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电池石墨负极材料生产用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89717发布日期:2020-09-04 11:38阅读:429来源:国知局
一种锂电池石墨负极材料生产用除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锂电池石墨负极材料生产用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是指以两种不同的能够可逆地嵌入及脱出锂离子的嵌锂化合物分别作为电池正极和负极的二次电池体系。充电时,锂离子从正极脱嵌,通过电解质和隔膜,嵌入到负极中;放电时则相反,锂离子从负极脱嵌,通过电解质和隔膜,嵌入到正极中。石墨由于具备电子电导率高、锂离子扩散系数大、层状结构在嵌锂前后体积变化小、嵌锂容量高和嵌锂电位低等优点,成为目前主流的商业化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石墨可以分为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天然石墨又分为鳞片石墨和微晶石墨。微晶石墨的成矿过程与人造石墨的生产过程很相似,它是由煤演变而来的,具有很高的固定炭含量,有的可达80%以上,其结构由非取向的石墨微晶构成。鳞片石墨的成矿机理和取向结构均与微晶石墨不同,其石墨化度较高,结晶度较高,结构较为完整,所以其比容量较高(大约360mah/g),更接近理论值;其层间结合力较弱,易于滑落,表层比较脆,易于加工,成本较低;压实后不易反弹,其压实密度较高。

锂电池石墨负极材料在加工过程中,会进行破碎和筛分等步骤,在此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石墨粉尘在空气中达到一定浓度后会有爆炸的危险,为了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需要使用到除尘装置,然而传统的除尘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除尘效果不好,通常采用吸风机将粉尘吸入后只进行一次过滤即排出至环境中,除尘效果低下,仍然具有安全隐患,为此,提出一种锂电池石墨负极材料生产用除尘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锂电池石墨负极材料生产用除尘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由如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锂电池石墨负极材料生产用除尘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连接有喷雾箱、风机、一次过滤箱和二次过滤箱;

所述喷雾箱包括第一箱体,所述第一箱体的左侧连通有第一通管,所述第一箱体的右侧连通有第二通管,所述第二通管远离第一箱体的一端与风机的抽风端相连通,所述第一箱体的内腔开设有降尘室,所述第一箱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喷雾机构;

所述喷雾机构包括蓄水箱,所述蓄水箱的底部连通有第一水管,所述第一箱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抽水端与第一水管相连通,所述水泵的出水端连通有第二水管,所述第二水管远离水泵的一端贯穿至降尘室的内腔并连通有雾化喷头;

所述一次过滤箱包括第二箱体,所述第二箱体的左侧连通有第三通管,所述第三通管远离第二箱体的一端与风机的出风端相连通,所述第二箱体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内侧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三无纺布过滤网、第二无纺布过滤网和第一无纺布过滤网,所述第二箱体的右侧连通有第四通管;

所述二次过滤箱包括第三箱体,所述第三箱体的左侧连通有第六通管,所述第三箱体的内腔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连接有玻璃纤维滤网、聚氨酯纤维滤网和无水氯化钙干燥层,所述第三箱体的右侧连通有第五通管。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通管的左侧连通有吸尘罩。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降尘室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集料斗,所述集料斗的底部连通有排出管。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三无纺布过滤网、第二无纺布过滤网和第一无纺布过滤网的厚度和滤孔直径均相同,所述第三无纺布过滤网、第二无纺布过滤网和第一无纺布过滤网的滤孔直径均为2μm。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玻璃纤维滤网的滤孔直径为2μm,所述聚氨酯纤维滤网的滤孔直径为2μm。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无水氯化钙干燥层的内腔开设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的孔径为5μm。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箱体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开关,所述水泵和风机的电性输入端均与开关的电性输出端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通过喷雾机构向喷雾箱的内腔喷洒水雾,水雾与空气的石墨粉尘结合,在重力作用下落入至集料斗,再由排出管排出,然后再经过一次过滤箱的一次过滤,将大量的粉尘过滤,再由二次过滤箱将空气中残留的粉尘过滤,即可实现除尘效果,能够将空气中的石墨粉尘清除至安全浓度以下,实现安全生产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喷雾箱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一次过滤箱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二次过滤箱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吸尘罩;3、喷雾机构;4、喷雾箱;5、风机;6、一次过滤箱;7、二次过滤箱;8、开关;31、蓄水箱;32、水泵;33、第一水管;34、第二水管;35、雾化喷头;41、第一箱体;42、第一通管;43、集料斗;44、第二通管;45、降尘室;46、排出管;61、第二箱体;62、第三通管;63、固定框;64、第四通管;65、第一无纺布过滤网;66、第二无纺布过滤网;67、第三无纺布过滤网;71、第三箱体;72、玻璃纤维滤网;73、聚氨酯纤维滤网;74、无水氯化钙干燥层;75、第五通管;76、第六通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锂电池石墨负极材料生产用除尘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连接有喷雾箱4、风机5、一次过滤箱6和二次过滤箱7;

喷雾箱4包括第一箱体41,第一箱体41的左侧连通有第一通管42,第一箱体41的右侧连通有第二通管44,第二通管44远离第一箱体41的一端与风机5的抽风端相连通,第一箱体41的内腔开设有降尘室45,第一箱体4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喷雾机构3;

喷雾机构3包括蓄水箱31,蓄水箱31的底部连通有第一水管33,第一箱体4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泵32,水泵32的抽水端与第一水管33相连通,水泵32的出水端连通有第二水管34,第二水管34远离水泵32的一端贯穿至降尘室45的内腔并连通有雾化喷头35;

一次过滤箱6包括第二箱体61,第二箱体61的左侧连通有第三通管62,第三通管62远离第二箱体61的一端与风机5的出风端相连通,第二箱体61的内腔固定连接有固定框63,固定框63的内侧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三无纺布过滤网67、第二无纺布过滤网66和第一无纺布过滤网65,第二箱体61的右侧连通有第四通管64;

二次过滤箱7包括第三箱体71,第三箱体71的左侧连通有第六通管76,第三箱体71的内腔从左至右依次固定连接有玻璃纤维滤网72、聚氨酯纤维滤网73和无水氯化钙干燥层74,第三箱体71的右侧连通有第五通管75。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第一通管42的左侧连通有吸尘罩2,通过以上设置,可以将含有石墨粉尘的空气吸入至喷雾箱4的内腔。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降尘室45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集料斗43,集料斗43的底部连通有排出管46,通过以上设置,可以将含有石墨粉尘的污水从喷雾箱4内排出。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第三无纺布过滤网67、第二无纺布过滤网66和第一无纺布过滤网65的厚度和滤孔直径均相同,第三无纺布过滤网67、第二无纺布过滤网66和第一无纺布过滤网65的滤孔直径均为2μm,通过以上设置,可以将直径大于为2μm的石墨粉尘进行三次过滤,保证过滤效果。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玻璃纤维滤网72的滤孔直径为2μm,聚氨酯纤维滤网73的滤孔直径为2μm,通过以上设置,玻璃纤维滤网72可以将直径大于为2μm的石墨粉尘过滤,聚氨酯纤维滤网73可以将直径大于为2μm的石墨粉尘过滤。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无水氯化钙干燥层74的内腔开设有通气孔,通气孔的孔径为5μm,通过以上设置,可以将过滤后的空气进行干燥。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第一箱体41表面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开关8,水泵32和风机5的电性输入端均与开关8的电性输出端电性连接。

本实施例中,具体的:风机5的型号为gdf4.0-8,水泵32的型号为200wl750-12-45

工作原理或者结构原理,水泵32通过第一水管33将蓄水箱31的水抽出,再通过第二水管34抽入至雾化喷头35,雾化喷头35将水雾化喷出至降尘室45,水雾与空气的石墨粉尘结合,在重力作用下落入至集料斗43,再由排出管46排出,然后再经过一次过滤箱6的一次过滤,第三无纺布过滤网67、第二无纺布过滤网66和第一无纺布过滤网65可以将直径大于为2μm的石墨粉尘进行三次过滤,保证过滤效果,将大量的粉尘过滤,再由玻璃纤维滤网72可以将直径大于为2μm的石墨粉尘过滤,聚氨酯纤维滤网73可以将直径大于为2μm的石墨粉尘过滤无水氯化钙干燥层74可以将过滤后的空气进行干燥,即可实现除尘效果,能够将空气中的石墨粉尘清除至安全浓度以下,实现安全生产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