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养殖场污水处理用新型内循环沉淀过滤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07679发布日期:2020-09-23 01:29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养殖场污水处理用新型内循环沉淀过滤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的技术领域,特别是养殖场污水处理沉淀池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养殖产业中最头痛的问题便是污水的处理。粪便当前采取的主要方法是将干粪便收集起来,经处理做成有机肥料得到合理的使用,可是粪便和养殖场打扫后的污水无法得到有效的处理和利用。这些污水中富含氮磷、有机物、高悬浮物,如果养殖户直接将这些污水排放到河流中,一方面会严重污染环境,另一方面环保部门也会对其进行处罚,严重者甚至要关门停业。因此如何解决这些污水成为养殖户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污水处理中最重要的一步是沉淀处理,将污水中的沉淀物分离处理,现有沉淀池沉淀效果不佳,沉淀分离后污水中仍有部分沉淀物没有被分离,且现有沉淀池中沉淀物容易附着在池底,不易排出,长时间堆积会导致池底沉淀物较多,污水处理效果变差,污水中还有一些悬浮物,现有沉淀池无法有效分离,造成沉淀分离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养殖场污水处理用新型内循环沉淀过滤池,能够提高养殖场污水沉淀物分离质量,沉淀池可实现内循环过滤,提高悬浮物分离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养殖场污水处理用新型内循环沉淀过滤池,包括沉淀过滤池本体、第一蜂窝管层、过滤池进液管、过滤网板、循环装置、刮泥装置、污泥沉积斗、排泥泵,所述的沉淀过滤池本体一侧侧边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过滤池进液管,所述的沉淀过滤池本体内中部横向设有第一蜂窝管层,所述的第一蜂窝管层由若干蜂窝管倾斜拼接组合而成,所述的蜂窝管下侧设有刮泥装置,所述的刮泥装置下侧倾斜设有过滤网板,所述的过滤网板靠近过滤池进液管的一端水平高度较低,所述的过滤网板下侧设有滤板下抽吸腔,所述的沉淀过滤池本体内靠近过滤池进液管的一侧底部设有可以与过滤网板、刮泥装置配合的污泥沉积斗,所述的沉淀过滤池本体外侧靠近污泥沉积斗处设有可以与污泥沉积斗配合的排泥泵,所述的沉淀过滤池本体正面设有若干循环装置,所述的循环装置输入端与滤板下抽吸腔侧壁连通,所述的循环装置输出端与沉淀过滤池本体侧边靠近第一蜂窝管层上侧处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的刮泥装置包括传动链条、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若干传动齿轮、旋转电机、若干刮泥板,所述的第一转轴、第二转轴设于沉淀过滤池本体内靠近污泥沉积斗一侧,所述的第三转轴横向设于沉淀过滤池本体内远离污泥沉积斗一侧,所述的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上均设有可以与传动链条配合的传动齿轮,所述的传动链条为首尾相连的闭合环形链条,所述的传动链条套设于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三转轴的传动齿轮上,所述的第二转轴与第三转轴之间传动链条与过滤网板上端面相对平行,所述的传动链条上设有若干可以与过滤网板配合的刮泥板,所述的沉淀过滤池本体侧边设有旋转电机,所述的旋转电机旋转轴贯穿沉淀过滤池本体侧壁与第一转轴传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的循环装置包括循环泵、进液主管、若干进液支管、出液主管、若干出液支管,所述的循环泵设于沉淀过滤池本体侧边,所述的沉淀过滤池本体上靠近滤板下抽吸腔处设有进液主管,所述的进液主管与循环泵输入端连通,所述的进液主管上均匀设有若干进液支管,所述的进液支管贯穿沉淀过滤池本体侧壁与滤板下抽吸腔连通,所述的循环泵上端横向设有出液主管,所述的出液主管与循环泵输出端连通,所述的出液主管上均匀设有若干出液支管,所述的出液支管贯穿沉淀过滤池本体侧壁与第一蜂窝管层上侧连通。

作为优选,所述的出液主管侧边设有与其连通的过滤池出液管,所述的出液主管上设有第一阀门,所述的过滤池出液管上设有第二阀门。

作为优选,所述的污泥沉积斗内设有第二蜂窝管层。

作为优选,所述的沉淀过滤池本体内靠近过滤池进液管的一侧竖直设有第一档渣板。

作为优选,所述的沉淀过滤池本体上远离过滤池进液管的一侧设有浮渣溢流槽。

作为优选,所述的沉淀过滤池本体上端设有池盖。

本发明一种养殖场污水处理用新型内循环沉淀过滤池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将沉淀池内设置过滤网板与循环装置、刮泥装置配合,能够对沉淀池内污水进行内循环过滤,并将滤物收集,能够有效过滤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沉淀物,提高养殖场污水分离质量,沉淀池可实现内循环过滤。

本发明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养殖场污水处理用新型内循环沉淀过滤池结构示意图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养殖场污水处理用新型内循环沉淀过滤池的主视图剖视图。

图中:1-沉淀过滤池本体、2-第一蜂窝管层、3-过滤池进液管、4-过滤网板、5-循环装置、6-刮泥装置、7-污泥沉积斗、8-排泥泵、9-第二蜂窝管层、10-第一档渣板、11-滤板下抽吸腔、12-浮渣溢流槽、13-池盖、51-循环泵、52-进液主管、53-进液支管、54-出液主管、55-出液支管、56-过滤池出液管、57-第二阀门、61-传动链条、62-第一转轴、63-第二转轴、64-第三转轴、65-传动齿轮、66-旋转电机、67-刮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发明的概念。

参阅图1、图2,本发明一种养殖场污水处理用新型内循环沉淀过滤池,包括沉淀过滤池本体1、第一蜂窝管层2、过滤池进液管3、过滤网板4、循环装置5、刮泥装置6、污泥沉积斗7、排泥泵8,所述的沉淀过滤池本体1一侧侧边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过滤池进液管3,所述的沉淀过滤池本体1内中部横向设有第一蜂窝管层2,所述的第一蜂窝管层2由若干蜂窝管21倾斜拼接组合而成,所述的蜂窝管21下侧设有刮泥装置6,所述的刮泥装置6下侧倾斜设有过滤网板4,所述的过滤网板4靠近过滤池进液管3的一端水平高度较低,所述的过滤网板4下侧设有滤板下抽吸腔11,所述的沉淀过滤池本体1内靠近过滤池进液管3的一侧底部设有可以与过滤网板4、刮泥装置6配合的污泥沉积斗7,所述的沉淀过滤池本体1外侧靠近污泥沉积斗7处设有可以与污泥沉积斗7配合的排泥泵8,所述的沉淀过滤池本体1正面设有若干循环装置5,所述的循环装置5输入端与滤板下抽吸腔11侧壁连通,所述的循环装置5输出端与沉淀过滤池本体1侧边靠近第一蜂窝管层2上侧处连通,所述的刮泥装置6包括传动链条61、第一转轴62、第二转轴63、第三转轴64、若干传动齿轮65、旋转电机66、若干刮泥板67,所述的第一转轴62、第二转轴63设于沉淀过滤池本体1内靠近污泥沉积斗7一侧,所述的第三转轴64横向设于沉淀过滤池本体1内远离污泥沉积斗7一侧,所述的第一转轴62、第二转轴63、第三转轴64上均设有可以与传动链条61配合的传动齿轮65,所述的传动链条61为首尾相连的闭合环形链条,所述的传动链条61套设于第一转轴62、第二转轴63、第三转轴64的传动齿轮65上,所述的第二转轴63与第三转轴64之间传动链条61与过滤网板4上端面相对平行,所述的传动链条61上设有若干可以与过滤网板4配合的刮泥板67,所述的沉淀过滤池本体1侧边设有旋转电机66,所述的旋转电机66旋转轴贯穿沉淀过滤池本体1侧壁与第一转轴62传动连接,所述的循环装置5包括循环泵51、进液主管52、若干进液支管53、出液主管54、若干出液支管55,所述的循环泵51设于沉淀过滤池本体1侧边,所述的沉淀过滤池本体1上靠近滤板下抽吸腔11处设有进液主管52,所述的进液主管52与循环泵51输入端连通,所述的进液主管52上均匀设有若干进液支管53,所述的进液支管53贯穿沉淀过滤池本体1侧壁与滤板下抽吸腔11连通,所述的循环泵51上端横向设有出液主管54,所述的出液主管54与循环泵51输出端连通,所述的出液主管54上均匀设有若干出液支管55,所述的出液支管55贯穿沉淀过滤池本体1侧壁与第一蜂窝管层2上侧连通,所述的出液主管54侧边设有与其连通的过滤池出液管56,所述的出液主管54上设有第一阀门57,所述的过滤池出液管56上设有第二阀门57,所述的污泥沉积斗7内设有第二蜂窝管层9,所述的沉淀过滤池本体1内靠近过滤池进液管3的一侧竖直设有第一档渣板10,所述的沉淀过滤池本体1上远离过滤池进液管3的一侧设有浮渣溢流槽12,所述的沉淀过滤池本体1上端设有池盖13。

本发明工作过程:

本发明一种养殖场污水处理用新型内循环沉淀过滤池在工作过程中,将养殖场污水通过过滤池进液管3导入沉淀过滤池本体1,静置一段时间,污水内的沉淀物通过一蜂窝管层2沉淀至沉淀过滤池本体1底部过滤网板4上端,当池底沉淀物堆积到一定数量时,打开刮泥装置6,刮泥装置6将过滤网板4上端沉淀物刮至污泥沉积斗7内,排泥泵8将沉淀物排出,循环装置5开启,循环装置5从过滤网板4下侧抽吸,使沉淀过滤池本体1内污水通过过滤网板4过滤,悬浮物停留在过滤网板4上侧,刮泥装置6将过滤网板4上端悬浮物刮至污泥沉积斗7内,排泥泵8将悬浮物排出。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说明,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任何对本发明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