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埋式井室有害气体抑制防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54695发布日期:2020-09-25 18:32阅读:77来源:国知局
预埋式井室有害气体抑制防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道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预埋式井室有害气体抑制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给水、排水、燃气、热力等各类地下管道系统中,阀门井、泄水井、放气井等井室是其中非常重要的节点,在需人员下入井室进行设备安装、检修等作业前,必须进行有毒有害气体的吹扫和检测,现有方式及采用的设备并不能确保有毒有害气体被吹扫干净,且必须将井室的盖板打开后方能进行吹扫,往往在开盖时难免会有有毒有害气体的外泄,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预埋式井室有害气体抑制防护结构,所述井室包括圆井井体和盖板,其特征在于,井体预埋有一预埋管道,预埋管道的上端设有入口套筒;入口套筒的整体或部分也预埋于井体内;入口套筒上端开口,下端具有封闭筒底,预埋管道的上端穿过筒底伸入筒内,且上端管口设有内螺纹;

盖板设有与入口套筒相对应的盖板套筒,盖板套筒上下均开口,盖板套筒上端口可拆卸安装有盖板筒盖;

预埋管道的下端连通一铺设于井体内壁上的环形曝气管,曝气管的喷气口喷气方向朝向井内。

优选的,曝气管的喷气口喷气方向同角度偏离环形曝气管的环形中心点。

优选的,曝气管的喷气口喷气方向均位于同一水平面内。

优选的,盖板套筒的内径大于入口套筒的外径。

优选的,预埋管道上端管口可拆卸安装有橡胶丝堵。

优选的,盖板筒盖还开设有圆周均布的三个以上的开盖通孔。

本实用新型可形成环形曝气管所在平面的回旋的空气隔离层,较大程度的抑制了下方管道内的有毒有害气体进入上方的井室空间内,从而使得上方的井室空间更为安全,即便有微量的有害气体上升至操作空间,操作人员仅需带上防毒面具即可完全保护自身安全。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以方型体井室为例的吹扫结构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与方型体井室的井体相匹配的方形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盖板套筒200的盖板筒盖210的示意图;

图4为出口套筒330的出口筒盖340的示意图;

图5为封堵板350的示意图;

图6为井室用多功能扳手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井室用多功能扳手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8为以方型体井室为例的吹扫结构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圆井井室为例的吹扫结构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与圆井井室的井体相匹配的圆形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环形曝气管的喷气口喷气方向原理分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井室包括井体和盖板,井体可如图1、图8中1所指示的方形井体,则与其相匹配的盖板即为如图2中的2所示的方形盖板;井体也可为图9所示的圆井1”,则盖板即为如图10所示的圆形盖板2”;

需说明的是,本文的“吹扫”是一种统称,包括对井室内有毒有害气体的清排、吹扫,对有井底的井室内的积水及淤泥的清理,以及对于下端连通管道的井室,为尽量避免管道中的有毒有害气体上升到井室内的人员操作空间,对下方气体的抑制等多种功能及需求。

对于井室内有毒有害气体的清排、吹扫的功能需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预埋式井室吹扫结构的一种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井室的井体1为方形井体,在井体施工建造时在井壁预埋有预埋管道320,如图1所示,在方形井体的两个对角处分别各预埋一套预埋管道320,每套预埋管道320的上端设有入口套筒300;入口套筒300的整体或部分也是预埋于井体1内的;入口套筒300上端开口,下端具有封闭筒底310,封闭筒底310中心设有通过孔,预埋管道320的上端穿过筒底310的通过孔伸入入口套筒300内,伸入入口套筒300内的预埋管道320上端管口设有内螺纹,可根据需要与空压机、抽气机、抽水泵等设备的管道联接;

平时在不使用时,预埋管道320上端管口安装有橡胶丝堵(图中未示),既可在井体施工时防止管口进入泥浆等杂质,也可在平时不使用时防尘防水,并能防止管口内螺纹生锈影响联接;

预埋管道320可采用1吋不锈钢管,也可根据情况采用其他口径的管道,入口套筒300则可采用至少6吋口径,以便入口套筒300内提供较充裕的操作空间。

相应的,盖板2设有与入口套筒300相对应的盖板套筒200,如果对应图1的实施例,井体对角设有两个入口套筒300,则如图2所示,盖板2设有对应位置的两个盖板套筒200;如果对应图8的实施例,则盖板2设有对应位置的四个盖板套筒200(附图省略);盖板套筒200上下均开口,盖板套筒200上端口可拆卸安装有盖板筒盖210;如图3所示,盖板筒盖210下部设有外螺纹部212,盖板套筒200上端口则设有与之匹配的内螺纹,盖板筒盖210还开设有圆周均布的三个开盖通孔241,需通过专用的三爪开盖工具方能旋开盖板筒盖210;盖板筒盖210采用硬质材质制作,以便具备足够强度应对辗轧;

优选的,盖板套筒200的内径大于入口套筒300的外径,当入口套筒300是部分预埋于井体1内的,即入口套筒300的上部凸出于井体上端面,则可与盖板套筒200下端相配合起到对盖板2的定位功能;

预埋管道320的下端设有出口单元,以图1所示为例,出口单元包括水平放置并预埋于井体的出口套筒330,出口套筒330具有封闭筒底,预埋管道320的下端穿通出口套筒330的封闭筒底与筒内空间连通,出口套筒330的筒口朝向并伸入井内,且筒口通过螺纹固接有出口筒盖340,如图4所示,出口筒盖包括螺纹部343和盖体部,盖体部开设有圆周均布的三个出口通孔342;在平时未使用状态下,出口筒盖还设有一封堵板350,封堵板350上设有与出口通孔一一对应封堵连接的三个封堵头352,优选的,封堵头352采用弹性材质,比如橡胶材质,以便能与对应的出口通孔342孔壁紧密贴合保持密封连接;优选的,封堵板350的板体采用硬质材质,比如板体为硬塑料板,以便能使三个封堵头352尽量同步与出口通孔342脱离,或者即便不能同步脱离,也能确保全部脱离;

在未使用状态下,采用封堵板的封堵头封堵住出口通孔,起到对预埋管道及出口套筒的防尘防水保护作用,当需要进行施工前的有毒、有害气体的吹扫时,无需移走井室的盖板,采用专用开盖工具旋开盖板筒盖210,露出入口套筒300内的预埋管道320上端管口,摘除上端管口的橡胶丝堵,将两套预埋管道320上端管口分别与空压机的管路联接,通过输入高压空气,冲开出口套筒的封堵头,从而使得封堵板与出口筒盖脱离并掉落井底,再将其中之一的预埋管道320的上端管口改为联接抽气泵和气体检测设备,则可通过一套进行吹气,另一套进行抽气同时检测,即可实现将有毒、有害气体有效的吹扫出井室;必要情况下还可增设气体收集设备,以避免有毒、有害气体直接排到周围环境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检测合格后,再打开盖板,人员进入井室内施工;当井室施工完成后,则可再将出口套筒用封堵板进行封堵,并用橡胶丝堵将预埋管道320上端管口重新封堵,人员全部撤离出井室后,盖上井室的盖板,并旋上盖板筒盖210即可。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井室用多功能扳手的一种结构形式,如图6和图7所示,其包括筒体400和筒内的活塞体420,筒体400前端圆周均布有与图3所示的盖板筒盖的开盖通孔241相对应的凸爪441,三个凸爪441一一伸入对应的开盖通孔241;旋动筒体,即可旋开盖板筒盖;

活塞体420的作用是通过前推移动,由其前端抵推封堵板背面,使封堵板前面的封堵头挤入出口筒盖的出口通孔342进行封堵;

优选的,活塞体420的前端面圆周均布有凸起的与封堵板350的封堵头在封堵板350的背面位置一一对应的三个挤压圆台421,即每个挤压圆台421可抵顶封堵头在封堵板上的背面处,更好的将封堵头挤入出口筒盖的出口通孔342进行封堵;进一步,活塞体420的侧壁固设有导向凸起422,筒体400内壁设有与之相配合的导向槽402,同时,如图5所示,封堵板周缘设有与凸爪441一一对应的三个定位凹口351,如图4所示,出口筒盖340盖体周缘也设有与凸爪441一一对应的三个定位凹槽341;

将封堵板350置于筒体400前端面,由凸爪441与定位凹口351一一配合卡位,再将筒体前端的凸爪441伸入出口筒盖340的定位凹槽341内,从而使得封堵板350夹于筒体400与出口筒盖340之间,并且确保活塞前移时每个挤压圆台421与封堵头能保持一一对位;

进一步,导向槽前侧设有限位部4021,以防活塞脱出;

进一步,如图7所示,活塞体的活塞杆430还通过销轴433铰接有连杆431,连杆431还安装有一手柄432,筒体400筒壁还开有一连杆长孔401,连杆长孔401的长度方向与活塞杆轴心相平行,连杆长孔401的尾端开口于筒体尾端面,连杆431在绕与活塞杆430铰接的铰接轴心转动时,能通过连杆长孔401的尾端开口进入连杆槽401,且连杆431可与连杆长孔401的长孔壁相抵,当处于图7中状态时,通过扳动连杆,即可带动筒体,而当筒体的凸爪441伸入图3的盖板筒盖210的开盖通孔241内时,即可通过筒体带动盖板筒盖210旋开脱离或旋入盖板套筒200;而当筒体的凸爪441伸入图4的出口筒盖340的定位凹槽341时,即可通过筒体带动出口筒盖340旋开脱离或旋入出口套筒330;

因此,本井室用多功能扳手通过此巧妙而简洁的结构,即可实现对盖板套筒200和出口筒盖340的旋转操作,和对封堵板进行推挤安装操作的多种功能。

进一步,如图4所示,出口筒盖340上的每个出口通孔342位于每两个定位凹槽341之间;相应的,如图5所示,封堵板350上的每个封堵头352位于每两个定位凹口351之间;对应的,活塞体420上的每个挤压圆台421位于筒体前端的每两个凸爪441之间。从而使得各点位受力分布更为均衡,并避免干扰。

针对井室的井底上的积水及淤泥的清理,本实用新型提供了预埋式井室吹扫结构的另一种实施例,如图8所示,在方形井体的两个对角处分别各预埋一套预埋管道320’,每套预埋管道320’的上端设有入口套筒300’;入口套筒300’的整体或部分也是预埋于井体1内的;入口套筒300’上端开口,下端具有封闭筒底310’,封闭筒底310’中心设有通过孔,预埋管道320’的上端穿过筒底310’的通过孔伸入入口套筒300’内,伸入入口套筒300’内的预埋管道320’上端管口设有内螺纹,可根据需要与空压机、抽气机、抽水泵等设备的管道联接;

平时在不使用时,预埋管道320’上端管口安装有橡胶丝堵(图中未示);

预埋管道320’下端连接的出口单元如图8所示,其中一套预埋管道320’的出口单元为铺设于井底上表面的曝气管350,曝气管350的排布形式可以如图8所示的十字型,也可为其他形式;另一套预埋管道320’的出口单元则为铺设于井底上表面的排水管360;

本方案中,由连通曝气管350的预埋管道320’上端管口与空压机的管路联接,通过输入高压空气,将井底的淤泥打散、起底,再由排水管360经与其连通的预埋管道320’及抽水泵抽出井室;其他与上文相同内容,本处不再赘述;

如图8所示,两套预埋管道320’与另两套预埋管道320可以并存,也可以是井室只预埋两套预埋管道320’。

针对下端连通管道的井室,为尽量避免管道中的有毒有害气体上升到井室内的人员操作空间,对下方气体的抑制,如图9所示,井体1”下端与管道9连通,由于管道9内的有害气体很难短时间内抽离干净,甚至是即便长时间也无法彻底清除,但施工时间紧迫,无法提供较长的吹扫窗口期,故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另一种吹扫结构的方案,即预埋式井室有害气体抑制防护结构,该方案不追求有毒有害气体的彻底清理、扫除,而是将有毒有害气体进行较大程度的抑制,为作业人员隔离出所需要的作业空间;如图9所示,

圆井井体1”预埋一套预埋管道320”,预埋管道320”的上端设有入口套筒300”;入口套筒300”的整体或部分也是预埋于井体1”内的;入口套筒300”上端开口,下端具有封闭筒底310”,封闭筒底310”中心设有通过孔,预埋管道320”的上端穿过筒底310”的通过孔伸入入口套筒300”内,伸入入口套筒300”内的预埋管道320”上端管口设有内螺纹,可根据需要与空压机、抽气机、抽水泵等设备的管道联接;

平时在不使用时,预埋管道320”上端管口安装有橡胶丝堵(图中未示);

预埋管道320”下端连接的出口单元如图9所示,为铺设于井体内壁上的环形曝气管370,曝气管370的喷气口371喷气方向朝向井内,优选的,如图11所示,曝气管370的喷气口371喷气方向(373所示)同角度偏离环形曝气管370的环形中心点370,且喷气方向均位于同一水平面内;

图11中仅以六个喷气口为例,但实际上数量更多更密,从而形成环形曝气管370所在平面的回旋的空气隔离层,较大程度的抑制了下方管道内的有毒有害气体进入上方的井室空间内,从而使得上方的井室空间更为安全,即便有微量的有害气体上升至操作空间,操作人员仅需带上防毒面具即可完全保护自身安全;

图10则给出了适用于圆井的盖板2”及其盖板套筒200”、盖板筒盖210”的结构示意;其他与上文相同内容,本处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