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木材高效粉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57422发布日期:2020-10-09 18:34阅读:81来源:国知局
大型木材高效粉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粉碎机领域,具体涉及大型木材高效粉碎装置的结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对木材进行再利用时,往往需要进行粉碎后,再进行加工利用,粉碎的质量也直接影响到后期的使用效果。

由于长条木材的长度较长,在进入粉碎机内时,容易出现木材一端受力较大,而使木外的另一端翘起,而影响粉碎效果;因此目前对木材的粉碎采用先将长条木材切割成小端后,再用粉碎机进行粉碎成一定粒度的木屑;耗时耗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大型木材高效粉碎装置,对长条木材进行粉碎时,通过设置上下送料辊以避免出现木材翘起的问题,且粉碎效果良好。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大型木材高效粉碎装置,沿物料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输送带、下送料辊和粉碎箱;在下送料辊的上方设置上送料辊,在上送料辊上、沿其周向均匀设置多个条形凸起;在粉碎箱内依次设置定刀、动刀辊、细碎刀具和出料通道;在粉碎箱的进料端的下方设置定刀;在动刀辊的外表面上、沿其周向均匀设置多个条形凹槽,在凹槽471的其中一侧面上固定设置动刀;动刀的刀刃端远离动刀辊,且靠近定刀;细碎刀具包括多个锤片;在出料通道处设置筛网。

进一步地,所述上送料辊与输送带同步传动连接。

进一步地,沿所述动刀辊的转动方向,在所述凹槽上远离转动方向的一侧面上固定设置连接块,动刀的非刀刃端与连接块通过螺栓紧固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筛网为孔径可调式筛网。

进一步地,所述锤片的外缘端设置相互交错的第一刀片瓣和第二刀片瓣。

进一步地,在所述粉碎箱内设置隔板,隔板将粉碎箱分为初碎室和细碎室,在隔板的底部设置初碎室与细碎室连通的通道;动刀和动刀辊均位于初碎室内,细碎刀具位于细碎室内。

进一步地,所述凸起为锯齿形凸起。

进一步地,所述筛网包括第一筛网、第二筛网、卡槽和筛网孔;在第一筛网的两侧设置卡槽,第二筛网插入卡槽内与第一筛网活动连接;在第一筛网和第二筛网上均设置筛网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能达到以下有益效果之一:

1、设置上下送料辊,避免长条木材粉碎时出现翘起的现象,而影响粉碎效果;同时设置条形凸起,提升了对木材的送料效果。

2、在动刀辊上设置凹槽,以便于控制木材的最大进料长度,并配合送料速度和动定刀之间的距离,控制铡段的长度,根据实际木材情况进行适应性的调整,提升了本装置的粉碎效率。

3、同时凹槽也便于动刀的固定和更换,且可以调整动刀的距离,提升本装置的使用场景。

4、设置可调式的筛网结构,提升了本装置的粉碎粒径范围,提升了使用效果。

5、设置隔板,将粉碎箱分为初碎室和细碎室,提升了粉碎效率。

6、设置相互交错式的第一刀片瓣和第二刀片瓣,提升了锤片的粉碎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上送料辊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细碎刀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锤片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筛网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5的另一种工作状态的示意图。

图中:1-输送带;2-下送料辊;3-上送料辊;31-凸起;4-粉碎箱;41-初碎室;42-细碎室;43-筛网;431-第一筛网;432-第二筛网;433-卡槽;434-筛网孔;44-出料通道;45-定刀;46-动刀;47-动刀辊;471-凹槽;472-连接块;48-细碎刀具;49-锤片;491-第一刀片瓣;492-第二刀片瓣;5-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大型木材高效粉碎装置,沿物料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输送带1、下送料辊2和粉碎箱4;在下送料辊2的上方设置上送料辊31,在上送料辊31上、沿其周向均匀设置多个条形凸起31;在粉碎箱4内依次设置定刀45、动刀辊47、细碎刀具48和出料通道44;在粉碎箱4的进料端的下方设置定刀45;在动刀辊47的外表面上、沿其周向均匀设置多个条形凹槽471,在凹槽471的其中一侧面上固定设置动刀46;动刀46的刀刃端远离动刀辊47,且靠近定刀45;细碎刀具48包括多个锤片491;在出料通道44处设置筛网43。

将长条木材沿输送带1的输送方向放置,输送带1将木材向粉碎箱4的进料端进行输送,当木材脱离输送带1时,木材被上送料辊3与下送料辊2进行加持,并向粉碎箱4内输送,木材进入粉碎箱4内时,在动刀46与定刀45进行剪切铡断时,上、下送料辊对木材的加持放置木材翘起,而影响动刀46与定刀45的铡断效果。在上送料辊3上设置条形凸起31,提升了送料辊对木材的挤压摩擦效果,提升了送料效果。

在动刀辊47的表面上设置凹槽471,当木材伸入粉碎箱4内时,一部分物料可以伸入到凹槽471内(且限制了木材伸入的最大长度),再通过设置的动刀46与定刀45配合工作,将目前铡断成小段,再通过动刀辊47的转动,带动动刀46将铡断的小段木材甩送入细碎刀具48处,细碎刀具48上设置多个锤片49,在细碎刀具48转动过程中,对小段木材进行捶打粉碎,粉碎成木屑后,小于筛网43筛网孔434的木屑从出料通道44排出,大的物料被截留在细碎刀具48处,继续进行捶打粉碎,直至粉碎成一定的粒度后,再排出,实现对长条木材的粉碎作业,高效便捷。

根据送料速度、动刀46的刀刃端与定刀45之间的距离,以及凹槽471的深度和动刀辊47的转速来调整木材一次铡段的长度。根据锤片49的设置间隔及锤片长度,以及筛网43的孔径的大小,决定对木材粉碎的颗粒径程度。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对于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优化了送料结构。

本大型木材高效粉碎装置中上送料辊3与输送带1同步传动连接。上送料辊3与输送带1的物料传送速度保持一致,以保证物料输送的连续、稳定性。

优选的,下送料辊2为从动式送料辊,木材的主要输送动力来源为输送带1与上送料辊3。

优选的,下送料辊2为主动式送料辊式,下送料辊2与上送料辊3的物料传送速度保持一致。

实施例3:

如图1所示,对于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优化了动刀结构。

本大型木材高效粉碎装置中沿动刀辊47的转动方向,在凹槽471上远离转动方向的一侧面上固定设置连接块472,动刀46的非刀刃端与连接块472通过螺栓紧固连接。如图4中所示,动刀46与动刀辊47上设置的连接块472通过螺栓紧固连接,便于更换动刀46。同时,可以在连接块上设置多个螺纹孔,在动刀46的非刀刃端设置对应的多个螺纹孔,通过选择连接的螺纹孔,来调整动刀46的刀刃端与动刀辊47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根据木材的长度、厚度及动刀辊47的转速来决定动刀46的距离,提升使用过程中的适应性,提升了本装置的使用效果。

实施例4:

如图1所示,对于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优化了筛网结构。

本大型木材高效粉碎装置中筛网43为孔径可调式筛网。孔径可调式筛网结构,可以根据木材所需粉碎的程度,调整筛网43的孔径,以控制粉碎后的出料端的粒径。

实施例5: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对于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优化了锤片结构。

本大型木材高效粉碎装置中锤片49的外缘端设置相互交错的第一刀片瓣491和第二刀片瓣492。相互交错设置的第一刀片瓣491和第二刀片瓣492在转动过程中,提升了锤片49与木材的实际接触、捶打粉碎的次数(或几率),在相同的转速下,提升了粉碎效率。

优选的,在锤片49的两侧边缘处设置锯齿状凸起,提升锤片49对木材的粉碎效果。

实施例6:

如图1所示,对于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优化了粉碎箱结构。

本大型木材高效粉碎装置中在粉碎箱4内设置隔板5,隔板5将粉碎箱4分为初碎室41和细碎室42,在隔板5的底部设置初碎室41与细碎室42连通的通道;动刀46和动刀辊47均位于初碎室41内,细碎刀具48位于细碎室42内。通过隔板5将粉碎箱4分为初碎室41和细碎室42,而由于细碎室42的刀具结构的设置,使得在细碎刀具48转动过程中可以产生较大的吸力或排风力,从而将位于初碎室41内的小段木材吸入细碎室42内,将细碎室42内粉碎完成的木屑从筛网43和出料通道44排出,提升了细碎室42的吸料和排料的效果,提升了粉碎效率。

实施例7:

如图1和图2所示,对于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优化了上送料辊结构。

本大型木材高效粉碎装置中凸起31为锯齿形凸起。锯齿形凸起31,提升了对木材挤压摩擦力,提升了上下送料辊的送料的同时,提升了对木材的压料效果。

优选的,如图2所示,凸起31为顶部非尖凸形的锯齿凸起,以减少在送料过程中,凸起31刺入木材内,而影响送料效果。

实施例8:

如图5-图7所示,对于上述实施例,本实施例优化了筛网结构。

本大型木材高效粉碎装置中筛网43包括第一筛网431、第二筛网432、卡槽433和筛网孔434;在第一筛网431的两侧设置卡槽433,第二筛网432插入卡槽433内与第一筛网431活动连接;在第一筛网431和第二筛网432上均设置筛网孔434。优选的,当第一筛网431的筛网孔434与第二筛网432的筛网孔434重合时,此时筛网43的筛网孔径最大,当上下抽拉第二筛网432,使第一筛网431的筛网孔434与第二筛网432的筛网孔434部分重合时,筛网43的筛网孔径变小,且可以根据上下抽拉第二筛网432来控制筛网43的筛网孔径的大小,以控制出料的粉碎程度,方便快捷。

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