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中药生产的立式高效蒸发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859621发布日期:2021-02-05 16:02阅读:8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中药生产的立式高效蒸发模块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中药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中药生产的立式高效蒸发模块。


背景技术:

[0002]
中药在炮制加工时,需要对中药进行长时间的熬制,在熬制过程中会添加一定的液体辅料,有利于中药的熬制,在中药熬制完成时,需要对熬制室进行降温处理,以保证中药的熬制质量,目前的降温方式一般通过压缩机进行降温处理,但是在压缩机对熬制室内降温时,一方面降温效果不均匀,另一方面中药材料熬制过程中蒸发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因没有较好的阻隔措施,水滴容易再次落在中药上,从而对中药的质量造成影响。
[0003]
专利号为cn2018113655207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用于中药加工的压缩机高效冷却装置,涉及中药加工设备技术领域,该用于中药加工的压缩机高效冷却装置,包括加工箱、压缩机、熬制设备、吸水层和储存罐,加工箱的内壁中部开设有冷却槽,冷却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冷却管,加工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压缩机,压缩机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排气管,该用于中药加工的压缩机高效冷却装置,压缩机能持续通过冷却管对冷却槽内冷却降温,冷却管呈倒u型结构,同时冷却槽内的冷气能提高加工箱内的冷却效果,中药在炮制时,需要在加工缸内添加辅助调料,在中药炮制过程中,添加的液体辅料会被蒸发,水蒸气向上蒸发。
[0004]
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明人发现气液分离器中回流至蒸发室内的液体温度较低,而蒸发室内的液体温度较高,两者进行混合时,会因为导热的骤变而影响液体内的部分功能因子活性,降低产品质量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通过设置热传导器的隔热组件配合隔套组件,将两种温差料液在进行混合之前,先进行接触式间接温度传导工作,其过程较为柔和,将由加热器内流出的高温气液混合物的温度过渡给由气液分离器内流出的低温液体,使得两者的温度较为接近,进而当两者料液混合时,其状态均较为接近,进而提高产品质量,也无需增加额外热量,利用料液自身的热量进行一个循环工作,从而解决了气液分离器中回流至蒸发室内的液体温度较低,而蒸发室内的液体温度较高,两者进行混合时,会因为导热的骤变而影响液体内的部分功能因子活性,降低产品质量的技术问题。
[0006]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采用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中药生产的立式高效蒸发模块,包括机架、进液器、预热器、蒸发室、加热器、气液分离器、压缩机组、冷凝器、板式换热器、凝醇罐和相关过程泵,所述加热器与所述蒸发室之间还设置有热传导器,
[0007]
所述热传导器包括与所述加热器连通设置的隔套组件、内置于所述隔套组件内且与所述气液分离器连通设置的隔热组件、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隔热组件内的加压组件、设置在所述隔热组件下端的循环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隔热组件输出端的出料组件;
[0008]
所述蒸发室内设置有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所述蒸发室内且等间距设置若干组的第一摆动组件以及与所述第一摆动组件对应设置且错位相间设置的第二摆动组件。
[0009]
作为优选,所述隔套组件包括:
[0010]
第一管道,所述第一管道一端与所述加热器连通设置且其上安装有开关阀;高温存储罐,所述高温存储罐与所述第一管道的另一端连通设置;以及
[0011]
第一控制件,所述第一控制件用于控制所述开关阀自动开合切换工作,其包括与所述开关阀同轴且固定连接的传动齿轮a、与所述传动齿轮a啮合设置的传动齿条a以及与所述传动齿条a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的驱动气缸a。
[0012]
作为优选,所述隔热组件包括:
[0013]
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一端与所述气液分离器连通设置且其上安装有泄压阀;
[0014]
低温存储罐,所述低温存储罐与所述第二管道的另一端连通设置;以及
[0015]
第二控制件,所述第二控制件用于控制所述低温存储罐下端自动出料工作,其包括与所述传动齿条a固定连接的传动齿条b、与所述传动齿条b啮合设置的传动齿轮b、与所述传动齿轮b同轴传动的传动齿轮c、与所述传动齿轮c啮合且水平设置传动齿条c以及滑动设置在所述高温存储罐上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通过伸缩单元a安装在支架上,所述限位板与高温存储罐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
[0016]
作为优选,所述加压组件包括:
[0017]
传动件,所述传动件包括与限位板固定连接的传动齿条d、安装在所述高温存储罐内壁上且与所述传动齿条d啮合设置的传动齿轮d、与所述传动齿轮d同轴且同步传动的传动齿轮e以及竖直设置且与所述传动齿轮e啮合的传动齿条e,所述传动件外套设有罩笼;
[0018]
加压件,所述加压件包括与所述传动齿条e固定连接的连接杆a、与所述连接杆a固定连接且匹配滑动设置在所述低温存储罐的内壁的加压板、两组设置在所述加压板上端的伸缩单元b,所述伸缩单元b滑动设置在所述低温存储罐内壁开设的导向轨道a内,所述加压板上均匀开设有若干组的流道口a;以及
[0019]
补偿件,所述补偿件包括匹配滑动设置在所述低温存储罐的内壁的补偿板以及两组设置在所述补偿板下端的伸缩单元c,所述伸缩单元c滑动设置在所述低温存储罐内壁开设的导向轨道b内,所述加压板上均匀开设有若干组的流道口b;
[0020]
所述流道口a与所述流道口b错位相间设置。
[0021]
作为优选,所述循环组件包括:
[0022]
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所述低温存储罐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的两端与所述高温存储罐的内壁固定连接;
[0023]
阻隔板a,所述阻隔板a与所述安装板下端固定连接且与所述高温存储罐的底部间隔设置;
[0024]
阻隔板b,所述阻隔板b与所述高温存储罐的底部固定连接且与所述安装板的下端间隔设置,所述阻隔板a与所述阻隔板b之间形成传料通道;以及
[0025]
阻料件,所述阻料件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下端的转动板以及一端与所述转动板上端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板下端固定连接的拉簧a。
[0026]
作为优选,所述出料组件包括:
[0027]
测量件,所述测量件包括与所述驱动气缸a的伸缩端固定连接且为l型结构设置的连接杆b以及安装在所述连接杆b水平部分且与所述高温存储罐外壁贴合设置的精密温控计,所述温控计上设置有传感器;
[0028]
堵料板,所述堵料板滑动设置在所述高温存储罐的输出口上;以及
[0029]
驱动气缸b,所述驱动气缸b与所述堵料板的一端固定连接。
[0030]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摆动组件包括倾斜向下设置的摆动板a以及一端与所述摆动板a下端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蒸发室内壁固定连接的拉簧b,所述摆动板a上等间距开设有若干组的出气孔a,相邻两组所述摆动板a上的出气孔a错位设置。
[0031]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摆动组件包括倾斜向下设置的摆动板b以及一端与所述摆动板b下端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蒸发室内壁固定连接的拉簧c,所述摆动板b上等间距开设有若干组的出气孔b,相邻两组所述摆动板b上的出气孔b错位设置。
[0032]
作为优选,所述蒸发室的进液口设置在所述蒸发室的上端。
[0033]
作为又优选,所述进液器中的料液进入预热器,料液从预热器进入加热器,料液从加热器进入热传导器,料液从热传导器进入蒸发室,料液从蒸发室进入气液分离器,气体从气液分离器进入压缩机组,气体从压缩机组进入板式换热器,料液从板式换热器进入凝醇罐内。
[003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0035]
(1)本发明中通过设置热传导器的隔热组件配合隔套组件,将两种温差料液在进行混合之前,先进行接触式间接温度传导工作,其过程较为柔和,将由加热器内流出的高温气液混合物的温度过渡给由气液分离器内流出的低温液体,使得两者的温度较为接近,进而当两者料液混合时,其状态均较为接近,进而提高产品质量,也无需增加额外热量,利用料液自身的热量进行一个循环工作,绿色环保;
[0036]
(2)本发明中由于蒸发室内始终在进行抽真空工作以及料液的蒸发工作,因此蒸发室内的气压是微波动的,利用波动的气压配合搅拌组件,实现第一摆动组件以及第二摆动组件往复摆动,其在摆动过程中,一方面对进料实现搅拌工作,使其不易分层,料液均匀度高;另一方面蒸发过程中,利用竖直方向上相邻两个出气孔错位相间设置,避免固态的渣料随着气流一同进入气液分离器中,而利用坡度自动向下沉淀输出,分离效果好;
[0037]
(3)本发明中通过设置第一控制件配合第二控制件,使得定量的a料液进入高温存储罐后,自动关闭a料液的进料,同时带动第二控制件驱动低温存储罐的b料液自动输出与a料液进行近似状态的混合工作,同时利用加压组件的自动下压,使得混料沿着高温存储罐进行一个单向循环工作,混合充分,工作前后紧密结合,便于控制料液的运行状态且提高料液的质量;
[0038]
(4)本发明中通过设置进液器内的料液由预热器直接进入加热器内,料液在相关过程泵的控制下在加热器以及蒸发室内进行自循环,进而不需要对蒸发室始终提供热量,节省能耗的同时也能保证蒸发室内料液的浓度不受污染,绿色环保。
[0039]
综上所述,该设备具有结构简单、混料均匀的优点,尤其适用于中药加工技术领域。
附图说明
[0040]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0041]
图1为用于中药生产的立式高效蒸发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42]
图2为用于中药生产的立式高效蒸发模块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43]
图3为热传导器的结构示意图。
[0044]
图4为图3在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45]
图5为隔套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0046]
图6为隔套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0047]
图7为隔套组件和隔热组件的传动状态示意图一。
[0048]
图8为隔套组件和隔热组件的传动状态示意图二。
[0049]
图9为加压组件的剖视示意图一。
[0050]
图10为图9在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51]
图11为图9在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52]
图12为加压组件的剖视示意图二。
[0053]
图13为图12在d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54]
图14为加压组件的传动状态示意图。
[0055]
图15为循环组件的传动状态示意图。
[0056]
图16为图15在e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57]
图17为出料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58]
图18为出料组件的剖视示意图。
[0059]
图19为搅拌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0060]
图20为搅拌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0061]
图21为搅拌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三。
[0062]
图22为搅拌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四。
具体实施方式
[0063]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
[0064]
实施例一
[0065]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用于中药生产的立式高效蒸发模块,包括机架1a、进液器1b、预热器1c、蒸发室1d、加热器1e、气液分离器1f、压缩机组1g、冷凝器1h、板式换热器1i、凝醇罐1j和相关过程泵1k,所述加热器1e与所述蒸发室1d之间还设置有热传导器2,
[0066]
所述热传导器2包括与所述加热器1e连通设置的隔套组件3、内置于所述隔套组件3内且与所述气液分离器1f连通设置的隔热组件4、沿竖直方向滑动设置在所述隔热组件4内的加压组件5、设置在所述隔热组件4下端的循环组件6以及设置在所述隔热组件4输出端的出料组件7;
[0067]
所述蒸发室1d内设置有搅拌组件8,所述搅拌组件8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在所述蒸
发室1d内且等间距设置若干组的第一摆动组件81以及与所述第一摆动组件81对应设置且错位相间设置的第二摆动组件82。
[0068]
由于气液分离器1f内的回流的液体温度在传送路径中会损耗,因此当回流的液体直接回入蒸发室1d会对蒸发室1d内的料液形成温度差,进而两种不同温度的料液在混合时,会造成对方温度的骤变,进而影响到料液中个别因子的活性,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热传导器2的隔热组件4配合隔套组件3,将两种温差料液在进行混合之前,先进行接触式间接温度传导工作,其过程较为柔和,将由加热器1e内流出的高温气液混合物的温度过渡给由气液分离器1f内流出的低温液体,使得两者的温度较为接近,进而当两者料液混合时,其状态均较为接近,进而提高产品质量,也无需增加额外热量,利用料液自身的热量进行一个循环工作,绿色环保。
[0069]
值得强调的是,压缩机组1g做功对冷凝剂加热,高温高压冷凝剂与料液交换热量,料液吸收热量后进入蒸发室1d,在负压下自蒸发,形成二次蒸汽从蒸发室1d上面法兰口进入冷凝器1h,冷凝剂放出热量后,经过膨胀阀泄压,变成低温低压冷凝剂,然后压缩机组1g对过滤后的冷凝剂做功,重新成为高温高压状态下的冷凝剂;蒸发室1d内的负压是凝醇罐1j上有一个抽真空管口对其进行持续抽真空,蒸发室1d内的负压是一个动态平衡,会变化的,随着料液的蒸发负压会变小,所以需要持续抽真空,负压变小了,蒸发温度就会升高,而我们设备设定的蒸发温度需要保持在60摄氏度左右(58~62℃),凝醇罐上面有一个阀门,可以自动调节设备内的负压。
[0070]
需要说明的是,加热器1e内留至热传导器2内的料液为a,气液分离器1f回流至热传导器2内的料液为b,两者的混合物为c。
[0071]
进一步,如图3至图6所示,所述隔套组件3包括:
[0072]
第一管道31,所述第一管道31一端与所述加热器1e连通设置且其上安装有开关阀32;
[0073]
高温存储罐33,所述高温存储罐33与所述第一管道31的另一端连通设置;
[0074]
第一控制件34,所述第一控制件34用于控制所述开关阀32自动开合切换工作,其包括与所述开关阀32同轴且固定连接的传动齿轮a341、与所述传动齿轮a341啮合设置的传动齿条a342以及与所述传动齿条a34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的驱动气缸a343;以及
[0075]
软管35,所述软管35与所述第一管道31连通设置且自上而下缠绕在所述隔热组件4外。
[0076]
需要说明的是,软管35通过铁丝固定安装在低温存储罐43外。
[0077]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软管35缠绕在低温存储罐43外壁上,一方面增加了加热器1e内留至热传导器2内的a料液流径的路程,增加a料液与低温存储罐43内的b料液之间接触时间,进而使的ab料液进行充分的热交换工作。
[0078]
进一步,如图7至图8所示,所述隔热组件4包括:
[0079]
第二管道41,所述第二管道41一端与所述气液分离器1f连通设置且其上安装有泄压阀42;
[0080]
低温存储罐43,所述低温存储罐43与所述第二管道41的另一端连通设置;以及
[0081]
第二控制件44,所述第二控制件44用于控制所述低温存储罐43下端自动出料工作,其包括与所述传动齿条a342固定连接的传动齿条b441、与所述传动齿条b441啮合设置
的传动齿轮b442、与所述传动齿轮b442同轴传动的传动齿轮c443、与所述传动齿轮c443啮合且水平设置的传动齿条c444以及滑动设置在所述高温存储罐33上的限位板445,所述限位板445通过伸缩单元a446安装在支架447上,所述限位板445与高温存储罐33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448。
[0082]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控制件34配合第二控制件44,使得定量的a料液进入高温存储罐33后,自动关闭a料液的进料,同时带动第二控制件44驱动低温存储罐43的b料液自动输出与a料液进行近似状态的混合工作,同时利用加压组件5的自动下压,使得混料沿着高温存储罐33进行一个单向循环工作,混合充分,工作前后紧密结合,便于控制料液的运行状态且提高料液的质量。
[0083]
需要说明的是,设定驱动气缸a343每隔一定的时间自动启动,然后在启动后设定伸长行程,并在一定伸长工作后的一定时间内自动复位。
[0084]
进一步,如图9至图14所示,所述加压组件5包括:
[0085]
传动件51,所述传动件51包括与限位板445固定连接的传动齿条d511、安装在所述高温存储罐33内壁上且与所述传动齿条d511啮合设置的传动齿轮d512、与所述传动齿轮d512同轴且同步传动的传动齿轮e513以及竖直设置且与所述传动齿轮e513啮合的传动齿条e514,所述传动件51外套设有罩笼515;
[0086]
加压件52,所述加压件52包括与所述传动齿条e514固定连接的连接杆a521、与所述连接杆a521固定连接且匹配滑动设置在所述低温存储罐43内壁的加压板522、两组设置在所述加压板522上端的伸缩单元b523,所述伸缩单元b523滑动设置在所述低温存储罐43内壁开设的导向轨道a524内,所述加压板522上均匀开设有若干组的流道口a525;以及
[0087]
补偿件53,所述补偿件53包括匹配滑动设置在所述低温存储罐43内壁的补偿板531以及两组设置在所述补偿板531下端的伸缩单元c532,所述伸缩单元c532滑动设置在所述低温存储罐43内壁开设的导向轨道b533内,所述加压板522上均匀开设有若干组的流道口b534;
[0088]
所述流道口a525与所述流道口b534错位相间设置。
[0089]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传动件51配合加压件52,使得加压件52快速下滑并带动补偿件53一齐下移,进而对低温存储罐43内进行快速加压,使其高温存储罐33内的液体受到压力,进行快速循环工作。
[0090]
当伸缩单元b523与伸缩单元c532均处于原长状态下时,加压板522与补偿板531之间间隙设置,利于b料自上而下流动。
[0091]
详细的说,加压板522与补偿板531贴合时,形成一块完整的下压板,并配合低温存储罐43形成活塞结构。
[0092]
另外,通过设置罩笼515,使得料液不被齿轮齿条污染,影响产品质量。
[0093]
进一步,如图15至图16所示,所述循环组件6包括:
[0094]
安装板61,所述安装板61与所述低温存储罐43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61的两端与所述高温存储罐33的内壁固定连接;
[0095]
阻隔板a62,所述阻隔板a62与所述安装板61下端固定连接且与所述高温存储罐33的底部间隔设置;
[0096]
阻隔板b63,所述阻隔板b63与所述高温存储罐33的底部固定连接且与所述安装板
61的下端间隔设置,所述阻隔板a62与所述阻隔板b63之间形成传料通道64;以及
[0097]
阻料件65,所述阻料件65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安装板61下端的转动板66以及一端与所述转动板66上端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板61下端固定连接的拉簧a67。
[0098]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循环组件6,一方面使得由软管35进入至高温存储罐33的a料液降温速度慢,因此让其在高温存储罐内进行自循环工作,同时利用阻料件65,使得混料只能进行单向传动,并在传动过程中,进行热量的损耗工作;另一方面,当低温存储罐43内的b料输出与a料进行混合时,其温度未达到预设值时,混料c在高温存储罐内进行不断的沿竖直方向的自循环工作,进而使其混合更为均匀。
[0099]
详细的说,低温存储罐43输出后的b料以及a料受到转动板66的限位,使其在自溢下向上移动,并沿着高温存储罐内壁的导向移动至阻隔板a62,再由传料通道64传动至转动板66,转动板66在拉簧a67作用下摆开,进而再次流入至低温存储罐43下端,形成充分自循环工作。
[0100]
进一步,如图17和图18所示,所述出料组件7包括:
[0101]
测量件71,所述测量件71包括与所述驱动气缸a343的伸缩端固定连接且为l型结构设置的连接杆b72以及安装在所述连接杆b72水平部分且与所述高温存储罐33外壁贴合设置的精密温控计73,所述温控计上设置有传感器;
[0102]
堵料板74,所述堵料板74滑动设置在所述高温存储罐33的输出口上;以及
[0103]
驱动气缸b75,所述驱动气缸b75与所述堵料板74的一端固定连接。
[0104]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测量件71与驱动气缸a343连动,使得只有当第一管道31关闭进料时,精密温控计73才能上移至高温存储罐33的侧壁,并对其内的料液进行温度监控,并使得高温存储罐内的温度达到预定值时,传感器发出信号,并驱动驱动气缸b75启动,实现自动出料工作。
[0105]
进一步,如图3所示,所述蒸发室1d的进液口设置在所述蒸发室1d的上端。
[0106]
进一步,如图1所示,所述进液器1b中的料液进入预热器1c,料液从预热器1c进入加热器1e,料液从加热器1e进入热传导器2,料液从热传导器2进入蒸发室1d,料液从蒸发室1d进入气液分离器1f,气体从气液分离器1f进入压缩机组1g,气体从压缩机组1g进入板式换热器1i,料液从板式换热器1i进入凝醇罐1j内。
[0107]
需要说明的是,传统设备中,进液器1b内的料液由预热器1c直接进入蒸发室1d内,但是本实施例中,进液器1b内的料液由预热器1c直接进入加热器1e内,料液在相关过程泵的控制下在加热器1e以及蒸发室1d内进行自循环,进而不需要对蒸发室1d始终提供热量,节省能耗的同时也能保证蒸发室内料液的浓度不受污染,绿色环保。
[0108]
实施例二
[0109]
如图19至图22所示,其中与实施例一中相同或相应的部件采用与实施例一相应的附图标记,为简便起见,下文仅描述与实施例一的区别点。该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
[0110]
进一步,如图19所示,所述第一摆动组件81包括倾斜向下设置的摆动板a811以及一端与所述摆动板a811下端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蒸发室1d内壁固定连接的拉簧b812,所述摆动板a811上等间距开设有若干组的出气孔a813,相邻两组所述摆动板a811上的出气孔a813错位设置。
[0111]
进一步,如图19所示,所述第二摆动组件82包括倾斜向下设置的摆动板b821以及一端与所述摆动板b821下端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蒸发室1d内壁固定连接的拉簧c822,所述摆动板b821上等间距开设有若干组的出气孔b823,相邻两组所述摆动板b821上的出气孔b823错位设置。
[0112]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蒸发室1d内始终在进行抽真空工作以及料液的蒸发工作,因此蒸发室1d内的气压是微波动的,利用波动的气压配合搅拌组件8,实现第一摆动组件81以及第二摆动组件82往复摆动,其在摆动过程中,一方面对进料实现搅拌工作,使其不易分层,料液均匀度高;另一方面蒸发过程中,利用竖直方向上相邻两个出气孔错位相间设置,避免固态的渣料随着气流一同进入气液分离器中,而利用坡度自动向下沉淀输出,分离效果好。
[0113]
工作过程:
[0114]
如图1所示,压缩机组1g开启后,原料液进入设备之前,需要先给预热器1c通蒸汽,蒸汽给料液加热,然后放热变成冷凝水,从冷凝水管道流出,打开进料泵,料液由进液器1b被进料泵输送至机组加热器1e中,中间通过进料电磁流量计对料液的流量进行瞬时流量和累计流量计量(可清零)。蒸发室1d的液位控制高度可以在“参数”中设置,正常工作液位在400mm左右,原料预热的同时机组就需要抽真空,机组正常的工作真空度在-0.08mpa~-0.04mpa区间。机组所需的真空度可以在“参数”中设置,蒸发室内料液蒸发温度在60℃左右,有时因原料液温度较低需要循环预热,蒸发室1d内的二次蒸汽通过上方法兰连接口,经过气液分离器1f(过滤液滴中的气体,从而将液体留存下来,最后通过回流口回到热传导器2内),进入压缩机组1g冷凝器内,进入冷凝器内的二次蒸汽(就是需要收集的醇蒸汽),与压缩机组冷凝介质交换热量(蒸汽放热,冷凝介质吸热),二次蒸汽放热变成低温液体流入板式换热器1i内,与冷却水再次交换热量(此时与常温差不多),最后进入凝醇罐1j内,蒸汽通过板式换热器1i冷凝下来并收集到冷凝醇储罐1j中,冷凝醇储罐1j液位的逐渐升高,这时可以在“参数”中设置,通过液位计检测凝醇罐1j液位高度,设置自动出料,随着蒸发室内溶剂的蒸发,料液的密度逐渐升高,当达到系统所需设定出料密度值时,出料阀、浓缩液出料泵及产品合格发依次打开进行出料。
[0115]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发明的限制。
[0116]
当然在本技术方案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个”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0117]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技术提示下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