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稻谷脱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388103发布日期:2020-12-22 13:53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一种稻谷脱壳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稻谷脱壳装置。



背景技术:

食品加工,是指直接以农、林、牧、渔业产品为原料进行的谷物磨制、饲料加工、植物油和制糖加工、屠宰及肉类加工、水产品加工,以及蔬菜、水果和坚果等食品的加工活动,是广义农产品加工业的一种类型。

现有的稻谷脱壳装置存在一些不足,在进料口处容易出现稻谷的堵塞,造成加工效率低,而且现有的脱壳装置不够节能,结构也很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稻谷脱壳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稻谷脱壳装置,包括底座、支撑柱和壳体,所述壳体通过支撑柱固定在底座上方,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第一引导板,所述第一引导板左端与固定在壳体内部上方的竖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引导板右端穿过固定在壳体内部上方的l型连接板与第一弹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引导板的左侧下方设置有第一胶辊和第二胶辊,所述第一胶辊两端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通过第一轴承座与壳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胶辊两端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通过第一轴承座与壳体转动连接,前端的所述第一转轴与驱动电机转动连接,后端的第一转轴上安装有第一导轨块和第一齿轮,后端的所述第二转轴上安装有第二导轨块和第三导轨块,所述第一引导板的右侧下方设置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通过第二轴承座与壳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转轴前端安装有拨杆,所述第三转轴后端安装有第四导轨块,所述第一导轨块通过第一传送带和第二导轨块转动连接,所述第三导轨块通过第二传送带与第四导轨块转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拨杆旋转时与第一引导板底部接触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胶辊和第二胶辊的下方设置有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通过第三轴承座与壳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转轴前端安装有扇叶,所述第三转轴后端安装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通过齿条传送带和第二齿轮转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前端安装有稻谷壳收集盒。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稻谷壳收集盒上方。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稻谷壳收集盒一侧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壳体内部下方斜安装有第二引导板,所述壳体右侧设置有位于第二引导板右端上方的出料口。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引导板为表面光滑的金属材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上部开设有多个圆形槽,所述圆形槽内固定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上端与支撑柱下端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第一、通过驱动电机驱动第一转轴和第一导轨块旋转,第一导轨块通过第一传送带带动第二导轨块、第二转轴和第三导轨块转动,第三导轨块通过第二传送带带动第四导轨块和第三转轴旋转,第三转轴带动拨杆旋转,拨杆旋转时会接触第一引导板右侧底部,配合第一弹簧使得第一引导板围绕竖板上下摆动,使得进料口处的稻谷缓缓的进入第一胶辊和第二胶辊之间,避免了稻谷堆积在进料口处,影响加工效率;第二、通过驱动电机驱动第一转轴和第一齿轮旋转,第一齿轮通过齿条传送带带动第二齿轮旋转和第四转轴旋转,第四转轴带动扇叶旋转,从而实现谷粒和谷壳的分离,并且通过壳体前端的谷壳收集盒对谷壳进行收集,谷粒通过第二引导板从出料口导出,该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并且通过一个驱动电机就能完成稻谷的脱壳以及谷粒和谷壳的分离,从而实现节能;第三、通过支撑柱和底座之间设置第二弹簧,能有效吸收壳体产生的振动,提高该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稻谷脱壳装置的前侧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稻谷脱壳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正视图。

图3为一种稻谷脱壳装置的后侧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稻谷脱壳装置中a处结构放大图。

图中:1-壳体,2-进料口,3-驱动电机,4-第一转轴,5-第二转轴,6-第一轴承座,7-第一胶辊,8-第二胶辊,9-竖板,10-第一引导板,11-l型连接板,12-第三转轴,13-第二轴承座,14-拨杆,15-第一弹簧,16-第一导轨块,17-第一传送带,18-第一齿轮,19-第四导轨块,20-第三导轨块,21-第二导轨块,22-第二传送带,23-齿条传送带,24-第二齿轮,25-第四转轴,26-第三轴承座,27-扇叶,28-第二引导板,29-稻谷壳收集盒,30-支撑柱,31-底座,32-出料口,33-圆形槽,34-第二弹簧,35-门。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方”、“下方”、“内部”、“左端”、“右端”、左侧、“右侧”、“前端”、“后端”、“上部”、“一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述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1:

结合图1-3,一种稻谷脱壳装置,包括底座31、支撑柱30和壳体1,所述壳体1通过支撑柱30固定在底座31上方,所述壳体1内部设置有第一引导板10,所述第一引导板10左端与固定在壳体1内部上方的竖板9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引导板10右端穿过固定在壳体1内部上方的l型连接板11与第一弹簧15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引导板10的左侧下方设置有第一胶辊7和第二胶辊8,所述第一胶辊7两端设置有第一转轴4,所述第一转轴4通过第一轴承座6与壳体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胶辊8两端设置有第二转轴5,所述第二转轴5通过第一轴承座6与壳体1转动连接,前端的所述第一转轴4与驱动电机3转动连接,后端的第一转轴4上安装有第一导轨块16和第一齿轮18,后端的所述第二转轴5上安装有第二导轨块21和第三导轨块20,所述第一引导板10的右侧下方设置有第三转轴12,所述第三转轴12通过第二轴承座13与壳体1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转轴12前端安装有拨杆14,所述第三转轴12后端安装有第四导轨块19,所述第一导轨块16通过第一传送带17和第二导轨块21转动连接,所述第三导轨块20通过第二传送带22与第四导轨块19转动连接,通过驱动电机3驱动第一转轴4、第一胶辊7、第一导轨块16旋转,第一导轨块16通过第一传送带17带动第二导轨块21、第二转轴5、第三导轨块20和第二胶辊8转动,第一胶辊7和第二胶辊8相互配合对稻谷进行脱壳,第三导轨块20通过第二传送带22带动第四导轨块19和第三转轴12旋转,第三转轴12带动拨杆14旋转,拨杆14旋转时会接触第一引导板10右侧底部,配合第一弹簧15使得第一引导板10围绕竖板9上下摆动,使得进料口2处的稻谷缓缓的进入第一胶辊7和第二胶辊8之间,避免了稻谷堆积在进料口2处,影响加工效率。

所述拨杆14旋转时与第一引导板10底部接触连接。

所述第一胶辊7和第二胶辊8的下方设置有第四转轴25,所述第四转轴25通过第三轴承座26与壳体1转动连接,所述第三转轴12前端安装有扇叶27,所述第三转轴12后端安装有第二齿轮24,所述第一齿轮18通过齿条传送带23和第二齿轮24转动连接,第一齿轮18通过齿条传送带23带动第二齿轮24旋转和第四转轴25旋转,第四转轴25带动扇叶27旋转,从而实现谷粒和谷壳的分离。

所述壳体1前端安装有稻谷壳收集盒29,设置稻谷壳收集盒29有助于收集稻壳。

所述驱动电机3安装在稻谷壳收集盒29上方。

所述稻谷壳收集盒29一侧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门35,设置门35有助于对稻谷壳收集盒29内部进行清理。

所述壳体1内部下方斜安装有第二引导板28,所述壳体1右侧设置有位于第二引导板28右端上方的出料口32,设置第二引导板28有助于对谷粒的收集。

所述第二引导板28为表面光滑的金属材质,采用表面光滑的金属材质有助于谷粒从第二引导板28滑出,便于出料口32处对谷粒进行收集。

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由于进料口2、竖板9、l型连接板11和壳体1内壁形成一个进料斗,将稻谷从进料口2倒入,开启驱动电机3,驱动电机3驱动第一转轴4、第一胶辊7、第一导轨块16和第一齿轮18旋转,第一导轨块16通过第一传送带17带动第二导轨块21、第二转轴5、第三导轨块20和第二胶辊8转动,第一胶辊7和第二胶辊8相互配合对稻谷进行脱壳,第三导轨块20通过第二传送带22带动第四导轨块19和第三转轴12旋转,第三转轴12带动拨杆14旋转,拨杆14旋转时会接触第一引导板10右侧底部,配合第一弹簧15使得第一引导板10围绕竖板9上下摆动,使得进料口2处的稻谷缓缓的进入第一胶辊7和第二胶辊8之间,避免了稻谷堆积在进料口2处,影响加工效率,第一齿轮18通过齿条传送带23带动第二齿轮24旋转和第四转轴25旋转,第四转轴25带动扇叶27旋转,从而实现谷粒和谷壳的分离,并且通过壳体1前端的谷壳收集盒对谷壳进行收集,谷粒通过第二引导板28从出料口32导出,并且通过一个驱动电机3就能完成稻谷的脱壳以及谷粒和谷壳的分离,从而实现节能。

实施例2:

结合图2和图4,一种稻谷脱壳装置,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限定。

所述底座31上部开设有多个圆形槽33,所述圆形槽33内固定有第二弹簧34,所述第二弹簧34上端与支撑柱30下端连接。

具体的,通过支撑柱30和底座31之间设置第二弹簧34,能有效吸收壳体1产生的振动,提高该装置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