装置6按照程序设置关闭进料阀2.1及平衡排气阀2.5,同时压缩空气进气阀2.6开启,压缩空气分成三路进入建床置换装置2本体,提供装置内部加压、流化、输送气源,使物料充分流化,通过喷射料管2.4将流化状态的物料吹送出去。

当物料输送完毕,管道内阻力大大降低,压力低信号发出,程序控制即自动关闭压缩空气进气阀2.6,从而进入第二个工作循环。在程序控制装置内通常还可以设置自动及手动两套工作方式,供现场操作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系统通过增加建床置换装置,解决了循环流化床半干法系统的启动时间长的问题,启停方便,将替代以人工为主的密封罐车装、卸灰及运输,实现循环流化床半干法吸收塔内的快速建立稳定流化床层,建床时间缩短60%,提高系统的快速性、稳定性。

在一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吸收塔和所述控制调节装置之间的管路还与所述除尘器灰斗连通,以用所述灰库中的活性灰置换所述除尘器灰斗中的高钙灰。通过定期输灰置换,保持循环灰平衡和含水率平衡,解决循环灰吸水抱团板结、堵灰等问题,提高了系统运行的稳定、可靠性、灵活性,降低环保风险。

此外,本实用新型的系统在运行中随时可投入,输灰流量还可以根据系统运行参数实现精确控制。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循环灰建床置换系统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